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姓在我國人口眾多,據有關數據統計,張姓佔我國漢族人口總數的7.07%,也就是說100個人中,就有7個人姓張,民間也有「張王李趙遍地劉」之說。
可見張姓這個古老的姓氏,成為我國的第三大姓是名副其實的,人們也由此感到好奇,張姓的祖先來自哪裡,有什麼演變嗎?
一、張姓祖先是黃帝的後代「張揮」
張姓的起源可以推溯到遠古時代,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黃帝子少昊青陽氏第五子揮為弓正,始制弓矢,子孫賜姓張氏。」
黃帝為姬姓,是姬姓部落的首領,他在長期的徵戰中,因完成了對其他各部落的統治,坐上了部落聯盟盟主的寶座。
黃帝在位期間,他選賢任能,並以德、仁、信治天下,開創了一個百姓安居樂業的盛世,成為中原民族的祖先。
他的妻子叫嫘祖,傳說是養蠶治絲方法的創作者,後人尊其為「蠶神」,黃帝與她生養了一個兒子叫摯。
摯因「能修太昊之法」,又被稱作「少昊」。
少昊自幼天賦異稟,又有父母的悉心教導,擁有一身超凡的本領,長大後成為了整個東夷部落的首領。
父親黃帝駕崩後,群臣就推少昊即位,他以金德王天下,故又號「金天氏」,立國於青陽,就是現今的安徽、山東一帶。
傳說少昊在位八十四年,活了一百多歲,死後葬於雲陽。他有好幾個兒子,「揮」是其中之一,是他的第五個兒子,其官職是弓正。
在《古今姓氏書辨證》、《姓氏急就篇》等有關姓氏學的史籍中都記載道:「張氏出自姬姓,黃帝子少昊青陽氏第五子揮為弓正,始造弓矢,實張羅以取禽獸,主祀弧星,世掌其職,賜姓張氏」。
「揮」是一個極具想像力和創造力的人,他在夜觀天象時,發現弧星,即弧矢九星,位於天狼星的東南面,其形狀如同天之巨弓,矢鏃正對天狼星。
揮受此啟發,隨後他發明了弓箭和網罟,這種工具,不但能獵取天上的飛鳥,地上的走獸,河裡的魚蝦,還能夠減少猛獸對他們的傷害。所以弓箭和網罟的面世,讓軒轅部落奠定了軍事上的強盛基礎,也成為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遺產。
後來,其後代就以生產弓箭和網罟為業,因「張」的本意是張開弓的意思,他的後裔就以「張」作為自己的姓氏,在清河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漁獵和農耕,並逐漸散播開來。所以,「張揮」也就被後裔尊為張姓始祖!
在生活中,我們也常常發現,這些張姓人在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姓氏時,一般也都習慣說自己是「弓長張」。
張姓還有一支形成於春秋時期,他們以祖先名字中的字作為姓。晉國有個大夫解張,字張侯,他的子孫就以張為姓,並世代在晉國為官。後來晉國發生內亂,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分後,除部分張姓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隨著三國遷都而遷移,成了山西、河北、河南的張姓。
此外,三國時居住在雲南的南蠻酋長被諸葛亮賜姓張,他的子孫便以張為姓。據《三國志》記載,張遼原本姓聶,後改為張姓,其世代居住在許昌,成為大姓,張姓也就由此繁盛起來。
二、張姓三次南遷的演變。
在歷史上,張姓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和多流源的姓氏,曾向東南和華南地區有過三次遷移。
第一次是在西漢末年,即王莽建立新朝時期。臺灣屏東縣《清河百忍族譜》記載,張氏祖脈在清河,後因生子眾多遷入徐州,逐步南下。
元始元年(公元1年)九月十三日,一祖帶領眾多族人,過揚子江,分別遷往下塔衢州(現浙江)、撫州(現江西)、福州、韶州(現韶關)、汀州(現福建長汀)、贛州等處;一祖遷往建州(現福建);一祖入湖州(現浙江)。
第二次是東晉至南北朝時期。自公元第4世紀初,永嘉之亂後,國家再度處於分裂之中,張姓先民為了,不得已背井離鄉大批南遷。
第三次張氏南遷起於北宋末年。盜兵及後來的蒙古兵南下,最先入閩的是張明謙。張明謙字寓山,號建城,歷任貴州都勻府尹,中丞大夫,致仕後到江西貴溪龍虎山拜謁張道陵的墓及天師府,沿武夷山南下至汀州寧化縣(今福建),愛其山水名勝,遂遷居石壁堡,成為張姓入閩的開基祖。
三、歷史上的張姓名人。
張姓自古就是英才輩出的姓氏,從秦漢到明清時期,出現過許許多多的傑出的張姓人物,據統計,張姓宰相多達69人,張姓科舉狀元達51人等。
可能有人會奇怪,張姓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歷經二十六史,八十多個王朝,怎麼就沒有張姓皇帝?
據說玉皇大帝姓張,名叫張有仁。他在天堂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利,為了彰顯自己獨一無二的特權,他就下令,民間的皇帝不能讓張姓人來做,所以歷史上就沒有姓張的皇帝了!即便有,也是曇花一現!
當然這也只是傳說,不過話說回來,歷史上那些傑出的張姓名人,他們為中華文明的發展都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其功績已經遠遠超過了有些碌碌無為的皇帝。
歷史上的張姓名人代表如下:
張良:西漢謀臣,安徽毫縣人,劉邦稱其"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
張騫:西漢外交家,陝西城固縣人。兩次出使西域,建立起了我國與中亞各國的友好往來。
張衡:東漢科學家、河南南陽人。他發明了"渾天儀"、"地震儀"等。
張陵:人稱張天師,江蘇豐縣人,在四川灌縣創立了"五鬥米"(道)教。
張仲景:東漢醫學家,河南鎮平人,著有《傷寒雜病論》,被後世尊為醫聖。
張遂:唐朝天文學家,河南南樂人,他是歷史上第一個測出子午線的人。
張旭:人稱"草聖",唐代大書法家,江蘇蘇州人。
張景嶽:明朝中醫理論家,浙江紹興人。他闡發了醫易相通的中醫理論,對中醫理論的發展,起了重大作用。
張德成:清末人,他是抗擊八國聯軍的義和團首領。
結語:
張姓是一個極富開拓與進取精神的家族,人丁興旺,支脈眾多!
從先秦時期,他們就不斷遷徙到各諸侯國乃至世界各地。經過近5000年的繁衍後,現在張姓已經成為我們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最重要的成員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