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合肥60年!這組新老照片對比,見證合肥的前世今生!

2021-01-09 中安在線

看慣了合肥的飛揚青春

曾記否這裡的古道紅塵?

短短幾十年間

我們腳下所在的這片土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而我們總是說「翻天覆地」

這個形容詞過於抽象了

最近迷貓就從網上找了一些老照片

並且拿著它們到當初拍照的地方對比了一下

讓大家感受感受

那我們就從一直見證合肥老城變化的長江飯店說起吧

/ 長江飯店 /

60年代 VS 現在

長江飯店

可謂是上個世紀最壕的飯店

歷經歲月的風霜洗禮

長江路一變在變

三孝口的天橋不見了

老字號紅旗飯店也不見了

而它卻躲過了被拆的命運。

如今的長江飯店

依然保留著上個世紀50年代蘇式建築的風格

雖然將身姿縮進了長江路旁

卻仿佛炫耀自己過往一般

把招牌矗立在樓頂

這條名叫長江壹號的商業街

成了它最新的外衣

/ 江淮大戲院 /

60年代 VS 現在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

能到江淮大戲院看一次演出

那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

要知道1954年建成一座那麼漂亮富麗堂皇卻是典型徽式建築的戲院

在那個年代人們從沒見過

還坐落於合肥最繁華的地段

無數表演名人和政界人士

都來此表演和看過演出

所以它深深的刻在了老合肥人的印象中

從未忘卻

即使現如今的它不再如往昔那般熱鬧

但從它滄桑的面貌中依稀能窺見往日的繁華和舊日的老城樣貌吧

/ 大鐘樓 /

80年代 VS 現在

對於老合肥人來說

每天早上7點敲響晨鐘的同時

還會播放持續約3分鐘的「東方紅」音樂

提醒人們新的一天工作和生活的開始

後來的「鐘聲」就沒那麼準時了

最後兩聲「咚」定格在2015年9月27日

在1982年

徽州路口的它

可謂是合肥的地標性建築呀

也是合肥的第一座鐘樓

如今

這座鐘樓依然屹立在此

看著城市的車水馬龍。

/ 城隍廟 /

昔日VS 現在

在上世紀80年代

是城隍廟最繁榮的時刻

創造了很多第一!

不僅成為了無數老合肥人心中的「小商品市場」和「民俗文化場所」

也成為了無數商賈「一夜暴富」的聖地

重修後的城隍廟商業街

變得門可羅雀

再也沒有了往日的繁華

可它依然會被許多新老合肥人所熟記

儘管我們可能不會常踏足

被新的商業體所吸引

但這裡依舊是老城繁榮的代表地

/ 淮河路步行街/

過去的十字路口 VS 現在

昔日的路口還沒有現在的那麼寬

依稀從中能看見商鋪的影子

現在這裡跟舊日大不相同

長長的淮河路

放眼望去全是明亮整潔的店鋪

周末基本全是人

不過小編去的不是時候

不是周末

沒有拍到那種繁華的樣子呢

/ 逍遙津 /

80年代 VS 現在

「不到逍遙津公園來玩就不算是真正的合肥人"

這話說的一點沒錯

逍遙津真的是見證了多少孩子的童年

小時候每年暑假就會來玩耍

那時候逍遙津還有很多動物

聽人說

上世紀80年代

逍遙津動物園的動物數在全國排名第10位

匯聚有世界各地的珍禽異獸

一到節假日

那真的是人山人海

昔日 VS 現在

合肥人多多少少都有「逍遙津情結」

那時候問合肥哪裡比較好玩

無一例外

肯定要來逍遙津逛一逛

在那個年代幾乎是承載合肥人唯一歡樂記憶的場所

旋轉滑梯

大象滑梯

蹺蹺板

鞦韆

自控飛機

真的都是童年的回憶

/ 長江路/

90年代 VS 現在

被成為「安徽第一路」的長江路

見證了合肥的繁華與動蕩

它不僅僅是一條路更是千萬人對這座城市的記憶

90年代經歷過二次改造後長江路

車水馬龍

一眼望去

都是欣欣向榮的景象

如今

伴隨著軌道交通2號線的開通

長江路再一次提升品質

繼續講述著合肥的故事

/ 安徽省博物館/

昔日 VS 現在

安徽省博物館

曾是新中國成立之後

四大樣板館之一

館藏文物將近22萬件套

商周的青銅器

文房四寶

古籍善本

書法繪畫

徽派建築的磚石木雕

等等

都是安徽省博物館最具有特色的藏品

從照片中看過去的它

人來人往

很多人前往

觀看藏品

如今的它

多了一扇自動門

門內全是車

依稀可見還在這整修

不過樣貌依然是過去的樣貌

依稀可見過去的輪廓

/ 合肥站 /

90年代 VS 現在

合肥站於1935年12月

在明光路和勝利路交口處動工建設

第二年2月1日正式啟用

當時就只有臨時票房5間

還是土坯牆

麥草頂

經過80多年

它依然屹立在合肥市的中心位置

為了適應日益變化的運輸要求

它已經經過了幾次大的改造裝修

現在儘管有新的合肥南站分擔它的運輸壓力

但合肥站還是每天迎來送往不少的旅客和貨物

/ 明光路汽車站 /

80年代 VS 現在

明光路合肥汽車站

1983年10月落成使用

這是合肥最早的汽車站呢

也是當時最大的交通樞紐

至今仍然在承擔著合肥交通樞紐的重任

為南來北往的旅客提供服務

他們

從這裡離開或者到達這裡

仔細看著兩張照片

牆上的筆畫依然是那樣

相比過去

總的來說還是變了的

就是候車廳裡那些候車椅子

還新增了商店

/ 安徽醫科大學 /

昔日 VS 現在

安徽醫科大學的前身是東南醫科大學

1952 年遷址合肥

改名為安徽醫學院

1985年更名為安徽醫科大學

當年的樓房還很低矮

教學樓只有兩三層

停辦

修改

也是歷經風雨

如今的安醫大可是安徽最好的醫學類高校

莘莘學子滿天下

/安徽農業大學 /

50年代 VS 現在

1954年8月

安徽省政府決定安徽農學院由蕪湖遷至合肥新校址辦學

當時的大門口和現在並沒有很大區別

但是學校的參天古木

南門、勤政樓等民國時期建築等可都是亮麗的風景線哦

其中

安徽農業大學主教學樓在2012年6月

入選第六批安徽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如果你想在家門口就感受一把民國風的話

強列建議你去安農大走一走

(ps那邊的的美食街有很多好吃的哦!)

/ 高家祠堂 /

昔日 VS 現在

它是合肥老城區惟一一座百年祠堂

坐落在長江路邊的省委大院

清末

合肥高姓支族十七代後人高懿丞藉助遠親李鴻章的關係

開啟了中國近代民族輕紡工業的道路

並重修了高家祠堂

如今

祠堂大門緊閉

與過去外貌上並沒有很大的改變

多了一圈柵欄

外牆進行了小修小補

只能在高樓大廈中寂靜地守望喧囂

/壽春路橋 /

80年代 VS 現在

老照片拍攝的是當時正在建設的壽春路橋

從新老照片中看

無論是現在

還是過去都差別不大呢

雖然橋變化不大

但是可以看見周邊的建築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了呢

要知道

在1987年

這座橋是當時同類橋中寬度最大的

跨度第三呢

看完這些老照片,是不是被他們的變化震撼到了?

時光所帶走的是你不曾看見的

如果迷貓今天不用新照和舊照對比

也許你都不曾細心的發現

身邊的這些人和物

周邊的景都已經慢慢的發生變化

果然看一看以前的老照片

才能深刻的感受到我們合肥這幾十年的變化有多大

編輯:南芳

來源:合肥論壇

相關焦點

  • 安徽合肥:這一年,我們走過大街小巷,共同喚醒城市記憶!
    十一年後,2006年,由市民投票,又選出新世紀的一批「合肥十景」(新十景)。還有一個更早的「廬陽八景」,早到幾百年前的大明王朝,便有了熊敬筆下的《廬陽八景詩》。 安徽合肥:夢回明清合肥,縱覽廬陽八景!
  • 今日票房冠軍《你好李煥英》見證了合肥瑤海區曾經的輝煌!
    ,為中國拿到了榮譽,這讓我想起了我們合肥市的瑤海區,今天的票房冠軍那部網紅電視機就是合肥無線電二廠生產的!!「1978年,改革開放初期,合肥市一、二、三產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8.6:49.6:21.8。從20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瑤海區工業增加值佔合肥市工業增加值60%以上。輝煌延續至上世紀90年代。1992年,在合肥市實現利稅千萬元的12戶工業企業中,原東市區的有合肥鋼鐵廠、安徽輪胎廠、合肥日用化工總廠、合肥礦山機器廠、合肥無線電二廠、合肥電纜廠及合肥化工廠共7戶。
  • 在合肥,找到「時尚」的新定義
    圖 |  來源@安徽生活網特邀攝影師磐石淮河路步行街是合肥本地有名的商圈,百大集團、百盛購物中心都在這一帶,是合肥的老牌商場。新興的銀泰中心也在這附近,一到夜晚人流絡繹不絕。是無數人時尚和潮流的啟蒙師,雖然在一波又一波新晉商圈崛起後,但這裡依然熱鬧。
  • 「中國戲劇活化石」青陽腔的前世今生
    中新社合肥12月20日電 題:「中國戲劇活化石」青陽腔的前世今生中新社記者 張強在安徽省青陽縣青陽腔博物館裡,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青陽腔省級傳承人江進正在教她的學生李婷娜練習新排的青陽腔曲目。中新社記者 張強 攝記者近日跟隨青陽官方主辦的採風活動來到青陽腔博物館,探訪青陽腔的前世今生。青陽腔又稱池州調或「徽池雅調」,因產生於青陽而得名。明代嘉靖年間,江西弋陽腔流入青陽地區,與當地方言及民歌小曲相結合而形成青陽腔。青陽腔滋養了黃梅戲,哺育了徽劇等,故被譽為「京劇鼻祖」、中國戲劇活化石。
  • 狂吹合肥4分鐘!臺灣電視節目秒殺合肥房產中介!稱合肥是中美科技戰的決勝核心...
    4、臺灣花了30年把半導體聚落成形,合肥只用了5年,是因為什麼?(打抱不平,二線發展較弱城市也是二線)3、合肥人:這倆兒不是來騙吃騙喝的吧(真得介紹風格太像購物頻道哈哈哈哈)4、不錯,這一點合肥的確很了不起,全國只有四個國家科學中心,第一個是上海,第二個是合肥,第三個是北京,第四個是深圳(合肥的實力咱們都清楚的很)5、合肥在自己省內被廣為詬病,竟然被灣灣這麼誇,哈哈(這算是距離產生美嗎)6、誇的我這個合肥人都覺得有點懵
  • 晉升新一線!為什麼是合肥?
    根據第一財經發布的最新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顯示,合肥已經晉級新一線城市,排在第14位。低調的合肥,往往會被大家忽視,我們一起看看合肥這些年到底有多努力!2019年合肥GDP總量達到9409.4億元,在全國城市GDP排行中,名列第21位。
  • [分享]合肥地鐵7號線資料下載
    摘要:合肥人的地鐵夢終於變為現實,合肥軌道1號線沿著勝利路、馬鞍山路高架、包河大道、廬州大道,自北向南縱貫合肥城區,在地下架起一條連通老城區與濱湖新區的新通道。
  • 狂吹合肥4分鐘!臺灣電視節目秒殺合肥房產中介!稱合肥是中美科技戰的決勝核心......
    4、臺灣花了30年把半導體聚落成形,合肥只用了5年,是因為什麼?必須得說,這檔節目給合肥人帶來了一整天的快樂。但是我們也應該清楚的知道,我們遠沒有這種毫無權威可言的電視節目說的那麼強大,只是我們還在往這條強大的路上進發。不信你看!合肥在短短幾年時間,靠著技術創新、產業升級的這股勁頭在中國城市圈實現了一場完美逆襲!
  • 月薪3000和月薪3W在合肥吃的都是什麼餐廳?這對比有點想哭!
    地址:合肥市長江中路98號近北含山路銀泰百貨大樓7樓(多店)電話:0551-68993186人均:60元合肥老報館的梧桐小棧已經開了很多年,杏香海皇卷是必點,杏仁片脆香,木瓜香軟,一連吃上6個也覺得不夠。
  • 《乘風破浪的合肥》.JPG
    包公園始建於北宋嘉祐七年(1063年),是為紀念北宋著名清官包拯而修建的園林。1981年被公布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獲評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2019年合肥新晉網紅合柴1972,有哪個年輕人沒去過?
  • 合肥新站區大爆發!
    根據合肥2021年大建設計劃!郎溪路高架啟動建設作為新的合肥二環線東段,郎溪路快速化改造北段項目北至明皇路,南至裕溪路,為合肥市2021年大建設重點項目,總投資約30億元,全長約4.7公裡,道路紅線寬60米,全段採用高架橋形式,對接新站區文忠路高架,直通包河區。
  • 「合肥南」坐高鐵可前往「合肥南」 上海到合肥再「提速」
    12月23日記者從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全國鐵路將於2021年1月20日零時起實施新列車運行圖,其中新開通的京港高鐵合安段將增開多趟列車,長三角地區首次開行環線列車,屆時「合肥南將可抵達合肥南」。
  • 院線電影《毒蜂》在合肥開機
    9月28號,院線電影《毒蜂》在合肥正式開機。《毒蜂》由安徽子昂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安徽七部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及合肥市文正書院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安徽廣播電視臺生活廣播城市之聲、安徽貓語影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合肥廣播電視臺聯合攝製。
  • 臺灣電視節目狂吹合肥4分鐘!稱合肥是中美科技戰的決勝核心......
    4、臺灣花了30年把半導體聚落成形,合肥只用了5年,是因為什麼?是因為有中科大,這是趕英超美的神秘武器(你們自己沒有科技大學麼?)。10月30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又刊發文章《新技術層出不窮 新產品引人注目——讓世界看見又一座創新之都》。
  • 「合肥今年將推進五、六、九中新校區項目建設」追蹤:合肥九中新...
    其中包括開工建設合肥六中新校區、加快合肥九中新校區、合肥五中(和平校區)改擴建工程建設等。​合肥九中:新校區明年秋季招生據介紹,合肥九中新校區位於該市新站高新區淮海大道以南、大眾路以東,佔地面積約214畝,設計規模為
  • 70年看合肥歷史變遷:從縣城到霸都 你還認識這些地方嗎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來,霸都的城市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閒置場所變成商貿中心,橫街窄巷升級為寬闊馬路,荒廢山嶺變身高樓大廈。都說念舊是一種時尚。憶往昔歲月,三裡庵,古老的千年坐標,輾轉變遷,見證了合肥這座城市的歷史記憶。
  • 真實的前世今生(附對比照片)
  • 新青羅受邀見證合肥高新區2020年高成長企業培育計劃啟動
    2020年6月16日,合肥高新區召開2020年高成長企業培育工作啟動會,這是自2018年以來連續第三年舉辦該會議。全區近三百家高成長企業代表、產業技術研究院代表、雙創載體代表、金融投資機構代表、媒體單位參會。
  • 湖北之問:為什麼是合肥?
    為什麼是合肥?近日,《湖北日報》報導組輾轉數千公裡,奔赴深圳、東莞、合肥三地,在對話政府、高校後,發出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湖北之問。「湖北是科教大省,但科教大省並不等於科教強省,創新資源並不等於創新優勢。」報導指出,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湖北徵程,挑戰前所未有,決心亦前所未有。
  • 2020年,合肥樓市到底都經歷了什麼?
    2020年的合肥樓市,有人在甩賣,也有人在激進入場,回望這一年,你還記得合肥樓市到底都經歷了什麼嗎?年末歲尾,我們就來好好盤點一下這魔幻的一年。合肥和佛山取代了昆明、寧波,第一次進入新一線城市名單,正式加入全國2020年15個「新一線」的城市戰隊。在全國甚至全球的排行榜上,「合肥」二字逐漸脫穎而出。這座正處於發展上升期的城市,給置業合肥的人帶來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