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影節的9日,透露出下半年電影市場的兩大趨勢?丨直擊上影節

2020-12-23 烹小鮮娛樂7132

編者按

7月25日,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以下簡稱:上影節)在滬開幕。來自產業各個埠的代表人員匯聚於此,共同探討在後疫情時期,中國電影如何通過長期、有效、有益的可持續發展,提振士氣、凝心聚力,激發創作生產活力。

毫無疑問,作為國內甚至全球範圍內首個恢復舉辦的電影產業活動,本屆上影節無疑是一架火力巨大的發動機,將極速助推中國電影的復興與發展。

烹小鮮(pengxx01)及聯盟帳號作為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電影論壇特別支持媒體,將在7月25日至8月3日期間,推出『直擊上影節』專題策劃,我們會第一時間親臨各類活動現場,為大家帶來最新鮮、最有料、最具有觀點的行業報導。

本篇為專題的收官篇——前瞻下半年電影市場。

「我們活過來了!」

「大家憋得太久了!」

8月2日,為期9天的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正式閉幕。受到疫情影響,本屆上影節註定讓當下的電影人永生難忘。

可以感受到,對於參加本屆活動,大家的興奮與激動遠超以往。甚至能想像出,各位大佬和演職人員在後臺見面相擁的場景。

就在上影節閉幕當日,電影行業迎來了兩個重磅消息:第一個為管虎執導的電影《八佰》官宣定檔8月21日,這是行業復工之後,首部公映的大體量新片,影片的定檔此前曾一波三折。第二個為全國日票房跨過了5000萬的門檻,是復工後的數字新高。

5000萬來了,過億還會遠嗎?

看得出來,作為疫情發生後,全球首個恢復線下舉辦的電影節,本屆上影節就如當初的預測一樣,對提振電影產業起到了重大作用。而活動期間的一些議題內容,必將引導下半年的行業趨勢。

烹小鮮(pengxx01)結合開幕產業論壇、發行與放映論壇、類型創作論壇、疫情紀錄片論壇等活動的內容,梳理出2020下半年電影市場的兩個關鍵問題,以此前瞻行業發展。

自大年初一《囧媽》「轉網」到投資3億的特效大製作《徵途》上線,疫情發生後,流媒體對傳統院線發行的影響是電影產業最關注的問題,這點在上影節的開幕論壇、發行論壇和全球產業論壇中均有主要體現。

對此,行業的普遍觀點為:傳統院線絕對不會被流媒體取代,雙方可以實現共贏。然而,在彼此還沒有 「坐下來聊聊」之前,一些相關影響仍然會出現。比如肉眼可見的是,院網窗口期確實在縮短。

7月27日,電影《妙先生》公布了發行通知,文件顯示密鑰只有7天。也就是說,電影在院線公映7日後,即可轉為網播。目前,《妙先生》轉網的票價還不得知,但是基於影片在流媒體發行的時間推測,大概率不會低於此前轉網的《肥龍過江》。

顯而易見,如果沒有第三方的幹預或者是業內達成共識,《妙先生》的7天窗口期絕對不會是個例。

那麼窗口期的調整到底預示著什麼呢?

其實一直以來,關於看電影,院線的受眾和流媒體的受眾並不衝突,前者注重聲光體驗和儀式感,後者則更看重自己的時間和金錢成本。能夠主觀選擇去院線還是流媒體觀看的,是院線電影的增量觀眾。

而影響這部分人的因素無非是影片質量和價格。先說影片質量,電影票房有著強烈的首周效應。一旦質量不過關,即便窗口期不縮短,後續票房也會一落千丈。

再說價格,基於上半年流媒體對單片付費點播的嘗試,在今後的網絡發行中,票價大體會與影片的投資成正比。如果流媒體的單片付費價格接近於影院的最低票價30元,那麼相較於院線它毫無優勢,觀眾還是會選擇去性價比更高的影院觀影。

二者結合來看,個別質量低於預期的大中體量商業片,可能在未來嘗試縮短窗口期,因為不能在院線爭取更多增量觀眾,只能更多通過流媒體發行盈利。

其實仔細思考,隨著5G 時代來臨,線上技術愈發成熟,電影遲早會擴大在流媒體發行的空間。只是疫情的出現,快速推進了這個過程,一下子讓大家措手不及。

相信在不久的未來,經過磨合與探索,傳統院線、片方與流媒體會逐漸制定出一個三方共贏的方案,例如將影片進行分類,按照類別制定不同的窗口期和院網發行的分帳比例。

除了對影片發行渠道的探討,還有一個市場趨勢也是本屆上影節的焦點,即中國是否會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電影市場?

現如今,美國的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當地的影院遲遲不能正常營業,這就導致一些如《花木蘭》一樣的院線新片無限期推遲公映。而這對中國市場的票房增長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畢竟,海外電影也是國內市場重要的組成部分。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填補海外電影的空缺?

眾所周知,為了復甦影院經濟,相關機構在市場上投放了大量國內外的舊片,比如去年的爆款《誤殺》《哪吒之魔童降世》、十年前乃至二年前的《風聲》《大話西遊》、好萊塢大製作《哈利·波特》和《星際穿越》。

其中,《星際穿越》在復映首日的票房超1900萬。《哈利·波特》全系列在上影節的展映票一秒而空。這足以看出,經典舊片對觀眾依然有著極強的吸引力。假設好萊塢的新片遲遲不能引進,那麼在片源供給不足的情況下,可能會有更多的經典舊片復映。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好萊塢新片改變發行策略,先行在中國公映。美國華納影業日前曾宣布,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電影《信條》將於2020年8月26日起,在美國之外的市場先上映。目前,該片已確定引進國內,或將於近期定檔。

回過頭來再看國產電影,目前的新片足夠支撐下半年的市場嗎?雖然博納影業老闆於冬曾在開幕論壇表示,我們的儲備可以排到明年的3月,但這是市場的下限。想要提升下半年票房市場的上限,行業還需想出更多的策略。

短期看,大體量影片的密鑰普遍延期或許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已定檔的《八佰》《我和我的家鄉》《懸崖之下》《一點就到家》等,再比如未定檔卻大概率在年內公映的《姜子牙》《緊急救援》等。

可是凡事有利有弊,這樣的做法能夠助力整體票房增長,但是也對中小體量的類型片或文藝片更殘酷,若首日在影院無收益,很可能迅速被撤掉。

於我們看來,在他國電影市場不能正常運轉的前提下,中國電影市場是否取得全球地區票房第一,並不重要。因為相較於橫向的名次,我們更應該關注產業自身的縱向變化。大家重新吃飽飯,比什麼都重要。

相關焦點

  • 早報超有料丨電影頻道推出融媒體直播活動「直擊上影節」《妙先生》上映
    獨家最有料丨電影頻道推出融媒體直播活動「直擊上影節」 五屏融合跨越傳播從「梅逐雨中黃」到「仲夏夜之夢」,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終於在火熱的7月開幕。對於熱愛電影的人們來說,這場邀請與赴約顯得彌足珍貴。作為2020年我國首個重大影視類國際文化活動,本屆上影節的舉辦有著更深刻的意義,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 五屏融合直播,電影頻道全景直擊上影節
    透過電視螢屏、網際網路屏幕、移動網際網路小屏、落地電子屏與院線銀幕,電影頻道融媒體在「直擊上影節」報導中首度實現了五屏跨越融合直播。
  • 重逢·參與·榮譽:電影頻道10小時全景直擊上影節
    七月的最後一天,面對「直擊上影節」電影頻道融媒體直播鏡頭,導演李少紅連連感嘆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挺了不起」。剛與眾多青年電影創作者共聚創投單元的她,將上影節破除萬難的舉辦本身,視作對自己和同行的一種鼓勵。作為自二月柏林國際電影節後首個線下舉辦的國際A類電影節,第二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已成為後疫情時代世界電影節的表率,更為影院有序復工後的中國電影界注入信心與力量。
  • 六位產業大咖,共話2020中國電影「下半場」丨直擊上影節·論壇
    編者按7月25日,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以下簡稱:上影節)在滬開幕。來自產業各個埠的代表人員匯聚於此,共同探討在後疫情時期,中國電影如何通過長期、有效、有益的可持續發展,提振士氣、凝心聚力,激發創作生產活力。
  • 直擊上影節:「最老影迷」分享與大銀幕的堅守
    方廷榮早早就坐在了二樓,靜候電影開場。這是他今年在上影節看的第一場電影——日本導演武正晴的《謊話連篇2》。這座影院他再熟悉不過。1962年,他就在這裡看電影,轉眼已經58年。 方廷榮經常這樣介紹自己與電影的緣分:「7歲開始看好萊塢電影,今年77歲。」
  • 直擊大影節,電影頻道"95後"團隊送上"開學禮物"
    直擊大影節,電影頻道"95後"團隊送上"開學禮物" 時間:2020.09.17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中國電影報導
  • 上影節給出三個關鍵詞
    編者按:星光點點,匯聚銀河萬裡;雪消冰釋,電影人砥礪前行。隨著7月16日國家電影局下發《關於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闊別電影太久的電影從業者和觀眾,都將因電影陸續重逢。電影頻道《中國電影報導》、人民網文娛部為此聯合推出「加油!
  • 擠不出「泡沫」的上影節
    作為國內唯一一個A類國際電影節,上影節在整個國內電影產業當中有著非常特殊的地位。在這裡,於冬曾經預言「電影公司未來都將給BAT打工」;在這裡,曾提問李安中國電影市場何時超越北美,成為世界第一大電影市場。
  • 直擊上影節 | 潛力新人脫穎而出,好電影永遠值得等待!
    很喜歡今年上影節海報的名字——重逢,代表著所有期待和電影重逢的我們。
  • 上影節倒計時,從搶票開始
    20日一大早,提前製作了詳細搶票攻略的上海影迷崔先生搶到11張上影節的票,包括《真相》(4K版)、《燈塔》(4K版)等電影。雖然比往年遲到一個多月,但即將於7月25日正式開幕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簡稱上影節)能在影院復工首周回歸,給復甦中的中國電影業打了一針「強心劑」,同時引發外媒關注。
  • 杜琪峯怒斥上影節 組委會:未來仍會邀杜導
    杜Sir在宣傳《盲探》時向上海電影節發炮南都訊 由杜琪峯導演、韋家輝編劇、劉德華和鄭秀文主演的《盲探》4日上映,連日來,一眾主創為電影奔跑宣傳。前日,導演杜琪峯在武漢為《盲探》宣傳造勢,其間不乏大膽言論,他先斥責電影圈風氣太亂,隨後還炮轟六月底剛閉幕的上海電影節辦得極不專業,「我再也不會去上海電影節,永遠不會去。」南都記者昨日聯繫了上海電影節組委會,針對杜Sir的一番發言,組委會回應稱:「未來仍會懷敬意發邀請。」
  • 《風平浪靜》上影節展映口碑炸裂 宋佳章宇飆戲
    | (1/10) 1905電影網訊繼7月29日引爆上影節口碑高潮的首場展映後,電影《風平浪靜》於8月2日上海國際電影節閉幕之際上影節好評如潮被贊「後勁太大」 觀眾期盼好電影早日定檔電影《風平浪靜》自上影節首映以來就收穫了如潮的好評,明星大咖看完讚不絕口,徐展雄導演稱「在影片中看到了極致的浪漫和殘酷」,導演仇晟看完表示「特別受震動,雙手有點發麻」,導演刁亦男被片中的父子情深深觸動,「藏得很深,超越道德,超出想像」。
  • 今年上影節的動畫片單,還是那麼過癮
    今年6月26日才剛剛在日本上映,僅過一月,就帶著拿獎的氣勢登陸上影節,這也是本片第一次正式和大陸觀眾見面。魔都的小夥伴你們真的賺到了X2。導演是執導《火花》《橫道世之介》等名作的導演衝田修一,女主則由上白石萌歌主演(《你的名字》中三葉聲優上白石萌音的妹妹)。
  • 5天2次亮相上影節!黃渤為《風平浪靜》前後奔走,目測此片必火
    全球各大電影節和獎項的影帝,黃渤拿得可太多了。演而優則導,沒成想他第一次執導的電影《一齣好戲》,就廣受好評。說來也巧,寧浩和黃渤共同因《瘋狂的石頭》成名,如今他們又一起走上了振興中國電影,培養中國電影後備人才的道路。寧浩能扶持《藥神》這樣的電影,黃渤自然也有信心打造同樣質量的作品,在7月28日下午舉辦的上影節青年電影沙龍上,黃渤就坦言這是自己新導演計劃的第三部電影。
  • 上影節開票秒光、復工首日票房347.6萬,電影業終於走出「冰封」?
    作為復工之後的第一項大型電影活動,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舉辦,既是對市場的一次提振、令觀眾重拾觀影習慣,對於半年未進電影院的影迷來說,「朝聖」色彩更是濃烈。這也就造成了今年上影節的「搶票難」和「黃牛陰霾」的刺眼。「你搶到票了嗎?」「你都搶到了哪幾個?」「「有人要出上影節XXX的票嗎?可加價!」20日早8點,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在淘票票開放線上售票。
  • 丨直擊上影節人物
    編者按7月25日,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以下簡稱:上影節)在滬開幕。來自產業各個埠的代表人員匯聚於此,共同探討在後疫情時期,中國電影如何通過長期、有效、有益的可持續發展,提振士氣、凝心聚力,激發創作生產活力。
  • 片單幾近消失的上影節,誰還有底氣「亮牌」?
    可以肯定的是,行業在經歷洗牌,格局正在被打亂,從今年的上影節以及近期各大影視公司發布的片單中,我們能夠從中窺到哪些行業趨勢片單少了,但更加務實:商業主旋律、抗疫題材成為熱門 去年,一起拍電影曾梳理過上影節發布的上百個項目,儘管受到疫情影響,一年後依然有接近1/5的項目已經上映。
  • 專訪|北影節策展人沙丹:如果說上影節是中國的坎城,那北影節就是TIFF
    》三部曲.好片不斷,不出意外又是分分鐘搶空今年北影節,《黃土地》會以4K畫質重新亮相大銀幕沙丹老師向我們透露,北影節從前一年11月份開始策劃片單,進行邀片工作,但因為期間正逢中國的春節長假和歐美的聖誕-新年長假,在邀片的溝通工作上,有著很大的難度。
  • 北影節八月下旬舉行,上影節1小時賣出12萬張電影票,《我和我的家鄉...
    北京國際的電影節將於八月下旬舉行 7月20日,在《「加油!中國電影」融媒體直播活動》中,北京國際的電影節工作人員透露,今年北影節將於8月下旬舉行。 8、開票1小時 上影節賣出12萬張電影票!
  • 波蘭電影《盲琴師》發上影節「專屬」藝術海報
    波蘭電影《盲琴師》發上影節「專屬」藝術海報 《盲琴師》上影節專屬藝術海報1905電影網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