作者 / 蘇蘇
「既然公道不得伸張,就讓真相石沉大海吧。趙青山,我和你一樣,都是自作聰明又愚蠢至極的人。」
真相之外,還有人心。正在愛奇藝獨家熱映的懸疑探案網絡電影《法醫宋慈》,講述了世界法醫鼻祖,南宋著名法醫學家宋慈偵破連環驚天大案的始末過程。電影結尾,當他悲情叩問真相和公道常不能雙全,那一刻起,他的內心背負了極大的自責和責任,終其一生著就世界名著《洗冤集錄》。
由胡國瀚執導,李德功常擔任總製片人的《法醫宋慈》屬實為2020網絡電影春節檔的一個驚喜。上線當天(八小時)位居愛奇藝網絡電影單日分帳票房榜第二,連續4日奪得愛奇藝網絡電影分帳榜冠軍,5天即獲超711萬票房,愛奇藝站內評分從7.1漲到7.9,更於上線第三天豆瓣開分6.3。口碑票房雙豐收。
談及目前影片所取得的成績,總製片人李德功常難掩真性情:「胡國瀚導演是我最喜歡合作的導演,我太愛他了!」他也非常感謝播出平臺的專業眼光,愛奇藝不唯數據論,而是從故事本身、製作品質出發對影片表達了極大認可——合作接洽十幾天,就迅速定檔2月春節檔播出。這無疑是平臺方對於影片品質的正向鼓勵。
通過幕後復盤,網娛君發現《法醫宋慈》是一次製作、平臺、營銷等多方通力合作共贏的結果。
一次題材、市場、主創選擇的「反數據論」
「我這個人有點較真。我覺得一部好戲不論題材,沒有哪種題材永遠有優勢,也沒有哪種題材永遠沒人看。只要把戲做好,是會有好票房好口碑的。」
李德功常至今仍記得,最初跟一些行業人士交流《法醫宋慈》這個項目時,他們並不看好,表示同類題材有不理想的先例,成績有天花版,最多600萬。
這反而更刺激了李德功常的決心。他告訴網娛觀察,我國著名法醫學家宋慈所著《洗冤集錄》是中國最早,也是全世界最早的一本法醫著作,幾乎影響了後代中國所有的法醫成就,這些古代醫學智慧是值得弘揚光大的。其次,書中所倡導的追求真理,死磕真相的精神對現代人價值觀的影響也是意義重大。
《法醫宋慈》總製片人李德功常
然後,經過半年多努力,「把導演請下來了」。李德功常看過導演胡國瀚之前的作品,那是一部論票房在行業裡沒有太多影響力的作品,但李很欣賞作品中透出的導演創造思維和才能,有點非他不可的架勢,也是一次「死磕」。
彼時,行業內對胡國瀚慣常的印象是拍文藝片的學院派導演,作品「不太掙錢」。李德功常沒有考慮這些數據層面的標準。「我就相信胡導他一定能幹出賺錢的事來,不是那種套路賺錢的方式,而是讓觀眾覺得心服口服的消費。」一次火鍋後,合作達成。
胡國瀚介紹,《法醫宋慈》吸引自己的點在於,宋慈並不是傳統意義上一個特別正經、中規中矩的人,在那個時代想法、行事風格都特別超前,他是被這個人物的個性所打動。其次,自己鍾愛的驚悚、懸疑類型在古裝外殼下可以有不錯的發揮空間。
而當製片人李德功常第一次給胡國瀚看完劇本,後者表示,「這個劇本還行,但是能弄得更好,你們認嗎?」
「能弄得更好,當然認!」
最後《法醫宋慈》的呈現裡,影片節奏張弛有度,懸念叢生,這個關於復仇的故事,在不停的反轉和懸念間,真相步步逼近,而似乎當真相無限接近時,一個線索的出現,案件又走入了完全不同的方向——燒腦不斷,餘味不減。
「導演在《法醫宋慈》的編劇層面上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助力」。李德功常仍是滿懷感激。
集體智慧升華劇本,
合適選角為影片增色
當神秘失蹤的二十七具屍體與十年前的重大冤案密切相關,這宗恐怖刺激的連環兇案中,法理與情理交織,身陷詭案的宋慈能否履行法醫的神聖使命匡扶正義?而當真相和公道不能雙全時,究竟孰輕孰重?這都是《法醫宋慈》留給片中角色和戲外觀眾的思考。
「我們沒有去套路觀眾,而是扎紮實實做故事。最後6分鐘反而是最精彩,最高潮的部分。」
李德功常向網娛君介紹,在第一稿基礎上確定劇本修改方向後,製片人、導演、編劇夏天蘭、主演于震一起進行集體創作,討論出了更嚴密的故事框架。之後,「導演和編劇兩個人在屋裡繼續奮鬥了二十多天。我們導演早上去『挑刺』,出主意,晚上編劇改,第二天早上導演又來(給意見)。都是很辛苦的。」
經過嚴謹的打磨修改,再成型的劇本有了一個翻天覆地的拔高和升華。在完整的故事布局和整體框架上,首先作案兇手變了,故事因此反轉更多,更迂迴幽深,也涉及到更多影片可以與觀眾產生情感共鳴的元素;其次,主角宋慈從比較正的形象變成了會犯慫,有「黑暗歷史」的更豐富的人格。這對於扮演者于震從熒幕上大眾熟悉的「正劇臉」,英雄、正義形象來說,也是一種改變。
而在整個影片因為斷案所產生的恐怖、凝重氛圍下,《法醫宋慈》恰如其分的喜劇元素,也讓整個故事更加生動耐看。這跟片中知縣扮演者潘長江作為演員的發揮不無關係。這個軟弱無能又自帶喜感的知縣形象,是拍攝過程中設計好給觀眾的情緒出口。
另一角色,竇寶的扮演者胡浩帆是導演從抖音上發現的。胡國瀚表示,胡浩帆學表演出身,他有喜劇天賦,同時也有紮實的表演能力,可以呈現多樣化的角色。在選角溝通中,胡浩帆看重的是這個角色雖然場次不多,但他有自己的一條人物弧光線,就覺得可以演。最終呈現上,竇寶也引得大批觀眾憐惜動情。
凌厲乾淨的動作風格也給《法醫宋慈》加分不少。導演介紹,這都歸功於動作導演繩帥提前做好動作設計,拍攝樣片,嚴格按照分鏡規劃完成動作。
「我們整個影片的製作,雖然成本不如院線電影高,但是工作態度和製作流程,都是按照電影標準操作的。導演前期去橫店勘景,一絲不苟畫分鏡;美術所有的置景圖,造型所有的造型要求圖,都要跟所有主創一一驗核,這些細緻工序在與演員的前期溝通上都要體現,演員也會提出一些建議。所有環節都很細緻。每個部門,每位創作人員合力出謀劃策,添磚加瓦,才有如今的呈現。」李德功常仍感慨頗深。
創作思維製作用心,
《宋慈2》補足遺憾
關於創作,導演胡國瀚也分享了對於影片開頭一段完整的斷案過程的視聽呈現、處理方式上,自己在視聽語言上嘗試的小心思。
他介紹,受市場外部環境的影響,創作《法醫宋慈》時規避了直接解剖屍體太過血腥的拍法,而選擇在臆想空間裡跟屍體對話這樣一種方式去呈現破案過程。
《法醫宋慈》導演胡國瀚
「我們沒有用大量CG去博觀眾眼球。所有的轉場、人物、臆想空間和現實空間的轉換,都是靠真的在場景裡,通過變光效,演員的配合去完成的。那是我第一次嘗試這種比較『花哨』的視聽風格的拍攝。」這種有限條件下的創造,「攻破」之後也是成就感滿滿。
而開頭一段節奏進展明快的斷案,不僅拉開了之後連環大案的序幕,也和後者主題、表達意圖有著呼應和互文——關於真相和正義的探討,是偵探類影片一個永恆的命題。
儘管影片獲得了不錯的口碑反響,製片人和導演也均表示留有遺憾。李德功常快人快語,並不諱言,「如果有更多製作成本,製作周期再拉長,給導演的創作空間更大,我相信影片會有更好的呈現。」
他們也積極關注觀眾反饋,通過彈幕和評價找出問題反哺自我,「我們真的發現,有時觀眾比創作者還聰明,之後的創作還是要儘量100%做到故事邏輯、人設等沒有疑點和bug,整個劇本才能繼續往下推進。」李德功常表示。
而作為行業/職業戲,導演胡國瀚則對於故事的人物形象、其本身性格職業上的挖掘報以更高期待。
目前,《法醫宋慈》創造了良好開局,李德功常已經在規劃影片系列化了。「我想把《法醫宋慈》做成一個IP,做第二部時一定把這些遺憾都彌補掉。」在內容上,他希望把宋慈所著《洗冤集錄》中的古法驗屍手段等古代智慧詳盡呈現。「宋慈是我們民族的驕傲,也是世界醫學史上的瑰寶,我們有責任和義務把中國文化精髓更極致地展現出來。」
從項目不被看好,到以用心製作奪取市場空間,《法醫宋慈》「逆襲」的路徑值得行業思考,兩位創作者冷靜自省和不斷精進業務的創作態度,也同樣值得鼓勵。
內容為王,希望好電影的春天更早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