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鈺獲得了博士學位後,第一個電話,就打給了自己遠在大洋彼岸的母親,王淑貞女士聽到兒子終於得願所償,她在電話裡哽咽地道:「好,好,真的很好!」
李昌鈺是一個孝心的孩子,他用十年的時間,完成了母親的心願,也讓在海難中去世的父親能夠含笑九泉了。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李昌鈺第二個電話,就打給了住在美國的姐姐,李昌鈺的姐姐在他來到美國後,不僅給了李昌鈺不少的經濟支持,而且對他如何考取碩士和博士學位,也有很好的建議。
李昌鈺的姐姐得知弟弟博士證書到手,接下來就在電話裡給他分析擇業的前景,並建議他在生物化學的道路上,可以進行長久的研究。因為生物和化學兩門科學衍生出的產品,都與民生息息相關,故此,這是非常接地氣的科學,也是最實用的科學。
李昌鈺手拿紐約大學的生物化學博士學位,但他卻對自己的人生,有另外一番規劃,相對於生物和化學,他更喜歡的是鑑識科學。
鑑識科學就是解謎的科學,面對罪犯留下的蛛絲馬跡,他借用高科技的設備,可以一點點揭開物證背後隱藏的秘密,一步步地還原案情的真相,並將罪犯繩之以法。
鑑識科學就是追求真理的科學,李昌鈺手持高科技鑄就的達摩克利斯利劍,他要幹正義之神忒彌斯經常做的事兒。
當時開設鑑識科學的大學不多,李昌鈺經過選擇,將自己的簡歷遞到了三家大學,他們分別是柏克萊大學,密西根大學和紐海文大學。
很快這三家大學都給李昌鈺打來電話,邀請他去面試,這時候,李昌鈺就面臨著取捨,是去最大的,條件最好的柏克萊大學,還是去條件相對較好的密西根大學,亦或是去條件最差,研究力量最薄弱的紐海文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