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迷聚集地,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問答
音頻
人物
視頻
闢謠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竹映月江
《我們愛歷史》為頭條號籤約群媒體
字數:1825,閱讀時間:約4分鐘
提起南宋的著名法醫宋慈,人們的腦海中總是會不自覺地浮現出一部熱播電視劇——《大宋提刑官》。
在這部燒腦懸疑劇中,宋慈憑著一手「推理+司法鑑定」的高妙手段,先後偵破了「太平縣冤案」、「李府連環案」、「毛竹塢無名案」、「城南井屍案」、「遺扇嫁禍案」、「梁雨生命案」、「李玉姑失蹤案」等一系列疑難命案,引得無數粉絲讚嘆不已。
斷案如神的精彩劇情,也讓不少觀眾對歷史上真實的宋慈產生了好奇,那麼,歷史上的宋慈,真有影視劇裡這麼神嗎?
一、南宋風雲
說起宋慈的「神」,就不得不提南宋時期審慎獄事的大背景。
乾道三年,孝宗皇帝曾專門下詔說:「獄,重事也。稽者有律,當者有比,疑者有讞 」,算是官方表態要將審慎獄事進行到底。
南宋的君王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為了體現恤獄精神,南宋規定以在獄中死亡的人數來對司法官進行考核,如果出現枉顧人命的情況,司法官會受到杖刑及罷黜的處罰。
除此之外,南宋的君王還秉承著「吏不良,則有法而莫守」的執政理念,精心挑選素質優良的執法隊伍,對司法檢驗官的選擇更是慎之又慎。為了防止司法檢驗官徇私舞弊,南宋制定了司法檢驗官避嫌制度。同時,南宋還規定如果檢驗官違反檢驗原則或者在驗屍時受賄,都將受到相應的處罰。這些嚴格的規定迫使司法檢驗人員不得不在檢驗時勤勉盡責,以免工作不保。
與此同時,南宋還規定了嚴格的初檢、復檢檢驗程序,360度無死角全面圍堵檢驗不實的風險。一旦發現任何檢驗不實,不僅立刻糾正錯誤,還要追究檢驗人員的責任。
本著一顆寬仁之心的南宋政府,也不忘規定凡是定罪量刑必須有犯罪事實,而犯罪事實必須有充足證據。總而言之一句話,人命關天的事情,半點不可大意。
在南宋各項嚴格到苛刻的司法制度下,南宋的司法水平就這麼超越了一個個盛世王朝,走向了司法檢查制度成熟的新階段。
二、牛人宋慈
南宋嚴格的司法檢查制度不僅減少了冤假錯案的發生,還為朝廷培養出許多優秀的法醫,這其中最為傑出的當屬宋慈。
原本宋慈也是讀著四書五經出仕為官,但工作後提點刑獄官的職務,讓宋慈意識到自己專業技能方面的短板。於是宋慈在毫無醫學基礎的情況下,一方面刻苦攻讀醫學著作,另一方面仔細總結工作中出現的案例及前人的經驗,努力提升業務水平。
苦心人天不負,讀完一本又一本厚厚的醫書後,宋慈終於能將生理、病理、藥理、毒理知識及診察方法運用在檢驗死傷的法醫工作中,而長期總結學習的經驗,也讓宋慈的檢驗方法從實際出發,既兼顧了多樣性和科學性,又最大程度防止「獄情之失」和「定驗之誤」。
公元1235年,宋慈根據自己多年的實踐經驗與醫學理論,創立了「法醫鑑定學」。這項成就不僅標誌著宋慈從文科生到醫學生的完美蛻變,更對後世法醫鑑定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宋慈由此被尊為世界法醫學鼻祖。
但宋慈的神話還遠遠沒有結束,公元1247年,宋慈總結畢生的經驗,撰寫了不朽的著作《洗冤集錄》。這部《洗冤集錄》不僅是我國第一部系統的法醫學專著,也是世界最早的法醫學專著,對世界法醫學的發展創造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真可謂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三、洗冤集錄
在《洗冤集錄》中,宋慈提出了許多與現代科學吻合的檢驗手段,其中一些方法和原理直到今日還活躍在法醫檢驗領域中,單憑這一點,《洗冤集錄》就足以光耀千秋了。
比如《洗冤集錄》中的「紅油傘遮骨驗傷」法,提到將屍骨用酒糟和醋衝洗後放在油紙傘下,便能發現傷痕。
這其實是運用了光學原理。因為不透明物在陽光下所顯示的顏色是有選擇反射的,油紙傘遮擋可以吸收部分影響觀察的光線,從而容易發現傷痕。
這一原理如今依舊在法醫檢驗時使用,只不過古老的油紙傘遮光換成了紫外線照射罷了。
更令人驚嘆的是,《洗冤集錄》中多處提到要用酒糟 、醋、白梅、五倍子等清洗傷口,這種做法有利於防止細菌感染,保護傷口原貌,十分符合現代科學理論。
直到今日,現代法醫學中還是用酸來沉澱和保護傷口,《洗冤集錄》的精妙,由此可見一斑。
憑著一本《洗冤集錄》,宋慈瞬間便將野史裡的一眾神探們甩出三條大街,哪怕包拯狄仁傑重生,面對《洗冤集錄》也只有一個大寫的服。
《洗冤集錄》的問世對於後世之人更是猶如一盞指路的明燈,無數的無辜者因為這本寶典得以昭雪。如果說戲臺上的清官們,帶來的是不朽的精神力量,那麼宋慈,更帶來了超越歷史的科學價值,而這也是《洗冤集錄》最為重要的意義。
尊重生命,維護公正,即使在技術條件無比落後的古代,也是宋慈等英雄們,一生追求的信條。翻閱《洗冤集錄》,儘管其中也有很多不完美甚至局限處,但其不滅的精神,依然當得起超越歷史的景仰與感動。
參考資料:徐曉慧《南宋司法檢驗制度研究》、諸葛計《宋慈及其洗冤集錄》
往日文章回顧:
北宋三大蠢操作,電視劇都不敢這麼編,一個賽一個坑國
晚清五句「神回復」,笑過就知道大清要涼
有在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