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原有6大名著,為何刪了2個?那2部才是經典,已翻拍成電視劇

2020-11-17 騰訊網

文學作品,是匯聚了人們思想感情的一種表達內心觀點的方式。在我們的歷史上,有著無數的著作誕生,它們的存在讓我們的文化與思想都得到了極大的發展。而在文學中最有名的作品莫過於「四大名著」了,它們是我們史上最出色的小說作品。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在古代是有著「六大名著」一說的。歷史上優秀的小說作品絕對不僅僅只有《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和《紅樓夢》這四部,還有2部經典的小說曾經和它們有著相同的文學地位。但是它們卻在時間的推進中被刪減了,它們在某種意義上更加經典,甚至在如今經常被翻拍成電視劇。

第一部,就是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志怪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了。全書共有著491篇短篇小說,記錄整理了來自民間亦或是他自己創作的各類神鬼志怪小說。它為後世創作了非常多經典鮮活的人物形象,諸如聶小倩和寧採臣,並且它獨特的內容在民間也廣為流傳,一度掀起了志怪風的流行。

蒲松齡出生於1640年,在他父親一輩的時候家道就已中落,所以自小他就刻苦學習以求功名。但是在他的一生裡,科舉之路坎坷無比,自19歲那年中秀才後,鄉試接連失利。迫於生計,他只能一邊教書,一邊寫寫小說來謀生。

蒲松齡是一個對鬼神故事非常感興趣的人,在他閒暇時就會去四處收集民間的一些傳說故事,並加以整理編撰。1679年,他在自己的書房「聊齋」終於完成了這本《聊齋志異》,全書利用鬼神故事對當時的社會進行了有力的批判。

第二部,則是清代吳敬梓創作的長篇小說《儒林外史》了。吳敬梓出生於1701年的一個富裕家庭裡,自小聰慧好學,頗有才華。但在他年輕的時候養成了一種極為敗家的紈絝之氣,整日沉迷尋歡作樂。

1722年,吳敬梓的父親病逝,留下了2萬兩白銀的家產給他。可家族中人以他敗家為由,發生了「奪產之變」,迫不得已他只能和自己的妻子一起過上了窮困潦倒的生活。期間他也曾參加科舉,縱然頗有才華,卻因自己的「壞名聲」被拒絕,最終立誓再也不會參與科舉,並潛心創作《儒林外史》一書。

《儒林》是一部對當時的知識分子進行描寫的小說,他塑造了諸如「範進」、「周進」這樣的腐儒形象,極力斥責科舉制的弊端,並且批判八股文的毒害。他採取了非常接地氣的描寫方法,在民間獲得了極廣流傳。

而這兩部著作,之所以被排除在了「六大名著」之外,是因為它們的內容相比而言太過於黑暗。其中描述的腐朽朝政與黑暗社會堪稱極致,真實地還原了當時令人髮指的社會狀況,但這對於不斷進步的時代卻顯得太過陰暗了。

可就算《聊齋志異》與《儒林外史》沒有被納入「四大名著」之中,這並不妨礙它們本身的出色,它們絕對是我們文學史上最為優秀的小說作品之一。在如今的生活中,它們依然有著許多忠實讀者,並被翻拍成了各種影視劇,而這也就是它們傑出之處最好的證明。

相關焦點

  • 我國原有6大名著被刪了2部,這兩部被拍成影視劇,成為了經典
    導語:我國原有6大名著被刪了2部,這兩部被拍成影視劇,成為了經典我們知道,中國人喜歡將一些同類型的事情並列起來,尤其喜歡並列「四大」、「六大」這樣的方式。據說是因為道教中講究「道、天、地、人」和佛門中「六界」之分的原因,所以中國古代很多時候都喜歡將一些東西並稱,如四大美女、四大才子、四大發明等,到了明清兩代通俗小說文學興起以後,人們又從中選出了一些代表來並稱為名著。
  • 建國後,為何六大名著被刪成了四大名著,刪掉的這兩本家喻戶曉
    特別是那些公認的史書名著,是經過了歷朝歷代很多專家學者鑑賞評定才向大家推薦的作品,這些作品才非常值得大家去細細品味。提起我國古代的名著,想必最出名的還是四大名著了,即便不介紹作品名字相信也沒有幾個人不知道,因為這些書籍都是古代文學作品經典中的經典。
  • 中國六大名著之一少有人知,翻拍成電視劇有大腕也過不了審
    六大名著中前五部都被多次翻拍成影視劇,可謂家喻戶曉。86版《西遊記》、87版《紅樓夢》、87版《聊齋》、94版《三國演義》、98版《水滸傳》,在很多人心目中,已經成為了無法超越的經典。獨獨《儒林外史》這部名著,知道的人很少。
  • 新版《鹿鼎記》豆瓣評分低至2.6,為何翻拍難出經典?
    不過才上線5天,豆瓣評分一度低至2.6分。就連人民日報都忍不住發文點評一番。網上看了一下網友的評論,其槽點主要在張一山的演技以及他飾演的韋小寶表情包與猴子的表情包有得一拼之外,還有飾演他的七個老婆長相貌似讓人傻傻分不清。當然也有網友指出,看到鰲拜的府邸被稱為鰲府的時候,他便決定棄劇了。
  • B站播放量前5的電視劇是哪些?4部是經典,第2部太「奇葩」
    NO.1三國演義播放量最高的是94版的《三國演義》,這個版本相信也是最廣為人知的一個,後來翻拍了許多版本的《三國演義》,至今沒有一部能夠超越這個版本,可以說是國產電視劇中的不朽之作。它在B站上播放量4135萬次,一方面足以見經典的力量,另一方面b站鬼畜視頻也功不可沒。
  • B站播放量前5的電視劇是哪些?4部是經典,第2部太「奇葩」
    b站從一個二次元視頻網站發展至今,其實內容已經非常多元化了,而近些年b站也在不斷引進電影、電視劇擴充內容,使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在嗶哩嗶哩上看電視劇看電影。今天我們就來看看,b站播放量前5的電視劇都是哪些呢?
  • 灰姑娘、還珠格格又雙叒叕翻拍,經典重現帶給我們的是驚喜還是驚嚇?
    為何灰姑娘的大IP在國慶檔慘遭滑鐵盧?《新灰姑娘》是由中國金川文化公司與好萊塢合拍的一部三維動畫電影,導演是曾經拍過《花木蘭2》的林恩·薩瑟蘭。經典翻拍是再現經典還是毀掉經典?近年來,翻拍經典影視的事件屢見不鮮。僅今年翻拍備案的電視劇就高達20部。近日有新聞傳出,瓊瑤已與某平臺達成合作,籌拍最新版本還珠格格。此消息一出立刻引發網友熱議。
  • 四大名著電視劇
    1986年首播的《西遊記》,是由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出品的一部41集古裝神話劇,是四大名著第一次翻拍,由楊潔執導完成。《西遊記》在1986年春節一經播出,轟動全國,老少皆宜,獲得了極高評價。該版本重播次數超過2000次,觀眾百看不厭,成為一部公認的無法超越的經典,當年劇中的演員如六小齡童等等也都成了那一代人心中永恆的偶像。
  • 「彈幕版」四大名著電視劇緣何受年輕人追捧
    截至7月27日,一個多月的熱度仍在持續,四部經典電視劇依然穩居B站電視劇排行榜前列,播放量分別為:1994年版《三國演義》3623.3萬,1986年版《西遊記》1473.7萬,1987年版《紅樓夢》1058.1萬,1998年版《水滸傳》1024.5萬,相關數據還在持續攀升。B站上線經典版四大名著電視劇緣何如此火爆?「經典+彈幕」的形式為何受到年輕人的追捧?我們從中能獲得什麼啟示?
  • 翻拍韓劇、日劇、美劇,中國電視劇要一條路走到黑?
    從熱衷於翻拍金庸武俠劇、四大名著等經典國劇,到後來翻拍韓劇蔚然成風,當然其間也不乏少量美劇被翻拍,而今,中國資本、電視人又將目光轉移到了日劇身上。 事實上,它們卻有著共同的身份:翻拍劇。你有所不知的是,近年來,國內熱播電視劇中絕大多數都是「翻拍劇」,這似乎已經發展成為中國電視劇行業的一大特色。從最開始,熱衷於翻拍金庸武俠劇、四大名著等經典國劇,到後來翻拍韓劇蔚然成風,當然其間也不乏少量美劇被翻拍,而今,中國資本、電視人又將目光轉移到了日劇身上。
  • 四大名著老版電視劇對比,哪部最經典?
    以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為題材拍攝的電影和電視劇數不勝數,然而最深入人心的就是我們俗稱的老版四大名著電視劇,那麼這四部電視劇中又是哪一部最為經典呢?上演後,得到了大眾的一致好評,該劇已重播千餘次,被譽為"中國電視史上的絕妙篇章"和"不可逾越的經典"。因《紅樓夢》走紅的演員:陳曉旭、歐陽奮強、鄧婕難忘鏡頭:寶玉和黛玉讀西廂記《三國演義》1994年播出的《三國演義》是由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中央電視臺製作,也是王扶林擔任總導演。該劇演述的是三國時代的故事,是魏、蜀、吳的興亡史,共分為五大部分。
  • 經典電視劇 古典名著94版《三國演義》
    這部劇還原了羅貫中原著的精髓,塑造了諸多經典的英雄形象和恢宏的戰爭場面。《三國演義》的總製片人任大惠介紹,當年拍攝94版《三國演義》時,總投資有7950萬元,但主演一集的片酬只有225塊,演員總片酬佔總投資的比例還不足5%。飾演諸葛亮的唐國強,在拍攝「七擒孟獲」時住的招待所床位一天才2.5元,房間漏風漏雨、蚊帳落灰,但唐國強從來沒有抱怨過。
  • 我國原有六大名著,為何刪掉兩部?那兩部無人不曉,還拍成電視劇
    中國古代有著不少燦爛光輝的古典文學名著,種類也非常多,像詩經詞曲之類的就有周易、禮記、詩經、楚辭等等。史書傳記有史記、漢書等等,百科類的也有,比如說山海經、水經注、永樂大典。小說類的就更多了,戰國策、世說新語,不過大家了解更多的無疑是四大名著。
  • 8部經典武俠電視劇,第2部最經典,第4部美女最多
    驀然回首,才發現自己已經好久沒有看過什麼電視劇,現在口碑不錯的電視劇一部接一部。更多念念不忘的還是自己心中的那些經典電視劇回想起來,那時年少自己的自己,曾整天守著電視追著自己喜歡的電視劇。或許是因為自己是個男孩子的緣故吧,喜歡的電視劇也大多數都是武俠類的。下面就為大家盤點8部經典武俠電視劇,每一部都是兒時的回憶,他們伴隨了我們的成長,也見證了我們的成長。相信各位也肯定不會陌生。
  • 「彈幕版」四大名著電視劇引發播放狂潮 「彈幕版」緣何受年輕人...
    6月12日,嗶哩嗶哩彈幕視頻網站(又稱B站)上線央視版四大名著電視劇引發廣泛關注,視頻評分、系列播放量、彈幕量都一騎絕塵,迅速霸佔B站各大榜單,相關話題和討論也呈刷屏之勢。截至7月27日,一個多月的熱度仍在持續,四部經典電視劇依然穩居B站電視劇排行榜前列,播放量分別為:1994年版《三國演義》3623.3萬,1986年版《西遊記》1473.7萬,1987年版《紅樓夢》1058.1萬,1998年版《水滸傳》1024.5萬,相關數據還在持續攀升。B站上線經典版四大名著電視劇緣何如此火爆?「經典+彈幕」的形式為何受到年輕人的追捧?我們從中能獲得什麼啟示?
  • 文學經典改編的影視劇為何日漸式微?
    在其前後開播的《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名著改編劇,都成為了難以逾越的經典,一再被提及和重溫。30年後,文學經典改編的影視劇已屈指可數,經典之作更是寥寥無幾。其中影響力較大的作品,只有2014年的《紅高粱》和2015年的《平凡的世界》。即使是這兩部電視劇,收視率和網播量也難以與網絡小說改編的《錦繡未央》、《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相媲美。
  • 值得重新看的三部奇幻電視劇,《風雲2》第二,第一至今沒被翻拍
    隨著科技的發展,電視劇儼然是很多人的回憶,其中包含70後、80後、90後,而00後則是普及電腦了,所以那個年代對於電視劇的追捧,那自然是很高的,
  • 中國傳統「七大名著」,為何少了3本?除《金瓶梅》外另2本是什麼
    從小,我們就知道中國擁有「四大名著」:《三國演義》、《紅樓夢》、《水滸傳》、《西遊記》,這「四大名著」可以說從小到大,一直陪伴著我們成長,如今依然有許多電視劇和電影,都是根據這四大名著改編,也是中學生的必讀書目。
  • 奈飛翻拍《水滸傳》,日本導演能拍好中國名著嗎?
    : 金庸經典作品翻拍《新鹿鼎記》豆瓣跌破地板2.6;抗戰經典續作《亮劍之雷霆戰將》「喜獲」人民日報爸爸點名。《水滸傳》原著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由施耐庵所著,書中共有108位好漢,每一個英雄都人物特點鮮明,曾經被多次翻拍成電視、電影和動漫,毫無疑問的大IP了。
  • 《紅樓夢》為何花2億耗費8年翻拍失敗?時隔多年,楊冪說出原因
    《紅樓夢》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要說誰沒看過紅樓夢,別人不說你文盲,也要笑你才識學淺。這部文學名著由此被翻拍成了影視劇,87年這部電視劇上映之後引發海峽兩岸的轟動。其實,這也是楊冪作為童星轉變實力演員所需要的一個過程,好在這部戲在經歷8年的拍攝,耗費2億的巨資終於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