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每個爸爸都應單獨帶孩子去旅遊

2021-02-22 億童學園

暑假正是旅遊旺季,不少家庭會帶孩子外出遊玩。如果是兩位爸爸各自帶著孩子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他們在路上又會經歷什麼呢?看完這篇文章,也許你看後更願意也更放心把孩子交給爸爸,讓他們來一次單獨的旅行,給爸爸一次做「完整的家長」的機會。

首先,介紹一下我們今天的主角:


左邊:丁爸爸和5歲的女兒妞妞

右邊:彭爸爸和6歲的兒子坨坨


背景:沒有出現在這次旅行中的兩位媽媽是同事和朋友關係,兩人因工作原因,無法參與親子遊,因此商量能不能將這個任務交給兩個爸爸完成,沒想到兩位爸爸聽完媽媽的建議後欣然同意,信心滿滿地接受挑戰。(註:孩子見過面,但兩位爸爸之間並不熟悉)爸爸們的表現讓兩位媽媽十分感動,也對他們充滿了期待,這次他們單獨的旅行,會擦出怎樣的「火花」?讓我們跟隨爸爸們的腳步,見證這次奇妙的旅行吧!

因為是第一次旅行,兩家人商量了一個為期3天的旅行計劃,在徵求孩子們的意見後,最後將旅行的地點定在廣州長隆動物園,和動物們來一次親密接觸。出行前,他們將這次旅遊的任務做了一次分工,丁爸爸是企業高管,經常去各地出差,因此對坐火車和住酒店非常有經驗,因此這次旅行的出行住宿都由丁偉爸爸負責。彭爸爸是一個資深吃貨,同時在生活中也注重養生,因此旅行的這幾天孩子們去哪裡吃,吃什麼好,都由他來負責。兩位爸爸各自發揮自己的優勢,將旅行的各環節安排好,兩位媽媽的心理壓力頓時也減緩了不少。

坐上火車的兩個小傢伙,開始的時候都興奮不已,嘰嘰喳喳有說不完的話題。可是,從武漢坐高鐵到廣州,有5個小時的時間,孩子們漸漸感到無聊坐不住了,就連窗外的風景也不再能吸引他們的興趣。兩位爸爸們早就料到這一點,拿出他們準備的「哄娃神器」,頓時,孩子就被書中精彩的內容所深深吸引了。爸爸們說孩子在平時就喜歡看書,這次去長隆動物園,還特意為孩子們準備了動物系列圖書。不得不為兩位爸爸的用心和智慧點讚,孩子們在閱讀過程中,想到即將要見到的這些動物,路途上的無聊早已跑得不見蹤影,代替的是滿滿的激動和期待!


◆ 囧事:爸爸扎不好辮子


順利到達酒店後,經過一晚上的休息整頓,第二天,孩子們元氣滿滿地準備向動物園出發。妞妞是一個愛美的小女孩,每天媽媽都給她梳漂亮的髮型。可是,和爸爸在一起,儘管爸爸提前給妞妞練習扎辮子了,手仍然沒有媽媽的靈巧,精益求精的妞妞爸,反反覆覆扎了好幾次,才勉強過關。


◆ 趣事:穿越動物王國


在動物園裡,爸爸和孩子們乘坐免費的半開放式小火車深入到叢林和草原,全程約40分鐘。一路上,可以看到成群的長頸鹿、斑馬、羚羊、鴕鳥、火烈鳥等等,它們閒庭信步,自由自在地生活著;狼、老虎、熊、獅子等猛獸不是關在籠子裡的,它們在隔著水區的地帶,充滿了活力。爸爸們也像回到了小時候,和孩子們一起歡呼,就像穿越非洲大草原一樣,共同感受這片天地帶來的最原始的快樂。

(穿越動物王國的奇妙時光)


◆ 難事:完成景區所有路程


長隆動物園佔地面積巨大,其景點分散各地,孩子們要徒步到達景點,且有的景點等待時間很長。途中,剛開始孩子們覺得挺有意思,但不一會就開始撒嬌要休息或者找爸爸抱。爸爸們一直想方設法地鼓勵他們,或將路途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以此分散孩子們對身體疲憊的注意力。在參觀熊貓館的時候,孩子們終於體力不支,爸爸們便背著孩子走了一程。之後的路程中,如果有一個孩子走不動了,另外一個孩子就去扶著他,給他鼓勵。當坐上空中纜車時,孩子們已經精疲力盡,但卻欣賞到了最美的風光。


百密一疏,兩個爸爸發現從廣州回武漢的高鐵票已經賣完了,後悔沒有提前預定。但這不是問題,他們決定從深圳回,預留出時間帶孩子去海邊玩。在海邊,這個計劃外的景點給孩子帶來太多的刺激和驚喜。孩子帶著遊泳圈在爸爸雙手牢牢的保護下,一次次感受海浪帶來的衝擊,有時浪頭過高,孩子免不了嗆上一口水。但興奮和刺激很快掩蓋了暫時的難受,孩子和爸爸在水裡也在摸索著經驗,比如浪頭一來,爸爸將孩子託舉起來,遊戲反反覆覆,不知疲憊……如果媽媽在,鐵定是玩不了這冒險的遊戲,她們會說,太危險了、會生病等等理由。

@ 彭爸爸

相信孩子,就是解放自己

出於對很多生活細節的疏忽,爸爸容易成為家庭裡更粗心大意的那個,我也不例外。所以在出發前,我跟兒子說:我可能沒辦法像媽媽一樣照顧到你,你要自己想辦法。一句話,把自己的事情減少了一半。這一路,真的有很多事情是他自己去完成的。吃飯、睡覺、洗漱、以及自己小物件的整理,我幾乎都不參與。而每天開箱取件,次日打包整理,他雖然幫不上太大的忙,卻不添亂,這讓我頗感欣慰。


像成人般對待孩子,孩子愈發像成人

我們遭遇過困難,譬如長時間坐車、睡眠不足、又或是長距離徒步的時候。大部分時間裡,我不用命令式語氣,試圖把每件事情用更溫和的方式進行說明。當我像成人般對他時,他也愈發像個成人。因為我們之間的關係是平等的。在平等之中,蘊含著強大的力量,無論是哪種人際關係。

大多數擔憂都是沒有根據的

當我第一次和朋友說起這次旅行的時候,大家都會問的第一個問題(或者假設)是:孩子的午睡怎麼辦?孩子要媽媽怎麼辦?孩子還太小了吧?……我猜這些都是合理的理由,但我們也會發現孩子處在一個過度保護的世界裡。我理解家長們包括我自己希望孩子是安全的,但我們也可以冒一點風險,讓孩子體驗更有趣的生活。當然,前提是要有大人在旁細心看護。

發現孩子的另外一面

孩子比我想像中的能力要強得多。我們每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她的適應能力總是比我更強更快,比如在回來的高鐵上,她主動去和另外一個小女孩交上了好朋友,兩個人開心地做起遊戲,她知道如何在無聊的時光中,找到讓自己快樂、開心的事情來做。這次旅行真的是讓我們更加了解和欣賞對方。從這次旅行開始,我們擁有了共同的回憶和經歷,它讓我們更貼近彼此。

帶孩子旅遊,我想是爸爸和孩子相處的最好機會之一。因為旅遊本身就能讓孩子有許多和平日裡在家不一樣的體驗。帶孩子出遊,並不是媽媽的專利,爸爸有力氣,爸爸善運動,爸爸可以給孩子帶來更多的看世界的角度。如果你是爸爸,你帶孩子出門旅遊過嗎?旅途中有沒有些感受?歡迎來評論區留言哦~

點擊下方小程序

切換買買買模式

為寶寶挑一套適合的書吧~

▽▽▽

熱文推薦

起床看,睡前看,連火車上都要看,這套書究竟有什麼魔力?

20年後最有出息的,是這5類孩子!

男童公車上練吊環:不講規則的父母,才是孩子成長的絆腳石


關注億童父母學院公眾號,點擊自定義菜單→「精彩再現」→「號內搜文」,輸入任意關鍵詞就能進行歷史文章檢索哦~

相關焦點

  • 2020年親子旅遊暑假篇:今年暑假帶孩子去哪裡才好?
    即使我們身處在這個情況特殊的2020年,相信大家對於旅遊的憧憬有增無減。剛剛送走了五一,端午假期也即將到來,再過一個月,孩子們的暑假也不遠啦。一場旅行的意義對於大人和孩子來說都是意義非凡的體驗。那麼,在「安全第一」的宗旨下,今年暑假帶孩子去哪裡親子旅遊比較好呢?
  • 為什麼每個孩子都渴望爸爸能製作並穿上卡通服和他一起走秀呢
    為什麼每個孩子都渴望有一個這樣的爸爸,並和爸爸一起走這樣的秀呢?1.和爸爸一起遊戲,寶寶開心啊美女與野獸孩子也知道,這是個遊戲,遊戲是孩子的生命,玩起來,他們身心愉悅,更何況是和爸爸在一起呢?那就更快樂了。快樂的事情,孩子當然越一做。
  • 在蘇州也可以與孩子大玩「爸爸帶我去哪兒」 親子闖關更有5000旅遊基金相送!
    ▼    作為《爸爸去哪兒》三季一集不落的死忠粉  聽到這個消息,無疑是心痛的  一個黑體大寫加粗帶下劃線的  ▼    《爸爸去哪兒》雖然停播了  但是有些東西永遠不會變  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和祝福  為此蘇州大運城購物中心  也替蘇州爸爸媽媽們帶來了
  • 爸爸去哪兒?爸爸在孩子教育中的缺失,對孩子會造成多大的影響?
    說起帶孩子,人們腦子裡的馬上浮現出來的應該都是媽媽帶孩子的場景。確實是,在我國帶孩子、教育孩子好像一直都是媽媽在做的事情,大部分爸爸在對孩子的教育方面的付出都是沒有媽媽多的。當別的孩子開心的和爸爸媽媽一起玩耍時,自己卻只有媽媽時,孩子會怎麼想;當孩子看到別的小朋友都有父親的疼愛時,孩子的心裡又會是什麼滋味;當有人問孩子「怎麼從來都不見你爸爸」時,孩子心裡又會怎麼想?
  • 深電視丨《爸爸回來了2》給了《爸爸去哪兒3》 溫柔一刀
    但節目開始前幾期,唐志中每期都會帶上一個明星朋友,像黑人出現過至少三期。節目本質是觀察父親和孩子獨處的時光,不是看明星與大人互動的情況。我在想還有一個原因是,一個父親帶倆娃,根本照顧不過來,剪輯師無法全面捕捉孩子與父親的互動,這點可參考《爸爸去哪兒2》的曹格,這勢必造成孩子中總有一個性格模糊,無法擊中觀眾內心。唐志中的問題出現在不自信,總喜歡拉個明星朋友上鏡,幫自己充面子。
  • 【親子課堂】帶孩子去露營吧,幫助他找到真正的自己
    雖然不是每個爸爸都要像戶外生存專家貝爾這樣嚴格要求孩子,但時常讓孩子零距離接觸自然、與有生命的東西接觸交流還是很有必要的,野營就是這樣一項可以同時增進家長、孩子與自然的交流的好活動。爸爸、媽媽和孩子,每個人都要參與地點的選擇,線路的規劃,裝備的準備,帳篷的安裝,安全的防護。這已經近乎是一次家族遷徙的小型演練了。旅行,是最容易考驗一對戀人是否默契合拍的方式;野營,則是最容易考驗一個家庭是否和諧融洽的方式。
  • 與媳婦吵架後媳婦單獨和異性去旅遊,這個事大家怎麼看?
    平心而論,在自己有老公的情況下,和別的男人因私事獨處長時間,特別是旅遊這種特別私人的事情,是不會去做的。先說旅遊,除了報團,如果讓你單獨和一個人去旅遊,那麼這個人一定是和你無比親近的。要麼是親朋好友,要麼就是喜歡的人了。因為旅遊是一種壓縮版的生活相處,不親密,誰特麼會去相處?要是無感或者討厭的人,避之不及呢。
  • 為什麼華德福教育不倡導帶孩子去旅行?
    我的心很容易安定,我和我當年小小的女兒,在那51天的流浪生活裡,經歷了很多很多,有些事情,我至今回憶不起是真實的還是在夢中。 我從不做任何旅遊攻略,哪裡黑哪裡歇,哪裡好玩哪裡呆上幾天,幾十元的旅館也住,幾百元的酒店也住。
  • 在我家,爸爸帶孩子是這個畫風~
    先問大伙兒一個問題,你家娃都是誰帶?我估麼有說姥姥姥爺帶的,爺爺奶奶帶的,或是媽媽全職帶的,但很少會有說爸爸帶的。現在流行一個詞兒,「喪偶式育兒」,意思是爸爸在孩子的養育過程中扮演的是一個可有可無的角色,現在的社會現象也確實體現了這一點,咱經常能看到媽媽抱著孩子去遊樂場玩,去醫院掛號排隊看病,但很少會看到爸爸的身影。
  • 爸爸帶4歲女兒騎行拉薩:為什麼要帶孩子見世面?這是最好的答案
    阿鈄騎車帶女兒去拉薩這件事,也遭到了很多人的質疑,前幾日意外登上微博熱搜後,更是受到了鋪天蓋地的冷嘲熱諷。「肯定有團隊營銷吧,怎麼可能是自己帶著女兒就去了,博眼球。」「太不負責任了吧,把4歲的孩子帶出去跟你風餐露宿。」
  • 父親節,最不能錯過帶爸爸去旅遊的地方,尤其是最後一個
    都說母愛如水,父愛如山,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便是父親節,這一天屬於偉大的父親們。記得上中學時朱自清老師的《背影》,字裡行間都能讓我們感受到父親的大愛如山。也能讓我們不管走到哪裡,都時刻記著父親的教誨及養育之恩。
  • 《爸爸去哪兒7》要來了?芒果臺為什麼如此執著於「爸爸」系列
    後來去了解了一下,李銳這次主持的節目不叫《爸爸去哪兒》,而是《爸7全開遊海南》,其實就是爸爸們帶著孩子到海南旅遊,不過就算換了名字,大家其實也都心知肚明,這就是換了殼子的《爸爸去哪兒7》。親子類綜藝受到限制,其實這類綜藝都拍不了了,但是芒果臺一直都在想辦法,一開始拍了《爸爸去哪兒6》,結果播不了,最後想辦法在海外播出。
  • 《爸爸去哪兒7》要來了?芒果臺為什麼如此執著於「爸爸」系列
    這可不是網友的謠傳,主持人李銳都已經行動起來了,有網友拍到了李銳帶著幾個家長和孩子在外錄製綜藝的畫面,同時,李銳自己還放出了視頻,直接喊話「寶爸們」,不就是暗示著《爸爸去哪兒》要來了嗎?後來去了解了一下,李銳這次主持的節目不叫《爸爸去哪兒》,而是《爸7全開遊海南》,其實就是爸爸們帶著孩子到海南旅遊,不過就算換了名字,大家其實也都心知肚明,這就是換了殼子的《爸爸去哪兒7》。
  • 千萬別讓爸爸帶娃!媽媽帶娃是讓孩子開心,爸爸帶娃是讓自己開心
    「女性帶孩子」,這似乎是一個不可破滅的定律。這是怎麼回事?大部分是因為女性更加細心、體貼,知道孩子需要什麼。而爸爸們神經大條違背了照顧孩子的原則。如果有一天,孩子被交到了爸爸手裡,將會發生一些列啼笑皆非的事情,老爸帶娃,開心的永遠是爸爸!很多網友都在網絡上分享帶娃的日常。
  • 帶孩子去露營吧!幫助他發現自然的奧秘,找到真正的自己!
    雖然不是每個爸爸都要像戶外生存專家貝爾這樣嚴格要求孩子,但時常讓孩子零距離接觸自然、與有生命的東西接觸交流還是很有必要的,野營就是這樣一項可以同時增進家長、孩子與自然的交流的好活動。最棒的野營,莫過於全家一起去。爸爸、媽媽和孩子,每個人都要參與地點的選擇,線路的規劃,裝備的準備,帳篷的安裝,安全的防護。這已經近乎是一次家族遷徙的小型演練了。
  • 為什么爸爸帶孩子越長久,孩子越優秀,答案扎心了
    最近看了一部公益片《取款機爸爸》:在年幼的孩子心裡,爸爸成了取款機,小女孩曾無數次幻想著爸爸能陪伴自己一起玩遊戲、做作業.但最終都沒有實現。公益片的最後,留下了這幾個字:童年只有一次,爸爸,陪陪我。父親的缺席,對孩子是巨大的遺憾著名兒童心理專家陳忻博士說有位記者採訪她一個問題:研究表明,父親在孩子成長中有重要作用,問她怎麼看?陳博士有點愕然:「怎麼看?確實是有很多研究,從不同角度表明,父親在孩子的成長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這點還需要研究嗎?這是一個共識。就算沒有研究支持,父親在孩子成長中也不可以做甩手掌柜。」
  • 帶著小孩去哪裡旅遊比較好-最合適帶孩子去旅遊的地方
    對於孩子還說,旅行不僅僅是一次玩的體驗,更可以學到許多課本上沒有的知識,那麼帶著小孩去哪裡旅遊比較好,今天就為大家推薦最合適帶孩子去旅遊的地方,希望可以幫到廣大家長。  1.青島
  • 千萬不要帶孩子去旅行!帶娃出行的真相,你一定要知道
    轉眼火熱的夏天過去了一半,不少寶媽在群裡討論帶娃去哪裡旅遊。也是,孩子的暑假也過去一半了,是時候帶出去撒個野,看看祖國美麗的河山了。夏天嘛,還是要去大海邊上玩玩~年年暑假帶娃出去,今年帶孩子去爬山!晨媽正饒有興味地看寶媽們聊得熱火朝天,突然有寶媽跳出一句:千萬別帶孩子去旅遊!太坑了!怎麼回事兒呢?
  • 妞爸薦書開團 | 每個孩子的成長,爸爸都不能缺席
    但是,工作不能缺席,就意味著孩子的陪伴一定會缺席。每天披星戴月,早晨出門的時候妞妞還沒有起床,晚上回來後,女兒也已經熟睡。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睡前和起床後,親一次自己的閨女。每個家庭,都有一個這樣的人作為全家的依靠。我們都懂,但孩子不知道。
  • 《爸爸去哪兒》裡的萌娃都長大了,全都變成小女神,令人感嘆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很多孩子小時候和長大之後的樣子都會存在很大的差別,因為在成長過程,不同的生活習慣,以及不同的教育,導致孩子的長相和小時候會發生很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