攔截率高達95%,採用彈炮合一設計,佩劍近防系統思路太先進了

2020-12-20 武器大講堂

採用彈炮合一設計的佩劍

隨著國際社會對進程防禦的需求越來越大,作為以火力兇猛出名的俄羅斯自然也不會落下,因此在1994年俄羅斯開始研發第二代彈炮合一系統用來提供近防火力,這套系統就是俄羅斯的佩劍(Palash)彈炮合一近防武器系統。

攔截率高達95%

佩劍(Palash)彈炮合一近防武器系統的出口型號音譯被稱為帕爾馬,官方名稱是棕櫚樹彈炮合一近防武器系統,是俄羅斯第三代末端防禦武器系統,也是第二代彈炮合一系統,這個系統由莫斯科努捷爾曼精密機械製造設計局研製,於2005年秋天開始進行靶場試驗,佩劍系統相較於第一代彈炮合一近防武器系統,在結構和設計上都是以輕型模塊化升級而開發的。

其系統組成分成兩個模塊,分別是指揮模塊和戰鬥模塊,戰鬥模塊主要由2座4聯裝9M337型松樹-R防空飛彈發射裝置、2座並聯的A0-18KD型6管30毫米速射炮和氣球光電火控系統組成,這三個系統均安裝在同一基座上。

其中的防空飛彈發射裝置安裝在左右兩側飛彈發射架上,配備的松樹-R飛彈的最大射程可以達到10000米,這款飛彈採用兩級固體火箭發動機,在發射之後,採用無線電指令制導直到在一級助推火箭分離,在一級火箭分離後則進入雷射駕束制導狀態。

整個系統上左右兩邊分別有4枚一共8枚9M337飛彈,這型飛彈的作戰高度為15-4000 m,在飛彈啟動1秒之內會達到1200 m / s的最大速度,並以最大攔截速度910 m / s對最大900 m /秒的目標進行攔截。

在接戰的時候,這套系統會先在飛彈的射程10公裡內對3馬赫的超音速目標進行攔截,首先雷達系統會跟蹤目標,飛彈通過光電制導對超音速目標進行第一次攔截,如果在飛彈射程內第一次攔截沒有成功的話,這套系統還可以視目標距母艦距離和系統彈藥餘數是否再進行第二攔截,如果條件滿足的話就會安排第二次飛彈攔截。

之所以這麼設計是因為超音速目標機動快,所以在射程內9M337飛彈設計兩次攔截機會會有更大的攔截效果,據悉 佩劍近防系統對單個目標攔截成功率較高,其對超音速目標攔截成功率在90%以上,對亞音速目標攔截成功率則在95%以上。

如果在遠距離兩次攔截都失敗的話,佩劍(Palash)彈炮合一近防武器系統還有第二個殺手鐧,那就是飛彈下部安裝的兩門AO-18KD火炮,這是這套系統的最後一次攔截,只有目標在前兩次飛彈攔截都失敗的情況下,並進入火炮的是射程系統才會將目標交給這兩門AO-18KD火炮。

這門火炮是蘇聯研製的6管30mm轉管機炮,我們在第495期介紹俄羅斯的AK-630近防炮的時候有對這款火炮做過介紹,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看此期內容,或者在微信公眾號:武器大講堂中回復AK-630查看。

佩劍(Palash)彈炮合一近防武器系統配備的2門AO-18KD6管30mm轉管機炮可以發射穿甲彈、爆炸曳光彈、高爆炸碎片彈、帶曳光的碎片彈,其中的穿甲彈是專用的次口徑曳光穿甲彈,可以保證有效擊穿反艦飛彈的戰鬥部。

其總射速為10000發/分,最大射程為4000米,瞄準範圍為200- 4000米,不過僅僅在1000米左右是這門火炮的最佳射擊距離,發射穿甲彈時炮口初速度為1100 m / s,備彈1500發,所以這兩門火炮的開火持續時間也僅僅3 -4秒的時間,對於近程防禦而言,也完全夠用了。

這兩個系統構成了佩劍(Palash)彈炮合一近防武器系統的戰鬥部,在有效火力覆蓋區域中,其擊中目標的概率為96-99%,當然這僅僅是對單個目標而言,跟大多數的近防武器一樣,佩劍(Palash)彈炮合一近防武器系統對多批次多方位目標的攔截能力很弱,缺乏對付多批次多方位反艦飛彈飽攻擊的能力。

而跟第一代的卡什坦系統相比,這套系統沒有備彈庫,因此整個系統的火力持續性和連續打擊能力都不是很好。

除了這兩個戰鬥系統之外,佩劍(Palash)彈炮合一近防武器系統還配備了戰鬥模塊的控制系統,這個系統包括陀螺穩定系統、帶有視頻和熱成像通道的電視光學站、雷射測距儀、雷射制導通道等等,其中飛彈發射器控制系統能夠在發射階段使用無線電命令制導,在行進階段使用雷射束制導。

火控系統為「氣球」光電火控系統,這個系統與戰鬥模塊集成為一體,具有多通道、自動化程度高、精度高、抗幹擾能力強、可全天候工作的特點。

雷達和火控系統能對16-30 km的飛機、10-14 km的直升機和8公裡外的地面裝甲和防禦工事進行偵查和跟蹤,並在這些危險目標進入射程範圍之後判定攔截,並且這套系統沒有將跟蹤雷達與戰鬥模塊集成為一體,因而整體的重量比上一代的型「短劍」系統和「慄樹」系統輕了不少,僅僅只有6.9噸,比上一代的19.4噸大大的減輕,因而可以在中小型艦艇上使用,再加上底下的彈藥庫也取消了,因此無需在甲板上鑽洞就可以安裝,大大提升各型艦艇的適應性。

佩劍(Palash)彈炮合一近防武器系統從1995年開始研製到2005年秋天開始試驗,目前已經進入服役,具有響應時間短、全天候作戰能力強和高戰力的優勢。

相較於我們之前分析的密集陣系統、守門員近防系統,佩劍(Palash)彈炮合一近防武器在對高速和低空飛行目標的戰鬥力更加出色,其彈炮武器協同組合的模式在近防武器領域是開創性的存在,而其兩次飛彈攔截機會和一次近距離火炮攔截機會對於提前預警攔截和終端攔截成功率都有非常大的提升,堪稱是目前近防武器系統中最成功的存在。

相關焦點

  • 開創世界先河的俄羅斯,研發出彈炮合一的卡什坦近防武器系統
    當時的蘇聯也不例外,研發出了AK-630近防炮系統,但是在後來的蘇聯專家認為,僅憑多管小口徑火炮的火力,想要在1.5公裡距離內有效地攔截現代更加先進的反艦飛彈是極為困難的,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將防禦飛彈也加入這套系統之中,在這個思想之下,後來的俄羅斯研發出俄羅斯的第二代近程防禦武器系統-彈炮結合的「慄樹」近程防空系統。
  • 第二代CIWS,強大的雙管衛士,透視「卡什坦」近程彈炮合一系統
    隨著現代反艦飛彈的快速發展,如何為軍艦提供更為可靠的反艦飛彈攔截體系就成為了現代各國海軍不得不考慮的事情。而對於現在的俄羅斯海軍來說,「卡什坦」近程彈炮合一系統,則是當代俄羅斯軍艦最為先進的近程防禦系統之一。
  • 國產「新彈炮合一」過招阿帕奇?FB10紅外成像,輕鬆攔截海爾法
    PGZ09型彈炮合一系統PGZ09型雙管35毫米自行高炮,是國內新一代的自行高炮武器,基本打破了西方厄利孔的壟斷,是一種集「搜索、跟蹤和打擊 而且最近有消息稱,該高炮系統就換裝防空飛彈,組成新一代的「彈炮合一」系統,防空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完全可以對抗如阿帕奇這樣的第三代武裝直升機。
  • 俄羅斯鎧甲S1彈炮合一防空系統,對抗巡航飛彈新利器
    從2019年至今的俄羅斯多次防空大演習中,代號為"鎧甲S1"的彈炮合一防空系統,成為俄軍末端反導系統的核心。鎧甲S1彈炮合一防空系統由俄羅斯圖拉儀器製造公司研製,是目前俄羅斯最先進的末端防空反導系統。該系統曾經部署敘利亞,並多次有效攔截美國和以色列的空對地飛彈以及巡航飛彈等武器,具備卓越的作戰能力。
  • 越南最強近防炮開火,外形酷炫火力猛,卻坦言:穿甲彈太貴買不起
    「棕櫚樹」防空系統是俄羅斯「佩刀」彈炮合一系統的出口版,也就是常說的「猴版」。為了和AK-630近防炮保持一致,該炮仍然使用同樣的30毫米彈藥,主要是普通的HEI彈(高爆燃燒彈)和HEIT彈(高爆燃燒曳光彈),缺少昂貴但是反導專用的鎢合金脫殼穿甲彈。這導致了該炮反導性能並不比普通的AK-630近防炮好多少。
  • 窮人版的彈炮合一!國產TD2000B系統現身印尼,拯救老高炮
    這套系統主要是利用獨立的指控、雷達、光電設備將可攜式防空飛彈與老式高炮進行整合,讓這些平時各自為戰的裝備成為一個整體,發揮各自的優勢。雖然TD2000的整體性能比不上專業的彈炮合一系統,但由於它能用較低的成本迅速提升老裝備的實戰性能,非常適合廣大的亞非拉第三世界國家使用,所以也被戲稱為「窮人的彈炮合一武器」和「老高炮拯救者」。
  • 中國已有彈炮合一系統,為何還要09式自行高炮?彈炮合一不好嗎?
    報導中的PGZ-04A彈炮合一系統 和僅能夠用35毫米高炮進行野戰防空的09式雙35毫米自行高炮不同,PGZ-04A彈炮合一系統除了裝備了4門25毫米高射炮之外,
  • 新型彈炮合一系統亮相,用6管25mm炮,為省錢不用30mm嗎?
    近日,在關於中國陸軍中型合成旅的一則報導中,出現了中國陸軍的新一代彈炮合一系統。有別於此前中國陸軍裝備的PGZ-95式彈炮合一系統和PGZ-04/04A式彈炮合一系統,此次亮相的這款新型彈炮合一系統,使用了6管25mm速射炮作為主炮。
  • 35毫米自行高炮將變身彈炮合一系統,招採項目佐證
    細心的網友發現,35毫米自行高炮要加裝防空飛彈,變身彈炮合一系統了。兩個招採項目對此提供了佐證,一個是為輪式35毫米高炮加裝防空飛彈提供模擬訓練器,一個是為履帶式35毫米高炮加裝防空飛彈研製紅外熱像儀。
  • 近防炮與近防飛彈數量,大於四艘福特的總和
    庫茲涅佐夫號四角各擁有6組8單元的SA-N-9防空飛彈,四角加起來共192發SA-N-9防空飛彈,庫茲涅佐夫的艦體四角武器平臺的第二層上還布置有2套粟樹彈炮合一近防系統,而一座粟樹就意味著8發SA-N-11待發彈,16發SA-N-11備用彈,以及2座6管30MM速射炮。SA-N-1近程飛彈射程8公裡,射高3500米。
  • 比中國彈炮合一更強?美國彈炮合一合同籤訂,達12億美元,強調反裝甲...
    臨時機動短程防空系統(IM-SHORAD) 臨時機動短程防空系統(IM-SHORAD)其實就是美國陸軍的彈炮合一系統,隨著美國對美國陸軍諸多軍備限制的解開,美國陸軍這一兩年開始逐漸恢復自己此前在火力支援
  • 俄羅斯的鎧甲-S1彈炮合一防空系統,優秀的防空衛士
    不過今年小編要介紹一款彈炮合一的防空武器,俄羅斯的鎧甲-S1防空系統。鎧甲-S1可以說是俄羅斯最新裝備的一型武器,它在2015年亮相在俄羅斯的衛國70周年的慶典中。它是由俄羅斯的圖拉儀器製造設計局研製的。為什麼要設計這樣「炮彈合一」的防空武器呢?因為防空火炮的射程有限,而防空飛彈又存在最小作戰距離的限制,因此俄羅斯就想要要一種360度無死角的防空武器。
  • 俄新型艦載鎧甲-M系統,到底有多強大?
    這艘小型艦船上安裝了俄羅斯最新版本的彈炮合一武器系統「鎧甲-ME」。「鎧甲-M」是「鎧甲-S1」陸基彈炮合一防空系統的海基型,最新版本是「鎧甲」-ME型近防彈炮合一武器系統,該系統於2018年研製出來。「鎧甲-ME」彈炮合一防空系統主要是對空防禦,和攔截反艦飛彈武器。
  • 單35mm轉膛炮的防空精銳——談談SWS2型彈炮合一防空系統
    來源:蔣蔣的兵工廠在最近的央視節目中,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展示了一種輪式彈炮合一防空系統系統,安裝了4枚天燕90防空飛彈,其單管35mm炮還採用比較少見的轉膛設計,他就是SWS2型彈炮合一防空系統。SWS2型彈炮結合系的總設計師為裴益軒,立項研製時間為2013年,北方工業於2016年在珠海航展上展示,採用了VN-1型8X8輪式裝甲車底盤,也可換裝其他底盤。
  • 中美俄近防炮對比:中國1130系統射速1萬發穿甲彈攔截超音速飛彈
    因此,主要海軍大國都開始研製新一代的防空武器,用小口徑艦炮發射高速密集炮彈來攔截反艦飛彈及戰機。其中最先進的是,俄羅斯AK-630系統,美國密集陣系統和我國1130系統。美軍密集陣系統為6管20毫米加特林機炮,射速4500發/分鐘,系統反應時間3.7秒。多次參加實戰,密集陣系統一共裝備1000多套。
  • 俄媒:俄軍首次北極試射「鎧甲」-SA彈炮合一防空系統
    參考消息網8月10日報導《俄羅斯報》網站8月8日發表了題為《軍方在北極試射「鎧甲」-SA防空飛彈系統》的報導,內容編譯如下:俄北極集團軍防空部隊首次在亞歷山大地島完成「鎧甲」-SA彈炮合一防空系統的試射。
  • 史上最高傲的防空武器,土耳其海天頂近防火炮,天生不會低頭
    土耳其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獲得了「海天頂」近防火炮,不過「海天頂」在目前所有公開的近防炮中是公認的顏值最低,獨特的造型讓火炮看起來總是昂首挺胸,一副從不低頭的樣子。其實這個項目對於該公司同樣是一個挑戰,火炮由「海衛士」近防系統指揮,「海天頂」只是其中的近防炮,這個系統也能用於指揮軍艦主炮或者其他火炮防空作戰,如30毫米防空炮等。
  • 外媒評選五大近程防禦系統:美軍海拉姆成榜首,中國1130成功入榜
    整套近程防禦系統採用了隱形設計,依靠電池供電,最大限度的降低了使用風險。並且使用模塊化控制臺界面,可以將其接入到許多現有的火控系統中。最關鍵的是該系統非常容易安裝,整個安裝過程只需要1個小時就能完成,將其投入戰鬥值班。
  • 俄羅斯空軍列裝首批"鎧甲-C1"彈炮結合防空系統
    該系統的列裝在很大程度上將提高在無線電電子和火力對抗條件下的防空系統的效能和穩定性,並極大提高其對空襲兵器戰術技術性能及其作戰使用方法變化的適應性。「鎧甲-C1」彈炮結合防空系統是國產近程防空系統的拳頭產品。它採用了彈炮結合綜合系統,能在整個殺傷範圍內對從遠方高空目標到突然出現的超低空小型目標進行射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