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護的故事告於段落,之後是雲中子的故事。隨著情節推進,故事也越來越精彩,希望所有朋友和我一起品讀原著,一起剖析封神。
《封神演義》中的冀州侯蘇護,一生坎坷,為求生存兩度叛商,其命運頗為可悲。
此人驍勇善戰,有勇有謀,身為冀州侯多年,以一城之力阻擋諸多少數民族入侵,於商朝功莫大焉。
可就是這麼一個英雄人物,卻因為非常可笑的一點小事,一而再,再而三的陷入生死危機中。
這個可笑的事情就是沒有給商紂王的寵臣費仲、尤渾送禮。
期待朋友們順手點下文末的廣告,1天1次即可,老葉感激不盡!
說話說: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不給奸臣送禮,後果太嚴重。
費仲、尤渾掌權其間,蘇護一共兩次進京。
第一次,天下諸侯齊聚朝歌,人人都送禮了,唯獨蘇護不送禮。費仲尤渾大怒,認為蘇護不懂事,藐視他們。於是,他們跑到商紂王身邊大進讒言。
費仲、尤渾是個很聰明的奸臣,他們從來不直接說某某官員很差,而是順著商紂王的口風、脾氣,順勢而為。二人一番叨叨,商紂王只覺得自己王霸之氣四溢,天大地大我最大,於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根本就沒有發覺自己被二人當了槍使。
在提議讓蘇護獻女的事情上,費仲、尤渾就非常為商紂王著想。他們說,此前紂王已經答應了首相商容,不再從民間廣泛選取美女。如果現在再提議,就會失信於民。聽聞蘇護之女有傾國之姿,不如讓蘇護一人獻女。如此一來,「又不驚擾天下百姓,自不動人耳目」。
商紂王一聽大喜。按照二人的說法,如此安排既不驚動百官萬民,又可以得到真正美女。即保全了聖君美名,又滿足了個人淫慾:一舉兩得。
只是,商紂王萬萬沒有想到,蘇護是個脾氣耿直到暴烈的人。
蘇護一生最為自豪的,就是自己擁有不遜色於天下任何諸侯的勇武與將略。按照他心底深處的看法,那統率北方兩百鎮諸侯的北伯侯大位,當由他蘇護來當。
只是,四大諸侯的格局早在上百年前就已經成形,傳承了許多代。其根基之深,之廣,是蘇護這種一鎮小諸侯不能比擬的。
蘇護確實有個傾國傾城之貌的美麗女兒。此前也肯定有許多家諸侯前來提親。但是,蘇護最為厭惡的,就是別人提到嫁女兒後,蘇護能夠得到什麼什麼好處。
靠著女兒獲得榮華富貴,是蘇護一生中最以為恥辱的事情。
在蘇護看來,唯有靠著掌中槍拼殺而來的富貴,才值得擁有,值得驕傲。
於是,商紂王在提親時開出的條件越是優厚,蘇護的怒火就越發高漲。最終,蘇護大罵紂王昏庸無道,午門題詩反出朝歌。
這一切商紂王沒有料到,但是,卻都在費仲尤渾的算計之中。
一個連給領導送禮都深感不屑的怪咖,怎麼可能平靜地接受靠女兒身體換來的幸福?
在冀州大戰之後,蘇護三敗官軍,打出了赫赫威名。靠著這亮閃閃的籌碼,加上西伯侯姬昌從中牽線,蘇護終於放棄對抗,再度朝商。
只是,他這次老毛病依然不改,到了朝歌,還是不給費仲尤渾送禮。
是蘇護不懂得官場規矩嗎?不!蘇護對官場的規矩摸的一清二楚。
蘇護護送女兒到達朝歌城外,安營紮寨。原文說——
蘇護先差官進城,用「腳色」見武成王黃飛虎。飛虎見了蘇護進女贖罪文書,忙差龍環出城,吩咐蘇護,把人馬扎在城外,令護同女進城,到金亭館驛安置。
蘇護的主要身份乃是冀州侯,乃八百鎮諸侯之一。在一般情況下進京,應當主動聯繫首相商容。為何此時他主動聯繫黃飛虎呢?
因為蘇護不是孤身而來,並且是帶著三千五百兵丁。朝歌城外出現了一支全副武將的部隊,可不是小事情。為了表示誠意,蘇護主動派人去聯繫三軍統帥黃飛虎,使者還鄭重帶著蘇護的「腳色」——即履歷,相當於明清時期官員拜訪時投遞的名帖。這意味著蘇護在走官方途徑,將隨行三千五百人的管理權轉交給了黃飛虎。
故此黃飛虎立刻派出心腹大將龍環去見蘇護,接管蘇護軍隊,安排蘇護父女在驛館安歇。
蘇護就是不屑於給費仲、尤渾送禮。此前他就敢不送,更何況此刻!蘇護可是殺敗了朝廷兩路大軍呢。
費仲、尤渾恨得咬牙切齒,原文說:「這逆賊,你雖則獻女贖罪,天子之喜怒不測,凡事俱在我二人點綴,其生死存亡,只在我等掌握之中,他全然不理我等,甚是可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