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慈是法醫學的鼻祖,他在法醫學的地位無法撼動,可以說是前無古人的。
世界第一部法醫學專著《洗冤集錄》
宋慈所著的《洗冤集錄》是世界上最早的法醫專著,這點在法醫界是公認的。這部書意義重大,要知道在古代破案基本靠經驗和猜測,這就往往導致冤案的發生,宋慈撰寫的《洗冤集錄》記錄了宋慈畢生斷案洗冤的經歷以及驗屍的經驗和方法。
該書記載了人體解剖、檢驗屍體、勘察現場、鑑定死傷原因、自殺或謀殺的各種現象、各種毒物和急救、解毒方法等十分廣泛的內容。其中有些內容是非常的超前,書中區別溺死、自縊與假自縊、自刑與殺傷、火死與假火死的方法,至今還在廣泛應用,不得不說在當時能有此著作,宋慈真的不簡單。
《洗冤集錄》成書於南宋,一直到清朝末期還是我國法醫們主要參考的典籍,這本書被翻譯成了荷蘭、英、法、德等多國文字,影響深遠。
宋慈寫《洗冤集錄》的本意
《洗冤集錄》領先於時代,即使到現在也很有參考意義,宋慈在該書的序言中是這樣寫的:獄事莫重於大闢,大闢莫重於初情,初情莫重於檢驗。蓋死生出入之權輿,幽枉屈伸之機括,於是乎決。法中所以通差今佐理掾者,謹之至也。
用白話文來表述,大意就是:在所有案件的審理中,最重要的就是死刑的判決。而要對犯人判處死刑,最要緊的就是要查明案情的線索及實情,而要弄清案子的線索和實情,首要的就是要依靠檢驗勘查的手段。因為人犯是生是死,斷案是曲是直,冤屈是伸張還是鑄成,全都取決於根據檢驗勘查而下的結論。這也就是法律中規定的州縣審理案情的所有刑事官員必須親身參與檢驗勘查的道理之所在,一定要無比謹慎小心才行 。
古代斷案往往簡單粗暴,受當時條件所限,一些案子很難找到人證、物證,這就很容易出現屈打成招,出現冤案,宋慈寫這本書的本意就是為了給後人破案一個參考,讓冤案少發生。
世界法醫學鼻祖——宋慈
宋慈,1186出生,福建南平人,歷任長汀知縣、邵武軍通判、毗陵郡守、常州知州、湖南提點刑獄使、寶謨閣直學、煥章閣直學士等職務。
1247年,宋慈病逝,年64歲,他一生官運不好不壞,調任頻繁,在到任之處雪冤禁暴、維護當地治安,與民修生養息,在當時南宋的官場中是少見的廉潔清正之人。
宋慈被不少人稱為我國法醫的鼻祖,這是低估了他的地位,實質上中外法醫界普遍認為是宋慈在公元1235年開創了「法醫鑑定學」,在這之前是不存在法醫學的,宋慈被尊為世界法醫學鼻祖。
宋慈的《洗冤集錄》到清朝末期還被廣泛應用,這是宋慈的驕傲,也是我國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