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在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勁松中街的一家絕味鴨脖店,門口貼出了一張海報,上面寫著「不搞貓膩,用心做鴨」的廣告。
法治周末記者 蔣起東
近期,知名房企萬科的一則「春風十裡醉,不如樹下學生妹的」廣告因涉嫌侮辱女大學生而被眾多網友指為低俗營銷。
事實上,不只是萬科這樣的房企,許多其他行業的企業也都曾因不恰當的廣告營銷行為而惹來非議。這其中,有食品飲料行業巨頭,也有汽車界翹楚;有國內網際網路公司,也有知名的國際化品牌。
法治周末記者盤點了近年來出現的幾項較為典型的爭議廣告案例,其中包括涉嫌性別歧視、種族歧視、地域歧視的案例,也包括色情營銷以及貶損烈士形象的低俗營銷行為。
在武漢大學廣告學教授姚曦看來,惡俗、無下限的廣告營銷反映出,現在很多企業都非常缺乏社會責任意識,當企業自身的利益與社會責任承擔發生衝突時,企業往往會選擇自身利益,這不僅損傷了企業自身品牌,也影響到長遠利益的達成。
姚曦對法治周末記者表示,很多企業冠冕堂皇地聲稱正在踐行社會責任意識,但在骨子裡並沒有真正把社會責任當做一回事,「國內企業如果希望能成為常青藤式的企業,必須追求企業自身利益與社會利益的一致,如果不能把二者的關係處理好,那麼這種企業是走不長的」。
絕味食品:
連續出現低俗營銷
2017年11月1日,絕味食品在絕味鴨脖天貓旗艦店掛出了一張「雙十一」預熱營銷海報。這幅海報的畫面內容顯示,一個女生穿著紅色短褲躺著,雙腳戴著鎖鏈;文案內容則是「鮮嫩多汁,想要嗎」「抵不住的誘惑」等字眼,一盒盒封面寫著「鮮貨」的鴨脖環繞四周,整個畫面充滿了低俗的「性暗示」。
絕味食品的這則海報剛掛出不久,就迅速引爆了網絡輿論。有網友直言,該廣告營銷「低俗」「噁心」「把下流當情趣,把低級當趣味」「歧視和物化女性」。也正因如此,絕味食品在這則海報剛掛出不到兩個小時後就將其緊急撤下。
迫於輿論壓力,11月2日,絕味鴨脖在其官微上發布致歉信,表示「真誠地接受批評和建議」,承諾「今後將以更加嚴謹的態度對待每一項工作、每一個細節」。
本以為此事就此打住,然而令人大跌眼鏡的是,11月3日上午,絕味鴨脖官方微信推送的文章《我不搞預售,我就是玉獸》又刷新了公眾的底線。在該文中,配圖是一張用文字遮蓋的大衛裸身雕像,而文字則充斥著各種低俗的語言。
12月22日,長沙市工商局下發行政處罰決定書,責令絕味食品停止發布違法廣告,並罰款60萬元。同日,絕味食品發布致歉信稱,免去長沙絕味食品營銷有限公司負責人職務,對營銷公司電商團隊予以通報批評、扣發當季獎金處分。
奧迪:
二手車廣告被指物化女性
2017年7月,一則奧迪二手車廣告因涉嫌物化女性而引發眾怒。
據了解,該廣告由奧迪二手車投放在萬達院線。其大致情節為,一名婆婆急匆匆地衝向正在舉行婚禮的夫婦,目的是為了檢查媳婦的身體狀況,這位婆婆先是捏了新娘的鼻子,接著直接揪新娘的耳朵,在經過一系列檢查之後,婆婆甚至開始拉嘴巴,看新娘的「牙口」。
在經過一系列考驗後,婆婆做出一個OK的手勢,隨後出現了奧迪二手車的介紹頁面,並配畫外音,「官方認證才放心」。
此廣告一經曝光便引起熱議,很多網友表示,難以理解奧迪為何會發布這樣的嚴重物化、歧視女性的廣告。事件持續發酵,大批網友紛紛提出質疑、指責,奧迪則將該廣告緊急下線。
7月20日,一汽-大眾奧迪銷售事業部二手車業務部針對此事公開發布《致歉信》,表示:「由於在創意和細節上考慮不夠周全,導致公眾感到這則廣告中存在著不尊重女性朋友的內容。在此,我們向公眾致以最誠摯的歉意,並感謝媒體和公眾的監督。」
不過,在該事件發生後,並沒有工商部門對奧迪這一行為作出處罰。
美團:
員工招聘文案涉嫌歧視
2017年5月17日,微博名為「貓財經」的帳號發布了一張美團內部招聘的截圖,在該截圖中,美團員工田源在招聘一名產品運營,除了基本的崗位職責以及聰明、能幹、具備優秀的溝通能力等要求外,田源還設置了5條「PASS」項。
田源稱:一,不要簡歷醜的;二,不要研究生博士生;三,不要開大眾的;四,不要信中醫的;五,不要黃泛區及東北人士。這些招聘條件一經曝光,立即引起輿論廣泛關注。網友紛紛指責美團在招聘工作中存在地域歧視的行為。
隨後,美團官方微博立刻對此進行了回應,稱「開大眾信中醫的東北河南混血醜小編表示個人觀點不代表公司招聘要求,該員工正被拖出去打」!
事實上,儘管美團微博在第一時間想通過這種「抖機靈」的方式化解網友的憤怒,但網友們似乎並不買帳。很快,這則涉嫌歧視的招聘廣告還是在網絡上迅速發酵。有網友直言,「不要以為官博出來抖個機靈這事就過了」「黃泛區是指魯西南和豫東北,滿載血淚心酸的一個名詞被他用到這裡,能不能讓這位弱智HR滾蛋走人」?
美團很快作出輿情應對措施,事件發生後兩個小時,美團官方發布通報稱,經過調查,餐飲平臺生態產品部餐飲會員系統員工田源在部分工作大群中發布招聘信息時,使用地域歧視、愛好歧視類不當言論,在公司內外造成了惡劣影響。美團稱,對田源作出辭退處理,即刻生效。
加多寶:
侮辱邱少雲文案
2013年5月22日,孫杰在新浪微博通過用戶名為「作業本」的帳號發文稱:「由於邱少雲趴在火堆裡一動不動,最終食客們拒絕為半面熟買單,他們紛紛表示還是賴寧的烤肉較好。」
加多寶於2015年4月16日以該公司新浪微博帳號「加多寶活動」發博文稱:「多謝@作業本,恭喜你與燒烤齊名。作為涼茶,我們力挺你成為燒烤攤CEO,開店十萬罐,說到做到#多謝行動#」,並配了一張與文字內容一致的圖片。
孫杰和加多寶的這一互動營銷行為,被指以違背社會公德的方式貶損烈士形象。2015年6月30日,邱少雲之弟邱少華向北京市大興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判令兩被告立即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賠償原告精神損失費人民幣1元。
法院審理認為,孫杰發表的言論是對邱少雲烈士的人格貶損和侮辱,屬於故意的侵權行為;加多寶公司的言論及互動在網絡平臺上迅速傳播,遭到廣大網友的譴責,產生了較大負面影響,再次給邱少雲烈士的家屬造成了精神損害。此外,加多寶公司作為國內知名飲料廠商,具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在其為慶祝「銷量奪金」精心策劃的「多謝活動」中未盡到合理審慎的注意義務,存在主觀上的過錯,應當對其言論產生的負面影響和侵權事實,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多芬:
沐浴露廣告被指種族歧視
據外媒報導,2017年10月,全球著名品牌多芬(Dove)在社交媒體「臉書」上發布的一則日化用品廣告引起眾怒。該廣告顯示,一名黑人女性在使用多芬的沐浴露產品後突然變成白人。這則廣告被認為涉嫌種族歧視,由此引來了公眾消費者的聲討。
隨後,多芬對此發表聲明稱:「我們為廣告引發的冒犯深感後悔。」多芬表示,為了推廣多芬沐浴露,他們在「臉書」頁面上發布了一個三秒鐘的視頻,「我們已經撤掉了發布的視頻,也沒有發布過其他任何與其相關的內容」。
不過,網友們似乎對多芬的聲明並不買帳,有國外網友直言:「既然你覺得我的棕褐色皮膚是髒的,我再也不買多芬的產品了。」
從2004年開始,多芬啟動名為「真美營銷」的活動,之後不斷推出各種視頻,這類營銷活動在為多芬帶來正面品牌形象宣傳的同時,也引發了不少爭議。
其實早在2011年,多芬的一則廣告圖片就曾涉嫌種族歧視。在該廣告圖片中,黑人和白人女性被分別標註為「使用前」和「使用後」,意在表現女性在使用其產品後膚色會變得更白。
責任編輯:馬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