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著拜年的罅隙,看了《初戀日記》,戲如其名,電影講的正是初戀。
或是電影的編導名氣不大,此電影並未如其他港產片受歡迎,計落,其實香港電影裡鮮有校園青春愛情體裁的電影,鑑於導演葉曦,出品人劉方舟,製片人利健森三人初次共同嘗試,這部電影得以促成。
作為觀眾,我必須講《初戀日記》的電影情節的確不如其他愛情電影般細膩,一旦對比,顯有差距,甚至有點濫造的感覺,毫不誇張地說,從開頭就可以猜到結局,未見波瀾。
但作為導演出品人製片人三人的處女作,如此低成本粗製,還請得上苑瓊丹、林雪,黃一山、久沒露面的麥家琪等等老牌港星助陣,最主要的是,該搞笑的還是搞笑,該讓你緬懷青春的還是有辦法讓你緬懷青春,稱得上一句not bad.
故事開篇發生於中學時期,品學兼優的女班長查子頎(王敏奕飾)與同班痞氣學渣張子豪(馬志威飾)墮入愛河。
同班同學佔士(利健森飾)長情追求黃安宜(杜小喬飾)慘遭拒絕,而黃安宜一心傾慕於校草級人物安俊源(符龍飛飾)。
查子頎與張子豪戀愛的歷程,和大多數早戀的學生一樣,偷偷摸摸又享受其中的樂趣,容易滿足容易開心,初戀該有的片段電影裡都有提及,當然,初戀不該有的好結果,電影都有——張子豪「劈腿」,戀情終結,查子頎傷心過後性情大變,從清純玉女變成熟女御姐。
黃安宜年輕的時候總以自己愛的人為優先,最後又選擇愛自己的人過日子,篤信命理玄學信口旦旦地說著「雙子座與雙魚座不可能一起」,始終馴服於愛。
「每一個相信愛情的女孩,總會在生命中遇到第一個人渣而蛻變成為一個女人」快樂和傷害都是有備而來,查子頎因為初戀遇到賤男,從相信愛情直接躍至理性得無懈可擊完全操控愛情遊戲的情感專家。因為這種遭遇,失戀過程中的糊塗狼狽,委曲求全,真夠寫實。「一直以來,我覺得愛情是一場遊戲,只有精確的技巧才能控制遊戲結果,如果單憑感覺的話,受傷只會是自己,如果你真的找到很愛的人,其他人根本不會放在眼內,如果還要考慮其他人,那代表你還沒找到你很愛的人,或者說,這個世界根本沒有你很愛的人」。
中學時期的戀情仿佛都逃不過這樣的結局,時過境遷,不多不少都會勾起些許回憶,初戀永遠是個敏感的代名詞,來年會發生怎樣的事是另當別論。
電影在意料之內峰迴路轉,「渣化」後的張子豪再次出現,證實當年劈腿純屬誤會,「這幾年我一直在逃避,直到我看見你變成另外一個人,我更加不能原諒自己,所以我很想找回你,很想你可以變回以前的查子頎」,就算查子頎面前已經有和安俊源的未來,都是心知肚明的happy ending.
兜兜轉轉,中學大學再到工作,相戀分手再相遇,俗到不能再俗的愛情環節,賤男都可以很可愛。(只要是馬志威演的都可愛[白眼])
電影會讓你相信每一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那個人,而生活中的愛情大可能只是盡人事成全對方,即使是靜默地對方身邊走開。
人總是難以剔除過去的感情創傷,在下一段再下一段,很自然就會有所規避,被歲月磨得一乾二淨,接二連三地失去,愈發不知自己真正所想,儘管沒有動輒生生死死,心裏面還有根殘留的刺,用餘下血清坐定。
不知道是不是看了這部電影,最近我又反反覆覆地夢見初戀。我曾經花光所有心機去忘掉的人和事,一部電影又把我帶至起點,不得不說,這部電影還是有它的價值。
關乎這種夢有時候醒過來會安然無恙,有時候醒過來心境又會特別不諧和。時隔三兩年,悟出拍拖放任比約束重要,太刻意追求沒有好結果的道理。
以前我經常會想,如果分手前夕多點體諒與寬容,沒有脾氣和爭吵,我們會不會走到婚姻,以前總覺得一定會。今時今日,答案是確切的不一定,又或者覺得耗費我整個青春所走的冤枉路已經夠長了。
「總有那麼幾個人,你會永遠記住」
「初戀記得吧」
都說初戀是甜的,其實,酸甜苦才是初戀該有的味道。
「常聽人說,有些東西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始終不是你的,誰知道呢?我只能說對愛情有心,還要有腦,要不然是你的也可能變成不是你的,不過,如果你真的遇上一個你很愛的人,剛才說的,就當作沒聽過吧」
新年流流,借用電影結尾的幾句話
「初戀?由得佢啦!」
「祝大家日日都好似初戀咁sweet!」
就算不再有初戀,希望你們以後戀愛的感覺仍似初戀。
撰文:LEMON
圖片:來源於初戀日記電影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