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醫宋慈歷史中為什麼被譽為法醫鼻祖,他的技術到底有多厲害?

2020-11-24 世間人說

這個宋慈確實挺厲害,因為他不僅僅只是一個法醫。

法醫在古代被稱為仵作,是一份地位非常卑微,沒人願意幹的工作。而歷史上的宋慈是學儒學、考科舉出仕的文官。並且他還不是文縐縐,除了做官,吟詩作對外,什麼都不會的文人。他當過幕僚,帶過兵打過仗,後來又做過知縣、知州,最後官至廣東安撫使,是一個文武全才的封疆大吏。只不過他做提刑官的時間比較長,也最出名。

所以我們不可簡單地把宋慈與法醫劃等號,以為他就只是一個法醫而已。

宋慈之所以精通法醫之術,並不是源於家傳,他的父親也不是提刑官,更沒有因為錯判冤案而自殺。事實上,宋慈的法醫成就屬於是自學成才。他當時對工作在一線的仵作和衙役極不信任,所以他自學法醫,親力親為,這才成為當時的法醫專家。

其實宋慈所著的《洗冤集錄》,其內容並不都是宋慈的原創。宋慈所做的實際上是匯總前人多部著作,再加以己見。

比如在《洗冤集錄》中,宋慈記載的「滴骨辨親」之法(也就是把血液滴在以亡之人的骨頭上,若此骨主人是滴血人的父親,血液便會滲入骨內,反之則不會),就是引用自三國時代謝承所著《會稽先賢傳》一書中的內容,宋慈屬於是直接抄錄。(他應該也沒有驗證這一方面是否真實可靠)後來在明清小說中,「滴骨辨親」又被簡化成了「滴血認親」。其實這種檢驗方法並沒有科學依據。

在《洗冤集錄》中,其實有很多有違科學常識,錯漏,以偏概全的地方。

比如前面提到的「滴骨辨親」,就是最典型的以偏概全的例子。或許,有的人的血液真的能滲入自己至親的骨頭,但是人死後,骨頭會發生腐化,骨頭表面形成了細小裂縫,任何人血液都可能會滲入骨縫中。所以「滴骨辨親」顯然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還比如,宋慈說自殺上吊的人,在屍體腳下挖一個三尺深的坑,應該能夠挖到火炭。要找到了火炭,就能肯定這個人是真的是上吊死。這個結論其實源自宋慈的家鄉,也就是現在福建北部的一種風俗。宋慈把這種地域性風俗當作全國性的風俗,這就屬於典型的以偏概全了。

又比如在《洗冤集錄》中,宋慈記載「男子骨白,婦人骨黑」,「左右肋骨,男子各十二條,婦人各十四條」,「男子骷髏頭骨到耳後有八塊骨頭,女人只有六塊,但蔡州(今湖北棗陽)人卻有九塊」,這也屬於典型的沒有科學依據。

或許,當時真的有部分湖北棗陽人的頭骨數量如宋慈所述那樣,但即便真的有,那肯定也只是少數棗陽人的家族遺傳現象,不可能所有棗陽人都是如此。

否則拿到現在來看,棗陽人就屬於遺傳進化變異,應該要生殖隔離的一群人了。

儘管前面說了《洗冤集錄》的很多不足之處,但是這並不能抹殺宋慈和《洗冤集錄》在法醫學界的開山鼻祖地位。因為在《洗冤集錄》中,儘管有一些內容不太靠譜,但是有更多的內容,還是靠譜的。

比如宋慈提出一種檢驗皮下出血的辦法,即把紙用酒、醋浸溼,敷貼在皮膚上,經過一段時間,皮下出血痕跡就能顯現出來。這個方法是符合化學原理的。因為醋中含有乙酸成分,醋透過皮膚後,乙酸能和出血部分的血紅蛋白發生反應,變成暗褐色;而酒精能增加皮膚表層的投射性(就跟現在打針,護士先用酒精棉擦拭皮膚是一個道理),這樣皮下出血的痕跡就顯示出來了。

還比如宋慈提出的驗骨傷方法,即把醋澆敷在屍體的表面,然後用雨傘遮住要驗看傷痕的地方,迎著陽光隔傘看,就能看到骨頭傷痕。這也符合科學依據。因為古代雨傘都是用桐油澆灌過的紙做成的,而且大多傘都是紅、褐、淡黃等顏色。陽光透過這些傘的傘面,部分光線會被吸收,剩下的紅外和紫外光線就照射在體表上,能顯現出傷痕,這和現在用紫外線檢驗骨傷其實是同一個道理。

類似上面說的、有一定科學依據的驗屍和驗骨方法,《洗冤集錄》中還有很多,都值得當時以及後來人借鑑。這對於一部十三世紀的法醫著作來說,相當的了不起。

其六,宋慈和《洗冤集錄》還有一個很了不起的地方,那就是對當時南宋腐敗混亂的刑獄判案和法醫鑑定狀況,做出了系統性的矯正和指導,並影響了後世幾百年。

南宋中後期,腐敗橫行,刑獄制度更是黑暗且混亂。宋慈正是見到當時州縣掌管刑獄的長官遇事不出門,碰到案子就讓手下的小吏去現場勘驗,而這些小吏大都沒讀過書,本身也沒啥理想,一心只想撈錢,把黑的說成白的,幾乎不負責的現狀後,提出了規範性的法醫工作流程,極大地減少了冤案、錯案的發生。

另外,宋慈在《洗冤集錄》一書中,還再三的強調,刑獄一定要重證據,當時掌管刑獄的法官審案時,不重視證據,主要靠刑訊逼供,動不動就是打人一百板子,有時竟然把人活活打死。根本沒有用心審案。所以宋慈便提出,審案一定要有證據,小吏做現場檢驗流程時,必須要如何如何,如怎麼保護現場的證據,官員要如何如何,如必須要到現場勘察情況,做到透明、規範、責任制。誰出錯,就追究誰的責任。

宋慈制定的這套刑事工作流程,責任追究制度,其實就是現在的刑事案件辦案的規範化流程。八百年前的人就能有如此科學工作的思維,著實是了不起。

總的來說。宋慈的厲害之處在於,他不僅在《洗冤集錄》中,歸納了當時對法醫學技術層面的指導,還制定了當時刑獄工作、乃至後世元明清三朝的刑獄工作制度。因此儘管這本書在內容上有很多謬誤,但仍然當得起「開闢了法醫學這個學科」、「世界上最早的法醫學著作」這種超級高的評價。

親,對這篇文章滿意的話,點讚收藏以便查閱資料喲~

相關焦點

  • 在歷史中法醫宋慈為什麼被譽為法醫鼻祖,到底有多厲害?
    嚴謹點說,宋是中外法醫界公認的「世界法醫學鼻祖」,而非法醫鼻祖。至於宋慈為何會得到世界法醫界的認可,主要是因為一本著作,即《洗冤集錄》。宋慈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他不但是個一心為民的好官,而且還是聞名世界的法醫學鼻祖。他通過驗屍,審理了很多疑難案件。那麼,他有著怎樣的成果呢?
  • 看央視紀錄片《法醫宋慈》,了解世界法醫學鼻祖——宋慈
    公元1247年,一位名叫宋慈的南宋官員完成了一部曠世奇作。這部著作記載了他畢生斷案洗冤的經歷和神奇的驗屍方法,它的問世代表了法醫學就此誕生。著有我國第一部系統的法醫學專著《洗冤集錄》五卷,該集錄也被公認為世界最早的法醫學專著。但這部紀錄片,並不是以人物生平來解讀這位偉大的法醫學鼻祖的。眾所周知,兇器是破獲一起案件的關鍵線索,而在特質各異的兇器中,有一種可以做到殺人於無形,那便是毒。從古至今,總有人妄圖利用毒物作案,逃脫法律的制裁,但是一股強大的法醫學力量,將這些人推向了正義的審判臺。
  • 南宋的宋慈有多厲害?所著《洗冤集錄》是最早的法醫專著,他被稱為...
    宋慈是法醫學的鼻祖,他在法醫學的地位無法撼動,可以說是前無古人的。 世界第一部法醫學專著《洗冤集錄》 宋慈所著的《洗冤集錄》是世界上最早的法醫專著,這點在法醫界是公認的。
  • 《法醫宋慈》宋慈系列電影
    在歷史上有這樣的一位斷案神手宋慈,南宋人,是我國古代傑出的法醫學家,被稱為「法醫學之父」。中外法醫界普遍認為是宋慈於公元1235年開創了「法醫鑑定學」,因此宋慈被尊為世界法醫學鼻祖。曾任廣東、湖南等地提點刑獄官,辦案著重實地檢驗。公元一二四七年著有《洗冤集錄》五卷,是我國第一部系統的法醫學專著,也是世界最早的法醫學專著,該書曾被譯為荷、英、法、德等多國文字傳入西方各國!廣傳國內外,對於醫學的發展有重大貢獻。
  • 《法醫宋慈》:法醫破案的古今對照
    編輯 張銳嘉《法醫宋慈》中的宋慈公元1247年,一位南宋官員宋慈,把他畢生斷案洗冤的經歷,和神奇詭譎的驗屍方法,寫成了一部曠世奇作——《洗冤集錄》,比歐洲第一本法醫學專著《醫生的報告》(義大利人費德羅Fortunato Fedele著)早350餘年。
  • 《法醫宋慈》法醫宋慈
    然而,世界上有那麼一種人,可以破譯死亡密碼,讓死者「開口說話」,他們就是——法醫。 公元1247年,一位南宋官員在他61歲的時候,完成了一部曠世奇作。此書記載了他畢生斷案洗冤的經歷,和神奇詭譎的驗屍方法。這部著作的問世預示著一個全新的學科就此誕生,此書的作者就是世界法醫學鼻祖——宋慈。自南宋到清末,歷代官府都將《洗冤集錄》奉為屍傷檢驗的指南;即使在今天,其中的檢驗理念仍然備受推崇。
  • 《法醫宋慈》法醫
    向來不信邪的宋慈以一種追求極致真相的態度與女助手雨墨深入調查。通過對死者關係網的盤查,宋慈發現這是起隨機殺人案,有價值的是「27」這個數字,這與十年前的波旬教案有關,他向恩師耿知年請教,誰知當天二十七具屍體就在府衙中自燃,雖灰飛煙滅卻有跡可尋,宋慈不得不懷疑這一切正和當年負責波旬教案的耿知年有關。與此同時,懷揣著隱秘身世的雨墨也已漸漸接近「真相」,那是她同樣無法接受的真相的故事。
  • 南宋的福爾摩斯,現代法醫的祖師爺,世界法醫學鼻祖,他叫宋慈
    於是南宋刑獄案件開始重證據輕刑罰,尤其遇到大案要案,必然要有據所依。另外,在《洗冤集錄》的記載中,宋慈對屍體的勘驗亦十分細緻,他打破了傳統勘驗倫理規則,在實際勘驗中追求客觀有效,運用自己所學習的醫藥知識和生理知識進行檢測。
  • 宋慈,法醫界的鼻祖,一部《洗冤錄》千古留名
    宋慈的父親宋鞏曾任廣州節度推官(節度使幕府掌管刑獄的官員),家境殷實,宋慈從小便跟隨他的學習,到了十歲的時候從學於建陽縣學者、朱熹的高足吳稚,十九歲的時候進京入了太學,並在嘉定十年考中了進士,授為浙江鄞縣縣尉,但因父親生病未去上任,一直到九年後才正式踏上仕途,而且最初的他真正為人稱道的並不是他後世得以揚名的「斷案如神」,而是他的軍功。
  • 懸疑推理有聲劇《法醫宋慈》上線喜馬拉雅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王媚)3月31日,女演員劉琳演播的懸疑推理有聲劇《法醫宋慈》上線喜馬拉雅。節目首日上線即更新10集,此後每周更新5集。劉琳獨特的女性聲線融入《法醫宋慈》細膩豐富的故事情節中,逐一再現神級推理過程,帶領聽眾解鎖驚魂懸疑案件真相。
  • 宋慈到底有多厲害?
    >音頻人物視頻闢謠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竹映月江《我們愛歷史》為頭條號籤約群媒體字數:1825,閱讀時間:約4分鐘提起南宋的著名法醫宋慈,人們的腦海中總是會不自覺地浮現出一部熱播電視劇——在這部燒腦懸疑劇中,宋慈憑著一手「推理+司法鑑定」的高妙手段,先後偵破了「太平縣冤案」、「李府連環案」、「毛竹塢無名案」、「城南井屍案」、「遺扇嫁禍案」、「梁雨生命案」、「李玉姑失蹤案」等一系列疑難命案,引得無數粉絲讚嘆不已。斷案如神的精彩劇情,也讓不少觀眾對歷史上真實的宋慈產生了好奇,那麼,歷史上的宋慈,真有影視劇裡這麼神嗎?
  • 6集歷史/法醫學/刑偵學紀錄片《法醫宋慈》全集視頻分享
    一、紀錄片《法醫宋慈》介紹:       破譯死亡密碼,讓亡者「開口說話」!公元1247年,一位名叫宋慈的南宋官員完成了一部曠世奇作《洗冤集錄》。這部著作記載了他畢生斷案洗冤的經歷和神奇的驗屍方法,它的問世代表了法醫學就此誕生。該系列將帶領觀眾穿越古今,以時間為鏡,對照八百年間法醫學的演進與發展。
  • 《法醫宋慈》:看這部紀錄片,需要膽量
    But,小編今天要推薦的不是這部經典的懸疑劇集,而是以這位 「世界法醫學鼻祖」命名的新紀錄片——《法醫宋慈》,B站評分9.6分。宋慈,南宋建陽(今屬福建南平)人,祖籍河北邢臺,是我國古代傑出的法醫學家,被稱為「法醫學之父」。曾任廣東、湖南等地任提點刑獄公事。著有我國第一部系統的法醫學專著《洗冤集錄》五卷,該集錄也被公認為世界最早的法醫學專著。
  • 《法醫宋慈》:看這部紀錄片,需要膽量
    一部合格的古裝影視劇,一定要有至少一次中毒環節,不中一次毒,感覺男女主角都學不會「變身」技能。八百年的時光流轉,雖然人的惡在循環,但法醫破譯死亡密碼的手段也在繼承和發展。通過這樣的對比,我們看到,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法醫用全新的技術尋找死因,更加精確,更加科學,也更加有信服力。天網恢恢,罪犯終究會被找到。通過紀錄片,我們也看到,在宋慈的時代,受限於科學技術的局限性,他的某些驗毒方法都是來源於經驗,並不是很準確。
  • 電影《法醫宋慈》觀感
    宋慈是法醫的鼻祖,宋慈編寫的洗冤錄,是法醫專業人才的必修科目。以法醫宋慈為題材的影視劇,時不時地被搬上螢屏。今天,小編要跟各位介紹的就是一部以宋慈為題材的電影——《法醫宋慈》!一個神秘的案件——這個案件是,二十六具屍體,被懸掛當街。
  • 《法醫宋慈》上線喜馬拉雅,劉琳女聲演繹懸疑版「聲臨其境」
    宋慈,被公認為「世界法醫學鼻祖」,是一位具有較高知名度和民眾曉喻度的歷史人物。《大宋提刑官》《洗冤錄》等經典影視作品,讓現今的人們認識到了這位宋朝時期的傳奇人物,他的著作《洗冤錄》,被認為是全世界最早的法醫學專著。
  • 豆瓣9.6,《法醫宋慈》:看這部紀錄片,需要膽量
    But,小編今天要推薦的不是這部經典的懸疑劇集,而是以這位 「世界法醫學鼻祖」命名的新紀錄片——《法醫宋慈》,B站評分9.6分。著有我國第一部系統的法醫學專著《洗冤集錄》五卷,該集錄也被公認為世界最早的法醫學專著。但這部紀錄片,並不是以人物生平來解讀這位偉大的法醫學鼻祖的。
  • 紀錄片《法醫宋慈》全集
    這部著作記載了他畢生斷案洗冤的經歷和神奇的驗屍方法,它的問世代表了法醫學就此誕生。該系列將帶領觀眾穿越古今,以時間為鏡,對照八百年間法醫學的演進與發展。第1集蛇毒案眾所周知,兇器是破獲一起案件的關鍵線索,而在特質各異的兇器中,有一種可以做到殺人於無形,那便是毒。
  • 推理有聲劇《法醫宋慈》上線 劉琳帶你解鎖古代犯罪現場
    宋慈,被公認為「世界法醫學鼻祖」,是一位具有較高知名度和民眾曉喻度的歷史人物。《大宋提刑官》《洗冤錄》等經典影視作品,讓現今的人們認識到了這位宋朝時期的傳奇人物,他的著作《洗冤錄》,被認為是全世界最早的法醫學專著。
  • 推理有聲劇《法醫宋慈》上線喜馬拉雅 實力女演員劉琳解鎖古代犯罪...
    劉琳獨特的女性聲線融入《法醫宋慈》細膩豐富的故事情節中,逐一再現神級推理過程,帶領聽眾解鎖驚魂懸疑案件真相,打造大片級精緻聽感。  宋慈,被公認為「世界法醫學鼻祖」,是一位具有較高知名度和民眾曉喻度的歷史人物。《大宋提刑官》《洗冤錄》等經典影視作品,讓現今的人們認識到了這位宋朝時期的傳奇人物,他的著作《洗冤錄》,被認為是全世界最早的法醫學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