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強,一個平凡的名字,卻幹出了不平凡的業績。日前,河北省赤城縣扶貧辦原主任、張北縣政府黨組成員馮強,經推薦遴選,被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確定為「最美公務員」。也許,在他自己看來只是幹了一名黨員幹部該幹的事,但他忠誠、為民、擔當、創新、奉獻的優秀品質,卻為廣大黨員幹部樹立了標杆。尤其是年輕幹部,更應該起而行之,學習並踐行馮強身上的「三股勁兒」,在新時代幹事創業的舞臺上一試拳腳、大展作為。
當學習那股「專勁兒」。所謂的「專」,是一種專心、專業、專注。當年,馮強剛上任扶貧辦主任一職,也是「兩眼一抹黑」,畢竟隔行如隔山,但由於他對工作專心,深知幹好扶貧工作一定要專業,於是,他騰空了家裡一個12平方米的臥室,在地上鋪滿了政策文件,每天只睡兩三個小時,苦學了整整三天,也正是這份對扶貧事業的專注,才有了他後來的專業和成績。揆諸當下,有些年輕幹部卻是心浮氣躁,更多的是熱衷於精緻的「自我設計」,對工作缺乏一種「專勁兒」,長此以往,只會淪為「眼高手低」「心有餘而力不足」的「門外漢」,何談幹事創業?
當學習那股「拼勁兒」。拼得就是一個不服氣、不服輸,只實幹。面對全縣68242貧困人口的嚴峻脫貧任務,他沒有退縮,他堅信:「只要認真幹,苦幹、實幹,就不信幹不成,就不怕幹不好!」於是,便有了上任10個月,平均每天接打電話200多個,平均每天260多公裡,走遍了全縣440個行政村,最早回家的一天是21時48分,6個月沒有見到在張家口市區上學的女兒……這不是等出來、要出來的,而是拼出來、幹出來的。作為年輕幹部,更應該有這樣一股「拼命三郎」的精神,不退縮、不言敗,在幹事創業的路上拼荊斬棘、履職盡責。
當學習那股「活勁兒」。幹工作,不但要幹,還要會幹、巧幹。說起扶貧,他沒有墨守成規、一成不變,而是在工作中不斷思考、探索,總結了檔案八步工作法,建立了「精準扶貧大數據平臺」,推出了「五查三會診」工作機制,創造性地解決了一些扶貧工作中的難題,大大提高了扶貧的速率和實效。對於年輕幹部而言,要有一股「活勁兒」,當然這並不是投機取巧,而是要學會靈活變通,不要總一味地崇尚書本理論,要學會在實踐中去思考、去探索、去學習,以更加高效快捷、簡單方便的方式方法去開展工作,這樣才會事半功倍,才會真正把工作做快做實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