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主播朗讀音頻
◆ ◆ ◆
文 | 堅小持年卡學員漫步人生
雖說是三月末了,但今年的春天來的要晚一些,前兩天下的那場大雪仍堆積在道路兩邊正在融化,路上流淌著很不清爽的泥水。走在下班回家的路上,仍要不時地踮起腳尖左躲右閃。
回到家看到孩子他爸正在廚房忙著擀著麵餅。他說今天下班早,回來也不知做什麼飯,想起同事早上辦公室吃的菜卷餅,受啟發晚上回家就做卷餅吃吧。飯上桌了,看到薄薄的白面烙餅配酸辣土豆絲和韭菜炒雞蛋,還有金黃色的玉米面糊糊。吃著卷餅喝著糊糊,聽著孩子和他爸交流著怎麼卷餅、怎麼拿怎麼吃等等,勾起了我兒時的記憶。
作為出生在新疆的兵團軍墾子女,記憶裡印象最深的就是過去艱苦而快樂的生活,和對未來美好的憧憬。新疆的冬季寒冷而漫長,那時每年十月份以後到來年五月,近大半年都沒有新鮮蔬菜了吃,一日三餐,早餐基本都是鹹菜就著玉米糊糊,中午和晚飯不是大白菜就是土豆或蘿蔔這老三樣。
四五月份,地裡的水蘿蔔和韭菜是那時能吃到的最早的新鮮蔬菜了,每年這時媽媽就會割了地裡長出的第一茬韭菜炒了自家雞下的土雞蛋,烙薄薄的餅子給我做卷餅吃。烙餅時我坐在土火爐前幫著燒火,爐子裡燃燒的是撿來的樹枝或秸稈,紅紅的火苗在爐膛裡跳躍著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柴火烙出的薄餅不焦不糊,媽媽給我講解並示範著怎樣擀麵餅,怎樣掌握火候才能烙出薄薄的餅子等。
童年的記憶很深刻,就仿佛拖拉機在平整的田地裡犁出的那一道道深深的溝壑,給我留下了無法忘記的印記。吃著烙餅我耳邊仿佛又聽到傍晚時分媽媽在院子裡大聲喊著我的小名,喊我回家吃飯的聲音;仿佛又看到媽媽在燈下納鞋底,熟練地將針尖在頭髮裡劃一下樣子。
童年時的情景一幕幕的浮現在眼前……那時的日子苦澀但非常有意思,每家的孩子臉上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在屋外的空地上幾個小夥伴,一根繩子,一條橡皮筋可以玩上大半天,一起騎自行車到處飛馳,一起結伴離家去很遠的地方探險(其實離家不過三四公裡路,只是那片地方對於我們來說非常陌生,值得一看究竟),這樣的日子過得非常快轉眼就到了上學的年齡。
無論春夏秋冬,媽媽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給我做早飯,送我出家門,沒有太多的話語,只有堅毅的眼神望著我出門上學。
如今媽媽已經離開我十年了,真的好想再吃到記憶裡媽媽烙的煎餅。再過幾天就到清明節了,最好的懷念就是變成你的樣子來紀念你。
朱自清說:「全世界只有幾個人,我如失去他們,便如失去了全世界。」在你的記憶裡,關於親人的畫面是什麼樣的呢?
是夜晚昏暗的燈下,一針一線納好的鞋底?
是和小夥伴玩耍到天黑,聽到的喚你回家的聲音?
是敲開家門的剎那,看到滿桌熱氣騰騰的飯菜?
每年此時,我都會記起這樣的畫面,還有這些畫面裡,熟悉的味道。
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