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理財、房子、股票,猶猶豫豫投啥好?
    最好的投資品種,股市排在第一位。
    都說股市風險大,不懂套路當然怕。
    股市,如果你不加槓桿,它的風險是可控的。
    既然你看好中國,就應該看好A股。
    這是一個大時代,這時你不參與,何時參與?
    我經常被問到這樣一個問題:「洪老師,你老在那講股票、股票,它值不值得投資?如果它不是一個很好的投資方式,可能反而把別人給害了!」
    這個問題很關鍵,尤其是對我這個行業的從業者來講。在股市投資過程中,我做過一個長期的研究,最後得出結論:股市是一個特別值得參與的投資方式。所以,在很多人、包括我的親人、甚至長輩問我,可不可以投資股市的時候,我都是答以鼓勵的態度。
    是否投資股市,取決於六大因素
    我認為判斷股市是否值得投資,至少需要以下六個方面的思考:
    第一,從長期投資收益來判斷,股市是否值得選擇;
    第二,從風險收益比來判斷,股市投資風險是否可控;
    第三,從投資難易程度來判斷,普通投資者是不是也能很從容地參與這個市場;
    第四,從健康角度來判斷,股市投資是否有益身心健康;
    第五,從「大我」角度來判斷,股市投資是否利國利民;
    第六,從時機選擇角度判斷,未來股市是否值得參與。
    如果能把以上六個問題全部思考透徹,我們就能夠判斷要不要投資股市了。
    股票是長期收益最高的投資品種
    首先,我們從股市歷史收益率的數據來判斷。我們先看海外市場,畢竟人家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以美國股市為例,有人分析了過去兩百年來各種投資品種的收益率數據,得出結論:第一位是股市,第二位是債券,第三位是商品,第四位是地產。由此可見,根據西方市場的歷史收益率數據對比,股票投資是最好的。
    再來看A股,其實也一樣。海通證券的研究團隊做過一個數據的研究:從1990年到現在,如果你能夠堅持每年的年初等量地買進A股的股票,收益率會是多少呢?答案是年複合收益率20%多。這個數字基本可以跟巴菲特的股票收益率持平。也就是說,如果你能堅持這麼做,你也能成為「股神」。
    可能很多人聽到的都是股市投資失敗的案例,但我身邊的太多人在股市都是賺了錢的,尤其是早期就開始投資股市的人。我們常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這就造成大家得到的信息跟實際情況會有偏差。
    不加槓桿,股市風險可控
    很多人都認為股市風險很大,但是在我看來,只要不加槓桿,股市的風險其實是可控的。投資高槓桿的期貨市場,你可能會血本無歸,但股市不會。
    股市門檻低,老百姓容易參與
    收益不低,風險又可控,股市確實值得投資,那它的門檻高不高呢?有些投資可能挺賺錢,風險也不是非常大,但門檻很高,老百姓根本參與不了,有什麼用呢?
    股市就不存在這個問題,A股市場幾乎沒有門檻,1萬元就可以開戶了,普通老百姓很容易參與,交易也非常簡單。
    投資做得好,心態特別好
    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投資做得特別好的人,都非常長壽。比如,巴菲特80多歲,芒格90多歲,甚至有人100多歲了,都還活躍在投資第一線。
    這裡面是有邏輯關係的,如果你投資做得比較好,或者說你有好的心態,有利於長壽。因為做股票要求你經常去思考很多東西,由於你一直在思考,就可以帶動你的活力,你的身心就很健康,這也就是我說的,「好心態是一輩子的」。
    股市為國家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A股市場對於整個國家太重要了。過去,資本市場為國家解決了多少問題呢?從最早的國企脫困,到後面的銀行改制融資,再到現在的央企混改,而且這麼多年,幾千家上市公司解決了多少就業問題?所以說,股市對國家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我們投資股市也是一件特別正能量的事情。
    站在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的風口
    中國資本市場的未來非常美好,我們迎來了中國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的新三十年,是從商品時代到資本時代的轉變。這是一個大時代的風口,全社會都會增加股權配置,這個時候不參與就會錯失大的機遇。
    從上面這六點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股市值得參與,而且必須參與。
    有人會說,你講的都是好的方面,為什麼不講不好的方面呢?我認為不好的方面確實有,比如說國家也擔心全民炒股,大家沒心思上班,這肯定不好。但是,其實那些天天炒短線、追漲殺跌、耽誤工作、耽誤生活的人,很多都賺不到錢。這些問題不是股市的問題,這是他們自己的問題,洪攻略就是要解決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