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鋒:傳承好中醫藥文化瑰寶 推動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0-12-22 光明網

  新華網北京12月15日電(肖寒)中醫藥是中華文明的瑰寶,為中華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了卓越貢獻,中醫藥學在實踐層面強調養生、「治未病」,這一理念早已深深融入了國人的日常生活。但與此同時,傳承發展什麼、怎樣傳承發展、如何發揚光大中醫藥文化和產業這些問題也擺在繼承者面前。

  近日,仲景宛西製藥董事長孫鋒在接受新華網採訪時表示,面對當前新形勢,中醫藥也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融合發展,中醫藥從業者要助力中醫藥文化宣傳,進而成為中醫藥復興的參與者、推動者,共同為實現健康中國目標貢獻力量。

  仲景宛西製藥董事長孫鋒

  致力於「藥材好」,從根源保障中藥品質

  「道地藥材」是中藥學的專業說法,指來源於特定產地的公認的優質藥材,具有歷史悠久、產地適宜、品種優良、產量豐富、炮製考究、療效突出的特點。河南因氣候、土壤、溫度等多方面優勢,是道地山茱萸、懷山藥、懷地黃等中藥材的重要產地。醫聖張仲景在南陽行醫期間,伏牛山是他常去的採藥地,在醫聖故裡也留下很多有趣的傳說故事。伏牛山生長有1300多種中藥材,被譽為天然藥庫,宋代就有「茂林修竹地,桐漆茱萸鄉」之稱。

  孫鋒表示,中藥品質的根源在中藥材的質量上,而藥材的品質受多維因素的影響。首先,藥材的產區以及生長環境是影響產品質量的關鍵因素,即我們常說的「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這就是地道性。

  第二,種植方法影響藥材質量。野生道地中藥材越來越稀少,面臨著「越少越貴,越貴越少,越採越少」的惡性循環。如果不對道地藥材種植環境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幹預和培育,中藥材將面臨資源稀缺的窘境。孫鋒表示,目前真正野生藥材產量十分有限,無法滿足市場需求,人工種植能夠有效緩解野生藥材資源短缺,在藥材種植過程中,種苗種質、施肥灌溉、病蟲害防治等一系列方法能夠幫助我們提升藥材產量,滿足市場需求。

  第三,藥材採收倉貯是影響藥材質量的重要因素。孫鋒介紹,同一個產區的藥材,如果採收時間、要求不合適,對藥材的質量也有一定的影響。此外,倉儲也是在工作過程中面臨的實際問題,只有做到從種苗、繁育、種植、採收加工、儲藏等全流程的規範操作,才能保證好藥材的質量,提高藥材質量的穩定與均一。

  「我們實施了藥材種植、產品質量、批間一致性等方面的標準化,並將這些標準體系化,同時通過科技手段建成了中藥全流程質量追溯系統。」孫鋒表示,近年來,仲景宛西加強與中醫科學院等科研單位合作,藉助科技賦能,不斷助推企業轉型升級。

  挖掘經典名方力量,弘揚中醫藥文化

  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深入實施健康中國行動,完善國民健康促進政策;堅持中西醫並重,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在「十四五」規劃中,國家對未來五年醫療健康事業做出了新的規劃和部署,其中,中醫藥學作為中華民族的原創科學和中華優秀文化的傑出代表,被賦予了新的使命和發展方向。

  地處醫聖故裡的仲景宛西製藥,一直將弘揚「仲景醫藥文化」作為責任和使命。孫鋒表示,「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是中醫藥人要遵循的中醫藥發展規律,也是要堅守的初心。

  面對當前新形勢,中醫藥文化也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發展。為此,仲景宛西製藥一直堅持探索和實踐,基於中醫藥文化的傳播和踐行、基於地道藥材的建設和堅守、基於生產工藝標準化的推進。可以說,中醫藥文化深深融入到仲景宛西的企業管理和發展布局中。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中醫藥特別是經典名方的療效得到了廣泛認可。孫鋒認為,傳統經方經歷代醫家實踐應用療效確切,有著長久而鮮活的生命力,是我國傳統中醫藥寶庫中的重要資源,但在傳承過程中同時也存在功效泛化、講解晦澀等問題,為現代信息化社會產品的普及帶來了問題。

  為給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注入新動能,今年8月,仲景宛西製藥在海南正式啟動了「三分鐘講透經典」戰略合作夥伴全國巡講項目,旨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順應現實科學拆解中藥經方,深挖經典中藥內核,還原經典中藥的重要內涵,結合現代用戶的健康需求,找準經典名方的優勢病種與病症,給需要的用戶正確的藥品和準確的應用,讓中藥發揮該有的功效和價值,這也是對中藥的一種有效傳承發揚。

  「在全社會對中醫藥有了新的認識的基礎上,以『三分鐘講透經典』為切入點,能夠助力我們成為中醫藥文化宣傳、中醫藥文化自信、中醫藥文化復興的參與者、推動者。」孫鋒介說。

  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服務全民健康事業

  孫鋒表示,仲景宛西在發展中醫藥文化,提升中藥材質量的同時,也積極踐行企業社會責任,投身於社會公益事業,努力為社會創造更大價值。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一些經典名方,尤其是融合創新運用仲景相關經方而成的清肺排毒湯等方劑,被廣泛應用於臨床治療,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具有配方顆粒生產能力的仲景宛西製藥,在疫情防控中承擔了重要的保供任務。孫鋒介紹,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企業一手抓防疫抗疫,一手抓生產經營,全力打好了「抗疫」「保效」兩大戰役。至4月中旬,圓滿完成了160萬多人份的抗新冠1號、2號、3號、4號、5號配方顆粒產品,分別捐贈到南陽、鄭州、開封、三門峽等地,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做出了貢獻。

  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仲景宛西按照既定的精準扶貧工作實施方案,把產業合作、基地扶持、就業扶貧、包村幫扶的四大扶貧措施落實到了實處,使脫貧政策輻射到了戶,收入紅利落實到了人。以產業合作為例,仲景宛西於2017年成立了西峽縣愛農菌果藥專業合作社,後通過轉換方式,利用縣域支柱產業發展優勢,扶持全縣16個鄉鎮1154戶2860名貧困人口自主發展菌、果、藥等產業,帶動大面積貧困戶發展優勢產業,實現產業扶貧。

  「履行好企業責任,才能彰顯企業擔當。」孫鋒表示,未來,仲景宛西將繼續秉承傳承、創新、責任、誠信的理念,用中醫藥文化帶動企業發展,堅持一手抓發展,一手履行社會責任,實現互促共贏,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

  

  

  

[ 責編:王麗媛 ]

相關焦點

  • 傳承弘揚中醫藥文化 創新發展中醫藥事業
    鍾劍波  本報記者 陳建 黃珠慧子 文/圖  中醫藥文化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繼承和弘揚中醫藥文化意義重大。為推進上饒市中醫藥事業產業傳承創新發展,11月16日,上饒市中醫藥大會在德興市召開,同時,上饒市中醫藥文化周、贛東北中醫藥交易大市場在德興市開市啟動。活動圍繞「傳承弘揚、創新發展」主題進行。
  • 第四屆全國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論壇在宿遷舉行
    王昊在簡要介紹了宿遷項王故裡、中國酒都、水韻名城「三張名片」之後說,中醫藥是中華文化的瑰寶,近年來,宿遷市始終把中醫藥事業發展擺在突出位置,以服務網絡和隊伍建設為重點,持續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構建了多層次的中醫藥體系,打造了高水平的中醫藥人才隊伍,建立了規範化的中藥材管理網絡,彰顯了獨特性的中醫藥治病優勢。特別是在今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中西醫結合療法發揮了積極作用。
  • 濱州市促進中醫藥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召開第一次會議:全力提升中醫藥...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12月8日下午,市促進中醫藥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召開第一次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醫藥工作的重要論述,傳達省促進中醫藥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精神,審議《市促進中醫藥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工作規則》《市促進中醫藥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細則
  • 江西省中醫藥大會召開 劉奇提出要求
    原標題: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   本報訊 (記者李冬明)9月3日,全省中醫藥大會召開。省委書記劉奇提出要求。省長易煉紅,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黨組書記餘豔紅出席並講話。省領導馬志武、劉衛平出席,副省長孫菊生主持。   劉奇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對我省中醫藥發展寄予厚望。
  • 2020大國醫道中醫藥發展戰略(山東淄博)研討會
    ——全球疫情中中醫藥守正創新發展戰略會將在山東淄博召開中醫藥凝聚著深邃的哲學智慧和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十八大以來,中央把中醫藥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強調要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加快推進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充分發揮中醫藥防病治病的優勢和作用。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明確了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目標方向和具體舉措,彰顯了黨中央、國務院對中醫藥事業的高度重視。
  • 閩產中藥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召開 為中醫藥國際化發展貢獻「福建...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路晶森):12月20日,一場聚焦福建中藥材創新發展的中醫藥盛會——閩產中藥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暨國家重點研發項目推進會在北京正式啟幕。近百位來自中醫藥領域的政、產、學、醫界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中醫藥行業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擔當與使命。
  • 傳承瑰寶,守正創新 ——第三屆民族醫藥傳承振興與發展大會召開
    他認為,民族醫藥傳承之中有創新,創新之中也有傳承;現代化、產業化是中醫藥包括民族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必由之路。他從中醫處方的革新和改造,中醫藥、民族醫藥預防、控制、治療,西醫藥還沒有攻克的疑難病症,利用現代的科學技術成果改革創新中藥、醫療器械等多角度解讀了中醫藥的傳承、創新與發展的具體措施。
  • 廣安嶽池:中醫藥產業駛入發展「快車道」
    近年來,嶽池縣搶抓全省「打造百億級、千億級醫藥產業」的政策機遇,主動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圍繞建設西部醫藥健康城目標,按照「產研種一體化,藥醫養食遊統籌發展」的思路,將發展中醫藥全鏈條產業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讓古老而極具活力的傳統中醫藥重新釋放出巨大潛力並展現廣闊前景,走出了一條中醫藥傳承創新之路。
  • 國家級智庫賦能我國中醫藥高質量發展
    作為該院最高學術諮詢機構,這一國家級智庫將賦能我國中醫藥高質量發展。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黨組書記餘豔紅出席會議並講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於文明,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志勇出席會議。要抓好中國中醫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實施,推動特色發展和跨越式發展,建好中國中醫藥循證醫學中心,抓緊組建國家中醫疫病防治中心,打造中醫醫院特色發展標杆。要切實把人才隊伍建設擺在重要的核心位置,在引才用才聚才上下功夫,創新體制機制,培養具有人文素養和國際視野的高層次傳承創新型人才。要堅持以黨的領導作為根本保障,著力在加強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方面作示範。
  • 打造中醫藥政產學研金服用產業大平臺,山東省醫養健康產業協會中
    12月20日,山東省醫養健康產業協會中醫藥傳承創新聯盟在濟南成立。這標誌著山東正努力打造中醫藥政產學研金服用於一體的大型產業發展平臺,助力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合作共贏,搭建中醫藥醫養健康產業發展大平臺。
  • 中醫啟蒙教育:中醫藥文化啟蒙教育基地,推進中醫藥文化啟蒙教育
    今天 「中醫藥文化啟蒙教育基地」在交大附小成立,開啟了我校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新徵程!未來學校將通過多種形式,廣泛開展中醫藥文化知識啟蒙教育,引導學生了解中醫文化故事、中醫名家故事、感受中醫文化的博大精深,讓學生通過學習中醫藥的「仁、和、精、誠」的價值觀,仁者愛人、崇尚和諧、精勤治學、言行誠謹,成為傳承和弘揚祖國中醫藥文化的小使者。
  • 創新發展,中醫藥行業迎來新機遇
    總體看,前三季度,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巨大衝擊和複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各地區各部門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力有效推動生產生活秩序恢復,前三季度經濟增速由負轉正,供需關係逐步改善,市場活力動力增強,就業民生較好保障,國民經濟延續穩定恢復態勢。        在各行各業開始穩步復甦之際,中醫藥產業也迎來了最好的時代。
  • 新政密集發布 地方加速推動中醫藥振興
    新政密集發布 地方加速推動中醫藥振興  中醫藥產業化、「網際網路+中醫藥健康服務」成重點  我國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正在加速推進。《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梳理中醫藥新政發現,近期多地依託地方特色優勢,密集出臺政策助力中醫藥振興,中醫藥產業化、「網際網路+中醫藥健康服務」成政策發力重點。  海南省11月初發布《關於促進中醫藥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指出,將結合自由貿易港實際,建設中醫藥現代產業體系。開放創新發展中醫藥貿易,打造國際中醫藥培訓中心、國際傳統醫藥交流中心。
  • 打造中藥強省,《河南省中醫藥學科與中藥材產業發展研究報告》出臺
    在河南省產業發展研究會舉辦的這次發布會上,中原學者、河南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報告》主要研究人苗明三介紹說,《報告》由河南省科協資助、河南省健康產業發展研究會承擔,匯聚了省內近10餘位專家學者及課題組成員的研究成果,對我省中醫藥學科與中藥材產業發展進行了全面整理分析,更集聚了行業專家智慧,為河南中醫藥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 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傳承精華,建立中西醫並舉並重並跑
    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加快推進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堅持中西醫並重,推動中醫藥和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充分發揮中醫藥防病治病的獨特優勢和作用。據數據顯示,目前日本漢方藥佔據了全世界90%的中藥市場銷售份額。
  • 專家學者為推動中醫藥現代化和國際化建言獻策
    為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提供行動指南         2010年6月20日,習近平同志出席南京中醫藥大學與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合作共建的中醫孔子學院授牌儀式並發表重要講話指出,中醫藥學凝聚著深邃的哲學智慧和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
  • 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同仁堂邁向高質量發展
    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這是對中醫藥行業提出的新要求。作為中醫藥行業的老字號企業,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同仁堂集團」)將帶頭落實好重要指示精神視為重要責任與使命。目前,同仁堂集團正努力推動百年老字號邁向高質量發展。
  • 健全中醫藥管理體制 讓世界了解「中醫文化樹」 | 建言中國020
    中醫藥文化根植於中華文化,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抗擊新冠疫情中巳有超九成患者使用中醫藥治療,並取得良好療效也受到世人的公認,黨中央多次強調堅持中西醫結合治療新冠肺炎的決策是英明正確的。
  • 新時代中醫藥文化傳承與創新高峰論壇舉行
    「新時代中醫藥文化傳承與創新高峰論壇暨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攝影分會成立大會」日前在北京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農工黨中央常務副主席何維在論壇開幕式上作視頻致辭。何維指出,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標誌著我國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
  • 中醫藥「十四五」規劃輪廓初顯 行業將進入黃金髮展期
    近日,中醫藥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研討會暨中藥標杆品牌數字創新論壇在北京召開。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十四五」時期,將著力促進中醫藥振興發展,加強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加強傳承創新科技支撐能力建設,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彰顯中國特色衛生健康事業優勢,中醫藥行業發展進入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