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在雞口,不在牛後,李昌鈺的擇業選擇可以給我們帶來借鑑

2021-01-13 歷史店

李昌鈺獲得了博士學位後,第一個電話,就打給了自己遠在大洋彼岸的母親,王淑貞女士聽到兒子終於得願所償,她在電話裡哽咽地道:「好,好,真的很好!」

李昌鈺是一個孝心的孩子,他用十年的時間,完成了母親的心願,也讓在海難中去世的父親能夠含笑九泉了。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李昌鈺第二個電話,就打給了住在美國的姐姐,李昌鈺的姐姐在他來到美國後,不僅給了李昌鈺不少的經濟支持,而且對他如何考取碩士和博士學位,也有很好的建議。

李昌鈺的姐姐得知弟弟博士證書到手,接下來就在電話裡給他分析擇業的前景,並建議他在生物化學的道路上,可以進行長久的研究。因為生物和化學兩門科學衍生出的產品,都與民生息息相關,故此,這是非常接地氣的科學,也是最實用的科學。

李昌鈺手拿紐約大學的生物化學博士學位,但他卻對自己的人生,有另外一番規劃,相對於生物和化學,他更喜歡的是鑑識科學。

鑑識科學就是解謎的科學,面對罪犯留下的蛛絲馬跡,他借用高科技的設備,可以一點點揭開物證背後隱藏的秘密,一步步地還原案情的真相,並將罪犯繩之以法。

鑑識科學就是追求真理的科學,李昌鈺手持高科技鑄就的達摩克利斯利劍,他要幹正義之神忒彌斯經常做的事兒。

當時開設鑑識科學的大學不多,李昌鈺經過選擇,將自己的簡歷遞到了三家大學,他們分別是柏克萊大學,密西根大學和紐海文大學。

很快這三家大學都給李昌鈺打來電話,邀請他去面試,這時候,李昌鈺就面臨著取捨,是去最大的,條件最好的柏克萊大學,還是去條件相對較好的密西根大學,亦或是去條件最差,研究力量最薄弱的紐海文大學?

相關焦點

  • 【聽】成語故事:寧為雞口,無為牛後 l 小雞的嘴巴和老牛的屁股
    【雞】【嘴巴】【牛】【屁股】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用下面的這個成語提示卡大朋友就能親自把這個成語解釋給小耳朵聽啦寧為雞口,無為牛後,是的,又是一個八個字的成語!寧,是寧願的意思。為,是作為的為,意思是當作、作為。雞,是小雞的雞。
  • 李昌鈺分析南京槍擊案:可能有人掩護嫌犯逃脫
    在演講時,李昌鈺很注重與學生互動。他在播放自己年輕時的照片時,讓大家猜哪一個是他。「那個最帥的!」有同學小聲說。李昌鈺對著臺下的同學說:「誰說最帥的那個?過來,有獎勵。」於是,他把帶來的警徽送給同學。每回答一個問題,就送出一個警徽,現場同學很興奮。
  • 自主擇業怎麼樣?選擇自主的人過得怎麼樣?我分享一下自己的觀點
    放棄體制內鐵飯碗選擇自主擇業的軍官,後悔過嗎?我想對於他們絕大部分人而言,應該都是不後悔的,因為他們在做出選擇之前,肯定是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的,自主擇業可以說也是一種非常不錯的選擇!我自己因為工作的關係,也認識了好幾個選擇自主擇業的軍官,可以說自主擇業以後的發展各異,但是都沒有說後悔的,今天我們就這個話題一起交流一下!
  • 80歲高齡的李昌鈺為什麼還要再度續弦:黃昏之戀不被世人理解
    而在當代,也有一個人被稱為「福爾摩斯」,他便是報導中所提到的「華人第一神探」——李昌鈺,一生參與過8000多件案子,並屢破奇案,在美國的刑偵界中可謂是神一般的存在。 但,一生傳奇的李昌鈺博士在感情上卻不被世人理解,原因便是在妻子去世後,80歲高齡的耄耋老人卻突然再步入婚姻殿堂。那麼為何李昌鈺會不顧年齡和世俗眼光而選擇開始一段「黃昏戀」呢?
  • 「華人第一神探」李昌鈺:讓全世界兇手睡不著覺
    而李昌鈺自己,在二十五年後,用大部分積蓄購置了四千萬美元的一流設備,擴建了這間實驗室,使這間曾經的男廁有幸成為世界級刑事鑑定機構。美國曾評出影響美國歷史的25個事件,在這25個事件中,有14件直接或間接牽涉到李昌鈺所參與的鑑識工作,可以說,李昌鈺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美利堅的軌道。許多重大案件必然涉及到政治領域,受到利益關係幹涉。
  • 神探李昌鈺一本書,力證《嗜血法醫》《神探夏洛克》不是瞎編!
    「有多少證據說多少話」,在李昌鈺博士的《犯罪現場勘查手冊》中分量很重,不過李昌鈺是刑事鑑識專家,不是偵探,他只負責發現證據,提交證據。Sherlock對艾琳應該是一種棋逢對手的欣賞,但對於Molly,他最不想傷害她,否則在大結局中,夏洛克聽到妹妹說Molly的棺材才會直接失態,狂吼著砸碎了棺材,當然Molly沒死;《嗜血法醫》警察養父哈裡·摩根把德克斯特養大成人後,戴克斯特選擇成為了一名法醫。
  • 華人神探李昌鈺如何破獲「碎木機殺妻案」
    ,已經78歲的李昌鈺精神矍鑠,絲毫不見長途飛機後的疲態。50年前,27歲的李昌鈺辭去臺灣警察的工作,帶著50美元赴美留學,端盤子、教功夫、洗試管,用五年時間在紐約大學讀完本科、研究生、博士。李昌鈺說:「我一生只做一件事情,就是變不可能為可能。」李昌鈺已經記不清有多少次被問到這樣的問題:「為什麼會選擇鑑識科學這一行?」有無數電視節目將他童年眾多課外書中的《福爾摩斯探案集》列為證據,看,李博士從小就立志於此了。
  • [開講·人物]李昌鈺:神探是怎樣煉成的
    在美國,如果說李昌鈺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一點也不誇張,許多小孩被問及長大後的理想時,回答都是「我要做Dr. Li」。在很多人眼中,他就是福爾摩斯的化身,他那雙細緻敏銳的眼睛,獨到精湛的鑑識角度,使那些看起來無懈可擊的「假證」、撲朔迷離的案件迎刃而解。在刑偵界,大家都說,破不了的案找李博士就行了。
  • 自主擇業退役軍官擇業就業:要想就業順,技術要過硬
    在轉業時,他左思右想,最後還是選擇了自主擇業的安置方式。因為,他覺得,自己好歹也有一門技術,自主擇業後還可以重操舊業去打工。自主擇業後,他很快就在一家民營醫院應聘了一個外科醫生的崗位,月薪5000元,根據業績每月還有獎金,他感到很滿意。
  • 80歲的李昌鈺為什麼還要再度續弦?黃昏之戀不被世人理解
    然而,就是這麼低的機率,這世上每一天都有許多對情侶結成夫妻,可以說,在這世上每一天都在發生著奇蹟。人與人之間能走到一起已屬不易,更別提可以白頭偕老了。每個人開始之初便想著與自己的另一半可以共同走完這一生,但世事總不如人意,明天的事情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當陪伴你多年的另一半先你而去,在剩下的日子裡是否便不再有愛情了呢?
  • 「神探」李昌鈺面臨信任危機?
    兩名嫌疑犯無罪釋放針對此事,當地《哈特福德新聞報》做了負面報導,李昌鈺博士說:「30年前我們做過檢驗,當時存在有機化學反應。李昌鈺博士並不認同這個觀點,他認為媒體的報導並不準確,當時檢測認為,可能是人類血跡,是法院明知證據存疑,依舊做出有罪判決的。
  • 80歲高齡的李昌鈺為啥還要再度續弦:黃昏之戀不被世人理解
    普通人的感情生活不會受到外界的注視,但公眾人物的感情生活就不一樣了,像是曾經楊振寧教授嬌妻就受到了很多質疑,明星談戀愛粉絲脫粉事件也屢見不鮮,公眾人物的行為受到外界的檢閱,尤其是感情生活。華人神探李昌鈺在80歲的時候談了一場黃昏戀,也受到了外界的質疑,那麼為什麼他會在妻子去世之後選擇再續弦呢?
  • 如何評價「華人神探」李昌鈺博士的挑戰性人生
    而李博士的人生格言正是「使不可能成為可能」,用他自己的話說,這也是他一生中只做的一件事情。那麼,要如何評價李昌鈺博士具有強烈挑戰性的人生呢?李昌鈺1938年出生於江蘇如皋,原本是個富甲一方的富商家庭,只因為一場重大變故,讓他早早失去了父親,母親帶著他們兄弟姐妹13人,接下來就是家道中落,流落他鄉,最後一貧如洗。
  • 士兵突擊:702團長王慶瑞改革後去哪了?恐怕已經自主擇業
    但自從軍隊改革,三多通過老A選拔後離開了702團,就再也沒有見過王慶瑞,就算三多因誤殺女毒販而受到心理創傷回到老部隊療傷時,也不見王慶瑞身影,他去哪了?恐怕早已自主擇業,脫下不舍的軍裝。01到了上校正團的位置,年限已到,但無法進步,自主擇業是王團長唯一的選擇,不過也算善始善終在解放軍部隊中,一般到正團的位置應該就是上校軍銜,王團長就是,也不排除中校正團,當然這種中校正團幹部肯定都是軍中的翹楚,他們往往是中校的軍銜過度一至兩年就會提拔為上校正團。
  • 「神探」李昌鈺被曝製造「殺人冤案」:導致二人被關了20年後,改判...
    而且這種情況的舊案,據說還不止一起……根據美國《哈特福德新聞報》(Hartford Courant)等媒體報導,這起引發李昌鈺「信任危機」的案件,發生於1985年。1985年,在美國康乃狄克州的新米爾福德鎮,一名老人被發現慘死在家中,當時他身上被刺了27刀,死前還遭受到暴力毆打。這起兇殘的殺人案在當地引發了不小的影響。
  • 「華人神探」偵破無線索案件,83歲李昌鈺:身體語言騙不了人
    李昌鈺發揮了他的一貫破案技巧和能力,開始細緻地觀察周圍的環境和這名受害女性的丈夫。受害人的丈夫神情和反應都很正常,只是當李昌鈺查看受害人時,受害人的丈夫總是不自覺地把眼神向李昌鈺的方向看去。李昌鈺認真觀察他的衣著和肢體語言,發現他穿著一條休閒長褲,一條褲腿的褲腳轉了起來。而他總是不自覺地,把轉起來的這條褲腳,朝向遠離李昌鈺的方向。
  • 神秘的血跡:華人神探李昌鈺巧斷連環殺人案 上
    接到警方的求助電話後,李昌鈺帶著團隊立刻動身,飛往瓦裡克鎮。一下飛機,負責接機的當地警察就準備向他講述案情分析以及警方已經掌握到的一些情況,但隨即就被李昌鈺打斷了。為什麼李昌鈺不需要聽當地警方的案情匯報呢?因為李昌鈺認為,當地警方調查這起案子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他們難免會有固定的思維與先入為主的探案邏輯。
  • 華人神探李昌鈺,美國警界職位最高的華裔,13個兄弟姐妹都是博士
    父親李浩民很有頭腦,在商業上不斷開疆擴土,在上海也有經營商行,在臺灣又做起了漁業生意,直到抗戰結束,內戰爆發,時局不穩,李家決定舉家遷往臺灣。王淑貞先行帶著孩子們來到臺灣後,1949年1月27日,父親李浩民帶著大量的魚苗乘坐太平輪前往臺灣與家人團聚,可誰也沒有想到,這艘滿載人員物資的遊輪,因為超載又沒有打開航行燈,與一艘貨輪相撞,李浩民不幸遇難。
  • 李昌鈺都破不了的血案,究竟有多懸?
    新的DNA證據在18年後還了他清白。當他起訴當地警局和檢察院要求3600萬美金賠償金後,又因一名女攝影師的慘死被判處終身監禁。 隨著案件的逐漸發酵,許多權威鑑識專家都加入了進來,其中就包括華人第一神探李昌鈺。 李昌鈺這個刑事領域的傳奇人物就不用叔過多介紹了。
  • 真實事件:會說話的證物,華人神探李昌鈺巧破雨夜離奇案
    對偵探、懸疑類小說或電視劇感興趣的朋友,一定聽說過著名的羅卡交換定律:凡有接觸,必留痕跡,華人神探李昌鈺作為著名的物證專家就依據這條定律破獲了眾多案件,1992年,一起雨夜離奇車禍發生後,因為證據缺失,嫌疑人又是二十多年的資深警員,破案過程極其困難,所以我們的神探出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