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1年12月18日,元世祖忽必烈公布了《建國號詔》,正式建立大元。忽必烈是成吉思鐵木真的孫子,元朝是在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大蒙古國的基礎上建立的。1204年,鐵木真統一了蒙古各部落,1206年建立大蒙古國。自此開始了一系列的兼併戰爭。
在大蒙古國建立的時候,中原大地上是處於北宋統治時期,另外還存在著金國、西夏這樣的少數民族政權。雖然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了北宋,結束了唐朝末年以及五代十國連年格局分裂的局面,再次實現了大一統,但是北宋在同遼國和金國對峙的過程中,留給人們的印象就是皇帝軟弱,軍事實力孱弱,屢屢打敗仗。但是實際上,北宋是一個經濟高度發展的王朝,其經濟實力要比北方的遼國和金國強大很多,但是北宋還是在同遼國和金國的戰爭經常處於劣勢。在遼國被金國滅亡之後,北宋也被金國所滅。先進的農耕文明所建立的政權被落後的遊牧民族所建立的政權推翻了。
北宋滅亡之後,宋朝統治集團在南方建立了新的政權,史稱南宋。金國就此控制了廣大的北方地區。自此,金國,南宋,西夏形成了對峙之勢。隨著鐵木真完成蒙古部落的統一,建立大蒙古國,大蒙古國開始了對外擴張的步伐。先後滅亡了西夏,金國和南宋,最終統一了全國。這一次,先進的農耕文明所建立的政權再一次被落後的遊牧民族所建立的政權所推翻。
為什麼大蒙古國在建立之後,能夠迅速強大起來,最後滅亡了中原各政權呢?
第一,當時的中原處於分裂狀態,中國歷史上北方遊牧民族崛起的時期往往就是在中原政權衰落到分裂這一時期。中原王朝由於自身難保,往往難以顧及北方,給了北方遊牧民族崛起的機會。
第二,北方遊牧民族善騎射,往往建立起一支強大的騎兵,而中原政權的軍隊以步兵為主,再加上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為了防止他人像他那樣被將領擁護黃袍加身,就改革了軍隊制度,最終造成了兵不識將,將不知兵,文官權力過大的局面,軍隊戰鬥力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第三,中原地區以農耕為主,經濟文化科技的發展較為先進,但是在軍事領域的投入則較少。北方少數民族以遊牧為生,民風彪悍,其軍事制度要比中原政權的完備。
在中國歷史上,北方少數民族政權打敗中原政權的戰爭有很多,元朝進行的戰爭也可謂是摧枯拉朽,南宋根本沒有抵抗的軍事實力。但是以武力入主中原容易,但是想要維持統治卻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元朝的統治維繫了不到一個世紀,蒙古人就被趕回了北方草原,從關外入主中原的滿清最終也被漢文化所同化。所以,想要建立穩固的統治秩序,最後還是要以先進的漢文化來治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