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熱播的《軍師聯盟》不僅讓人們一睹優秀演員的風採,更讓人們了解了三國時期的那段歷史。
其中,甄宓的人生命運最牽動人心。
甄宓,曹丕的妻子,袁紹次子袁熙的前妻。183年1與26日出生於河北省無極縣,先後嫁入袁氏和曹氏兩大豪門,在獲得曹丕寵愛的同時,還得到曹操、曹植父子的喜愛,與曹丕的愛情結晶曹叡後來成為帝王……集萬千寵愛為一身的甄宓,最後卻被丈夫曹丕賜死,下葬時其披頭散髮,用糠塞口。
縱觀甄宓一生,其才華橫溢、機智敏銳、賢良淑德,展示了魏晉士族女性才女風範。但自古紅顏多薄命,每一個才貌出眾的古代女子,都演繹了一出跌宕起伏的命運史。
1
與曹丕上演姐弟戀
甄宓與曹丕的相識,在現在看來,頗具有浪漫色彩。
公元204年,曹操攻破冀州鄴城,曹丕率領眾幹兵將進入袁府,看到有個少婦披頭散髮,臉上也很髒,躲在劉夫人(袁紹母親)身後哭泣,曹丕問她是誰,劉夫人回答:「是袁熙妻子。」然後曹丕幫她把髮髻挽起,用手巾擦拭面龐,發現她美貌非凡,驚為天人。
曹操對甄宓一見傾心,請求曹操將甄宓賜予他為妻,他對曹操說:「兒一生別無他求,只有此人在側,此生足矣!望父皇念兒雖壯年而無人相伴之分,予以成全!」話已至此,曹操不好拒絕,只好同意將甄宓嫁與曹丕。
曹丕抱得了美人歸,真是一個爽字了得。那時候曹丕不過18歲,而甄宓呢?已經23歲了。
甄宓與曹丕結婚後,兩人度過一段甜蜜時光。甄宓為曹丕生下一兒一女,兒子曹叡既是後來的魏明帝
曹丕與甄宓的婚姻存續了16年。
曹操一怒殺臣為紅顏
曹操其實在官渡之戰後就聽說了甄氏的美麗,本來在攻打鄴城的時候,就悄悄地派重兵包圍了甄氏所居住的地方,沒想到曹丕先曹操一步將人帶走,還主動向曹操提出迎娶。再怎麼喜歡美女,也不能跟兒子搶啊,曹操只能無奈地成全了兩人。
得不到的總是最好的,這是人的劣根性。曹操也不例外,雖然看著自己喜歡的美人嫁給了兒子,可是他仍對甄氏念念不忘。
關於曹操與甄宓曖昧關係的歷史版本很多,都無法考證。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孔融是被曹操殺害的。孔融,孔子的二十世孫,恃才傲物。我們對他的了解一般都只停留在孔融讓梨這個典故裡。而關於曹操殺他的原因,這其中就牽扯到曹操和甄宓。原來孔融曾寫過一封信給曹操,他信中提到「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曹操不明白他什麼意思,就回信問孔融。孔融告訴曹操「以今度之,想當然耳」。
其實孔融這是嘲笑曹丕取了甄宓,而曹操又與自己的兒媳之間有了曖昧關係,甚至有私情。本來掩蓋在遮羞布下的家醜,就這樣被孔融以「侮謾之辭」揭露出來,曹操當然不幹了,他可是自詡為周文公的,怎麼會做出這樣的事情呢?即使有也不能說。曹操頓時惱羞成怒地殺了孔融。
曹植 世間唯你獨好
當年曹操、曹丕攻打鄴城的時候,曹植才13歲(此時甄宓已經23歲),因為年齡的關係,他沒能隨軍出徵,自然也沒第一時間見到大美女。可是自從甄妃進了曹家門,曹植就為嫂嫂的美貌所傾倒了。於是趁著曹丕在外打仗,多情小叔和美麗嫂子的故事就上演了。
甄宓和曹植兩個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有著相似的命運。曹植才華橫溢,在政治上一直是曹丕的對手,從一開始就受到曹丕的打壓,所以曹植才做了個「煮豆燃豆萁」的詩。一個是逐漸失去愛情的絕世美女,一個是被老哥排擠的天才弟弟,惺惺相惜之情溢於言表啊。
甄宓死的那年,曹植到洛陽去朝見哥哥。甄宓生的太子曹叡陪皇叔曹植吃飯。曹植看著侄子,想起甄宓之死,心中酸楚無比。飯後,曹丕將甄宓的遺物玉鏤金帶枕送給了曹植。曹植睹物思人,返封地時途經洛水,夜宿舟中,恍惚之間,遙見甄宓凌波御風而來。曹植一驚而醒,原來是南柯一夢。回到鄄城,曹植腦海裡還在翻騰著與甄宓洛水相遇的情景,於是文思激蕩,寫了一篇《感甄賦》,四年後(公元234年)明帝曹叡繼位,覺原賦名字不雅,遂改為《洛神賦》。在這篇賦中曹植用了大量篇幅描寫洛神宓妃的美貌、姿態和裝束。
2
三國時有「北有甄姬,南有二喬」之說,可見甄宓在三國鼎立時人們心中的地位。
甄宓到底有多美?我們從有限的資料和美麗的傳說中馳騁著想像,來想像她「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的美麗;想像她「仿佛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回雪。」的氣質;想像她「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雲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瑰姿豔逸,儀靜體閒。柔情綽態,媚於語言。」的絕世無雙。
如果憑藉這些詩句仍無法想像出甄宓的美,那就可著勁地想,你想多美就有多美。
甄宓在女子中也是頗有才學的。雖然不及蔡文姬才情無雙,卻也能做到有詩詞傳世。一曲《塘上行》堪稱樂府詩歌的典範,膾炙人口,流傳至今。
甄宓能作詩並不奇怪,史書載「後自少至長,不好戲弄。」甄宓3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然而她並沒有因此而缺乏管教。傳說她8歲的時候,家門口來了個戲班子,匡匡鏘鏘很熱鬧,小姐妹們都去趴著窗口看,只有甄宓沒去。家人就很好奇,問她:「小孩子不愛湊熱鬧的嗎?」甄宓說:「這些不應該是女人該看的東西。」
9歲的時候,甄宓開始學寫字。兄長們笑話她,女孩子家家學什麼寫字,難道想當女博士嗎?(博士是漢代的官名,我並沒有黑「女博士」。)甄宓說:「賢淑的女人,都得從古代的事情中吸取經驗教訓,不讀書怎麼行。」小時候的甄宓就已經顯示出和別人家的孩子不一樣的氣場了。
讀得書多,自然有用的時候。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老百姓要逃難,很多人就紛紛變賣首飾,而甄家趁機就做起了屯積居奇的事兒,把別人家的珠寶首飾低價買回來。甄宓見到了,就勸她的母親:你這樣做是不對的,我們家裡屯了那麼多黃白之物,總有一天會被人眼紅看上。到時候家裡就要遭大難了。不如趁現在把家裡的米糧拿出來分給吃不飽肚子的鄉親,廣結善緣。母親聽了,覺得有理,便開倉賑濟饑民。甄家在當地素有號召力,附近的富戶也效法開倉。災荒得到緩解,地方也穩定下來。據說。從那以後,洛神甄宓的賢名廣為流傳。
關於描述甄宓賢德的,《魏書》《魏略》中有記載。尤其是關於其如何孝順的,有這樣一件事。
在建安十六年,曹操率軍徵討關中,當時卞夫人隨軍出徵,軍隊駐紮在孟津,曹丕和甄宓留守鄴城。當時,卞夫人身體偶有不適,消息傳到鄴城,甄宓非常擔心,白天晚上都不停的流淚。身邊的人說卞夫人身體已經好轉了,甄宓還不相信,說:「就算是夫人(卞夫人)在家的時候,生病都要等一段時間才會好轉,現在相隔這麼遠,你們說病就好了,不可能會這麼快。」一直到收到卞夫人的親筆書信,告訴身體確實好了,甄宓才高興起來。後來,曹操率軍歸來,甄宓遠遠看到卞夫人的車駕,,悲喜交加流淚不已,感動了周圍的所有人。卞夫人自己也感動得流淚,婆婆媳婦哭成一團。卞夫人經常對人說,甄宓真是一個孝順的兒媳婦!
3
甄宓死於公元221年。一代美人就此香消玉殞,年僅四十歲。
據《三國志》的記載,造成甄宓不幸的主要原因是曹丕的另一個女人郭女王。
郭女王這個人非常有心計,在曹丕爭奪魏王世子中出謀劃策,讓曹丕刮目相看。曹操死後,曹丕即位為魏王,就封郭女王為夫人。郭女王要更上一層樓的話,就必須搬掉前面的絆腳石、當時的魏王王妃甄宓。郭女王耍了不少手段,讓曹丕更加厭惡甄宓,而甄宓遠在異地,漸漸失寵,也經常發牢騷,埋怨曹丕。然後,在得到曹丕的首肯下,郭女王出面執行甄宓的死刑,逼迫甄宓自盡。
甄宓死時非常悽慘,黑髮遮面,糟糠掩口。
曹丕死後,甄宓的兒子曹叡即位,成為魏明帝,追封甄宓為文昭甄皇后。
在古代封建社會,一個女子的一生不是她自己決定的,特別是皇帝的女人。常言道,最是無情帝王家。甄宓想必是體會極深,曹丕最初對她珍愛有加,言聽計從,後來冷漠無情,移情別戀。如花美眷,終是不敵似水流年的,美人遲暮,便是恩寵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