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蘇蘇
以多類型研發和製作能力見長的項氏兄弟,也在今年7月推出了其主控開發的怪獸片《水怪》。目前,影片以2600萬成績位居2019優酷年榜第一。
此前,這家具有典型南方系特色的網絡電影公司,以《降龍大師》《鎮魂法師》以及《齊天大聖·萬妖之城》《四大名捕》系列聞名於業內,創始人CEO項水柳總結這些項目的共性為:以東方故事為主,具備中國特有的傳統色彩元素。
講述「水猴子」吃人的《水怪》也不例外,區別於西方怪獸片的「龐然大物」以及超大視效,這個來源於中國南方民間傳說的故事,對於項氏兄弟來說,是一次怪獸片的本土化嘗試。
因為怪獸片的核心賣點在於怪物,所以在怪物的選取以及設計上往往會下比較大的功夫。策劃之時,項水柳就希望這個客體於觀眾說來,有神秘感、有連接性,進而產生代入感。
根植於南方基因,為了輻射到中國本土更廣泛的觀眾,項目製作時,關於片名叫「水猴子」還是「水怪」,團隊在比較考量中選擇了後者。「『怪』在全國觀眾中都有認知度,片名透露的信息也相對更大眾化一些。」項水柳介紹,等觀眾看完片就會發現,這個「水怪」跟傳統意義上的西方水怪不太一樣,內容本質還是很有東方特色,也就更加容易產生親近感。
這是項氏做怪獸片的特色和巧思。
以下來自項水柳自述:
2017年,我們團隊就策劃了《水怪》項目,這些「水猴子」的故事我們從小就聽長輩說過,基本算是「童年噩夢」之一,同時覺得「怪物」在市場上也算是好賣的一個元素,當時都有了大的故事方向以及大膽的元素設定,因為審查政策也相對比較寬鬆。但考慮到製作難度以及整體成本都比較高,所以一直作為儲備項目。
2018年中,隨著市場整體製作水準的提高以及投資體量的增加,在審查收緊的大背景下,我們重新調整了故事方向,豐富完善劇本,重新啟動了。經歷劇本3個月,12月底開機,拍攝25天,後期4個月,作為優酷網絡電影暑期檔的第一部怪獸片上映了。
劇本方向上,因為故事是根據民間傳說改編的,有一定的封建迷信成分在,所以我們在尺度上做了一些調整,同時把影片主旨往破除封建迷信這樣的一個導向去做。
而《水怪》中的許多場景都要在水面上完成,水中的拍攝對於設備和拍攝技術的要求也很高,同時因為製作時間比較有限,考慮到實現難度,我們做了一個相對「取巧」的設計——水怪形象實拍,用真人演員套上道具演繹。
讓真人來演這個怪物,也是考慮到成本。如果用全CG,拍攝成本的配合包括後期人和怪獸交互這一塊難度還是挺大的,而且影片涉及到水猴子的戲還挺多,最終用實拍加特效的方式結合呈現。
所以全片特效佔比並不太多,需要的都是更隱藏的,小的特效,比如說把主打鬥場景的河面水域拓寬,把後景全部延展,因為拍攝時是冬天的枯水期,水面相對比較窄,這樣也有利於整體環境和氛圍的更好營造。
我們的初心就是想把《水怪》做成一部具備東方特色的怪獸片。作為第一部錦繡合制和優合計劃影片,發行平臺優酷提供了很好的營銷助力,以及開放平臺商業化的引流助推。目前的成績和我預期的有些差距,但依然是今年目前優酷的最高票房。在現在這種市場大環境下,能有這樣的成績還算不錯的。
在中國做怪獸片,目前的投資體量能匹配的資源以及製作周期很有限,所以如何在有限條件下做到最好是比較考驗團隊的。在劇本的創作上合理設計,省錢又不失去效果,需要費一番心思。
因為在院線做怪獸片都有些困難,更不用說網絡電影。目前最大的痛點就是讓觀眾相信(這個怪物世界觀)。所以我們會避免用大量特效去堆積,而是著重做氣氛渲染,做代入感,讓觀眾的注意力集中在劇情上。
具體而言,《水怪》在前面以渲染水猴子的神秘色彩為主,不時展現怪物的造型,增強懸疑氣氛。故事中後端做精彩的動作設計,以及熱血打鬥場面調度觀眾情緒。最後以溫情感人的情節收場。在劇本設計上,用故事的每個階段去調度觀眾不同的情緒。
其實怪獸片本質上屬於商業性非常強的類型片,已經被無數的影片給驗證過了,它一直都有固定的觀眾群尤其男性,我個人也比較喜歡,也很看好這類題材,只要有好的故事,項氏就會繼續開發。
比如,這個故事是脫離以前怪獸片的一些套路元素,角度比較新穎,還是能夠讓更多觀眾進來看的,在故事的創新上,包括元素的創新上,可以更豐富或是更獨特一些,這類題材都是有很大空間的。
簡而言之,在故事基礎紮實的情況下保障影片的觀賞性,當然一定要保證正確的價值觀和正確導向,都有爆的可能。
我們之前看到的怪獸片更多的還是以西方怪物、科幻背景為主,項氏想做的是東方本土故事與怪獸世界的結合。項氏未來做的片子都是以東方故事為主,還有對視效要求較高,講好故事,不限題材,能做標杆。
你看我們做了這麼多題材差異挺大的影片,有動作、武俠、奇幻、怪獸類,甚至農村題材,這其實是公司多元化內容上的一個布局,可以在多個類型上去多做嘗試和探索,因為我們每年有主打的一些項目,比如今年有《水怪》《奇門遁甲》《地道奇兵》等具備一定的工業化水準要求的影片。同時也會去培養一些新人導演,每個導演他都有自己的一些個性特點,所以我們也會根據每個導演不一樣的擅長點,去給他們匹配不一樣的故事,不一樣的題材。
同時,整個團隊在各方面也是更加成熟化,包括對於整個工業化流程也更加熟稔,所以在製作上的效率其實是提高了。
對於2月份審查新規實施以來的政策收緊,我們可能在做好自己拿手的一些題材的前提下,去挖掘和探索一些新的題材,保證內容的多元化發展,然後才能保證審核和各種篩選以後,繼續留下可開發的項目,做好內容儲備。
近期熱文
易烊千璽專訪 | 內娛三巨頭的破與立
那些離開綜藝行業的年輕人 | 00後演員江湖
網大Q3戰報 | Q4綜藝盤點
商務合作 請聯繫:
claudia1212/18510712046(微信ID)
約稿 請聯繫:
A2011402(微信ID)
轉載/加入社群 請聯繫:
WANGCHUNXIAO14(微信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