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說你是重慶人嗎?來看看你的祖先來自哪裡?

2021-01-18 騰訊網

據2019年人口普查,重慶常住人口已經達到了3075.16萬人,而北京常住人口才2153.6萬人,上海2420萬人,重慶已經成為了中國四個直轄市中人口最多的城市。

這些常住人口中,老重慶人佔比其實是相當小的,而那些自稱是老重慶人的重慶人,也並不一定就是真正的老重慶人。

不信?

那我們就從源頭開始說起。

重慶解放碑夜景

第一、遠古時期的重慶人。

1.舊石器時代

要說起來,我國發現的最早的遠古人類,就是在重慶。

1986年,考古學家在重慶巫山縣大廟區廟宇鎮龍坪村的龍骨坡,發現了遠古人類化石,距今204萬年至201萬年。

這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遠的人類化石。

考古學家給他們取了一個響噹噹的名字——「巫山人」。

巫山人像

除此之外,還有生活在豐都縣長江南岸新城開發區以及高家鎮桂花村長江邊的豐都人,他們生活在舊石器時代,距今天約10萬年,於1994年被考古學家發現;

1978年發現於銅梁城西郭張二塘發現了人類化石,距今約24452年;

1983年在九龍坡區九龍鎮大堰村和附近的大渡口區馬王場發現了人類化石,距今約2萬年。

後來又在合川區銅溪鄉橋角村、小河鄉小河村、江津城區江巴灘等地發現了人類化石。

遠古人類生活場景,攝於重慶自然博物館

2.新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在重慶的遺址很多,據《重慶通史》記載,東起巫山、巫溪,北至四川廣元、通江、巴中,南到長寧。

具體到地點,重慶地區主要有合川沙梁子、江津王爺廟和燕壩、巫山大溪、渝北朝陽河嘴、南岸幹溪溝、忠縣 井溝、瓦渣地、哨棚嘴、春節老關廟等。

據考古專家推測,當時的居民分布範圍較廣,尤其在長江、嘉陵江沿岸一線最為密集,僅在重慶範圍內就有數十處之多。

考古專家在忠縣 井溝發現的 井,估計是當時的鹽井,也因此猜測這裡曾是井鹽製造業中心。

忠縣 井溝

第二、先秦時時期重慶人

1.巴人

說到先秦時期的巴人,當然就要說到巴國了。

《山海經 海內經》中說:"西南有巴國。太葜生鹹鳥,鹹鳥生乘釐,乘釐生後照,後照是始為巴人。"

《路史·後記》中說:"伏羲生鹹鳥;鹹鳥生乘釐,是司水土,生後照;後照生顧相,降處於巴,是生巴人。"

由此看來,太葜即上古時代的伏羲,後成為巴人始祖。

本文不重點討論巴國的由來,只說巴國人的傳承,關於巴國的前世今生,後面單獨寫文介紹。

那麼《山海經》中所說的巴人,他們到底生活在什麼地方呢?

對此,《山海經》做了說明。

《山海經 海內南經》中說:「夏後啟之臣曰孟塗,是司神於巴。人請訟於孟塗之所,其衣有血者乃執之。是請生,在丹山西。丹山在丹陽南,丹陽居屬也。」

這話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夏後啟有個臣子叫孟塗,是巴人的首領。巴地的人到孟塗那裡去告狀,孟塗將衣服上有血的人給抓了起來。算得上有好生之德,孟塗生活在丹山的西邊,丹山在丹陽的南邊,丹陽在巴地。

衣服上有血是什麼梗?

郭璞在《山海經圖贊》中是這樣說的:

孟塗司巴,

聽訟是非。

厥理有曲,

血乃見衣。

所請靈斷,

嗚呼神微。

什麼意思?

就是說,孟塗有神助,由他斷案,誰理曲血就會出現在誰的衣服上,所以他將衣服上有血的人抓起來。

當然事實上可能並非如此,據說是用一隻獨角羊去撞,帶有隨意性。

說了這麼多,丹陽山到底在哪裡呢?

丹陽這個地名,在江蘇、安徽、河南和福建等地都有,但這裡的「丹陽」,在重慶的巫山一帶。

據《華陽國志》記載,丹山實際就是重慶的巫山,事實上,巫山縣就有一個「孟塗祠」。

對於丹陽山的位置,郭璞也有注釋:「丹山在丹陽南,丹陽,巴屬也,今建平郡丹陽城,秭歸縣東七裡,即孟塗所居也。」

從這裡看,丹陽在大巴山地與巫巴山地一帶。

也就是說,遠古巴人生活的地方,並不在後來的巴國所在地。

事實上也確實是這樣。

重慶地區的原始居民,據《華陽國志》記載,主要有濮族、賨族、苴族、共族、奴族、獽族、夷族和蜑之蠻族。

後來巴人入侵,這些少數民族都成為了其統治下的屬民,人們統稱他們為「巴人」。

2. 濮人

濮人主要生活在今天的合川、涪陵一帶,合川三江地區是古代濮人主要的居住地,還有墊江,古稱濮江,今日合川境內還有濮巖、濮湖、濮溪等地名。

合川還有一個有名的地名,那便是濮王墳,位於合川釣魚山。

據李文昌《圖經》記載:「巴王、濮王會盟於此,酒酣擊劍相殺,並墓而葬。」

對於濮王墳,歷來是爭議的,《輿地紀勝》作者就認為所謂的濮王墳,實際上是東漢墓。

除了合川,重慶西南部的綦江一帶,也是濮人的重要分布區域。

綦江有一條支流名叫蒲河,顧炎武在《天下郡國利病書》中就認為蒲河實際上叫濮河,包括蒲縹、蒲千等地名實際上也應該叫濮縹、濮千。

今天的綦江,古代叫僰溪,僰溪是以當地少數民族命名的,因為當地的主要是僰人。

《呂氏春秋》中說:「僰人,野人,篇笮之川。」

《呂氏春秋》中還說:「僰讀為匍匐y匐。」

《重慶通史》中說:「匐的聲母為『f『,為輕唇音,古代無輕唇音,』f』發『p』音,『fu』正讀成』pu』,故古代讀『僰人』音與讀『濮』是一樣的。「

所以,僰人就是濮人。

左思的《蜀都賦》中說:「左綿巴中,百濮所充。」

揚雄的《蜀都賦》中說:「東有巴賨,綿亙百濮。」

《重慶通史》中說:「位於西北部的合川一帶的一支與川東長江,嘉陵江流域的濮人援勢相連,共為一體;西南部地區綦江、江津這一支濮人、僰人,則是與貴州的濮人連成一體,同為一族。」

巴國建立後,濮人為巴國第一大族群。

3. 賨人

賨人,後世稱為板楯蠻,主要生活在今天四川渠縣、閬中和重慶的雲陽、梁平一帶,

為何稱為板楯蠻,是因為他們的兵器較為落後,箭弩用白竹製作,盾牌用木板製成,名為「板循」。

所以賨人又稱為板楯蠻。

《巴記》記載:「夷人歲出賨錢,口四十,謂之賨民。」

《華陽國志 巴志》記載:「閬中有渝水,賨民多居水左右,天性勁勇。」

《重慶通史》中講:在巴地除今川東北地區外,據《華陽國志》卷一《巴志》記載,巴東朐忍(今重慶市萬州區、雲陽縣)和涪陵郡(今重慶市武隆縣和黔江區)也有板楯蠻錯居。

商末巴師參加武王伐紂之役時,板楯蠻是其中的主要構成力量。

生活在嘉陵江中遊的板楯蠻,以射殺白虎而著稱。

《後漢書 南蠻西南夷列傳》中記載:「板楯蠻夷者,秦昭襄王時有一白虎,常從群虎數遊秦、蜀、巴、漢之境,傷害數千人。昭王乃重募國中有能殺者,賞邑萬家,金百鎰。時有巴郡閬中夷人,能作白竹之弩,乃登樓射殺白虎。」

《華陽國志》記載得更詳細一些:「夷朐忍廖仲藥、何射虎、秦精等乃作白竹弩於高樓上,射虎,中頭三節。」

因為板楯蠻射殺白虎有功,秦昭襄王和板楯蠻約定,「秦犯夷,輸黃龍一雙,夷犯秦,輸清酒一鍾。」

為何夷犯秦,是輸酒而是別的?

因為他們非常善於釀酒,把釀之酒名為「巴鄉清酒「,當裡非常有名。

《水經注》中講:「江之左岸有巴人村,村人善釀,故欲稱巴鄉清,郡出名酒。」

《郡國志》中講:「南山峽峽西八十裡有巴鄉村,善釀酒,故欲稱巴鄉村酒也。」

4.苴人

苴人,其實主要分布在四川廣元、南充一帶,重慶境內不多。

苴人,也叫作巴人。

《古史考》中說:「益州『天苴』,讀為『苞黎』之『苞』,音與『巴』相近。」

關於苴人,有個字不得不提。

那就是害得巴、蜀兩國滅亡的苴侯。

《華陽國志》記載:「蜀王別封弟葭萌於漢中,號苴侯,命其邑曰葭萌焉。」

苴侯所轄之苴地,在今天廣元市昭化鎮。

苴地本是蜀國之地,可苴侯偏偏要和巴國親近。

蜀王不高興了,舉兵討伐,苴侯幹不過,就逃到了巴國。

蜀王不肯善罷甘休,舉兵攻打巴國。

但當時的巴國外強中乾,嚇得趕緊向秦國求救。

此時秦國正找機會攻佔巴蜀之地,於是應巴王之請,以張儀司馬錯為將,帶兵和巴軍一起,一舉滅了蜀國。

巴王還沒來得及高興呢,秦軍槍口一轉,攻佔了巴國都城江州(今重慶渝中半島)。

就這樣,因為苴侯的任性,硬生生害死了巴蜀兩國,讓秦國佔了大便宜。

張儀劇照

5.蜑人

蜑人,又稱為蜒人或疍人,主要生活在今天的涪陵一帶。

《華陽國志》記載:「涪陵郡土地山險水灘,人多憨勇,多獽蜑之民。」

說到蜑人,有一個人不得不說。

他便是巴務相。

說巴務相,要先說他們的祖先廩君。

廩君是巴人的先祖,初居武落鍾離山(今湖北巴東縣水布埡鎮),

《後漢書 南蠻西南夷列傳》記載:「廩君之先,故出巫誕。巴郡南郡蠻,本有五姓:巴氏、樊氏、暉氏、相氏、鄭氏皆出於武落鍾離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於赤穴,四姓之子生於黑穴。未有君長,俱事鬼神。廩君名曰務相,姓巴氏,與樊氏、暉氏、相氏、鄭氏凡五姓,俱出皆爭神。乃共擲劍於石,約能中者,奉以為君。巴氏子務相,乃獨中之,眾皆嘆。又令乘土船,雕文畫之,而浮水中,約能浮者,當以為君。餘姓悉沉,惟務相 獨浮。因共立之,是為廩君。」

這說的是什麼事呢?

說當時有巴氏、與樊氏、暉氏、相氏、鄭氏五族,共同爭奪首領之位,他們約定,誰能擲劍於遠處石上,便推為首領,於是五族各推舉一人參加,結果只有巴族世子務相一人擊中。

然後他們又比試誰做的土船能浮於水上,結果又是巴務相勝出。

眾人贊服,共同推舉巴務相為首領。

又因為廩君是他們的先祖,於是將他們的首領尊稱為廩君。

其實這個時候,巴國已經滅亡了,這次選廩君,類似於後來的努爾哈赤重建女建。(《重慶通史》中的觀點)

第三、第一次民族融合

巴國人民主要由濮族、賨族、苴族、共族、奴族、獽族、夷族和蜑之蠻族組成,幾乎全都是少數民族。

苴侯的作死,直接導致了秦國攻滅了巴蜀。

為了鞏固統治,秦國遷「秦氏萬家「入巴蜀,秦人主要由漢人組成,可以說,這是歷史上漢人首次大規模的遷入巴蜀地區。

秦人進入巴蜀之後,通過生息繁衍,再加上和當地巴人通婚,漢人很快就發展成了重慶的主體民族。

東漢末期,因為連年戰亂,人口減少,又有很多少數民族遷移進來,和當地人民相互融合,既有少數民族融入漢族,也有漢族融入少數民族。

三國蜀漢時候,諸葛亮徵發涪陵勁卒3000人為連弩手,移駐漢中,並遷其家。

諸葛亮劇照

公元248年,蜀漢少主延熙十一年,涪陵豪族殺死都尉反叛,被蜀漢江州都督鄧芝率軍鎮壓。

《華陽國志 巴志》記載,平叛後,「移其豪徐、藺、謝、範五千家於蜀。」

這些人後來居住在川西青城山一帶。

這其中有一個人,名叫範長生。

範長生是張道陵創建的"天師道"成都一帶的首領,後來成為了成漢政權的丞相,當初從涪陵遷移出去的這一支巴人,在範長生的帶領下,成為了成漢政權的主要力量。

而建立成漢政權的巴氐人李特,其祖上就是板楯蠻族。

不過,李特祖上由宕渠移入漢中、略陽一帶,他已經不算是川中土著了。

西晉時期,李特帶著氐、叟、青羌數萬家入川,散居在川西北一帶。

後來,李特建立成漢政權,隨李特而來的氐、叟、青羌人和本地土著主客不相容,雙方矛盾激化到不可調和,最後,土著居民只得隨西晉軍東逃至荊湘(湖南湖北)地區,以至於川中「城邑皆空,野無煙火」。

第五、僚人

《益州記》記載:「蜀本無僚,至是始出巴西、渠川、廣漢、陽安、資中、犍為、梓潼,布滿山谷,十萬餘家。」

成漢後期,戰亂不斷,人口銳減,原居住在深山丘陵地區僚人,從貴州及川南山區大量湧出,遷居到川東,川中丘陵及川西平原一帶。

隨著遷入的僚人越來越多,最後多出土著居民數倍。

《重慶通史》中說:「今合川、銅梁一帶因僚人甚多,南齊改置為東宕渠僚郡。今日綦江、古稱僰溪,就是因為僚人居住而得名,南齊永明五年遷江州縣於僰溪口(今重慶江津區順江鎮),以管理當地僚人,而移墊江縣於原江州。這一帶的僚人廣泛分布在今重慶長江以南烏江以西地區,被稱為南平僚。今大足、榮昌一帶,更是僚人的世界,直到唐代仍為僚人所居,有僚母城。」

這些僚人和漢人雜居,逐漸融入了漢族之中。

僚人最早漢化的地區是長江以北地區,在隋朝時,合川及以北地區就「雜有僚戶(《隋書》)」了,到了唐代已經見不到關於僚人的記載了。

昌州(今重慶大足、榮昌、永川)一帶算是漢化得比較晚的。

據《太平寰宇記》記載:宋初「無夏風,有僚風,悉住叢青,懸虛構屋,號閣欄。男則蓬頭跣足,女則錐鬢穿耳。以生處山水為姓名,以殺為能事,父母喪不立几筵。」

到北宋中葉,便不再見關於僚人的記載了。

《重慶通史》記載:「南平僚一直到南宋中期才全部漢化,個別地區到清初還有土僚,後融入苗族。」

第六、武陵蠻

武陵蠻又稱為五溪蠻,他們並不是一個單一的民族,而是由當地的數個少數民族組成,但主要組成部分是槃瓠蠻。

《後漢書 南蠻西南夷列傳》將槃瓠蠻稱為長沙蠻、武陵蠻。

武陵山以北地區,有一條清江,古稱夷水,是廩君蠻(蜑人後代)的主要活動地區。

廩君蠻在這裡有兩個大姓,一個是向氏,一個是樊氏;槃瓠蠻也有兩個大姓,一個是田氏,一個是冉氏。

魏晉南北朝時期,武陵山地區幾乎都在這四大家族手中。

向氏活動在今天巫山一帶;田氏活動在今天黔江、酉陽、秀山及湖北龍山、來鳳一帶;冉氏活動在今天雲陽縣雙江鎮一帶,

這幾大家族在此擁兵自立,儼然一個土皇帝,並多次作亂,一直到北周時期,廩君及槃瓠大姓才在南北朝歷代君主的或招撫或剿滅並行的謀略下,勢力才逐漸消退,漢人重新可控制了這一地區。

《元和郡縣誌》記載:「北周保定四年(564年),「涪陵蠻帥田思鶴以地內附,因置奉州,建德三年(574年)改黔州。」

黔州治所在今天重慶市彭水縣鬱山鎮。

隋開皇十三年(593年),黔陽田氏內附,置彭水縣。

第七、土家族和苗族

如果重慶土生土長的少數民族主要為苗族和土家族,比如彭水,全稱就叫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

那麼土家族和苗族怎麼來的呢?

1.土家族

土家族是由巴人演變而來的,是巴人的後裔。

其實它們最開始並不是一個單一的民族,是後來融合了數個蠻族之後所形成的。

南北朝時期,活躍在酉、辰、巫、武、沅五溪地帶的五溪蠻,和一部分漢族,在不斷的融合之後,逐步形成了土家族。

「蠻「其實是一種帶有侮辱性質的稱謂,後來慢慢的就以」土「代替了,也就是當地的土著,比如明末女將秦良玉,他丈夫馬千乘就是土家族,土司其實就是土家族自治政府。

2.苗族

苗族的形成,其實和土家族類似,也是由巴人演變而來。

他們的祖先大部分來自渝東南地區(酉秀黔彭一帶)的「黔安蠻「,為什麼叫」黔安蠻「,因為那個時候渝東南地區屬於黔州。

唐朝時,將這一支人稱為「苗眾「。

《蠻書·卷十》中說:「黔、涇(涪)、巴、夏(夔)四邑苗眾,祖乃盤瓠之後。」

所以從這裡可以看出,苗族主要為槃瓠蠻之後。

《元史·世祖本紀》中又將他們稱作「諸峒苗蠻」。

一直到明清以後,重慶苗族才正式被稱做「苗」、「苗族」、「苗人」、「苗民」。

第八、重慶土著的滅頂之災

巴人自秦滅巴以來,開始和漢族進行融合,逐漸漢化。

包括沒有漢化的少數民族,以及已經漢化了的漢族,在此統稱為重慶土著。

很多人說「崖山之後無中華」,如果換成什麼之後無重慶的話,那就一定是「明獻亂之後無重慶」。

「明獻亂」當然就是指的明朝末年的張獻忠之亂了。

《巴縣誌》中說:「自晚明獻亂而土著為之一空。」

當然也不是張獻忠一人造成的,明朝末年,除了張獻忠之外,還有楊應龍叛亂、奢崇明、安邦彥之亂、搖黃之亂以及清軍入關帶來的屠殺。

《重慶通史》記載:清康熙後年統計,整個重慶城只剩3000人,加上江北和南岸在內,整整個重慶市區不過3.5萬人。

當時重慶人口稀少,老虎都跑進城裡找吃的。

《重慶府志》有記載:「(順治三年)大疫復有虎患,重慶當流賊殘殺之後,幾無遺民,順治五年大旱,群虎向日出遊。」

《水煮重慶》一書中有段有描寫:「有個叫張懋嘗的,被派到榮昌當官。他膽子小,帶了7個僕人同行。好不容易走進了榮昌,舉目四顧,一個人影都沒有。天還沒有黑,一群老虎突然竄了出來。可怕的事情發生了,主僕八人,五個人被老虎活生生的吃了。

如今的重慶人,不管是主城區的老重慶人,還是區縣的山民,除了大部分少數民族之外,其它的人,尤其的漢人,幾乎都是清朝初年,「湖廣填四川「從外地遷移而來,已經算不上是重慶的土著了。

你是重慶土著嗎?

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此神圖能讓你了解自己姓氏的祖先來自哪裡,是否王侯將相後代
    我們大家從出生開始就被冠上父親的姓氏,但是大家知道了解我們的姓氏是從哪裡來的嗎,老一輩說是我們的祖先就是這個姓氏,一直延續下來的,那我們祖先又是怎麼來的呢,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去看一張神奇的圖,這張神圖,可以看看你自己的姓氏是從哪一支敷衍過來的。
  • 日本人的祖先,究竟來自哪裡?
    滾滾的歷史長河中,譜寫著一個又一個的歷史,學習歷史可以使你智慧,可以使你變得更聰明。 關於日本人的起源,歷來是眾說紛紜。而且,日本對外宣稱自己是單一民族所構成國家,事實上其國內還有琉球族、阿伊努族、朝鮮族等少數民族。
  • 河源人,你從哪裡來?
    周末,小編就不推送文章啦,咱們換個方式,邀你看大片!你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這三個關於人生的終極命題,不僅僅只有門衛大叔才會盤問你。尋根問組,是人類的天性。隨著年歲的增長,人們對於祖輩和祖輩們走過的足跡,會產生更多的好奇和追問。千千萬萬的男女,生下一個你;千萬萬萬的旅途,匯成一條漫長、艱辛、坎特的路,路的終點是——河源。
  • 重慶少數民族變遷考究,你知道你的祖先是誰嗎?
    就是說,孟塗有神助,由他斷案,誰理曲血就會出現在誰的衣服上,所以他將衣服上有血的人抓起來。當然事實上可能並非如此,據說是用一隻獨角羊去撞,帶有隨意性。說了這麼多,丹陽山到底在哪裡呢?《華陽國志》記載:「涪陵郡土地山險水灘,人多憨勇,多獽蜑之民。」說到蜑人,有一個人不得不說。他便是巴務相。說巴務相,要先說他們的祖先廩君。
  • 小學生素質教育第29課:了解一下我們的祖先來自哪裡
    今天我們來學習「我和我的祖國」:了解我們祖先來自哪裡。講解示範練習遊戲一、講述自己的居住地1.知道自己的家在哪裡?位於什麼地方?學生討論,個別講述。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總結居住地。我們的祖先是龍嗎?引導學生思考,帶著問題聽課2.神話故事:《女媧造人》哪位學生知道這個故事?請學生講故事總結:從神話上說,是女媧造人,我們都是女媧娘娘用泥土造出來的。
  • 姓張的人祖先來自哪裡,有什麼演變嗎?
    張姓在我國人口眾多,據有關數據統計,張姓佔我國漢族人口總數的7.07%,也就是說100個人中,就有7個人姓張,民間也有「張王李趙遍地劉」之說。可見張姓這個古老的姓氏,成為我國的第三大姓是名副其實的,人們也由此感到好奇,張姓的祖先來自哪裡,有什麼演變嗎?
  • 你知道現在的深圳人基本都是來自哪裡的嗎?
    深圳村畢竟範圍太小,但可以說今天的深圳得名於深圳河,原寶安為深圳之母。那麼作為四大一線城市當中最年輕的存在,深圳又是如何成為現在擁有1350多萬常住人口的超大移民城市呢?今天就讓我們通過深圳的前世今生來了解一下現在深圳人基本都是來自哪裡的!
  • 你的愛豆是哪裡人?全國明星地圖鑑
    你喜歡的明星是哪裡人?你的家鄉都出了哪些明星?FUNJI基於明星出生地、籍貫等信息整理出了全國各地的明星圖鑑,一起來看看吧~先說幾個FUNJI小夥伴覺得有趣的點:1. 雖然普遍都說重慶美女多,但在明星裡重慶男人明顯更有魅力。
  • 福建人和臺灣人的祖先居然都是河南人?來看看這個博物館就懂了
    如果不是來到位於河南省固始縣的「根親博物館」,我們都不知道原來福建人和臺灣人的祖先竟然都是河南人。所以,固始這個人口最多的河南大縣甚至還被稱為「閩臺祖地」,由此便可見一斑。河南省位於我國的中原地區,是中華文明最重要的發祥地之一,在古代很長一段時間,河南都是人口最集中、經濟最發達的地區,現在其他許多地區的居民都是由河南遷移過去的,所以才會有越來越多人前來河南尋根問祖。
  • 來自星星的我們降臨了,你的眼睛被辣到了嗎?
    But,wuli高端大氣上檔次的重慶八中宏帆學子會僅僅滿足於地球上的神奇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他們的目光已經鎖定外星了。不得不說,小編很是佩服同學們的想像力,原來,外星人的生活這麼豐富多彩啊!不信?那就跟著小編矯健的步伐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太空旅行吧!
  • 看看重慶人的年夜飯都都些啥菜!有你喜歡吃的嗎?
    漸漸地,漸漸地,距離過年的時間越來越短了......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重慶人的年夜飯都吃些啥吧!看看有你喜歡吃的嗎? 其實重慶各個區縣都有年夜飯特色菜,趕緊來來看看吧!
  • 都說重慶產帥哥,這6位來自重慶的明星,誰才是你心目中的男神?
    像我們熟知的殷桃、蔣勤勤都是來自於重慶的美女。其實重慶的帥哥也非常多,而且顏值超級能打的。今天就來盤點下這6位來自重慶的明星,誰才是你心目中的男神?周震南2000年6月21日出生於重慶市,流行樂男歌手,演唱組合R1SE隊長。
  • 讓人難以忘懷的早餐盛宴,快來看看有你愛吃的嗎?
    ,快來看看有你愛吃的嗎?04:11來自融睿美食地球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在食物的領域涉獵十分廣泛,除了不能吃的或者吃了會中毒的東西以外,沒有他們不吃的東西,這群人的名字叫做炎黃子孫。老北京人應該都非常熟悉豆汁兒吧,北京人對他欲罷不能,外地人則對他敬而遠之。因為很多人都吃不慣它的味道,當你吃慣了之後,對他會愛的不行。郭德綱相聲裡曾說,在路上隨便碰到一個人攔住他,然後猛地將他摁在地上灌他一碗豆汁兒,如果他一站起來就開罵,那他一定是外地人,而如果是老北京人,則會站起來,然後來一句,還有嗎?天津:煎餅果子。天津人重視傳統,也很豁達樂觀。
  • 張家界玻璃棧道和重慶天空懸廊,多數人挑戰失敗,你敢挑戰哪個
    張家界天門山玻璃棧道可以說是近年來中國的玻璃棧道景點之一,當然是最有名的張家界天門山玻璃棧道,是天門山的秀麗風景,與驚險刺激的玻璃棧道一起,成為張家界當地的人氣旅行項目之一。張家界玻璃棧道和重慶天空懸廊,多數人挑戰失敗,你敢挑戰哪個?
  • 父母辛苦給孩子起的名字卻被同學笑瘋,老師:我敢叫你敢應嗎?
    都說孩子是上天送給父母的禮物,為人父母,我們希望把最美好的祝願寄托在孩子的名字當中,可偏偏有父母在收到禮物後「隨心所欲」。被「玩壞」的小學生名字1這個「姓+名」是目前見過的最霸氣無敵的組合,想必是爸爸姓「謝」、媽媽姓「祖」,再配以小名「隆恩」,一下子就秒殺所有人,話說這樣的名字,老師:你敢叫,你敢答應嗎?這屆家長真是太難為人了!
  • 你的恨意到底來自哪裡?
    抵制的叫囂者比起粉絲反應更加「熱烈」——無奈狂怒,說的就是他們這種吧?噢,怎麼到您這反著來了呢?沒看到哪裡「祭天」了,倒是肖戰本人快被你們搞「祭天」了,被傷得半死不殘,脫了層皮,好在血厚,不然真那啥了。我看別的合作演員們沒受啥影響。
  • 你確定自己姓什麼嗎?你的姓已告訴你了祖先的身份職業等重要信息
    你真的知道自己姓什麼嗎?其實現在的很多姓最早不叫姓,稱為氏。姓和氏在古代是有分開的。據考證先秦時代只有22個姓,分別為姬、媯guī 、姒sì 、姞、妘、姜、嬴、己、任、祁、羋、曹、董、風、 偃、歸、曼、熊、隗、漆、子、允。三皇五帝中的黃帝姓姬,《封神榜》中推翻商朝的周武王姬發就是黃帝後裔,炎帝姓姜,秦始皇姓嬴。
  • 韓食•拌•韓劇︱來自星星的你 來自重慶的韓國美食
    一定要記得到這個冰櫃前選一個你中意的飲料全是韓國進口飲料很多沒喝過的品種當然,也有韓劇裡出境率最高的燒酒筒子們,看到這裡,還控制得住身體裡的洪荒之力嗎?炸雞和可樂本來是美國快餐文化之一但因韓劇《來自星星的你》紅遍中國後一句「初雪那天,要吃炸雞和啤酒哦」迅速颳起了一股新潮——炸雞啤酒風重慶的寶寶們不急
  • 日本人祖先來源!是徐福東渡或四川涼山?還有可能是來自周朝的他
    說日本人的祖先來自中國,這來源於《史記.秦始皇本記》:「既已,齊人徐福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請得齋戒,與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徐市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人。」 秦始皇統一六國,在穩固了政權後,就派人到處尋找長生之藥材,結果死了很多人,也沒尋到,這時,聽說齊人方士徐福有長生之方,便派人找來。
  • 重慶,你的江湖氣哪裡來?-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巴和蜀原本就是兩種氣質迥異的文化,重慶代表巴,成都代表蜀。這都是因為她是江中長成的城市,更確切地說她是長江與嘉陵江交匯處,守在四川門戶上的寶地。▲ 重慶人愛吃小面,這也是碼頭文化的衍生,無論是生活在城市裡的都市白領還是挑夫,早上總愛去街邊的小店來一碗麵,再開始那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