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嬴政跟蒙恬蒙毅兄弟從小一起長大,關係十分親密,蒙氏兄弟很得始皇帝信任,秦統一六國後,蒙恬在外擔任大將,蒙毅在朝廷參與商議國事,他們的地位很高,即便是別的高級將領或丞相,也沒有敢與他們一爭高低的。
趙高這個人,一生下來就被閹了,秦始皇聽說他辦事能力還算可以,而且通曉刑法,就提拔他擔任了中車府令,讓他教小兒子胡亥學習審理判決訴訟案。趙高擅長奉迎,時間長了,胡亥非常寵愛他。
趙高曾經犯下大罪,秦始皇派蒙毅給他治罪,蒙毅認為趙高依法應被處死,但秦始皇因趙高辦事靈活,就赦免了他,還恢復了他的官職。趙高得到胡亥的寵幸,心裡怨恨蒙氏兄弟,於是給胡亥出壞點子,讓胡亥假傳秦始皇遺詔,命蒙恬殺掉扶蘇,立胡亥為太子。
胡亥一聽自己可以做皇帝,心裡很高興,立刻同意了趙高的計策。趙高接著說:這件事如果不和丞相合謀進行,是不能成功的。胡亥說那怎麼辦,趙高說話我去說服丞相。趙高隨後就去找丞相李斯,對他說:皇帝賜給公子扶蘇的詔書和皇帝玉璽都在公子胡亥那裡,定立太子之事,只在咱倆的一句話。丞相大人你說,我們該怎麼辦呢?
李斯回覆:你大膽,怎麼能夠說這種亡國的話?此事不是我們這些做臣子的人應該議論的!趙高道:我知道你是大才,但是請問,要論才能、謀略、功勳、人緣以及獲扶蘇的信任程度,這五點拿來與蒙恬相比,哪一點你比得上?
李斯回答:我都比不上他。
趙高說:既然這樣,那麼是不是只要讓扶蘇即位,他必定會任用蒙恬為丞相,到時候,你就是想帶著通侯的印信,返歸故鄉,也是不太可能的。對比胡亥,他為人仁慈忠厚,也是可以擔當皇位繼承人的。我希望您再仔細考慮一下,然後再定奪!
丞相李斯聽後,認為趙高說的有理,便與他共同策劃,詐稱接受了秦始皇的遺詔,立胡亥為太子,又篡改秦始皇給扶蘇的詔書,指責蒙恬多年來不能開闢疆土、創立功業,卻使士卒大量傷亡。扶蘇數次上書,直言誹謗父皇,日日夜夜地抱怨不能解除監軍職務,不能返歸鹹陽當太子,蒙恬作為扶蘇的老師說,不糾正扶蘇的過失,並參與和了解扶蘇的圖謀,令他們自殺,將兵權移交給副將王離。公子扶蘇接到詔書後,拔劍自刎,蒙恬不信,要回鹹陽了解真實情況。
參考《資治通鑑秦紀2》
評論
蒙恬蒙毅兄弟作為秦始皇的隨從,受到超越普通大臣的寵信,是十分榮耀的事情。但是蒙恬兄弟的能力似乎不能保全他們的榮耀。蒙恬和扶蘇在大秦北疆,手握30萬重兵,足夠和趙高胡亥爭雄天下,再加上扶蘇的人心,只要振臂一呼,那是很容易自己奪位的,就像後世大明王朝燕王朱棣。
扶蘇比燕王朱棣強多了,他手裡還有30萬大軍,朱棣手機只有800人家將。
蒙恬作為扶蘇的老師,不能以及幫助查清事實的真相,也不能及時掌握秦始皇的動向,秦始皇身邊,連一個給他傳遞消息的人都沒有,這是很失職的。
扶蘇作為長公子,也沒有這樣的意識,被人算計了,也不知道,稀裡糊塗的收到一張詔書,就信以為真,他真的太缺乏質疑能力了,扶蘇做了二世皇帝,怕是也不能安穩!
就算那個詔書是真的,蒙恬想要保住自己家族的榮耀,也就應該立即質疑詔書的真實性,然後讓扶蘇振臂一呼,傳檄文說,趙高假傳遺詔,憑藉30萬大軍的兵鋒,鹹陽誰也擋不住他,這樣又是公子扶蘇的擁立之臣,還怕沒有榮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