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開展綜合整治,還沱江美不勝收

2020-12-24 法制網

本報記者王小玲

從川西高原到川南丘陵,蜿蜒盤旋的沱江,為內江留下「九曲十一彎」的甜城湖美景。過去,沱江身著素衣,滋養著一代代內江兒女。然而隨著經濟發展,母親河變得不再澄澈。

「作為全省唯一將沱江作為城市飲用水水源的地級市,作為全國老工業基地,內江如果過不了沱江流域治理這一關,就過不了轉型關、發展關、時代關。」內江市委、市政府提出,要用情書寫沱江流域綜合治理和綠色生態系統建設與保護「世代工程」的美麗篇章,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提高生態文明建設考核分值

沱江是內江的根脈。坐落在甜城湖邊的「沱江船工號子」雕塑,展現了近2000年的內江建城史,也概述了一部與水相生、與水為伴、因水而興的歷史。

2016年年底,內江市委作出一個決定,推進內江沱江流域綜合治理和綠色生態系統建設與保護。

在內江這片土地上,這個決定被稱為「世代工程」。而在內江市委書記馬波看來,他對「世代工程」有著自己的理解。

他認為,抓「世代工程」,就是要本著對腳下這片土地負責、對歷史負責、對子孫後代負責的理念,一代一代抓下去。「抓『世代工程』,就是打造綠色發展內江實踐方案的『升級版』。」

發力要發在點子上。結合自身實際,內江市牢牢堅持「三個三」,即堅持水汙染治理、水環境保護、水生態建設「三位一體」,突出解決水的問題;堅持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共贏」,努力實現保護治理與發展同頻共振;堅持黨政、企業、公眾「三方共治」,促進流域治理常態長效,扭住重點、集中攻堅,打好「組合拳」、打好主動仗、打好「操作牌」。

為全面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內江市建立完善生態環境損害擔責、追責體制機制。2019年,將生態文明建設在綜合目標績效考核中的分值由2018年的24分提高到28分,並強化履職盡責跟蹤管理,對考核結果排名靠後的部門進行約談。

推進400多個重大項目,開展綜合整治

水,是急需解決的首要問題。近年來,為保障沱江清水綿延、永續利用,內江集中攻堅水汙染治理、水環境保護和水生態建設,深入整治突出環境問題。

治理為先,法治先行。2017年12月,沱江流域第一部加強水資源保護和管理的法規——《內江市甜城湖保護條例》獲批通過,並於2018年3月1日正式施行,為內江撐起綠水青山法治「保護傘」。

科學治水源於項目推進。在《內江市沱江流域綜合治理和綠色生態系統建設與保護規劃(2017-2020年)》引領下,2018年10月,內江舉行沱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PPP項目籤約儀式,準備投資62億元,運營維護沱江流域市政設施、打造園林綠地、開展汙水處理和黑臭水體整治,打響推進沱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重要之戰。近年來,通過掛出「施工圖」等方式推進工程進度,涉及400多個重大項目,總投資近1450億元。

同時,結合黑臭水體治理,積極打造沿岸景觀,讓一些黑臭水體變成了城市生態廊道、綠色玉帶。清溪溼地公園、花萼溼地公園等一批綠色公園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成為內江「治水」的碩果。

向外,內江市推進流域共治,跨界保護沱江。與兄弟市州聯繫對接,與成都市、資陽市安嶽縣等籤訂沱江流域聯動治理合作框架協議,同步推進流域聯防共治。

向內,統分結合、市縣聯動、全民動員。全面推進河長制,分級設立3587名河(庫)長,同時,創新建立河(庫)長制工作基層監督員、巡查員隊伍,設立河警長、企業河長、市場河長,各崗位人員積極發揮作用,共同呵護沱江清水。

「擠、引、爭、考」四招化解資金難題

如今的沱江,碧波蕩漾、美不勝收。而這一江清水背後,是各種資源的投入。

「沒有投入,搞環保是不行的。」馬波說,內江是一個欠發達地區,財力比較薄弱。化解環保資金「難題」,內江主要靠「四招」——「擠、引、爭、考」。

其中,「擠」就是在財政預算中擠出一部分,勒緊褲腰帶,投入到生態環保建設中來。

「引」即篩選一批有明確收益的項目,拿出來與社會資本合作。例如,沱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城鄉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兩個PPP項目,涉及152個子項目。在其總投資85億元中允許社會資本投入80億元,年底將實現城市汙水處理率92%以上、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的目標。

「爭」就是積極爭取國家和省裡支持。內江被納入全國首批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與可持續發展、全國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兩個國家級試點,共爭取到國家專項資金6億元。

「考」就是建立健全績效評價考核機制。對20%推進較快的項目進行獎勵、對20%滯後的項目給予懲罰。「這樣大家的幹勁就更足了。」馬波說。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幹出來的,更是實打實拼出來的。馬波表示,近3年多來,「世代工程」讓老百姓感受到了真真切切的變化。

桃花水母被譽為『水中大熊貓』,對水質的要求比較高,須無毒、無害、潔淨。它已經連續兩年大批量地出現在東興區的蛟龍湖。這是內江生態環境改善的一個縮影。

治汙須治本。推進產業轉型,帶動源頭減排便是治汙之本。目前,內江3個國家級園區發展勢頭好,新材料、新裝備、新醫藥、新能源和大數據「四新一大」產業成長壯大,全國最大的「內江黑豬」種群基地、全國最大的無花果全產業鏈集中發展區等加快發展。這些產品的電商網絡交易額居全省第3。

加快建設成渝綠色發展重要功能區

隨著「世代工程」的推進,內江斷面水質持續鞏固提升,空氣優良天數顯著增加。

2019年,內江首次進入國考斷面水質全達標市(州)名單,首次躋身大氣環境質量達標城市,水質改善幅度居全國第27位、全省第2位,大氣環境質量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居19位。今年1至4月,沱江老母灘斷面、資中球溪河口斷面水質均為Ⅲ類,空氣優良天數率85.1%,較去年同期增加6天。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內江的目標並不僅限於此。目前,國家、四川省正大力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對內江而言,既是機遇又是挑戰。

如何當好「雙城記」中的綠色先鋒?內江已立好坐標,作出建設「一樞紐、兩中心、三基地、四區塊」,實施「五項重大行動計劃」的總體謀劃。其中,內江把加快建設成渝綠色發展重要功能區擺在重要位置。

「具體抓手是打造成渝綠色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成渝現代製造業配套基地、沱江流域生態文化走廊『兩基地一走廊』。」馬波說,未來,一個經濟繁榮、綠色生態、疏朗開放、靈秀博雅的濱水宜居大城市,將在成渝城市群中卓然崛起。「到那時候,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會更感受到內江的安逸和舒適。」

馬波相信,內江的綠色發展之路會越走越好,「世代工程」能夠變成內江百姓「世代相傳「的美麗畫卷。

相關焦點

  • 保護沱江水體環境!內江這個綜合整治工程加速推進
    記者從內江市住建部門了解到,沱江左岸老沱橋至小青龍河段綜合整治工程於今年9月機械設備開始進場以來,各項建設進展順利。目前上遊明挖段截汙幹管工程已完成超過70%,其餘各項工作均在加速推進中。日前,記者在沱江左岸沿江路部分路段看到,現場已設立圍擋並實行了交通管制,施工路段已完成溝槽開挖,工人們正在敷設截汙幹管。為加快進度,施工方設置了多個作業面,採取開挖、敷設、回填同步推進的方式,以縮短佔道施工時間。
  • 改善人居環境 內江沱江流域水環境治理項目穩步推進
    近年來,內江堅定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把確保沱江一江清水向東流作為實現城市永續發展的重要前提,大力推進內江沱江流域綜合治理和綠色生態系統建設與保護「世代工程」,著力構築長江上遊生態屏障。內江沱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PPP項目便是內江推進沱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和綠色生態系統建設與保護「世代工程」的具體舉措。
  • 2020年內江市總河長會議暨沱江(內江段)河長制工作會議召開
    4月26日,2020年內江市總河長會議暨沱江(內江段)河長制工作會議召開。市委書記、市第一總河長、沱江(內江段)市級河長馬波出席會議並講話。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牢固樹立和自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突出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持續改善全市水生態環境,堅決打贏碧水保衛戰,為築牢長江上遊生態屏障貢獻內江力量。市委副書記、市長、市總河長鄭莉主持會議;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市級河長戴震,市政協主席、市級河長康俊,市委副書記、市副總河長餘先河出席會議。
  • 市政府副市長、沱江(內江)市級河長曹斌開展巡河調研
    (銀山鎮汙水處理廠實地查看)12月16日,市政府副市長、內江沱江市級河長曹斌赴市中區、資中縣對沱江(內江)流域開展巡河調研。調研現場(查看銀山鎮「十四五」國控考核斷面)(查看內江市第一汙水處理廠汙水處理情況)曹斌一行先後來到銀山鎮「十四五」地表水國控考核斷面、銀山鎮汙水處理廠、內江市第一汙水處理廠、高寺渡口「十四五」地表水國控考核斷面等地,實地查看斷面水質狀況、汙水處理廠運行情況等,就沱江
  • 2020年沱江中下遊流域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在四川內江舉行
    10月29日,由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和內江、自貢、瀘州三市承辦的「天府行動-2020年沱江中下遊流域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在內江威遠舉行。應急演練現場。四川省環境應急與事故調查中心負責人介紹,此次沱江中下遊應急演練是四川省「天府行動-2020年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系列實戰演練之一。前期,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多次召開應急演練專題會,提出分階段開展,實現全域演練、全年演練、全科目演練。
  • ...內江山清水秀良好自然生態——內江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述評(六)
    突出「實」字腳踏實地戰勝沉痾頑疾從歷史的天空俯瞰,內江生態文明建設正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內江是全國老工業城市,是全省唯一將沱江作為飲用水水源的城市。一度時期,內江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沉澱了不少欠帳,人民群眾十分關注、反映強烈。直面問題,深刻反思,痛定思痛,內江腳踏實地戰勝沉痾頑疾。
  • 2020內江首屆環保杯「最美內江 環保風採」攝影大賽落幕,快來欣賞...
    此外,參賽者劉登雲的《城市美容師》、張光平的《一江清水流沱江》、唐明潤的《村裡的綠色發電》、楊宗品的《大美穹窿》、楊紅的《和諧家園》、王林遠的《候鳥樂園》、冷國文的《花滿鄉村》、黃正華的《環衛「神器」》、康銳平的《樹尖上的樞紐》、王英的《沱江春色》獲得優秀獎。據了解,4位評委均是內江本土實力攝影名家。
  • 向家壩鎮開展 農貿市場消防安全綜合整治
    原標題:向家壩鎮開展 農貿市場消防安全綜合整治本報訊 (通訊員 羅麗娜) 11月18日,水富市向家壩鎮組織鎮消防中隊、綜合執法中隊、向家壩市場監管所、迎新社區等相關部門深入迎新社區農貿市場開展消防安全綜合整治工作,主要針對市場內存在的違規搭建彩鋼棚堵塞消防通道的行為進行整治
  • 這個季節一定不能錯過內江這道風景——
    每年入冬以後,不少候鳥都會來到水清、魚蝦蟹資源豐富的內江天宮堂水電站棲息、中轉、越冬,今年同樣也不例外。 近段時間,內江天宮堂水電站隨處可見各種水禽鳥類棲息、覓食,成為冬日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 《自然資源部關於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工作的通知》解讀
    2018年9月,浙江「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獲聯合國「地球衛士獎」,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批示。2018年6月,黨中央國務院發布《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提出加快國土綜合整治,實施農村土地綜合整治重大行動,到2020年開展300個土地綜合整治示範村鎮建設。
  • 黃安鎮組織開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評比觀摩活動
    8月14日,為了進一步做好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建設美麗鄉村,打造幸福和諧家園,黃安鎮組織開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評比觀摩活動,黃安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韓要強、全體副科級領導幹部、各管區主任參加本次觀摩。
  • 秦州區開展廣裕路、廖家路環境綜合整治
    自11月12日開始,秦州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按照區委、區政府統一部署,開展為期6天的廣裕路、廖家路環境綜合整治。廣裕路、廖家路周邊居民小區多,人口密集,由自發形成的市場造成交通擁堵,嚴重影響周邊居民生活出行秩序。
  • 自1月起江蘇開展為期一年成品油市場綜合整治
    2020年12月31日,江蘇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江蘇省全面加強成品油市場綜合整治方案》,決定自2021年1月起,在全省範圍內組織開展為期一年的成品油市場綜合整治專項行動。近日,鎮江、鹽城、南京等地加大執法力度,先後依法取締非法汽油銷售點。1月5日,丹陽市政府多部門開展聯合執法,在開發區一工廠裡依法取締一非法汽油銷售點,收繳汽油約3噸,該非法加油站點每日加油量約1.5噸左右。
  • 內江:50+100!|內江|內江市委|威遠縣|市中區|資中縣
    ,全市各級各部門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切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以內江沱江流域綜合治理和綠色生態系統建設與保護「世代工程」為統攬,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為主線,補短板、強弱項,推動區域環境質量顯著改善,湧現出一大批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
  • 沱江、血橙、球溪鯰魚,這部央視劇講透了四川的風土人情
    《月是故鄉明》全程在內江取景,以資中縣楊柳灘沱江新畫廊為主場景,以資中血橙、資中鯰魚等為特色主導產業,並在內江城區、資中縣文武廟、羅泉古鎮、銀山鎮、孟塘鎮等地取景。近年來資中縣委、縣政府大力推動沱江新畫廊
  • 三亞市天涯區開展三亞灣綜合整治 打造「暢、安、舒、美、優」的...
    人民網三亞12月14日電 12月11日下午,三亞市天涯區在三亞灣開展道路交通、市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對車輛違停、踐踏草坪和不文明行為進行勸阻和處罰,切實加強三亞灣管理工作,打造「暢、安、舒、美、優」的椰風走廊,營造道路交通秩序井然、市場環境良好的三亞灣環境。
  • 未來5年 內江人生活將有這些改變
    市委七屆十二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內江市委關於制定內江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對於內江老百姓的未來生活,全會有哪些新謀劃?環境更舒適!「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內江沱江流域綜合治理和綠色生態系統建設與保護深入推進,汙染防治、綠色發展取得重大突破,生態保護修復力度不斷加大。」
  • 鯉城區聯合開展空中「蜘蛛網」綜合整治 改善人居環境
    為進一步規範城區內管線管理,整治管線亂拉亂掛現象,消除安全隱患,今年8月起,鯉城區結合正在推進的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組織中國電信、移動、聯通、鐵通、廣電網絡等通信運營商,聯合開展空中「蜘蛛網」綜合整治,力求解決老舊小區空中管線混亂現象,改善人居環境。
  • 四川南部城市群簡易地勢圖:自貢,內江,瀘州,宜賓和樂山
    其中川南城市群的面積是最小的(只有4.42萬平方公裡),但是小有小的好處,我們從圖上看到川南城市群的五大主要城市(自貢,樂山,內江,瀘州和宜賓),各自相距都不遠,最遠的只有100公裡左右,各個城市之間的交通都十分的方便。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五個地級市。
  • 杜嶺街道辦事處開展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排查整治行動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田育臣 實習生 劉昌源 通訊員 姚金孟 為有序推進老舊小區綜合改造工程,加強施工過程現場管理和揚塵治理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針對老舊小區現場管理缺失、問題多發的現象,鄭州市金水區杜嶺街道辦事處開展為期半個月的老舊小區綜合改造集中排查整治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