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西出函谷關,留下了《道德經》,還有這張《太極圖》

2021-01-12 泊原

老子是道教的鼻祖,也是我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之一。關於老子的神秘傳說非常多,其中老子倒騎青牛西出函谷關就是一個非常有名的典故。

老子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春秋未期世事紛爭,天下大亂,周王室內部也狼煙四起,老子看在眼裡想在心裡,準備棄官而遊歷天下,歸隱山林。函谷關以西是一塊清修聖地,一天,老子倒騎青牛,來到了函谷關通關道口。

函谷關的守衛尹喜見到突然而至的老子,又驚又喜,懇求拜為師。無奈老子西遊決心已定,尹喜十分不舍,於是再三懇求老子在函谷關住上幾天,以求聞聽。尹喜越聽越得奧妙,怕老子西去後再也無緣面聽教誨,又請求老子必須留下一本著作,才可以通關放行。老子無奈,於是留下了5000字《道德經》一文,然後歸隱隴西。

關於老子西出函谷關,留下了中國思想史上的巨著五千言《道德經》的故事,劉向《列仙傳》記載:「後周德衰,乃乘青牛車去。」清朝文淵閣《四庫全書》也寫到:「老子西遊,關令尹喜望見有紫氣浮關,而老子果乘青牛而過也。」

事實上,也有人推測,老子西出函谷關時,除了《道德經》,隨身也攜帶了一張《太極圖》。這張古太極圖是道家的密藏,流傳非常古老,意味渾宏深刻,且從不示人。下面就是這張古太極圖的還原示意圖。

古太極圖

這張古太極圖,也稱天地自然之圖,流傳非常古老,其中圈裡的中心就是太極,兩個黑白魚互守互望,分為陰陽。陽由淺及深,陰由深及淺。黑白對稱之中,奧妙無窮,其中藏著道家思想的深刻智慧。這張太極圖據說就是宋時陳摶傳張種傳就那張太極圖。趙謙在《六書本義》說,這張古太極圖出自伏羲見龍馬負圖後,八卦由此而畫出,後來一直收於隱者手中,秘而不傳。

傳說老子西出函谷關時就隨身攜帶了這張太極圖,老子出關後他的《道德經》和這張古《太極圖》也留在了關中,成為中國乃至世界歷史文化遺產的寶貴財富,千年的不朽名典。

老子的《道德經》中的思想影響深遠,涉及醫藥、養生、氣功、軍事、管理、建築、園藝等眾多領域,給人以無盡啟迪。老子的《太極圖》也影響深遠,成這道家的經典圖案,被無數的圖標借鑑和引用,其中就包括韓國的國旗,百事可樂的商標等眾多領域。包含在老子圖書之中的思想正如《道德經》所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成為人類無盡的精神寶庫。

相關焦點

  • 老子西出函谷關,他到底去了哪裡?或許是在尋找一個失落的文明
    老子西出函谷關,他到底去了哪裡?或許是在尋找一個失落的文明老子,姓李,名耳,他是我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之一,也是道教學派的創始人,在道教當中更是被稱之為道祖,老子留下的《道德經》絕對是我們國家樸素唯物主義哲學的最偉大的著作,時至今日,我們依舊能夠從《道德經》當中尋求人生的哲理和處事的智慧。
  • 老子西出函谷關,是客死他鄉,還是若干年後又回來了?
    (一)天降祥瑞,太上老君靈符現世詩人在詩中所提到的「關門令尹」指的便是二千五百多年前東周時期把守函谷關的關令尹喜,他後來成為了老子的學生。「河上仙翁」則是傳說中給漢文帝講授過老子《道德經》後化仙而去的河上公。
  • 為何老子在函谷關寫五千言《道德經》?出了函谷關他去了哪裡?
    老子出生在河南鹿邑,雖然當地是一片平原,可放大來看,整個河南是多山的,四面繞山,當中一片廣闊的平原相當於一個「谷」,而且是足夠大的「谷」。老子選擇在函谷關寫道德經,其目的是意指「涵蓋了一個很大的谷」,說明其位置之顯耀,人們常常不經意間會用自己所熟悉的地形和地物來做形容,也許老子也有這個心願。
  • 老子西出函谷關後並沒有消失,而是回到了家鄉養老
    老子根本沒有西出函谷關,更沒有騎著大青牛升天,也沒有去印度傳教,釋迦牟尼也絕不是他的徒弟……在中國人的普通認知裡,都知道老子是道教的創始人,他的《道德經》至今也仍是中華民族的瑰寶級文化。辭官之後的老子,一心想要整理總結自己一生的所見所聞和所感,所以他才會四處遊歷。而函谷關之所以會最被大家重視,是因為他在函谷關寫出了《道德經》,並且在這之後,有關於他的記載就開始越來越少,也不出名了。再加上後來道教為了更好地宣揚自己的教義,為了讓更多人信服,就必然要把老子神化,所以就故意將他騎著青牛西出函谷關然後就沒了蹤影的事情說得玄之又玄。
  • 老子西出函谷關,傳出4字流芳百世,乃大祥瑞,大吉兆
    周朝末年,天下大亂,朝堂之上烏煙瘴氣,在周王朝為官的老子,不願摻和在這潭渾水之中,便辭官歸隱,騎著青牛雲遊四方。可當他準備西出函谷關的時候,卻被一個人給攔了下來,這個人叫做尹喜。尹喜是函谷關的關令,從小喜好天文,那日他登樓夜觀天象,忽見東方紫氣浩蕩如龍,綿延三萬裡不絕,尹喜知道東方將有聖人前來,於是便焚香沐浴更衣,大開城門,等待聖人前來。不久之後,仙風道骨的老子果然騎著青牛而來。
  • 老子騎青牛西出函谷關,其實是代表道家學說萬物生生不息的意思
    老子西出函谷關,有很多解釋,其中有一種解釋是在老子騎著青牛出了函谷關之後,就化胡而去,也就是成為西方佛教的如來佛祖,這種說法在《西遊記》就有說到。在了解方位及五行之後,我們在來看老子西出函谷關這個故事中的關鍵詞,分別有青牛、西出、倒騎。然後再將這幾個關鍵詞分別解釋,青牛,為青色,方位對應為東方,在五行中對應「木」,同時也代表春天萬物復甦意的意思。而西出,也既西方,對應五行中的金。
  • 老子西出函谷關之後,到底去了哪裡?為何神秘消失,真飛升了嗎?
    在諸子百家中,儒家和道家可謂國學最高的兩座大山,儒家的創始人是影響了中國數以千年科舉制度的孔子,而道家的創始人則是早已被「神話」了的老子。而最富傳奇性的莫過於老子最後的最後的去處,老子西出函谷關之後,就好像人間蒸發了一般,不知所蹤,因此也流傳出了關於老子去除的許多猜想。
  • 老子道德經到底是講的什麼意思嗎?
    直接就上來就問有誰知道道德經的意思。我敢說天下讀書人都有這樣的,疑問。之前有一個問答。叫,道德經的核心思想。大家之所以這樣問那還不都是想知道道德經到底說了什麼?那道德經,是什麼意思呢?他說了什麼呢?容我慢慢說來。連續關注我的道德經系列問答裡邊兒的問題,將它串聯起來,就一定能讀懂道德經說的什麼。
  • 傳世經典(老子傳奇)電視劇對《道德經》,即《老子》,又稱(老子五千文 )的表達
    據《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記載,老子本是周朝管理王室藏書的史官,因目睹周朝逐漸衰微,打算退隱。他離開周朝的京城一路西行,經過函谷關時,遇到了關令尹喜。受關令尹喜的囑託,老子「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這就是《老子》五千文。漢代河上公作《老子河上公章句》時,將《老子》分為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名為《道經》,後四十四章名為《德經》,《道德經》因此而得名。
  • 道德經奧秘:給老子牽牛,他掙了七百二十萬,想要工資結果後悔了
    在葛洪的《神仙傳》中,記載了老子的一些傳奇事跡,讀來讓人發笑,明白的人過後又會深思。在很多國畫中,我們看到老子鬚髮皆白,他騎著青牛奔向遠方。在畫中還有一個道童追隨,那他叫什麼名字?在《神仙傳》中,記載了一個叫徐甲的人,他就是老子身邊的隨從。徐甲從小就為老子服務,連他自己都忘記跟隨老子多少年了。
  • 歷史上老子入夷狄化身佛陀之謎
    眾所周知,老子是春秋時期,道家思想的主要創始人,和後期的莊子並稱為老莊,主要理念是無為,順應自然,追求靈魂的自由自在,力求逍遙的人生態度。那他歷史上為何又有老子西出函谷關以後,化身為佛祖的傳說呢?這就要從西漢的司馬遷的《史記》說起了,《史記》老子傳中說,老子見周之衰,乃西去,於函谷關上下篇言道德之意,5000餘言而去,莫知其所蹤。大意就是老子看周朝滅亡在即,就往西面走,到了函谷關,不讓走,於是寫了《道德經》上下篇約5000字,寫完了,就讓走了,出了函谷關就不知所蹤了。
  • 真假《道德經》,一字變動,所表達的意思也就「南轅北轍」了
    《道德經》這本書主要講了哪些東西呢?為什麼從古至今這麼的廣受推崇?如果給「老子」一個版權費,那估計「老子」一瞬間就擁有很多財富了,因為古今中外看《道德經》的人實在太多了,可如今我們看的《道德經》是不是「真經」呢?是不是「老子」他老人家當時寫出來的那本呢?今兒論以論。
  • 【文化】靈寶函谷誕生《道德經》 千古雄關撒滿聖人遺蹤
    於是,老子便留在尹喜官邸,著寫《道德經》。陳新義就是聽著這些生動有趣的老子故事長大的,後來,他又把這些故事講給兒子聽,就這樣一代代傳下去。太初聖宮是函谷關現存的最古老的建築,相傳這裡是老子著經處。史載,太初聖宮始建於西周。現存建築為元代的風格,明清的木架工藝結構,唐朝的柱礎石。記者看到,太初聖宮為殿宇式建築,飛簷高挑,雕刻精美。兩塊柱礎石花紋不一,西側為蓮花狀,東側為石鼓狀。道教中蓮為陰,鼓為陽,老子在《道德經》中多次提到陰陽。
  • 「品茅臺醬香」函谷關老子文化詩聯大賽揭曉
    楊懷勝山西應縣五排•函谷關有悟何方來紫氣?函谷問青牛。臥石棲雲鶴,吟溪作淺流。丹霞披峭壁,翠鳥亮甜喉。山似逍遙態,泉含澄澈眸。晨曦敲古觀,童子煮清秋。意適非因客,心閒不掛愁。翻經風伴讀,醒夢月孤修。身置無為境,安須百尺樓!
  • 《道德經》:「柔弱勝剛強」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
    孔子見老子,問道於老子,老子卻與他說了一些與他想法不合的話。比如讓他無為,不要「為天下先」;比如要放下治理天下的心,讓民眾各安天命。但是孔子做不到這些。即便如此,孔子仍然認為老子是一位類似於「龍」的存在,可見老子在孔子心目中的地位。
  • 聽老子說 / 文 : 李曉偉
    後來因為看到周王室衰微,當館長當的不開心,便拂袖而去,棄官西出函谷關了。這位老人家一生最大的亮點,當屬在函谷關遇見關令尹喜。尹喜見到這位高人打此過關,便拉著他死活不讓走,非要請他著書。老人家瀟瀟灑灑一揮而就:「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即《老子》(又名《老子道德經》、《道德五千文》、《道德經》等),而去」。最終成了隱士,「莫知所終」。
  • 電影《老子出關》完整版
    劇情簡介函谷關是老子著述《道德經》的靈谷聖地,是道家文化的發祥地
  • 老子,老子​!​
    老子,不對,這樣容易引起誤會,我這裡說的老子不是平時口頭禪冒出來的老子,而是指很久很久以前的那個老子。到底有好久?久慘了!久到公元前500多年前,那還是春秋時期。老子,姓李名聃,就是寫《道德經》的那個人,因為一部《道德經》,老子名垂青史。聃又是什麼?聃,耳也。老子為啥子單名一個「耳」?
  • 【靈異恐怖文】七根兇簡 |西出玉門 |槐樹之下
    《西出玉門》  作者:尾魚3.《降頭師》  作者:徐旖夢4.《超級驚悚直播》  作者:宇文長弓5.《槐樹之下》  作者:夜雨秋燈6.《風沙將我吹向你》   作者:總攻大人7.《猛鬼公司》 作者:倔強的草履蟲8.《冷血法醫》  作者:三生石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