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有個俗語:「三抬四翻六坐七滾八爬九扶立周會走」,大家都知道什麼意思嗎?
顧名思義,這是指新出生的寶寶三個月會抬頭,四個月會翻身,六個月能坐穩,七個月會打滾,八個月會爬,九個月能扶東西站穩,滿一周歲會走路。這些在事實情況上雖會有些偏差,但基本上還是差不多的,具體還是根據寶寶的綜合體格決定。(有些地方也稱:三翻六坐七滾八爬,其實意思都差不多的)
可是你見過兩歲了還不會走路的寶寶麼? 三歲還不會說話,身體摸起來跟棉花似的,還有一些寶寶都四五歲了,還常常流口水 目光呆滯,這樣的寶寶也十分多見。這是為什麼呢?
這就是我們今天的主題:「五遲、五軟」!
五遲是指:行遲、發遲、語遲、立遲、齒遲。
孩子到了該站立的時候不會肚子站立,該走路的時候一直學不會自己走路,到了該長牙齒的時候遲遲不出來,到了該說話的時候不會說話,頭髮長的超級慢;
五軟是指:頭項軟、手軟、腳軟、肌肉軟、口軟。
這個「軟」,不是傳統意義的柔軟,是摸起來不「硬棒」,孩子的小肌肉摸不出來,摸到的是軟軟有塌陷感的肉。這種稱為五軟。
當有這種現象的時候,就說明孩子的生長發育出現了障礙,需要介入治療,而且得趕緊治療,否則就會錯過最佳時機。
小兒的生理特點非常簡單:長得快。說正規點就是:生機蓬勃、發育迅速。而且是按季的長,如果中間因為這些問題錯過了,那可能後面就很難追上同齡人,俗稱就是「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所以,當父母的一定得時常觀察寶寶的這些才行。
很多媽媽們比較迷信藥物,感覺寶寶虛弱了,給寶寶吃點營養劑一類的吧,或者是某某藥物等,能促進長個之類的。其實這些是不可取的。孩子還小,又沒有其他的疾病,只是發育遲緩,就隨意用藥,會大大傷害寶寶的肝臟和腎臟。
那如果遇到了這些情況,應該怎麼做呢?
最靠譜、最簡單,對孩子最好的 還是得用小兒推拿!
五遲五軟雖然有一定的先天因素,但是通過小兒推拿,用後天來補先天,也是可以最大化的彌補這些不足。只是需要經常做推拿才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不行的。
比如我們經常做的一個動作「補脾、補腎陽」,這兩個是經常要做的。補脾是用後天補先天。補腎陽則是專門治療小兒先天不足、久病體虛的一個重要穴位。建議大家經常要給孩子做做。(如果孩子已經出現狀況了,建議及時找專業人士處理,不要耽誤時間)
上圖有稍許不對,
補脾是從大指的指尖單方向推向大指根為「補脾」,來回搓為「清補脾」
上圖為補腎陽的反方向操作「補腎陰」
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從指根向指尖推,為「補腎陽」
小兒的身體發育實在太快,前一天與後天就是兩個不同的面貌。當父母的一定得時刻關心寶寶,觀察寶寶才行。出現不對的情況,趕緊解決,否則耽誤的可就不止是一點點了。當我們自己無法解決的時候,趕緊找專業人士幫忙處理才是正道!
催乳大師一直在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