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問鼎中原

2020-12-24 騰訊網

問 鼎 中 原

問:詢問。鼎:古代煮東西的器物,三足兩耳。中原:黃河中下遊一帶,指疆域領土。比喻企圖奪取天下。

近義詞:逐鹿中原、問鼎輕重、野心勃勃、群雄逐鹿

出處

《左傳·宣公三年》:「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

譯文:

《左傳·宣公三年》:「楚王問到周王室的九鼎的大小輕重。」

故事

春秋時期,周天子衰而諸侯興,周王室勢力逐漸衰弱,權威已經不再,已經無法有效控制天下的諸侯。

一些強大的諸侯國,為了爭奪天下,開啟了激烈的爭霸戰爭,相互之間合縱連橫、東徵西討,前後共有五位諸侯依次成為霸。也就是春秋五霸。

其中楚莊王就是各史籍當中高度認可的春秋五霸之一。楚莊王開始成為中原霸主。在與晉國爭霸的過程中,楚莊王曾經率領楚軍北上,徵討小國陸渾。路過洛陽郊區時,為了顯示楚國的兵威,竟在周朝境內舉行一次大檢閱。

當時,可把當年即位不久的周定王嚇壞了,急忙派巧言善變的王孫滿帶上許多禮品到郊外去慰勞楚軍。

楚莊王接見王孫滿的時候,知道周定王特別害怕自己,大為得意,就挑釁地問道:「你們周王宮裡珍藏的九鼎大小輕重怎麼樣?」

九鼎是象徵周王室權威的禮器。楚莊王問起九鼎之事,言外之意,是要與周天子比權量力,挑戰周王室的權威,充分顯示出他有奪取周天子權力的野心。

王孫滿委婉地說:「一個國家的興亡在於德義的有無,而不在乎鼎的大小輕重。」

莊王見王孫滿拿話擋他,就直接說道:「你不要依仗九鼎,我楚國有的是銅,我們只要折斷戈戟的刃尖,就足夠做九鼎了。」

王孫滿說:「大王您別忘了,當初夏禹是因為有德,天下諸侯都擁戴他,各地才貢獻銅材,啟才能鑄成九鼎以象萬物。後來夏桀昏亂,鼎就轉移給了商;商紂暴虐,鼎又轉移給了周。如果天子有德,鼎雖小卻重得難以轉移;如果天子無德,鼎雖大卻是輕而易動。周朝的國運還未完,鼎的輕重是不可以問的。」莊王無話可說。知道自己當時還沒有滅掉周朝的條件,也就帶兵回國了。

從此以後,人們就用「問鼎中原」來比喻人有企圖奪取天下的野心。

相關焦點

  • 英雄少年戰《少年三國志:零》,問鼎中原正義燃
    縱使更迭千年,三國當中的故事,仍廣為後人傳唱。當下,誕生了不少以「三國」為背景的遊戲。譬如曾廣為玩家熟知的《少年三國志》,更是充分展現了三國亂世時期,時局動蕩、烽煙不止的激戰場面。基於對三國故事的熱愛,遊族「少年三國志」又開創了一個全新作品——《少年三國志:零》。
  • 【戲聽翔說】「問鼎中原」之後——漢劇《越椒逼印》 (作者:高翔)
    「問鼎中原」之後——漢劇《越椒逼印》作者:高翔(武漢市藝術創作研究中心)
  • 天子用九鼎引申為"一言九鼎" 賞青銅器悟成語故事
    廣西新聞網訊(記者 雷小琴/文 何學俏/圖) 「一言九鼎」、「加官進爵」、「觥籌交錯」、「鐘鳴鼎食」……這些成語其實由青銅器引申而來。當你到廣西民族博物館參觀《吉金華章——寶雞青銅器珍品特展》時,請你細細品味,領悟青銅器中蘊含的成語故事吧。  「一言九鼎」的意思是,一句話能起到重大作用。
  • 重生尋秦記,他用刀鋒籠罩六國,橫掃六合,問鼎中原
    夏天到了,在炎炎夏日中,很多老書蟲都離不開要看書,但是卻不知道選擇看什麼,來小編這裡就對了,小編今天給大家推薦時空穿梭文,這種類型的小說是非常受歡迎的,讓人能把自己帶入故事情節中,你就是書中的主角,甚至能燃爆整個世界,一步步的越變越強,直至最巔峰,越看越爽,越看越嗨。
  • 成語故事:孤注一擲
    故事 在北宋時期,遼軍進攻中原所以「孤注一擲」這個成語之後就流傳了下來。這個成語比喻使用全部的力量做最後一次冒險。
  • 成語故事品鑑《焦頭爛額》
    這個故事出自《漢書·霍光傳》成語「曲突徙薪」就是這樣來的,比喻做事情要顧及後果,防患於未然,即是說,在災難發生之前,把發生災難的原因消除掉。成語「焦頭爛額」也是從這裡來的,故事中原形容因救火而被燒傷的人的樣子,現在用於比喻境遇惡劣,做事棘手,十分窘迫難堪的情況。
  • 【邢臺成語故事】怙惡不悛
    【邢臺成語故事】怙惡不悛 2020-07-25 19: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成語故事:爾虞我詐,理解成語,了解我國傳統文化
    成語故事:爾虞我詐,理解成語,了解我國傳統文化文|歷史趣味學說成語是我國一種極具傳統的文化,大多成語背後都擁有屬於自己的故事。了解成語裡蘊含的故事也是在了解我們國家的歷史。前兩天小編給大家已經講了一些成語故事了,今天小編依舊和大家來講講成語運蘊含的故事。
  • 為什麼蒙古人能夠問鼎中原?
    在大蒙古國建立的時候,中原大地上是處於北宋統治時期,另外還存在著金國、西夏這樣的少數民族政權。雖然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了北宋,結束了唐朝末年以及五代十國連年格局分裂的局面,再次實現了大一統,但是北宋在同遼國和金國對峙的過程中,留給人們的印象就是皇帝軟弱,軍事實力孱弱,屢屢打敗仗。
  • 春秋戰國時期君王霸主相關的成語故事
    尊王攘夷,這則典故的原意是尊奉周王為中原之主,抵禦北方遊牧民族以及南方荊蠻的大舉入侵。後來成為面對外族入侵時,結成民族統一戰線的同義詞。「尊王」,即尊崇周王的權力,維護周王朝的宗法制度。「攘夷」,即對遊牧於長城外的戎、狄對中原諸侯的侵擾進行抵禦。
  • 《百集成語故事》晉級名單公布啦!
    《百集成語故事》小演員招募回顧《百集成語故事》小演員招募回顧
  • 國際乒聯總決賽誰將問鼎中原?22日下午,我們共同見證
    國際乒聯總決賽誰將問鼎中原?4天30場緊張激烈的比賽,樊振東、馬龍、許昕、張本智和、陳夢、伊藤美誠、孫穎莎等男、女各16名世界乒壇排名前16位的頂級運動員……即將於11月19日至11月22日在鄭州奧體中心體育館舉行的中國·鄭州2020國際乒聯總決賽群雄逐鹿,誰將問鼎中原
  • 我們從小學的夜郎自大成語故事,夜郎真的自大嗎?
    「夜郎自大」屬漢語圈認知率比較高的一類成語。漢語工具書都把它釋為對妄自尊大者的諷喻。一般接受漢語教學教育的都會學習這一成語。 夜郎國被中原政權記述的歷史,大致起於戰國,至西漢成帝和平年間,散見於不同史料,記載語焉不詳,因為中原對夜郎國缺乏了解,所以記載內容非常之少,往往只記載一兩句話。
  • 不想問鼎中原和鹹魚有什麼區別?安琪拉沙盒新作《帝國神話》前瞻
    但是,身處和平年代的我們,尤其是一些熱血遊戲玩家都為古代亂世的戰爭故事而著迷,這個年代英雄輩出,尤其讓一些玩家著迷。如果說那個時代最有名的ARPG遊戲那當屬《真三國無雙》系列的經典、棋牌類的三國經典是《三國殺》、MOBA類的三國經典是《起凡三國爭霸》的話,那麼有沒有一款沙盒類遊戲能原滋原味還原東漢末年群雄割據的感覺呢?
  • 「邢臺成語故事」怙惡不悛
    【邢臺成語故事】怙惡不悛怙惡不悛【釋義】怙惡不悛,漢語成語,怙:堅持。悛:悔改。意為堅持作惡,不肯悔改。【出處】《左傳·隱公六年》:「長惡不悛,從自及也。」《宋史·王化基傳》:「怙惡不悛,恃遠肆毒。」【典故】這個成語和在襄國(今河北邢臺)建都立國的後趙開國皇帝石勒有關。東晉末年,中原再次出現混亂,一些少數民族在北方建立起獨立的政權,史稱十六國時期。前趙的國君劉曜,依仗武力奪取了後漢劉淵建立的政權,建都長安,威震一時。和劉曜同時的另一位武將石勒原是羯族人,對劉曜的篡權很不滿,伺機滅掉劉曜取而代之。石勒經過多次與劉曜交戰,使劉曜的軍事實力日漸削弱。
  • 成語典故|「爾虞我詐」源自《左傳》,本為: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成語典故|「爾虞我詐」源自《左傳》盟誓,本意為「我無爾詐,爾無我虞」文:枯木中國的成語很有趣,是古代漢語詞彙中的一種長期沿用的固定短語,每個成語簡潔精闢,言簡意賅,而其背後大多都有一個典故或者故事成語的形成,大多源自古代經典著作或者名人趣事,在形成的過程中,大多意思延續本意,然而也有不少,經過演變,反而成了相反的意思,諸如「爾虞我詐」就是其中之一。
  • 【成語故事】南唐韓載錫與友相約「探囊取物」
    1 五代時期,名士韓熙載因父親被後唐明宗李嗣源所殺,於是決定離開中原, 投奔江南。4 韓熙載舉起酒杯,對李榖說:「如果有一日,江南國家任用我為宰相,我一定會揮師北伐,平定中原。」說罷,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 披星戴月 | 成語故事
    【成語】:披星戴月【 pī xīng dài yuè】【基本釋義】 身披星星,頭戴月亮。形容連夜奔波或早出晚歸,十分辛苦。
  • 成語故事千鈞一髮
    成語解釋成語千鈞一髮拼音qiān jūn
  • 成語故事伯樂相馬
    成語解釋成語伯樂相馬拼音bó lè xià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