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蒙古人能夠問鼎中原?

2020-12-23 宇泡泡

1271年12月18日,元世祖忽必烈公布了《建國號詔》,正式建立大元。忽必烈是成吉思鐵木真的孫子,元朝是在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大蒙古國的基礎上建立的。1204年,鐵木真統一了蒙古各部落,1206年建立大蒙古國。自此開始了一系列的兼併戰爭。

在大蒙古國建立的時候,中原大地上是處於北宋統治時期,另外還存在著金國、西夏這樣的少數民族政權。雖然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了北宋,結束了唐朝末年以及五代十國連年格局分裂的局面,再次實現了大一統,但是北宋在同遼國和金國對峙的過程中,留給人們的印象就是皇帝軟弱,軍事實力孱弱,屢屢打敗仗。但是實際上,北宋是一個經濟高度發展的王朝,其經濟實力要比北方的遼國和金國強大很多,但是北宋還是在同遼國和金國的戰爭經常處於劣勢。在遼國被金國滅亡之後,北宋也被金國所滅。先進的農耕文明所建立的政權被落後的遊牧民族所建立的政權推翻了。

北宋滅亡之後,宋朝統治集團在南方建立了新的政權,史稱南宋。金國就此控制了廣大的北方地區。自此,金國,南宋,西夏形成了對峙之勢。隨著鐵木真完成蒙古部落的統一,建立大蒙古國,大蒙古國開始了對外擴張的步伐。先後滅亡了西夏,金國和南宋,最終統一了全國。這一次,先進的農耕文明所建立的政權再一次被落後的遊牧民族所建立的政權所推翻。

為什麼大蒙古國在建立之後,能夠迅速強大起來,最後滅亡了中原各政權呢?

第一,當時的中原處於分裂狀態,中國歷史上北方遊牧民族崛起的時期往往就是在中原政權衰落到分裂這一時期。中原王朝由於自身難保,往往難以顧及北方,給了北方遊牧民族崛起的機會。

第二,北方遊牧民族善騎射,往往建立起一支強大的騎兵,而中原政權的軍隊以步兵為主,再加上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為了防止他人像他那樣被將領擁護黃袍加身,就改革了軍隊制度,最終造成了兵不識將,將不知兵,文官權力過大的局面,軍隊戰鬥力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第三,中原地區以農耕為主,經濟文化科技的發展較為先進,但是在軍事領域的投入則較少。北方少數民族以遊牧為生,民風彪悍,其軍事制度要比中原政權的完備。

在中國歷史上,北方少數民族政權打敗中原政權的戰爭有很多,元朝進行的戰爭也可謂是摧枯拉朽,南宋根本沒有抵抗的軍事實力。但是以武力入主中原容易,但是想要維持統治卻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元朝的統治維繫了不到一個世紀,蒙古人就被趕回了北方草原,從關外入主中原的滿清最終也被漢文化所同化。所以,想要建立穩固的統治秩序,最後還是要以先進的漢文化來治國。

相關焦點

  • 成語故事:問鼎中原
    中原:黃河中下遊一帶,指疆域領土。比喻企圖奪取天下。 近義詞:逐鹿中原、問鼎輕重、野心勃勃、群雄逐鹿 出處 《左傳·宣公三年》:「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
  • 蒙古人為什麼天下無敵?
    此外,蒙古人還有一種特別的「鎧甲」,就是每個士兵穿了一件很特別的絲質長袍,戰前披罩在最外面。這種長袍用生絲製成,編織得相當細密,箭很難穿透這種絲衣,即便被箭射中,只需拉動絲布,便可將箭頭很順溜地從傷口中拔出來。蒙古人天下無敵,還在於他們的戰術厲害!先看軍陣。蒙古的軍事專家們結合中原及斡羅斯軍隊的陣形,改進並制定出新的戰法。
  • 英雄少年戰《少年三國志:零》,問鼎中原正義燃
    《少年三國志:零》的終極測試「問鼎中原」剛剛結束,便為摯愛「三國」的少年們帶來前所未有的海量好禮。海量好禮中就包括超值返利、絕版頭像框、海量元寶、主將十連、頂級吳國弓陣容等。超多福利回饋玩家,絕非讓玩家單純的無限氪金,遊戲的宗旨在於體驗和謀略,即便是不充錢的玩家,也能夠在《少年三國志:零》中獲得完美的遊戲體驗。
  • 蘇聯統治蒙古國時,為何會禁止蒙古人崇拜成吉思汗,崇拜有罪?
    蒙古國與中國的淵源很深,當年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統一了蒙古草原的諸部落,融合成了「蒙古民族」,又帶領蒙古的勇士南徵北戰,開疆拓土,終在其孫子忽必烈執政期間,揮師滅宋,問鼎中原,建立了大一統的元朝政權。成吉思汗是中國歷史上的天之驕子,更是蒙古人心中的神話和傳奇,他的英雄事跡代代相傳,在蒙古族人的思想中已經深深地紮根,他就是蒙古人心中的標杆,擁有無人能及的地位,說是被奉上神壇也不足為過。
  • 【戲聽翔說】「問鼎中原」之後——漢劇《越椒逼印》 (作者:高翔)
    「問鼎中原」之後——漢劇《越椒逼印》作者:高翔(武漢市藝術創作研究中心)
  • 蒙古人為什麼天下無敵?看看他們用的武器你就知道了
    蒙古人天下無敵,還在於他們的戰術厲害!先看軍陣。蒙古的軍事專家們結合中原及斡羅斯軍隊的陣形,改進並制定出新的戰法。他們在布陣時,通常將一個萬人隊分為五個橫隊,前二後三排列,前排是重騎兵,後排是輕騎兵。蒙古人極其擅長被古羅馬人稱為「安息人射箭法」的戰法,即騎射者一邊逃走,一邊向後方的敵人射箭。這種戰法,一是不和敵人短兵相接,免格力;二是可以持續不斷的攻擊,不停頓;三是不給敵人還手機會,無敗局。你看見蒙古人打敗了,乘勝追擊,追著追著,發現自己的人越來越少,最後只剩下一個光杆司令,這是一種十分恐懼的局面,你不崩潰也沒辦法。
  • 元朝被滅後,為何蒙古人又很快變回遊牧民族,而不是繼續務農?
    到明朝興起,徐達率軍北伐中原的時候,蒙古軍隊在北伐主要是三個集團,但軍隊主體同樣已經是漢人為主了,只是將領是蒙古貴族。而元順帝脫歡鐵木兒北逃時所帶的基本上都是蒙古貴族及其家屬,軍隊數量並不算太龐大,因為當時北京能夠用於作戰的軍隊實際上已經沒有多少了,尤其是蒙古人,這時候在北京附近並沒有比較大的集團。
  • 重生尋秦記,他用刀鋒籠罩六國,橫掃六合,問鼎中原
    話不多說了,今天就來看看小說吧,其中這本《一切從尋秦記開始》重生尋秦記,他用刀鋒籠罩六國,橫掃六合,問鼎中原!點擊下方閱讀書籍把,還等啥!第一本:《無限尋真》——自情者達蒙聽了面色微變,他自然聯想到之前李西來擊落子彈的畫面,今天這用意,恐怕是用石子模仿。石子扔出,槍聲即響,空中爆開一團灰霧,那是石粉殘渣。
  • 被蒙古人統治了240年的俄羅斯人,體內有蒙古人血脈嗎?
    為什麼西方國家不帶俄羅斯玩兒?俄羅斯為何會被西歐國家看不起?西方世界,尤其是以英法德為首的歐洲各國歧視俄羅斯的理由有很多,例如,他們並非同一人種,俄羅斯人是以斯拉夫人種為主;宗教信仰也有不同,雖然他們都信仰基督教,但是,以俄羅斯為首的東歐諸國卻信仰的是與西歐格格不入的東正教等等。
  • 忽必烈建立了強大的元蒙,為何被蒙古人稱之為叛徒?答案很簡單
    忽必烈建立了強大的元蒙,為何被蒙古人稱之為叛徒?答案很簡單1206年,鐵木真建立蒙古帝國,尊汗號為「成吉思汗」。之後幾十年時間裡,大蒙古國屢次對外侵略擴張。成吉思汗在位的時候,他先後攻滅了西遼、西夏、花剌子模、金朝等國。他去世之後,新可汗又進行了2次大規模西徵。
  • 蒙古人南下,忽必烈統治時期的中國,為什麼不叫蒙古,而叫元朝?
    提到蒙古帝國,世界上幾乎很少有人不知道,因為它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帝國,橫跨亞歐兩塊大陸,如此之大的蒙古帝國想要統治好可不是一件簡單事,所以在成吉思汗時期就把蒙古帝國分別分給了自己的四個兒子來管轄,在這期間蒙古帝國仍不斷向外擴張,版圖最大時是在忽必烈時期,達到4500多萬平方千米,也正是在忽必烈時期,蒙古帝國的中心來到了中原地區
  • 為何在元朝滅亡後,蒙古人不能再創造忽必烈時期的神話了
    由此可見,蒙古人在起初的時候並沒有把稱霸中原作為首要目標,到成吉思汗的孫子成為主子了以後,才開始真正在治理中原,這也更能看出老天都在幫蒙古人,他們的成功有很大的偶然性。於是,忽必烈靠著好運才能取得最後的成功。但是,整個歐亞大陸的局勢在元朝滅亡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和蒙古人創業時的情況截然相反。
  • 此國才是蒙古人後代最多國家,人口高達3000萬,既非中國也非蒙古
    你永遠不可能搞明白他的摩託車上能載多少人,你也完全不可能知道他們經過怎樣的一番操作讓「牛後神泉」可以用來治療癌症,你更搞不明白花幾十年造一座橋幾天就垮掉的印度為什麼會有一顆稱霸亞洲的雄心。
  • 韃靼人等於蒙古人?並不是,這背後的故事不簡單
    在古時候,很多的中原地區漢人都會把草原人稱之為韃靼人,除了中國人之外,歐洲人與俄國人也會經常跟韃靼人有交流接觸,他們同樣是稱其為韃靼,甚至發生過比較激烈的戰爭。看上去韃靼人就是生活在草原上的那些人,似乎跟蒙古人同屬一家,但這背後的故事,卻遠沒有這麼簡單。
  • 國際乒聯總決賽誰將問鼎中原?22日下午,我們共同見證
    國際乒聯總決賽誰將問鼎中原?4天30場緊張激烈的比賽,樊振東、馬龍、許昕、張本智和、陳夢、伊藤美誠、孫穎莎等男、女各16名世界乒壇排名前16位的頂級運動員……即將於11月19日至11月22日在鄭州奧體中心體育館舉行的中國·鄭州2020國際乒聯總決賽群雄逐鹿,誰將問鼎中原
  • 它才是蒙古人後裔最多國家,人數高達3000萬,不是中國也並非蒙古
    在亞歐大陸的歷史上,蒙古人可以時候給各地的文明造成了十分深遠的影響,在草原上出身的蒙古人,十分強壯,很早便學會了騎馬,同時全民皆兵的他們,也是優秀的騎手和戰士,因此在過去的冷兵器時代,機動力強大的蒙古鐵騎往往顯得所向披靡,東歐諸國以及中原王朝笨重或者是脆弱的軍隊往往疲於奔命,從而敗下陣來,而13世紀蒙古人也在成吉思汗的帶領下,
  • 為什麼蒙古人跟韓國人長得很像?
    在東亞國家中,把蒙古人和中國人、日本人放在一起很容易分辨,但把蒙古人和韓國人放在一塊分辨就很困難了,因為蒙古人和韓國人的長相實在是太接近了:
  • 關於蒙古人起源的傳說
    蒙古族人建立的元朝的大統一,在我國歷史上具有深遠的意義:它結束了唐末以來國內分裂割據和幾個政權並立的政治局面,奠定了元、明、清六百多年國家長期統一的政治局面;它促進了國內各族人民之間經濟文化的交流和邊疆地區的開發,進一步促進了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尤其是元朝首次實現了全中國歷史上的唯一的最大範圍的的大統一和把以前的中原王朝無法統一的青藏高原納入中原王朝的直屬版圖,在多民族統一中國的形成和發展史上具有至關重要的地位
  • 三分鐘了解韃靼人和蒙古人的區別,剪不斷,理還亂!
    蒙古人跟韃靼人的區別就像區分大江和大河,高山和峻岭一樣難。還有人說,韃靼人和蒙古人的關係就是一團亂麻。剪不斷、理還亂。但只要有足夠的耐心,還是能理清這一堆亂麻,撥雲見日。其實要弄清韃靼人和蒙古人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又有什麼聯繫,也沒有想像中那麼難。
  • 成吉思汗是蒙古人而忽必烈卻是中國人?道理何在?
    第一、對中原王朝政策文化之運用。不得不承認,成吉思汗是沒有將中國完全徵服,這並不代表其沒有這個實力,而是天不假年沒有那個時間罷了。而成吉思汗相對比較英明的是,他將中國王朝的政治體制運用於蒙古高原的統治上,起碼保證了蒙古人大本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始終都高於大蒙古國其他地區。因而一般稱成吉思汗都為「大蒙古國」大汗,具有完全性質的蒙古人,並非中國人。但是忽必烈卻是大不一樣。忽必烈繼承了成吉思汗徵服世界的野心,但也拋棄了一部分成吉思汗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