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月傳》已經開播好幾天,和潦草的劇情相比,團長倒是覺得《羋月傳》到目前為止唯一的亮點就是那個別人家的萌孩子——「小羋月」。
除了萌萌噠「小羋月」,《羋月傳》的第二個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劇中的生僻字啦。對的,你沒聽錯,劇裡的那些讓人懵懵的生僻字都比潦草的劇情有意思多了。比如「羋」,要是自家娃問起,這念「半」還是啥啊?有多少爸媽能答上來?
還好劇組工作人員未卜先知,對於劇名中這個「羋」字,海報上特地註上了拼音——念mǐ。
其實,除了「羋」字,劇中還有不少生僻字,可是其他生僻字,就沒那麼被注音的待遇了!
據說,就連孫娘娘都在抱怨,接演《羋月傳》第一道難題就是劇本中大量的生僻字,不光是『羋』字,所有臺詞都非常考究。她第一次讀劇本時,是拿著《新華字典》讀的,很多字真的不認識。
不光主演背臺詞需要字典,就連觀眾都在吐槽:「為了跟上電視節奏,都需要抱著字典、筆記本電腦看劇,看到不懂的字和歷史名詞都要查一下,才能跟上劇的節奏。」
為方便爸媽們追劇時,不用翻字典就能回答小主們的疑問。團長搜集了一批劇中常出現的生僻字和歷史名詞,給大家科普下。
《羋月傳》中,孫儷飾演的角色閨名羋月,而這個「羋」字,讓絕大部分中國人看傻了眼,念成「半」字的人不在少數,《羋月傳》原著小說作者蔣勝男表示,她是在《戰國策》中認識「羋」字,並且知道「羋」是楚國的祖姓。
2008年。蔣勝男偶然看到一個科普節目,節目中一位專家認為,秦始皇陵兵馬俑的真正主人很可能是秦始皇的高祖母,也就是史稱宣太后的羋氏。後來,在出土的秦俑右臂上還發現了一個奇異的字,剛開始學界認為是個粗體的「脾」字,後來該專家研究認為,這個字實際是兩個字,左為「月」,右為古體的「羋」字,合起來即「羋月」。專家也推論,歷史上的秦宣太后羋氏,名字很可能就是這「羋月」二字。
熱心的網友居然拼出了「羋」字!
北京語言大學漢字研究所教授羅衛東解釋,「羋」字最早見於《史記·楚世家》的記載,「陸終生子六人……六曰季連,羋姓,楚其後也」,也就是說,「羋」是楚國的祖姓,在春秋戰國時期,這個字作為大姓在楚國是很常見的。而據資料記載,屈原就是因其祖先被封於屈邑而以屈為氏,他的姓其實是楚國祖姓「羋」。
《羋月傳》中,蔣欣飾演「莒國公主」 莒姬,在《甄嬛傳》中和孫儷成為死對頭的蔣欣此次飾演「莒國公主」,成為羋月的養母。在《羋月傳》中有大量莒姬的戲份,不過導演鄭曉龍表示,此次蔣欣和孫儷並不會有正面交鋒的對手戲,因為莒姬主要和小羋月在一起,為救羋月,莒姬自殺身亡。
莒,其實是地名。春秋時期,莒國是周代的諸侯國,莒國位於今山東省莒縣一帶,公元前431年為楚國所滅。
在第一集中,姜宏波飾演的楚威後和蔣欣飾演的莒姬為一件緙絲繡羅衫掐起來了。
緙絲,是中國特有的將繪畫移植於絲織品的一種工藝美術品,以細蠶絲為經,色彩豐富的蠶絲作緯,緯絲僅於圖案花紋需要處與經絲交織。也作「刻絲」,最早出土的文物見於唐代。
郢是古代楚國的都城,在今湖北省江陵縣附近。
《羋月傳》中,羋月及羋月的姐姐羋姝都是楚國公主,劉濤嫁給秦惠文王(秦始皇高祖父)嬴駟為妻,羋月為其陪嫁,兩個人從郢出發前往秦國,由此開啟了《羋月傳》故事的大幕。
指隨嫁及隨嫁的人,先秦時期漢族婚姻制度的一種,諸侯婚姻中,作為正室出嫁的女子往往是諸侯的嫡女,而其「媵」,是諸侯的庶女或宗女。《羋月傳》中,羋月就是羋姝嫁往秦國時跟隨的媵女、媵侍。羋姝當上了秦國的王后,羋月成為寵妃。
穰是地名,戰國時楚邑,今河南省鄧州市。歷史上,魏冉因食邑在穰,號曰穰侯。
《羋月傳》中,魏冉是「宣太后」羋月同母異父的弟弟,劇中,兩人雖是同母異父,但感情甚篤。在羋月臨朝稱制近四十年間,魏冉受到提拔,一生四度為相,黨羽眾多,權傾朝野,頗具威名。歷史上的魏冉還是有名的一代戰將,一生戎馬,戰功赫赫,「保舉白起」「苞河山,圍大梁,使諸侯斂手而事秦」等,為秦王朝統一中國做出了巨大貢獻。
秦王嬴駟的弟弟樗裡疾,是羋月兒子贏稷的王叔。因封在樗裡(今陝西渭南)而被稱為樗裡疾或者樗里子。不論是在劇中還是歷史上,樗裡疾都是一個智慧的人物,善言詞,多智慧,秦人號為「智囊」。
秦惠文王執政後不斷擴張勢力,引發其他六國恐慌。蘇秦遊說六國合縱抗秦,張儀採用「遠交近攻」的連橫策略,遊說六國中更為強大的楚國、齊國與秦結交,一同攻擊韓國、魏國,瓜分土地。結果楚國、齊國相繼被打動,「合縱」局面難成。
此事件在《羋月傳》中直接引發羋姝(劉濤飾)失寵。而劇中張儀的扮演者是趙立新,張儀與孫儷飾演的羋月互有惺惺相惜之情。羋月對張儀有救命之恩,而張儀也多次在羋月出現危機的時候伸出援手,幫她渡過難關,兩人算得上是生死之交。
史書上沒有叫羋月的歷史人物,但是確有羋八子。羋八子是秦惠文王王妃。為何羋月被稱為羋八子? 「八子」相當於後宮封號,理解為「貴人」、「答應」未嘗不可。而「八子」位置並不高,當時皇帝嬪妃的等級為:皇后、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所以,地位最多相當於《甄嬛傳》中的「嬪」而已。
羋姓作為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是周時楚國貴族的祖姓。在上古文字中,「華」與「羋」這兩個字的寫法十分相像,因此羋姓也隨後演變成華氏、熊氏等。而至今時,羋氏更是分衍為諸多其他姓氏,如伍氏、項氏、屈氏、鍾氏、麻氏、靳氏、卓氏、莊氏等等。因此,在今天中國的姓氏排行榜上,許多看似與羋氏毫無關聯的姓氏實則均由羋氏轉變而來。比如,北宋著名畫家米芾,本姓羋,後改為同音字米。他還有個名字叫「米癲」,有人說是因為他做事不靠譜,也有人說他並非真癲,只是為人不羈,特有骨氣。
(內容來自成都商報)
權威的教育資訊包打聽;國際範的育兒方案共分享;親子活動行業大拿權威定製。來成都兒童團,即刻變身最會陪孩子的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