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德小姐——叛逆「壞小孩」的成長史

2021-02-20 Litsyd

    最近小婦人終於上映了,如果你get到了羅南和甜茶的顏,那這部同樣有他們出演的伯德小姐,絕對入股不虧。

    這是一個的青春片,像很多青春故事那樣充斥叛逆,犯錯,救贖等元素,別急,雖然聽起來有那麼點俗套,但青春時期,能和自己擰巴的事,確實就是親情,友情還有愛情,而這部電影的優秀之處,在於她貫穿電影線索和主題——親情,將成長的循序漸進和懂事的突如其來描述的細膩真實。

    

    電影的主角就是伯德小姐,Lady bird,她也叫克裡斯汀,然而直到電影結束前,她才願意接受克裡斯汀——這個父母為自己取的名字。在這之前,她作為Lady Bird,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叛逆少女,喜歡那些閃耀的,神秘的事物:時尚發光的紐約;美麗的畫報明星;舞臺上充滿魅力的話劇男一號;憂鬱神秘的樂隊男二號。而對於自己已擁有親人、朋友的幸運尚不可知,所以將自己的熱情和愛全部給了前者,而對後者舉起刺刀,惡語相向。萬幸,對於克裡斯汀來說,愛情,變成了經歷;朋友,最終沒有走散;親人,最後相互體諒和解。我說這是萬幸,是因為有的人被年少的愛情拉進泥沼,有的人和朋友一別即是天涯,有的人和親人只能子欲養而親不待。

    Lady bird和克裡斯汀就像是她的兩個自我,一個是幻想中的,一個是現實中的,幻想中的自我崇尚自由,任意妄為,也終將破滅,破滅掉的自我變成絲絲痕跡,在愛的粘合劑下,回歸現實,也將那部分的幻想完美融入到新的自我當中。對教會學校裡老師惡語傷害,在老師的包容下,她終究變成一個對於不同觀念包容的人。最後一幕她進入教堂,又從教堂中走出,莊嚴而肅穆,仿佛經過了依次洗禮,我想最後從教會中走出的她並不是對上帝有了多深刻的信仰,而是對世界給與她的包容和愛的吸納反饋。對於愛情的追逐,讓她甘願拋下父母過聖誕,拋下朋友,但是溫暖的父母和好友在愛情失意時的擁抱,讓她終於平順度過了戀愛大過天的青春期,最後的她也了解到了陪她度過戀愛大過天的父母朋友有多珍貴。對於大房子的執念和強烈的虛榮心,在家人一步一個腳印帶領大家度過生活艱難期的點滴中,學會了看清生活在虛榮心包裹下粗糲的本質。

    這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認識世界認識自我的過程,我們大概都是這樣,不是生來就能很好的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的。幸得有愛,跌跌撞撞,總是會一切向好。所以為什麼總是說成長不易,追其究竟是因為愛很珍貴。

    離開青春期後的伯德小姐,在影片的最後她懂得了來自周圍人的包容和愛,甚至還擁有在未來等著她的即將閃閃發光的紐約生活,我們這些看電影的人也會在這樣閃閃發亮的影片結局中感到欣慰和感動,仿佛自己又成長了一次,電影停在了這裡,卻也能看出來這只是另一個故事的起點,我相信,Lady bird仍有可能會在未來的各種選擇中舉棋不定,左右為難。導演只想描述青春的主題,而不想承載更多的關於人生選擇的主題,這樣的取捨源於導演對於自己能力的了解(這是格雷塔的導演處女作),讓這部電影不會成為一部多麼偉大的經典電影,但發人思考也賞心悅目,並不厚重但也言之有物。

   

    觀看這部電影時,想起青春期某一刻的自己,對未來的無限可能充滿執念和必得的自信,也因為看起來很傻的執念而變得狹隘,像是一頭被蒙了眼的驢,肆意衝撞,有意無意,傷害了那些親近的人。後來再回看這些偏執和狹隘,很輕易的就能看出她的「病態」,這種「病態」或許是青春的常態。在電影的一個多小時裡面,可以嘗試剖析自己成長的橫截面,你會看到橫截面上布滿過去反抗這個世界留下來的痕跡,也讓當下自己的模樣,都有跡可循。

    離開青春期的自己訥,雖然常常念叨著什麼東西都比不上親人朋友之間寶貴的情感,但也仍會對於獨立堅強,事業有成,無拘自由等確實勾人心弦的景象所吸引,這些追求當然是好的,但現實生活卻往往不會那麼圓滿,時常會有矛盾,這時候,似乎必須做出選擇。不同的人做出不同選擇成就了他的一生,也有很多人,在這樣的矛盾中左右搖擺。我不覺得理想抱負該放棄,是那些堅守著理想抱負的人造就了這個時代(當然也有那些看起來並沒有那麼偉大的理想抱負,但我仍然覺得他們也造就了時代,畢竟,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但那些已經擁有的珍貴的愛,一旦被傷害,就會一去不回。或許時代下的小人物能握緊那些已經擁有的愛和關懷,即使只是時代洪流之下的水草,也算不虛此生了。

  

    看完電影後重溫了一遍逍遙遊,我不像哪吒那樣積極,說不出我命由我不由天這樣的話,命或許就是由天定,正如逍遙遊那句「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世上物種千千萬,極限命數在久遠的進化中仿佛就是由天定下的,但在比喻的意義上來說,不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你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朝菌蟪蛄,還是大椿彭祖。世人追求逍遙的模樣也千千萬,在有限的生命中,有時承認自己只是蜩與學鳩,在自己所能及的高度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似乎是選擇消極,似乎是格局不大,但也說不定是另一種接近逍遙的方式。

    好幾年前,在蘇州一條青石板路的街邊小店,我買到過一個牛皮紙色的筆記本,筆記本上寫著——「你知道,有些鳥兒是註定不會被關在牢籠裡的,它們的每一片羽毛都閃耀著自由的光輝」。年少的人兒總容易被這樣的話蕩起激情,覺得自己就是那隻終將遠飛的鳥。長大了覺得應該還有一句也是對的——「有些鳥兒,他們的每一片羽毛都閃耀著自由的光輝,不管他身處哪裡」。成長大概是從自己幻想的魔法毯上下來,腳踏實地的走路,那些一步一個腳印的日子,每一步,都算數。

    在雙雪濤的一本描繪80年代中學時代的小說《聾啞時代》中,結尾寫下了一句「我再也不會被打敗了」,理想國的採訪中他說「就是給自己鼓勁兒吧,因為人最後都會失敗的,這句話放在結尾是當年的自己對未來的期許」。太過瀰漫期許的青春和不論做何選擇都最終會遭遇無望挫敗的後青春,在或親情,或友情,或愛情的純淨愛意包圍中才能柔軟落地,最終在抽象意義上達成如小說和電影中的那般期許「再也不會被打敗了」。而體會愛,需要一直銘記包容、從容和寬宥。

    不知你對於青春的逍遙和後青春的逍遙,都做出了怎樣的選擇,願你無論做出什麼選擇,都能過的開心。

    羅南和甜茶的顏都好戳我,強烈安利,可惜甜茶的在小婦人和這部伯德小姐中的角色都讓我愛不起來,打算重溫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了。

相關焦點

  • 每日小眾文藝電影推薦:《伯德小姐》,叛逆之後才能成長
    今天想和大家介紹一部關於青春期叛逆少女成長的故事。伯德小姐,就是影片的女主角,她的本名叫做克裡斯汀,不過她卻稱自己為bird lady。影片的第一幕就很是「驚險」:伯德小姐和媽媽坐在一輛車上,兩個人因為選學校的事情吵了起來,女兒想去紐約大城市讀大學但是母親卻不贊成他這樣做。隨著爭吵越來越激烈,女主暴脾氣一上來,直接打開車門跳了出去。
  • 中國IPTV4K影院丨《伯德小姐》
    《伯德小姐》是由格蕾塔·葛韋格執導,西爾莎·羅南、勞裡·梅特卡夫、盧卡斯·赫奇斯、提莫西·查拉梅聯合主演的青春成長片。該片故事背景設定在2002年的加利福尼亞州,講述了叛逆少女克裡斯汀的青春期成長故事,難以和解的母女關係、苦澀的初戀、以及這座小城承載不下的宏大理想,似乎每個人的青春期都不會輕鬆度過。
  • 從《伯德小姐》到《小婦人》,導演格蕾塔·葛韋格的「成長」
    從《伯德小姐》到《小婦人》,導演格蕾塔·葛韋格的「成長」 在近半年的推檔後,中國影迷終於在今年八月的七夕佳節裡迎來了格蕾塔所導演的新版《小婦人》。同樣是以女性、成長、家庭為主題的影片,從《伯德小姐》到《小婦人》,觀眾們看到的不僅僅是電影中那些隨進度條推進,隨劇情發展而成長的銀幕角色,還有格蕾塔·葛韋格她自己作為導演本身的成長,在有關視聽語言的表達方式,敘事風格上的演變,以及角色塑造方面這幾點上尤為突出。本文由此展開相關淺顯的探討。
  • 《伯德小姐》叛逆女孩,終長成為自己的樣子
    《伯德小姐》的主線也是母女矛盾,但側重點卻是青春裡的疼痛與成長,覺悟與思考,自我的否定與認同。在這個成長過程中,女兒開始了對母親的認同和理解,共情與示弱,道歉與尊敬,愛與感激。有人說,人的一生要經歷兩次分割。第一次是肉身,從母親的襁褓中分娩出來,成為一個具象、物質的存在。
  • 從《墊底辣妹》到《伯德小姐》,看東西方教育文化中成長意識異同
    文|白梨影2016年上映的日本電影《墊底辣妹》和2017年上映的美國電影《伯德小姐》作為「青春成長片」受到很多人的喜歡。它們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並且劇情設置上也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它們都指向了一個共同的主題——叛逆,不夠乖巧的女孩如何成長。在給人鼓舞的時候,也啟迪了所有人,無論你在何處起跑,都有成長的可能。
  • 《伯德小姐》,在成長中,我慢慢理解了你
    然而,伯德小姐做到了!她偏執、狂妄,帶著一絲不羈與不屑,對著這個世界搖旗吶喊。這樣的青春,是怒放而奔湧的,就像我們中的任何一個,其實都是耀眼而奪目的。伯德小姐原名叫做克裡斯汀,是一個即將踏入大學校門的高中學生。
  • 從《伯德小姐》看懂導演格雷塔·葛韋格的獨特視角及對人性的思考
    電影《伯德小姐》是格雷塔·葛韋格首次獨立執導的作品,該部影片,獲得了五項奧斯卡提名,斬獲了美國金球獎的音樂喜劇類最佳女主角和音樂喜劇類最佳影片獎。該影片集友情、愛情、親情、信仰等多元素為一體,不僅向觀眾傳遞了青春成長的故事,同時也帶來了有關反抗與自由的人性思考。
  • 《伯德小姐》:羅南與甜茶的首次合作,成長並不意味著拋棄過去
    藉此,今天要向大家推薦的,是格蕾塔·葛韋格導演的另一部關於青春、成長的電影,碰巧的是,這部電影依舊由西爾莎·羅南、提莫西·查拉梅主演。這就是2017年的黑馬影片——《伯德小姐》。再比如當兩人在商場為伯德小姐挑選畢業禮服的時候,當聽到伯德小姐走路鞋底刮蹭地板的聲音時候,母親發問說:"你是有些累了嗎",伯德小姐回答:"你是想讓我好好走路就直接說,不要拐著彎說話!"對於故鄉——這個加州的普通小鎮,伯德小姐對此也非常不喜。
  • 《伯德小姐》:羅南與甜茶的首次合作,成長並不意味著拋棄過去
    藉此,今天要向大家推薦的,是格蕾塔·葛韋格導演的另一部關於青春、成長的電影,碰巧的是,這部電影依舊由西爾莎·羅南、提莫西·查拉梅主演。這就是2017年的黑馬影片——《伯德小姐》。,母親一方面說這是伯德小姐對現狀的不滿足,一方面還對其冷嘲熱諷,認為她無論如何也考不上。
  • 《伯德小姐》:羅南與甜茶的首次合作,成長並不意味著放棄過去
    例如,一秒鐘,兩個人還在車裡談論他們都喜歡的音樂和故事,下一秒,他們會為一件小事爭吵,在不可調和的情況下,伯德小姐甚至打開車門直接從車上跳下。當伯德小姐想上紐約更好、學費更貴的大學,又不想在加州附近以農學為主修的大學讀書時,一方面,母親說伯德小姐對現狀不滿,另一方面,她也嘲笑她無論如何失敗了。
  • 高分影片《伯德小姐》這是把誰的青春改編成了電影?
    >講述的是一段少女青春時光中的蠢動、叛逆、虛榮、迷茫與成長。不知道現在工作的各位還會不會想起自己以前的非主流網名,看得懂的看不懂的都覺得自己是最特別的,和許多青春期的少女一樣,克裡斯汀個性叛逆、特立獨行,給自己取名伯德小姐,留著紅色的中長發,由於不能完全按照母親的要求而學習生活,導致母女倆關係十分緊張。
  • 伯德小姐 | 她讓你看見了自己,還有那份「惡毒」的母愛
    叛逆、焦躁、無所適從。 這一切都與我們原生家庭分不開。 今天要介紹的這部影史評分最高的青春片,便講了一個18歲女孩與母親之間的故事。  她不喜歡自己的名字,非要把克麗絲汀改成「伯德小姐」。 就像這個不知所云的名字一樣,伯德小姐正處在混亂的青春期。 她生在一個小地方,父母工薪階層,還有一個名校畢業卻在啃老的哥哥。 一家人住在普通民宅裡,家裡有輛代步老爺車。
  • 我的伯德小姐
    伯德小姐穿著不出眾的衣服,淹沒在面擊的人群裡。大家都急著想知道當時在QQ群裡爆照的是誰,在微信上剛剛通過的妹子又是誰。而我和伯德小姐的面擊,則來源於一場誤會。當時拎著大包小包的我慶幸自己的宿舍就在樓梯口,轉頭看被現代電梯技術慣壞了的我爸,嘴裡一直嘟囔著說為什麼我的宿舍住頂樓。
  • █ ▌電影推薦 ▌█ 《伯德小姐》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一部很好看的美劇——《伯德小姐》。該片於2017年11月3日在北美上映。
  • 《伯德小姐》:中二病的青春
    正值青春叛逆期的她為自己取了一個不倫不類的名字——伯德小姐(Lady bird)。高中,正是一個飛速成長的過程,而Lady Bird這個名字正是對於主人公心理狀態的一個暗示。即Lady Bird,象徵著鳥類飛翔遠去。放在薩克拉門託這個小鎮中,便成為了伯德小姐為自己在紐約的大學夢想而與自己的家庭和生活展開對抗。    整部電影的呈現手法非常普通,並沒有花哨炫技的鏡頭語言。
  • 【佳片推薦】伯德小姐 Lady Bird (2017)
    《伯德小姐》是由美國A24公司發行的喜劇片,由格蕾塔·葛韋格執導,西爾莎·羅南、勞裡·梅特卡夫、盧卡斯·赫奇斯、提莫西·查拉梅聯合主演。該片於2017年11月3日在美國上映。該片故事背景設定在2002年的加利福尼亞州,講述了叛逆高中生克裡斯汀與她母親之間的關係,以及面臨的關於青春、愛情、友誼等方面的故事。一句話點評:青春成長片,一部不錯的電影。豆瓣:7.9分;IMDb:7.4分。
  • 《伯德小姐》:青春不過是正式生活令人不悅的前奏
    一位青春期少女探尋自我的過程,在這部電影中,被拆解為幾個對立面:對「伯德小姐」這個名字的堅持與放手,自卑和虛榮組成的複雜情緒,與母親的對抗與和解。少女時期的困惑與迷茫,幹過的傻事、蠢事、叛逆的事,很難被忘記,時時被想起,它不分國界,不論文化差異,總能觸碰到成年人對青春的回憶點。這是青春成長主題的作品總能引發許多共鳴的原因。
  • 《伯德小姐》每對父母都會面對青春期的孩子
    名字是伯德小姐自己取的。青春期最大的潛意識語言可能就是,leave me alone,「別管我!別管我!」一隻小鳥能給整個家庭掀起景濤海浪。電影bird lady故事的主角bird lady這隻小鳥給自己、家人留下了許多「傷心」的記憶,而那些「記憶」就像雨後的彩虹般美麗奪目。
  • 戲精電影鑑賞《伯德小姐》
    《伯德小姐》被稱為近20年來最佳的青春電影,這部由年僅35歲的女導演格蕾塔·葛韋格執導,年輕的94年妹子羅南主演,
  • 《伯德小姐》彆扭過後的真實人生
    《伯德小姐》的主角是一名沒錢也沒才的高三女生(瑟夏羅南飾),她跟母親(蘿莉麥卡佛飾)劍拔弩張的關係,是電影相當吸引人的部分。關於發生在高中青春期的故事,好多美劇都拍過,也都拍不完。所以又來一部《伯德小姐》,有比較成功嗎?《伯德小姐》的主角,就是自命為「伯德小姐」的高三女生,她就像是看多了美劇、洋片的高中題材,「深信」要在校園最後一年完成諸多轟轟烈烈的大事,像是:申請到名校離開家鄉去就讀、到紐約這個文化大染缸去闖一闖、認識男生談一場戀愛還要完成人生的第一次愛愛、當然也要參加社團留下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