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蜉蝣半日生
近日,繼《摔跤吧,爸爸》《你的名字。》之後,有一部小語種影片席捲大家的朋友圈,它就是五個月前在泰國上映兩周就斬獲1億泰銖(約2139萬元人民幣)票房的《天才槍手》。其實在其商用之前就已經名聲在外,該片在北美爛番茄輕鬆過100%,爆米花指數高達95%,IMDb也達到了8.3分,國內的豆瓣都給出8.4的高分。截至目前,《天才槍手》在國內已經斬獲1.3億票房。
據悉《天才槍手》根據2014年轟動一時的亞洲考場作弊案改編,講述了天才學霸利用高智商考場作弊牟取暴利的故事。最值得關注的是本片的導演納塔吾·彭皮裡亞是一個第二次執導長片的80後,本片的四位主演均為95後,參演此片之前幾乎為一張白紙。此外,本片的總成本僅6000萬泰銖(折合不到1200萬人民幣),其中還包括澳洲出外景的錢。
青春片題材+80後「經驗不足」導演+95後新生代演員+低成本,聽起來很像是網大的配置,然而當我們的青春片還停留在作死、劈腿、約炮、墮胎,當我們的網大還停留在蹭IP、無腦改編、渣劇情的時候,別人卻用低配置裝備硬炒出了一部神作?這到底是何種操作,編者總結出以下《天才槍手》的取勝點。
一、以小見大,題材不落窠臼卻又極具共鳴感
有人說,青春是白襯衫、籃球場、風來風往的黃昏、雨霧中的圖書館,和寫滿日記本的心事,但其實經歷過的人都明白,其實青春就是愚蠢和美麗,以及驚心動魄的考場。談及考試不可避之的那就是作弊,這是青春校園題材裡一個無所不在卻因略帶黑色雖在某些影片中被提及:如《睡在上鋪的兄弟》學霸考完後在外面唱歌告訴大家答案,金城武的《臭屁王》、周星馳的《逃學威龍》裡都有相當無釐頭的作弊橋段,但是卻鮮有將作弊當作題材來拍的,記憶中上一部作弊題材的影片還是1996年的《史上最大作弊戰爭》。
二、以諜戰片的拍攝手法解鎖青春片
提及作弊大家腦海裡一定會浮現兩個場景,打小抄和傳答案,對於大家都熟悉的事情,怎樣才能讓大家腎上腺激素飆升呢?答案是以諜戰片的拍攝手法解鎖,開頭一邊審訊室,一邊校園的兩條線路直接帶你入局。作弊之路也由此展開,從低級的橡皮傳答案到鋼琴手法傳答案,再到利用時差傳答案,看似一場場靜態的考試,其行雲流水的動作加上動次打次的BGM,讓你不自覺的將自己帶入,滿滿的沉浸感。稍加留意你會發現,考場鏡頭幾乎全是動態,要麼鏡頭在動,要麼畫面主體在動,轉動筆身、按出筆頭、分開試卷、椅子挪動、時鐘運行……諸如此類極其微小的細節,皆被賦予協調的節奏。
三、扎心的臺詞+飽含爭議的話題+多層次的反思
「你不作弊,世界照樣欺騙你!」「幹了這一票,我至少還有錢」「我不認為我是唯一一個,利用學校賺錢的人「大學裡不只有選擇題」等等。每一句臺詞都是貧富差距、教育腐敗之下,底層優等生的咆哮。片中,當校長發現了小琳幫同學作弊,義正言辭地說:學校不是用來賺錢的!
琳看到的卻是,老師為賺錢,出賣教師節操(對交錢補課的學生就漏題,不補他的課考試就無法及格);學校為賺錢,販賣教育資源(為了讓孩子入學,家長心甘情願地繳納20-40萬不等的贊助費);家長用金錢購買人生捷徑(富商願意花錢讓人幫兒子到美國讀名校)……相比而言,她的作弊根本就微不足道。片中類似這樣能夠引起爭議的劇情設置還有很多。
此外,在編者看來,《天才槍手》裡至少埋了三個血淋淋的觀點,其一,我們的青春既不熱卻也不美好,因為我們要面對殘酷而充滿利益之爭的現實世界。其二,純潔的友誼?不存在的。其三,本質上不同的人,根本沒有在一起的可能。每一個觀點真實卻又喪氣十足。當環境已經異化,當體制已經腐朽不堪,當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當社會風氣已然唯利是圖,寒門再難出貴子,那麼只能「窮則思變」?
除此之外演員的臺詞功底及演繹,流暢的剪輯,清新的服道化等都是構成影片成功的原因。有人說《天才槍手》所有的優點都可以被學習,但是國內仍舊拍不出類似這樣不落窠臼又滿含深意的影片。原因就是終極敵不過廣電總局,編者以為大可不必這麼喪氣。沒錯,青春片確實要突破青春不只有愛情的桎梏,但是不一定每一部都要去抨擊教育不平等。可以展現熱血、夢想亦或是像《初戀這件小事》《我的少女時代》一樣展現青春期的情愫等等。
其實今年的網大市場已經出現了幾部角度新穎的青春片比如:今年2月上線的青春+熱血籃球題材的網大《那女孩真帥》以及6月底上線的了三個堅持音樂夢想的女孩誤打誤撞加入殯葬演出,最終真正體會到生死的重量的網大《哀樂女子天團》。平心而論,青春片不需要很高的投資,技術和講故事的門檻也相對較低,不需要太複雜的劇情,也用不到高端的特效技術,對放映的要求也不高。所以比起其他類型的影片,不誇張地說青春片是唯一網大可以和院線抗衡的題材。除卻《天才槍手》貢獻出來的青春片拍攝經驗,以下是編者總結的拍攝網大青春片的經驗,僅供大家參考。
1、故事多樣化 不要總是局限於校園愛情
現階段國內的青春片主要改編自熱銷小說,比如早前熱映《左耳》《何以笙簫默》均有大量粉絲基礎,但總體來看,內地青春片的題材還比較單一,過多局限在校園愛情方面。國外青春片則是百花齊放的狀態,有《飢餓遊戲》這樣的反烏託邦大作,有《壁花少年》這樣的勵志作品,有《怦然心動》這樣的純愛作品,有《完美音調》這樣的歌舞作品,也有《安德的遊戲》這樣的科幻作品…青春片完全可以把改編視野放得更寬。
2.腳踏實地描述大多數人真實的青春
不論是早年的《那些年》還是後來口碑爆棚的《我的少女時代》,他們的成功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有一個好劇本打底。近年來,內地青春片拍得如火如荼,但卻走入了循環的套路,初吻、出軌、墮胎、三角戀成為離不開的關鍵詞。國外青春片對劇本十分重視,如《星運裡的錯》《壁花少年》等,情節掌控出色,各種懸念、反轉的設計都非常成熟,角色的成長經歷也能夠令人信服,這都值得內地編劇學習。
3.啟用符合人物形象新人、素人是不錯的選擇
其實不難看出青春片被觀眾吐槽的一大點就是,演員不符合想像,演技還不夠成熟,國內演員青黃不接和為流量是圖的問題一直都存在,其實此次《閃光少女》還有一個值得讚賞的點在於它不拘一格啟用素人,讓18歲的演繹18歲會不會更適合一點呢?
總而言之,無論是院線電影也好、網絡大電影也罷,青春片從來都不缺乏市場,缺少的不過是打動人心的好作品罷了。多樣化的題材、紮實的劇本、符合觀眾想像的形象、新奇特的背景都是能夠成就一部青春片的要點。除此之外,檔期的選擇、話題的製造等營銷手段對於青春片同樣至關重要。在此也萬分期待,未來可以有讓我們為之眼睛一亮的青春片。
最後編者由衷的希望咱網大人可以仔細揣摩《天才槍手》(臺灣譯名:模犯生)的可取之處,而不是轉身就拍出《作弊天才》《模範生》《孤單槍手》之類的影片…
工資翻倍、送股份!詳情 點此穿越 ~
三大媒體矩陣
更加垂直,更多乾貨,信手拈來!
原創內容,轉載請附上版權資訊及作者署名
投稿、商務合作、加群,請聯繫:
郵件:285295690@qq.com,
微信:15201655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