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宜公主為什麼是嫡親公主?她的母親是曹貴人,她不是庶出的嗎?

2020-12-23 棲鴻看紅樓

提這個問題,是弄混了「嫡親公主」和「嫡公主」這兩個概念。

差一個字,難道意思不同嗎?真的不同。

「嫡公主」是指皇后所生的公主。「嫡」就是指正妻、以及正妻所生,區別於「庶」。在清朝,嫡出公主一般會被封為「固倫公主」,而庶出的公主一般會被封為「和碩公主」(當然不是絕對的,偶然也有例外)。

溫宜公主的生母是曹貴人,養母是端妃。不管從哪一方面來說,她都是「庶公主」,將來會被封為「和碩公主」的。

而「嫡親」兩個字,並不考慮嫡庶的問題,只是指血緣上的親近,相當於「親生的」。

《紅樓夢》裡鳳姐恭維黛玉:「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難道只有嫡出的孫女才能像賈母,庶出的就不像了?

還是在《紅樓夢》裡,薛蟠進京時考慮:「我正愁進京去有個嫡親的母舅管轄著,不能任意揮霍揮霍」,難道母舅是大老婆生的,就管著外甥;是小老婆生的,就不管外甥了?

《兒女英雄傳》裡也有,而且更多:

張金鳳對何玉鳳說:「姐姐,便是你我,又合嫡親姐妹差些甚麼?」強調感情好,只能是正妻所生?侍妾生的姐妹感情就好不了了?

褚大娘子說:「今日之下他倒作了你老人家的嫡親女兒,我這乾女兒可倒漂了,我越瞧越有點子眼兒熱」,和「乾女兒」對比,只能是「親女兒」,難道侍妾生的女兒就不能對比了?

說了這麼多,我們該了解,「嫡親女兒」「嫡親公主」的含義,與嫡庶無關,只是強調親生、有血緣關係而且。

回到《甄嬛傳》裡來。正如甄嬛分析,歷史上和親的公主很多,但大部分是造反宗室女、或者乾脆是宮女,收為養女,給個公主的封號,讓她們去和親。前者如文成公主,是宗室江夏王的女兒。後者如王昭君,本來只是漢宮的一名宮女。

而溫宜公主這裡呢,甄嬛卻威脅曹貴人:你看現在去和親的某某公主(人家有名號的,我忘了),是雍正的妹妹,是先帝的親生女兒。那麼你的女兒溫宜公主,雖然是雍正親生,是「嫡親公主」,但也有可能被遠嫁和親!以此來威脅曹貴人,逼迫她向自己投靠。

當然,這個情節是有漏洞的,經不起推敲。後宮寵辱無常,甄嬛就算一時得寵,又怎能保證數年之後、溫宜公主婚嫁的時候,她還能在皇帝面前一言九鼎、有那麼大的影響力?而聰明如曹貴人,又怎麼會料不到這一點?憑什麼甄嬛說什麼,她就信什麼?沒有一點自己的判斷能力?

沒辦法,甄嬛帶著主角光環,她就是說什麼是什麼。哪怕有漏洞,也得以她所說的為準。

但是,她說溫宜公主是「嫡親公主」一點,不管是在劇中,還是在史實中,都是合情合理、沒有漏洞的。

相關焦點

  • 為何端妃收養溫宜公主以後,溫宜就再也沒有出現在皇帝面前了?
    端妃剛與甄嬛合作的時候,就不停在她面前提起溫宜公主是如何的可愛,華妃倒臺後,端妃又不停暗示甄嬛溫宜公主跟著曹貴人那樣的無情是多麼的可憐,然後甄嬛就哄騙剛剛升了嬪位的曹貴人惹怒皇帝,等她被皇帝和太后藥死以後,甄嬛就順理成章求皇帝把溫宜公主給了端妃。別說,這一連串操作下來,還真像端妃是在對付華妃之餘,為自己籌謀了一個女兒呢。
  • 電視劇甄嬛傳:曹貴人和華妃在一起,也聞歡宜香,為何她能誕下溫宜公主
    ,就能順利誕下這溫宜公主呢? 曹琴默這個人心計很重,雖然她一直跟隨在華妃的身邊,但是她並沒有和華妃的心融在一起,華妃的很多點子,都是出自曹貴人之口,其實後來曹貴人能生下溫宜公主是純屬意外的。
  • 《甄嬛傳》甄嬛建議曹貴人給朝瑰公主準備嫁妝的種種算計
    甄嬛為何要讓曹貴人幫著為朝瑰公主備嫁。難道是要曹貴人多點經驗,將來好為溫宜公主準備嫁妝?曹琴默是華妃的爪牙,華妃的計謀能夠得逞,多虧了曹琴默,曹琴默一心依附華妃,才能平安生下溫宜公主,她最大的心願便是溫宜公主能夠平安成長。但是華妃只將曹琴默當成一條呼來喝去的走狗,稍不如意,輕則出言譏諷,指責曹琴默沒用,重則出手打罵(華妃曾經將扇子擲到曹琴默頭上,甄嬛在翊坤宮小產,華妃就一腳踹倒曹琴默),更有甚者,華妃將溫宜公主奪走撫養,為爭寵不惜餵安神藥,下木薯粉。
  • 甄嬛傳:曹琴默出身不高又無聖寵,為何溫宜公主卻深得皇上喜愛?
    溫宜公主的母親曹琴默雖不受寵,但卻能屢屢憑藉溫宜為華妃爭得皇帝恩寵,並且也能借著女兒的光得到皇上偶爾的探望。為什麼溫宜公主能博得皇上如此寵愛呢?雖然在劇中並沒有確切的表示,但是通過一些細節觀眾也能了解一二。
  • 為什麼同為公主,雍正寵愛溫宜和朧月,卻對她不聞不問?
    其實相比較兒子而言的話,雍正更喜歡自己的女兒,尤其是朧月和溫宜,雍正是格外的喜歡的,其實雍正的女兒不僅僅只有朧月和溫宜,還有一個比較「隱蔽」的女兒,那就是欣貴人的女兒,可是為什麼同為公主,雍正寵愛溫宜和朧月,卻對她不聞不問?
  • 甄嬛傳:華妃給溫宜餵藥,曹貴人瞬間起殺心,聯合甄嬛要除掉華妃
    你看華妃幹啥了當初,為了爭寵,華妃不惜搶了曹貴人的女兒溫宜公主,希望能以這個孩子做籌碼,來對付甄嬛的恩寵,但她沒想到的是,她這樣的做法徹底惹惱了曹貴人,原本曹貴人是華妃這邊的人,可華妃利用溫宜,搶走了自己的女兒,讓曹貴人懷恨在心,最後甚至在甄嬛的支持下,直接背叛了華妃,說出了她做的這些壞事,曹貴人的背叛,跟華妃對溫宜做的事有很大的關係。
  • 《甄嬛傳》曹貴人曹琴默幫著除華妃有功,為什麼她必須死?
    曹琴默是甄嬛宮鬥生涯裡絕對數得上的厲害對手。要是曹琴默再漂亮一些,有才情一些,一朝得了帝寵,只怕甄嬛和華妃都會很辛苦。曹琴默雖然不得皇帝寵愛,但是很幸運,生下了女兒溫宜公主,皇帝的孩子不多,所以再怎麼樣,看在孩子的份上,皇帝也會時常來看看曹琴默。只是生育了公主,還一直是貴人位分,也可見皇帝對她沒什麼感情。
  • 《甄嬛傳》裡如何評價曹貴人這個角色?
    而曹貴人雖然只是宮鬥中的一個,但也有自己不同的色彩。 為女而鬥 曹貴人的位份不高,但是她心計頗深。可她每一次都是為了自己的女兒—溫宜公主。 曹琴默屬於華妃黨,為華妃出謀劃策。曹貴人出身不高,長相也不甚出眾,但是智商水平超高。否則,在後宮這個大染缸裡不可能好好的生下溫宜公主。
  • 甄嬛傳:皇上這麼疼溫宜,為啥還把她交給華妃,讓她一直聞歡宜香
    在朧月出生之前,皇上最疼愛的小公主莫過於是溫宜,她是曹貴人生的女兒,雖然生母並不是十分受寵,但皇上卻對這個公主極為疼愛,還將她交給了自己的寵妃華妃來撫養,可大家都知道,為了不讓華妃懷孕,翊坤宮可是整日點著歡宜香的,說也奇怪,按說皇上這麼疼溫宜,為什麼要把她交給華妃呢?
  • 溫宜公主被端妃收養後,為何再也沒有出現過?
    《甄嬛傳》後宮嬪妃能誕下龍裔的並不多,曹貴人就是為數不多的嬪妃之一,為了溫宜公主曹貴人早早就投靠了華妃,每次華妃遇到困難,曹貴人都會竭盡所能幫助華妃,事實上華妃也深知曹貴人的心思,所以也是因為華妃的原因,曹貴人才能親自撫養溫宜,但是華妃的性格就是那樣,心情好了曹貴人還有幾天好日子過,若是心情不好的時候,曹貴人也就成了華妃的出氣筒,特別是甄嬛入宮得寵後,華妃為了爭寵強行將溫宜養在自己宮中,這件事也成為曹貴人和華妃關係破裂的導火線
  • 甄嬛傳:皇帝真的那麼疼愛溫宜公主嗎?不過是表面現象罷了
    不過是表面現象罷了在《甄嬛傳》一開始,我們便能知道皇帝有一個寵冠六宮的嬪妃,那便是華妃,華妃出身高貴,又年輕美貌有皇帝的寵信,身邊更有軍師曹琴默的幫助,這曹琴默不是一個簡單人物,能在華妃身邊身下公主,看過劇情的也知道她不簡單,她雖然不得皇帝寵愛,皇帝卻格外偏愛她的女兒溫宜公主,不過表面的疼愛真的是疼愛嗎?其實也不盡然,皇家本就無情,皇帝的寵愛中又有幾分真實呢?
  • 《甄嬛傳》甄嬛被害時,華妃失勢,麗嬪發瘋,為何曹貴人沒事?
    餘答應因為此事而被皇上廢入冷宮,在皇上發現她冒名頂替之後,直接賜她死罪,跟餘答應在一起的人,或多或少都受到了牽連。伺候她的奴才被杖殺,麗嬪發瘋,就連華妃娘娘也因此事失勢。但在這個小團體中,獨獨有一人是沒事的,就是曹貴人,為什麼曹貴人能夠明哲保身呢?
  • 曹貴人因華妃之事被封嬪,為何皇上後來又要對她趕盡殺絕呢?
    曹貴人因華妃之事被封嬪,為何皇上後來又要對她趕盡殺絕呢?「有功當賞,有錯當罰」無論在哪裡這套規矩都適用,在《甄嬛傳》中,曹琴默是一個心機非常深的女人,如果不是下線的比較早,後期勢必會成為甄嬛的心腹大患,她雖說不得皇帝寵愛,也沒有什麼家世,但卻能三言兩語就挑撥了甄嬛與皇帝,在華妃宮中成功生下公主,從此也足見她的心機,後來華妃倒臺她投靠甄嬛,為此事出了不少力,皇帝為了褒獎她給她挪了位置,萬年貴人成了嬪,在這件事上她是有功的,可為何皇上最後又要對她趕盡殺絕呢
  • 甄嬛傳:端妃形同被廢,為何還選擇撫養溫宜公主?果然是深藏不露
    就像是她要除掉華妃,她明明有能力,她就不用自己的手,她反而是借了甄嬛的手把華妃給幹掉了。而她想得到溫宜,她也不向雍正去討,她也是利用甄嬛除掉了曹貴人,順利得到溫宜公主的撫養權。這就是高手中的高手了,連甄嬛這樣的高手都被她連續利用了好幾次,最後還繼續幫著她。
  • 甄環傳一一曹貴人假惡毒還是真善良,淳貴人是假純真還是真奸詐?
    如果華妃能夠看到曹貴人的作用,加以重用,或許甄環的成功路會更加曲折;而華妃卻一味打擊貶低曹貴人,甚至碰觸了她的底線,致使曹貴人倒戈。曹貴人的惡毒只對敵人,對自己的女兒溫宜公主卻是疼愛至極。她所做的一切無非是想讓溫宜有一個好的前程,嫁一個好的夫婿。
  • 《甄嬛傳》曹貴人,不善良的聰明人,結局可能更慘
    曹貴人笑裡藏刀地當著皇上的面,重提此事時,故意說得很曖昧,讓皇上覺得甄嬛當時的動心,並不是對皇上,而是對果郡王。2曹貴人的優勢,也成了她的軟肋曹貴人有個可愛的女兒,就是《甄嬛傳》中的溫宜公主曹貴人病死之後,溫宜公主交由端妃撫養,太后這個決定,真是皆大歡喜。
  • 甄嬛傳:沈眉莊只是想見甄嬛,為何把發熱的藥下到溫宜公主身上?
    #沈眉莊#甄嬛自請出宮去甘露寺帶髮修行以後,沈眉莊一直擔心她在宮外生活得不好,可總是尋不到機會親自看一看甄嬛的狀況,每次只能靠溫實初在中間傳話報平安,時間越長沈眉莊對甄嬛的擔憂就越深,於是在甄嬛被廢出宮的第三個年頭裡,她終於忍不住以運送猝死妃嬪靈柩去超度的藉口,偷偷抽空見了甄嬛一面。
  • 《甄嬛傳》曹貴人其實不是華妃的手下,你看曹琴默是誰的臥底?
    但是華妃此人雖然十分囂張,但是卻不夠聰慧,不過在華妃的身邊其實有這樣一位智囊,她就是曹琴默,也就是所謂的曹貴人。曹貴人在後宮之中被所有人認為是華妃的黨羽,平時曹貴人也是經常為華妃出言獻策,這些年也是為華妃除去了不少心頭大患。當時曹貴人跟著華妃對付甄嬛,十分受華妃的看重,不過曹貴人真的是華妃的人嗎?
  • 甄嬛傳:華妃多年不孕,為什麼既不收養溫宜公主也不收養四阿哥?
    華妃是個有可憐之處的可恨之人,雖然她一片痴心錯付被皇帝算計了一輩子是值得同情的,但是她自己生不出孩子就到處陷其他害得寵的嬪妃的舉動又讓人恨得牙痒痒,很多觀眾也不知道該怎麼評論她的罪孽與下場是否相抵了,不過奇怪的是,華妃流產後多年不孕,為什麼她既不收養溫宜公主也不收養四阿哥來留住皇帝的心呢
  • 明知翊坤宮有歡宜香,仍將溫宜養在她宮裡?
    在甄嬛的朧月公主出生之前,曹貴人所生的溫宜公主最得皇上的喜愛。雖然皇上的子嗣在宜修的毒手下,「修整」得太過凋零,但是欣常在也曾為皇上誕下過一名公主,但是那名公主就從來都沒有出現過。可以說溫宜是很得皇上歡心的,甚至連前去圓明園時,都要特地吩咐帶上溫宜。曹琴默只是一個小小的貴人,她之所以能夠經常看見溫宜,甚至還能將溫宜放在身邊撫養,全都是因為溫宜掛在華妃的名下。華妃沒有子嗣,所以需要溫宜來替她增加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