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空軍列裝首批"鎧甲-C1"彈炮結合防空系統

2021-01-18 中國網

「鎧甲-C1」彈炮結合防空系統在卡普斯京亞爾靶場進行試驗。

 

9М335飛彈和2А72高炮。

 

履帶式「鎧甲-C1」彈炮結合防空系統。

 

輪式「鎧甲-C1」彈炮結合防空系統。

 

戰車內部工位。

俄近程防空系統的拳頭產品

3月18日,在俄羅斯國家單一制企業圖拉儀表製造設計局舉行了10套「鎧甲-C1」彈炮結合防空飛彈系統列裝空軍的儀式。空軍主管防空的副總司令謝爾蓋·拉濟格拉耶夫參加了儀式。

一周前,國防部長阿納託利·謝爾久科夫視察了圖拉國防企業生產的最新技術裝備,後者將參加5月9日將在紅場舉行的閱兵式。國防部長說:「我很滿意,它處於良好狀態並已經準備裝運」。此外,國防部長說,第一批「鎧甲」系統將在莫斯科紅場閱兵之後馬上交付部隊。

目前,最新系統在來自艾列克特羅斯塔爾的訓練有素的近衛防空飛彈團戰鬥編組的操縱下,將完成從生產廠到阿拉比諾居民點300公裡的行軍,在那裡乘員們將為5月9日的紅場閱兵做準備。

去年12月底,俄羅斯空軍防空飛彈部隊的幾位專家參加了「鎧甲」系統操作培訓。他們將對來自即將裝備新系統的部隊的軍官進行培訓。

該系統的列裝在很大程度上將提高在無線電電子和火力對抗條件下的防空系統的效能和穩定性,並極大提高其對空襲兵器戰術技術性能及其作戰使用方法變化的適應性。

「鎧甲-C1」彈炮結合防空系統是國產近程防空系統的拳頭產品。它採用了彈炮結合綜合系統,能在整個殺傷範圍內對從遠方高空目標到突然出現的超低空小型目標進行射擊。

目前,系統中體現了通用近程防空飛彈系統的所有配置構想內容,它能確保對所有國外同類產品的優勢,使它成為最先進的21世紀高智能武器之一。

該系統1994年研製,在1995年的莫斯科航展上首次公開亮相。從那時起,「鎧甲」經過重大改進,最後一個著名的型別在2007年莫斯科航展上展出。預計,「鎧甲-C1」將取代俄軍現在裝備的「通古斯卡」彈炮結合防空系統。

「鎧甲-C1」是近程彈炮結合防空系統,安裝在卡車、拖車底盤上,或固定部署。由2-3名操縱員操作。由雙聯裝自動炮和無線電指令制導飛彈進行對空防禦。空中目標包括最小反射面積2-3平方米、飛行速度小於1000米/秒、最遠距離20000米、最大高度小於15000米的所有目標,包括直升機、無人機、巡航飛彈和制導炸彈。

2部獨立的制導設備——雷達和光電系統,能使系統同時攔截2 個目標。最大截獲速度每分鐘10個目標。

系統的核心是主動相控陣目標跟蹤雷達。「鎧甲-C1」的火控系統包括1部探測雷達、2部跟蹤雷達、2門2A38M型30毫米雙管高炮,射程4公裡,12枚57E6-E高超音速地空飛彈。

預計,未來幾年俄羅斯空軍將裝備超過20套「鎧甲-C1」彈炮結合防空系統。

研製過程

1990年,儀表製造設計局領受了為蘇聯防空部隊研製「鎧甲」防空系統的任務。該系統用於保衛機動部隊和分隊、重要的戰略軍事目標和工業目標(機場、軍事基地、通信樞紐和經濟設施)以及水面艦船。系統應能確保在近接近地上掩護С-300П遠程防空飛彈系統免遭空襲兵器的襲擊,同時要能夠消滅輕裝甲目標和步兵。考慮到所擔負的任務,「鎧甲」系統是在已經裝備防空部隊的「通古斯卡」彈炮結合防空系統的基礎上研製的,底盤採用了烏拉爾-5323.4輪式越野汽車(8×8,卡馬斯-7406發動機功率為260馬力)。使用汽車底盤的目的是降低系統成本,該系統是用於掩護後方目標的,而不是戰鬥隊形中的部隊。後來該系統被推薦給陸軍並開始被視為跨軍種的系統。1994年,儀表製造設計局研製和試驗了「鎧甲」系統戰車試驗樣車,並於1995年8月在茹科夫斯基市舉行的航展上向外界展示。但此前由於經濟危機,實際上俄當局停止了對系統研製工作的撥款。

1995型的「鎧甲-C1」裝備12枚9М335防空飛彈,其外觀和布局類似於「通古斯卡」系統的9М311飛彈(射程提高到12公裡,殺傷目標高度達8公裡,飛彈採用了功率更大的發動機和更重的戰鬥部,同時其直徑增加到90毫米,儀表艙直徑仍是以前的76毫米)。彈體為雙口徑,發動機位於第二分離級。飛彈起飛段飛行時間短。有效殺傷距離為12公裡,殺傷高度8公裡。戰鬥部重量20公斤。飛彈採用了空氣動力操舵裝置。系統可同時對3枚飛彈制導。飛彈制導系統為無線電指令制導。

火炮武器由2門30毫米的2А72單管自動炮組成,殺傷爆破燃燒彈和穿甲彈雙彈帶選擇式供彈。

安裝在戰車車廂頂部的戰鬥模塊包括2個飛彈組件(各6枚飛彈)、安裝在防空飛彈發射箱裡面的2門火炮、目標探測雷達和目標跟蹤雷達以及飛彈。還有火控系統光學通道。戰車車廂中設置了制導操縱員和車長的工位

1Л36-01 「羅曼」目標和飛彈跟蹤雷達是由「穩相加速器」公司於1994-1995年按照儀表製造設計局的訂貨研製的。1Л36-01「羅曼」雷達是雙波段(釐米波和毫米波)多功能雷達,用於跟蹤目標和引導飛彈。

據報導,系統不能在行進間開火,而且跨部門特別委員會和俄羅斯國防部一些研究所的專家認為,「鎧甲-C1」不能完成所擔負的任務以及對抗距離超過12公裡的高精度武器。因此在削減軍事技術裝備採購的情況下,防空部隊和陸軍失去了對它的興趣。

俄羅斯直到90年代後期才重拾「鎧甲」系統的研製工作。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對它很感興趣,該國要求大幅度提高其性能,這實際上是要求研製新的系統——包括2А38М速射自動高炮、新型防空飛彈(射程達20公裡)、新的目標探測雷達和火控雷達在內的新的戰鬥模塊。

2000年5月,儀表製造設計局與阿聯籤訂了總額7.34億美元的50套「鎧甲-C1」系統(輪式24套,履帶式26套)供應合同,其中50%由俄羅斯欠阿聯的國債抵帳。

在與阿聯籤訂合同的過程中還發生了一段插曲。當時俄羅斯另一家企業——伊熱夫斯克「圓頂」機電工廠也想獲得這一合同,該企業手中有已經批量生產的「託爾-M1」防空飛彈系統,該系統此前已經在阿聯的靶場成功地進行了演示射擊。但顯然是儀表製造設計局領導人А·Г·施普諾夫以個人魅力的力量說服阿聯同意購買當時尚未問世的「鎧甲-C1」系統。

根據合同條件,儀表製造設計局到2002年底以前應進行新的「鎧甲」系統的試驗設計工作,並在三年內(2003-2005年)分三批向阿聯交付50套系統(分別為12輛、24輛和14輛戰車)。阿聯向儀表製造設計局預先劃撥了科研和試驗設計經費(不超過1億美元)。

為阿聯研製該系統的工作儘管遇到一系列技術和組織上的困難,但進展總體上仍很順利。但是合同履行還是遇到了困難。人們認為,不能及時履行合同的主要原因是目標跟蹤和飛彈瞄準站的研製遇到了困難。

火控雷達的研製交給了以前研製「鎧甲」系統時的夥伴——「穩相加速器」公司。考慮到研製1Л36「羅曼」雷達的經驗,「穩相加速器」公司開始研製新的1РС2-Е「頭盔」雙波段雷達。

雷達站的基礎是雙波段雷達(釐米波和毫米波)。同時在兩個波段工作的高潛力發射裝置、統一的天線系統加上採用開放式結構的強大複合計算系統,提高了分辨能力、目標指示精度和武器引導精度、抗幹擾性以及系統的可靠性。

目標跟蹤和飛彈瞄準站的模塊化配置原則使得它能在採用各種底盤(輪式,履帶式,艦載)的彈炮結合防空系統上使用。

「頭盔」雷達的研製者不但拖延了研製期限,也沒有達到用戶的一系列技術要求。但據「穩相加速器」公司官方人士稱,該企業「完全履行了自己對儀表製造設計局的義務」。

鑑於業已形成的局面,儀表製造設計局決定自行研製多功能相控陣火控雷達,同時吸收拉特普公司參與(該企業參加了定相天線陣列波束控制系統試驗樣品的研製與生產)。

2005年,儀表製造設計局提出了新系統方案,研製它需要更長的時間。阿聯同意更改期限。按照新的時間表,第一批系統應於2006年交付,爾後在三年的時間裡向阿聯軍隊完成全部交貨任務。

2006型的系統安裝儀表製造設計局研製的新型多功能毫米波相控陣跟蹤雷達。修整後使系統的戰術技術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例如,能夠同時消滅的目標數量從2個增加到4個,截獲目標距離為200-20000米,高度為0-15000米(以前是1-10000米)。允許目標速度可達1000米/秒。儀表製造設計局承諾新的彈炮結合防空系統在受到無線電對抗時具有高度的穩定性。仔細研究了採用履帶式底盤(白俄羅斯的ГМ352М1Е型)或一系列輪式底盤(МЗКТ-7930、卡馬斯-6350、MAN等)的方案,以及作為固定設防的要地防空系統部署。顯然,交付給阿聯的將採用卡馬斯-6350 履帶式底盤和ГМ352М1Е輪式底盤。

2006年中期,「鎧甲-C1」彈炮結合防空系統在卡普斯京亞爾靶場成功地進行了試驗。阿聯延長了「鎧甲-C1」系統的交貨期限,即2007年交付12套,2008年交付24套,2009年交付14套。全部系統將採用8×8輪式底盤,阿聯打算採用MAN公司的汽車作為底盤。2006年底,儀表製造設計局向阿聯交付了演示樣品,用於在國外進行第一階段的測試。第二階段測試計劃2007年夏季進行。

同時,該系統的出口地理範圍在擴大。不久前獲悉與敘利亞籤訂了提供36套該系統的合同。此外,儀表製造設計局與阿爾及利亞籤訂了第三份供應「鎧甲」系統的合同。

該系統的主要部分在儀表製造設計局的3家下屬企業生產。1РС1-1Е分米波目標探測雷達由全俄無線電技術科學研究所研製。用於確保戰車之間交換數據的自動化通信設備系統由沃羅涅日通信研究所和「星座」康採恩股份公司合作研製。數據轉發設計由「光纖信息轉發系統中心」公司研製。

系統特點與戰術技術性能

「鎧甲-C1」彈炮結合防空系統的特點是:複合式彈炮結合武器;能在各種目標(首先是高精度武器及其載機)的作戰使用條件、對抗手段與方法的全部條件範圍內有效消滅之,並考慮到它們在2020-2025年前的發展前景;採用高智能、多體制、多波段、適應性的無線電定位-光學控制系統。具有很高的抗幹擾性,工作可靠;使用高速、高機動性防空飛彈,能高效摧毀各種目標(摧毀概率0.7-0.95);單獨作戰和在數輛戰車構成的分隊編成中都可保持自動作戰工作狀態;因為每個戰鬥單位都有探測、跟蹤和殺傷裝備,所以具備很高的作戰使用自持力;戰車配置採用模塊化原則,能搭載不同的運載工具,也能固定設置。

系統構成:1輛戰車(每連6輛),1個連指揮所,防空飛彈,30毫米炮彈,運輸裝填車(每2輛戰車配備1輛運輸裝填車),教學訓練器材,技術維護設備;

戰術技術性能:

分米波目標探測雷達的方位角與高低角探測範圍為360×60度;空中目標探測距離小於36公裡;自動測量方位、距離、高低角和速度;

毫米波相控陣目標跟蹤雷達的方位與高低角探測範圍為45×45度;空中目標探測距離小於28公裡;

空中和地面目標光電跟蹤系統的自動截獲與跟蹤距離小於18公裡;視場為1.8×2.7度;

57Э6-Е防空飛彈的彈長為3200毫米,直徑90/76 毫米(雙口徑);重量(箱中/無箱) 94 / 74.5公斤;戰鬥部重16公斤;目標殺傷距離1200-20000米;目標殺傷高度15-15000米;目標最大飛行速度小於1000米/秒;飛彈最大飛行速度1300米/秒;彈藥基數8-12枚;

高炮(2門2А38М)口徑為30毫米;射擊速度5000發/分鐘;炮彈初速度960米/秒;目標殺傷距離200-4000米;彈藥基數1400發;目標殺傷高度0-3000米;

系統展開時間為5分鐘;

戰車乘員編制人數3人;

戰車重量20噸;

反應時間4-6秒。

作者: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夫,亞歷山大·賓丘克,薩伊德·阿米諾夫

編譯:知遠/舒克

未經許可 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俄羅斯的鎧甲-S1彈炮合一防空系統,優秀的防空衛士
    雖然戰機不斷發展,為了應對戰機,防空武器也是在不斷更新。從可攜式的飛彈,到各型的防空火炮和飛彈。不過今年小編要介紹一款彈炮合一的防空武器,俄羅斯的鎧甲-S1防空系統。鎧甲-S1可以說是俄羅斯最新裝備的一型武器,它在2015年亮相在俄羅斯的衛國70周年的慶典中。它是由俄羅斯的圖拉儀器製造設計局研製的。為什麼要設計這樣「炮彈合一」的防空武器呢?因為防空火炮的射程有限,而防空飛彈又存在最小作戰距離的限制,因此俄羅斯就想要要一種360度無死角的防空武器。於是就催生了彈炮合一的防空系統。
  • 俄海軍將接收首艘裝備「鎧甲-M」彈炮合一防空系統的軍艦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俄羅斯國防部新聞與信息管理局海軍發言人伊戈爾·德加洛表示,俄海軍將於11月21日接裝第一艘裝備「鎧甲-M」彈炮合一防空系統的軍艦。消息稱:「根據俄羅斯海軍總司令葉夫梅諾夫的指示,22800型『奧金佐沃』號小型飛彈艦的列裝儀式將於11月21日在波羅的斯克舉行。」
  • 曾經擊落F-117的網紅部隊,新列裝「鎧甲-S1」彈炮合一防空系統
    一個多月之後,該防空飛彈營又擊落了一架美國空軍的F-16CJ「野鼬鼠」防空壓制戰鬥機。 前幾天,這個網紅部隊又列裝了新武器——「鎧甲-S1」彈炮合一防空系統,儀式比較盛大,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親臨現場。
  • 俄羅斯鎧甲S1彈炮合一防空系統,對抗巡航飛彈新利器
    特別是在美國退出"中導條約"後,已經開始研製全新的巡航飛彈和彈道飛彈,為此俄羅斯必須加強自身的防空能力,才能有效對抗美國的新式飛彈武器。從2019年至今的俄羅斯多次防空大演習中,代號為"鎧甲S1"的彈炮合一防空系統,成為俄軍末端反導系統的核心。鎧甲S1彈炮合一防空系統由俄羅斯圖拉儀器製造公司研製,是目前俄羅斯最先進的末端防空反導系統。
  • 塞爾維亞總統視察飛彈部隊 配備俄制「鎧甲S1」彈炮合一防空系統
    5月2日,塞爾維亞總統亞歷山大·武契奇在國防部長亞歷山大·武林和總參謀長米蘭·莫西洛維奇的陪同下,參觀了空軍第250飛彈旅第3防空營的營地。該部隊在2020年2月底接受了6輛俄羅斯96K6「鎧甲S1」彈炮合一防空系統,成為塞爾維亞軍隊中,防空系統最先進的作戰單位。第3防空營所在的第250防空飛彈旅,在1999年北約對南斯拉夫的軍事行動中,憑藉突出的戰績登上世界各大媒體的頭版。
  • 俄媒:俄軍首次北極試射「鎧甲」-SA彈炮合一防空系統
    參考消息網8月10日報導《俄羅斯報》網站8月8日發表了題為《軍方在北極試射「鎧甲」-SA防空飛彈系統》的報導,內容編譯如下:俄北極集團軍防空部隊首次在亞歷山大地島完成「鎧甲」-SA彈炮合一防空系統的試射。
  • 塞爾維亞總統授予防空部隊特殊獎盃,F117殘骸去向明了
    而在此之前,塞爾維亞總統還是看望了一支防空部隊,並且帶去了一座特殊的獎盃,而這也深深刺激了美軍。前不久,塞爾維亞空軍第250防空飛彈旅第3防空飛彈營,接收了從俄羅斯訂購的首批「鎧甲-S1」彈炮合一防空系統,塞爾維亞總統前往視察的同時,獎勵了該部隊一件特殊的「禮物」,竟然是用美軍F-117戰機殘骸做成的獎盃!這是怎麼一回事?為何說這是遲來的獎勵?
  • 貝拉谷底驚天一擊被重寫,土耳其摧毀敘防空系統,鎧甲S1重蹈覆轍
    (被土耳其摧毀的敘利亞軍隊"鎧甲S1"型彈炮合一防空系統,就在幾天前這套系統還連續擊落了6架土耳其無人機)根據環球網3月4日的報導稱,土耳其空軍出動無人機摧毀了位於敘利亞伊德利卜地區的敘防空軍"鎧甲S1"彈炮合一防空系統。
  • 海基「鎧甲」防空飛彈裝備上軍艦,俄羅斯是準備一條道路走到黑!
    近日據環球網收錄: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4日報導,俄羅斯海軍方面日前發布消息說,俄首艘裝備海基「鎧甲-M」彈炮合一防空系統的軍艦已完成試驗。此次海基「鎧甲」系統是俄羅斯又一次將防空飛彈系統搬上舞臺。據說這艘軍艦將於11月服役。服役後將大大增強俄羅斯的海軍力量。
  • 能讓美軍為武裝直升機發愁,俄羅斯2S38和鎧甲SM真不簡單
    美軍所說的新防空威脅,據稱就是俄羅斯2S38防空高炮和鎧甲SM防空系統。 2S38防空高炮和鎧甲SM防空系統是俄軍現役最新的短程防空系統,這兩款防空系統的性能和設計都非常突出,在應對低空作業的武裝/運輸直升機方面,2S38和鎧甲SM也確實是一把好手。 至於對抗這兩款新的防空裝備,高速是一個思路。
  • 中國已有彈炮合一系統,為何還要09式自行高炮?彈炮合一不好嗎?
    在這次實彈演習的防空科目中,除了中國陸軍已經裝備的09式雙35毫米自行高炮外,我們還可以看到中國陸軍裝備的另一款野戰防空裝備——PGZ-04A彈炮合一系統。 報導中的PGZ-04A彈炮合一系統 和僅能夠用35毫米高炮進行野戰防空的09式雙35毫米自行高炮不同,PGZ-04A彈炮合一系統除了裝備了4門25毫米高射炮之外,
  • 開創世界先河的俄羅斯,研發出彈炮合一的卡什坦近防武器系統
    當時的蘇聯也不例外,研發出了AK-630近防炮系統,但是在後來的蘇聯專家認為,僅憑多管小口徑火炮的火力,想要在1.5公裡距離內有效地攔截現代更加先進的反艦飛彈是極為困難的,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將防禦飛彈也加入這套系統之中,在這個思想之下,後來的俄羅斯研發出俄羅斯的第二代近程防禦武器系統-彈炮結合的「慄樹」近程防空系統。
  • 中國版「鎧甲-S1」,價格只有俄羅斯原版三分之一,銷售成績卻十分慘澹
    在昨天本人大致介紹了下中國進口俄羅斯「道爾」防空飛彈系統,並以其為基礎,仿製出「紅旗-17」防空系統和「紅旗-17A」防空系統。但談到俄羅斯的「道爾」防空飛彈系統,又怎麼能不談到俄羅斯的「鎧甲-S1」防空系統呢?
  • 俄新型艦載鎧甲-M系統,到底有多強大?
    最近俄羅斯製造了一型22800小型飛彈艦船,這艘小型艦船是最新型的「紅帶蛛」級小型飛彈艇,排水量800噸左右,長約67米,航速可達30節。這艘小型艦船上安裝了俄羅斯最新版本的彈炮合一武器系統「鎧甲-ME」。「鎧甲-M」是「鎧甲-S1」陸基彈炮合一防空系統的海基型,最新版本是「鎧甲」-ME型近防彈炮合一武器系統,該系統於2018年研製出來。
  • 35毫米自行高炮將變身彈炮合一系統,招採項目佐證
    細心的網友發現,35毫米自行高炮要加裝防空飛彈,變身彈炮合一系統了。兩個招採項目對此提供了佐證,一個是為輪式35毫米高炮加裝防空飛彈提供模擬訓練器,一個是為履帶式35毫米高炮加裝防空飛彈研製紅外熱像儀。
  • 俄軍列裝S-500防空系統,多國已表露購買意願,俄或首選我國
    俄羅斯在防空飛彈系統領域向來一直處於領跑的位置,俄制防空飛彈也因其優秀的性能和暢銷許多國家。為了應對美國的全球快速打擊和北約集團勢力東擴,俄羅斯已經相繼列裝了S-300和S-400等先進的防空飛彈系統,構建了龐大的國土防空體系。
  • 土耳其擊落第三架敘戰機 摧毀敘軍俄制防空系統
    (原標題:土耳其擊落第三架敘戰機 摧毀敘軍俄制防空系統)
  • 美國要小心了,俄部署機動型防空團,重量級防空系統裝備各大軍區
    俄羅斯又有大動作,全軍區部署重量級防空系統,專門對付巡航飛彈,美國是否要小心了?俄羅斯邊境有大動作據俄羅斯國防部機關報《紅星報》10日報導,俄羅斯已經開始在西伯利亞地區和遠東地區部署若干個快速機動型防空團,防空團的主要裝備是俄羅斯軍隊最新裝備的「鎧甲-S1」防空系統。該系統於2012年裝備俄羅斯軍隊,最早亮相於2015的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慶典。
  • 單35mm轉膛炮的防空精銳——談談SWS2型彈炮合一防空系統
    來源:蔣蔣的兵工廠在最近的央視節目中,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展示了一種輪式彈炮合一防空系統系統,安裝了4枚天燕90防空飛彈,其單管35mm炮還採用比較少見的轉膛設計,他就是SWS2型彈炮合一防空系統。SWS2型彈炮結合系的總設計師為裴益軒,立項研製時間為2013年,北方工業於2016年在珠海航展上展示,採用了VN-1型8X8輪式裝甲車底盤,也可換裝其他底盤。
  • 面對以色列空襲,敘利亞的俄制防空系統一彈未發,問題到底出在哪
    鎧甲-S1系統在敘利亞戰場上,似乎俄羅斯人的武器裝備始終沒能有個好消息。不是S-300飛彈系統啞火,就是如今俄制的「鎧甲-S1」彈炮合一防空系統一彈未發全程靜默。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俄羅斯的防空裝備,在敘利亞當靶子了。外界的一眾觀察人士,除開俄羅斯本土,其他人士對於這種一而再再而三的事情,始終還是抱有一個「看戲」的態度。難不成俄羅斯真的沒落了?他的防空系統到底怎麼了?還是故意在產品上下了手腳,和以色列暗中達成了什麼秘密協議?我們從「鎧甲-S1」的本身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