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油管上看到一個視頻,是歐美女歌手的高音F5的PK,什麼是F5?它是以唱功聞名的流行女歌手的一個「高音試金石」,通常能給一首演唱作品帶來強有力的情感爆發以及聽覺震撼,在國外唱好這個音才算是一個合格的Vocal系女歌手,我們先來看一看歐美女歌手在這個音上的表現:(沒流量的可以先跳過視頻往下看)
這個音具體在哪呢?看圖,鋼琴上的這個位置,兩種記譜方式,小寫f2,或者大寫F5:
歐美女歌手們在這個音上的表現真是各有千秋,Celine Dion唱這個音消耗極小、泛音豐富;Mariah Caery則還能保持住寬厚的低位置共鳴;最後歐美新聲代Ariana Grande更是四兩撥千斤、音色圓潤且富有光澤,壓軸壓得漂亮……不過,別看歐美女歌手能把這個音玩兒出花,但對於很多歌手來說真要唱好那也是相當不容易,不僅需要強悍的聲帶能力,而且需要紮實的混聲技術,這裡說的唱好,並不包括蜻蜓點水式的拼一下,也不包括殺雞式的缺乏美感的硬擠上去,而是能在一個長音上站穩,保持住一定質量的共鳴與美感,那麼,華語流行女歌手裡能唱好這個高音F5的都有誰?我們來盤點下。
(排名不分先後)
1、林憶蓮
通常女歌手在四十歲之後嗓音都會有所退化,一是生理所致、二是高強度的用嗓,或是唱法本身就消耗過大,歐美天后們大多都逃不開這個嗓音上的劫數,但是此種跡象在林憶蓮身上卻沒有看到,發行12年的專輯《蓋亞》時,已經46歲的林憶蓮選取了「地母」這樣一個宏大的命題,其中有一首常石磊作曲並編曲的《柿子》,通過電子樂的迷離碎拍、合成器的陰冷氛圍、和聲構成的混亂壓抑的鋪墊下,林憶蓮最後用一個非常紮實的F5的怒聲吶喊,宛如光芒從「地母之身」迸發出,刺破一片混沌,帶來了撥雲見日的光輝。
《柿子》中的高音F5,4分25秒處:
(友情提示:點擊歌手名的部分,跳轉到QQ音樂頁面,可直接拖動到想聽的位置)
現場版的更是震撼,我專門截取了這一段視頻,來聽一聽:
2、張惠妹
張惠妹的技術在華語流行歌壇是出類拔萃的,在她的職業生涯中,唱法經過了兩次改變,到了《阿密特》時期,基本上已接近歐美最先進的技術體系,非常難能可貴的是,她不僅有著歐美女聲狂野爆發型的一面,同時也有亞洲女聲婉轉纖細的一面,本身音色的可塑性非常高,同時還有先進技術的輔助,在她擅長的搖滾、流行舞曲、港臺芭樂情歌這三個領域的平均分值上來說,華語女歌手沒有比她唱的更好的了。
《血腥愛情故事》裡,副歌大段連續的F5高音加咬字,難度非常大。
3、鄧紫棋
鄧紫棋的聲帶機能相當不錯,這也是她賴以生存的基礎。當初洪濤導演能從一大票不比她差的香港女歌手中選中參加《我是歌手》一炮而紅,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她的聲帶機能足夠強悍,夠唬人,高音是唱歌綜藝節目的觀眾審美的第一要素。像謝安琪、王菀之、吳雨霏、薛凱琪這些香港女歌手、更偏重於錄音棚,儘管錄音棚音色動人且富有辨識度,但Live實在不是強項,若是唱現場比強悍的話,她們的確都會被鄧紫棋相撲一般的聲帶能力給幹倒。
鄧紫棋在《我是歌手》第二季的《你把我灌醉》中,在3分51秒處有穿透力十足的長音F5呈現:
4、姚貝娜
姚貝娜有著深厚的學院派背景, 唱法科學、音色統一、高音消耗小,強與弱都保持在同一個發聲系統內,非常科班,但這種中國式的通俗女聲唱法,並不太強調穿透力與刺激,而只在聲音的張力與寬度上下功夫,儘管與歐美女歌手有區別,但是姚貝娜可以說是將這種方式練就到極致的歌手了,所以即便拿去跟歐美女歌手比拼也不落下風,這樣的聲音在華語女歌手中已很難再找到。
《也許明天》中,從2分鐘開始,有C5-D5-F5-G5的連續高音表現:
5、彭佳慧
彭佳慧的實力與名氣十分不成正比,好在參加了《我是歌手》讓很多內地觀眾認識了她。
她的技術走的是比利時歌手lara fabian、德國歌手Helene Fischer一類的路子,要的是非常寬宏、渾厚的聽覺體驗,在偶爾發揮到極致時會有一種轟鳴感的附加體驗。彭佳慧的聲音集百轉千回與氣吞山河為一體,十分難得。
在她翻唱羅大佑的《鹿港小鎮》中,4分10秒處有一個技術性很強的高音F5呈現:
6、譚維維
譚維維也是學院派,但是學民歌的,拋開民歌的話,聲音聽起來卻非常搖滾,野路子味十足,她的高音通常需要帶著野蠻暴力的怒聲而衝上去,這很可能是一種發聲上的遮掩,但是這種方式帶給了她極強的爆發力,不僅符合電視綜藝的審美,也符合現代唱片審美,一舉兩得。
在《我是歌手》中,譚維維與崔健合作的《魚鳥之戀》的3分10秒處,有怒聲F#5的體現:
7、韓紅
韓紅要唱穩F5十分容易,主要因為她極其省力的唱法,但也因為去掉了許多低位置共鳴,因此讓很多人聽起來感覺「過於尖利,像假聲,缺少感動」。
在《我是歌手》第三季中的《天亮了》中,3分42秒處,美麗的花園的「花」字,有非常輕鬆的F5的表現。
8、黃綺珊
黃綺珊的F5是世界級的,即便拿去跟席琳迪翁比也毫不遜色,因為她的技術實在是沒得說,當然,也僅僅是技術上。
黃綺珊最初的模仿對象蘇芮自然也有高音F5的能力,蘇芮更是開創了華語女歌手的「大歌時代」,像此後的韋唯、那英等都可以算是這個時代後的產物,她倆年輕時也有F5的能力,那英牽強些、韋唯紮實些,只是這兩人如今嗓音都嚴重退化,這裡就不算在此列了。
黃綺珊在《我是歌手》第一季上的《離不開你》中,4分20秒處有高質量的F5長音表現。
9、丁當 李佳薇
這兩位放在一起講,主要是因為她倆是兩個極端,丁當是重機能的大消耗唱法,李佳薇是輕機能的小消耗唱法,前者野蠻暴力,後者明亮高亢;前者要的是拼勁兒,後者要的是巧勁兒,這兩人的F5音色大不相同。
丁當在《超級星光大道》上演唱的《我是一隻小小鳥》,結尾「太高"的「高」字是質量非常不錯的F5(複製視頻地址觀看): http://v.yinyuetai.com/video/48635
李佳薇在《我是歌手》上的《煎熬》,副歌則是側重於頭聲的大段連續的F5:
10、龔琳娜
龔琳娜如今也算是半個流行歌手,放國內外都是一個異類,她是從學院派民歌轉向了世界音樂、先鋒音樂、人聲實驗等嘗試中,但一是在這些嘗試中佔主導地位的是她的老公老鑼,她自己則更像一個人聲樂器,二是近年來的作品的確有譁眾取寵的成分在裡面,因此她並不像劉索拉、朱哲琴一樣能獲取普遍的認可。不過就作為一個「人聲樂器」來說,她是相當出色的,她的唱法脫胎於天朝學院派,又反叛了學院派,但同時又沒有像黃綺珊一樣投入到歐美的懷抱裡,而是自成一派,她的聲音在原生態、社會主義民歌、新世紀、戲曲、美聲、實驗裡面遊蕩,變化多端,同一個音色,她只需稍作修飾,就能從一個空靈大氣的狀態迅速變化到一個唱戲曲花臉似的狀態裡,這個技術能力已是爐火純青,所以區區F5對她來說實在是小菜一碟。
最後,以一首她驚豔不少人的《小河淌水》來結束吧。
伸出大拇指,摁右側指紋,選擇識別二維碼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