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韓國歸還志願軍遺骸史:1954年曾送還1萬具遺體

2020-12-25 中國網文化

位於韓國的「朝鮮和中國士兵墓地」(資料圖)

韓國境內發現的志願軍遺骸情況

在抗美援朝戰爭第三次戰役中,志願軍突破「三八線」,佔領漢城。此後,在「三八線」以南還進行過第四、五次戰役等多次作戰。因此,志願軍有相當一部分犧牲在韓國境內。

曹家麟為筆者提供了許多韓國境內志願軍烈士資料,筆者又通過多種渠道了解到在軍事分界線以南,即在韓國境內發現的志願軍遺骸情況。

曹家麟介紹,1954年,抗美援朝停戰後的第二年,朝鮮開城市政府當局特地在北郊「三八線」松嶽山南麓的山坳裡,開闢建立松嶽山志願軍烈士陵園,以便安葬從敵佔區運回來的志願軍烈士遺骸。

解放軍總政治部保衛部離休幹部孫佑武當年參與了接收工作。2006年,他在回憶文章中說,松嶽山志願軍烈士陵園專門用於接收安葬來自敵佔區的志願軍陣亡者。1954年9月,雙方在一次軍事人員遺體交接中,「聯合國軍」方面送還的志願軍遺體總數約為1萬具,他們都是在抗美援朝戰爭第一線壯烈犧牲的烈士。

在敵佔區,即「三八線」以南的志願軍烈士遺體,大致可分為三類:

一是在三次戰役中犧牲的烈士。1950年冬至1951年6月在第三、四、五次戰役期間,在越過「三八線」進入敵佔區作戰時犧牲的志願軍烈士,部隊在後撤時就地進行了掩埋。這部分烈士的遺體已完全腐爛,只剩下一具骨骸。

二是在金城戰役中犧牲的烈士。1953年7月中下旬韓戰停戰前夕志願軍發動金城戰役期間,在突破敵防線並向縱深推進時犧牲的戰士,在完成戰役殲敵任務往後撤退時被就地在戰場進行了掩埋。

三是志願軍戰俘烈士,即在「聯合國軍」戰俘營死亡的志願軍被俘人員。這些人大都是有名有姓的,而且還有敵方早先交來的被俘人員死亡名單可以印證。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戰事最為激烈的第三、四、五次戰役都發生在「三八線」以南「聯合國軍」佔領區。按志願軍司令部戰後通報,第四次戰役志願軍共殲滅南朝鮮軍和「聯合國軍」7.8萬人,志願軍傷亡4.2萬人;第五次戰役殲敵8.2萬人,志願軍傷亡7.5萬人。

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志願軍隨時推進或撤退。本著人道主義精神,敵我雙方打掃戰場時都儘量會對戰死者進行掩埋。志願軍離開時,也臨時掩埋好戰友遺體,以便戰後妥善安葬。但戰後特別是在原敵佔區對零散掩埋的烈士遺骸的搜集難免會有遺漏。

2005年,韓國聯合通訊社報導,據韓國陸軍部隊透露,在京畿道加平郡北面花嶽山一帶,共挖掘出韓戰期間遺骸52具,其中30具屬「聯合國軍」,22具屬中國人民志願軍。

據新華社駐韓國的一位記者介紹,這並不是韓國首次發現志願軍遺骸,「早在1981年的時候,我就參加過一次中國人民志願軍遺骸的安葬儀式。當時儀式很隆重,同時被發現的還有部隊番號和一些文字資料。這些志願軍遺骸沒有被運回國內的先例。在朝鮮境內開城有一個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陵園,大約有1.5萬名烈士被安葬在那裡。所以被發現的遺骸應該會移交給我方,然後安葬在朝鮮的志願軍烈士陵園」。

1986年6月,「聯合國軍」方面曾發現一具志願軍烈士遺骨。這具遺骨是在韓國京畿道楊平地區發現的。同時出土的還有部分遺物。從出土的遺物分析,埋葬的是志願軍烈士。於是,「聯合國軍」方面便將遺骨和遺物交給了當時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駐開城聯絡處。烈士的遺骨被安葬在開城烈士陵園的合葬墓中,遺物交給抗美援朝紀念館。

在韓國鄉間,志願軍遺骸也多有發現。如1989年5月12日,新華社電,新近在南朝鮮境內發現的19具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安葬儀式,在朝鮮軍事分界線邊境城市開城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陵園舉行。

筆者了解到,1958年10月,志願軍最後一批部隊撤離朝鮮。之後,對志願軍烈士遺骸的挖掘,朝鮮也做了相應的工作。

志願軍原本在板門店的軍事停戰委員會(簡稱「軍停會」)有個100人的代表團,撤軍後只剩下一個7人工作小組,全部由軍方人員組成。留守的軍方小組除負責停戰後的善後事務,還負責協調接收在韓國境內發現的、經由「聯合國軍」方面轉交的疑似志願軍失蹤人員的遺骸,然後參與鑑定,並把志願軍的紀念章、標誌牌等遺物移送國內。

中國小組最後一次履行職能是在1989年11月。據當時新華社報導,在朝鮮江原道鐵原郡檢寺裡的一個高坡上,朝鮮人民軍的一支部隊在非軍事區的前沿進行修路施工時,意外發現一枚中國全國政協1951年頒發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紀念章。當他們繼續下挖至離地面約1米深處時,一具零碎的烈士遺骨顯露出來,遺骨附近還有另一枚抗美援朝紀念章、中國人民銀行1949年發行的18萬元紙幣和一張「中國人民志願軍391部」字樣的空白臨時介紹信。「軍停會」中方人員和朝鮮軍方前往現場檢驗後認定,這是一具中國人民志願軍指揮員的遺骨。這位無名烈士終於同他生前的14,233名戰友長眠在松嶽山下的志願軍烈士陵園中。

1991年3月,美國提出由韓國將軍擔任「軍停會」首席代表,遭到朝方拒絕。其後,朝鮮撤走其駐「軍停會」代表團。9月,中國方面鑑於「軍停會」已實際停止工作,決定撤回原駐「軍停會」的代表。中方7人小組撤回後,志願軍的名稱從此成為歷史。尋找、挖掘和掩埋志願軍失蹤人員遺骨的工作也隨之結束。

在韓國境內究竟還會不會再發現志願軍烈士遺骸,誰也說不清,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遺漏在韓國的只是少數零散掩埋的志願軍烈士,不會有大批的志願軍烈士遺骸被發現。

長眠在韓國的志願軍烈士

近年來,韓國又不斷發現志願軍烈士遺骸。這些志願軍遺骸大都是志願軍作戰時臨時掩埋的、散落在各個戰場的烈士遺骸。

2007年1月,韓國專門成立了從事韓戰韓軍戰死者遺骸發掘工作的專業部隊——「國防部遺骸發掘甄別團」,下轄企劃課、發掘課、甄別課、支援課等4個課和4個發掘班,人員有85人。其中,軍官13人,副士官15人,士兵48人,軍務員9人。截至目前,共在韓國境內挖掘出2537具遺骸,分別是1963具韓軍遺骸,8具「聯合國軍」遺骸,386具朝鮮軍隊遺骸,180具中國志願軍遺骸。中朝軍隊烈士遺骸被安葬在韓國坡州的墓地,墓地題字「朝鮮和中國士兵墓地」。

2010年,在志願軍入朝作戰60周年前夕,鳳凰衛視記者秦晴在韓國坡州探訪了安葬有志願軍烈士的該墓地。

到韓國後,秦晴和她的同事打聽到,由於這塊墓地屬於韓國軍方,所以他們必須得到韓國國防部的許可之後才能去拍攝。於是,秦晴很快就向韓國國防部提出要去這個墓地探訪的請求。而韓國國防部一直都沒有給她回復。一直焦急等待的秦晴終於等來了負責他們此次韓國行採訪協調的韓國文化中心的電話,約請她去文化中心當面談此事。

進入韓國文化中心前,秦晴對自己說,我一定要說服他們幫我這個忙。見到韓國文化中心新聞處的兩位男士,秦晴的第一句話就說:「這次墓地探訪是我這一趟來韓國最想看的東西,是我們最重要的行程。我是一個中國人,你們要理解我的心情。」

為了引起對方的重視,秦晴講了一個她剛剛從同事那裡聽來的有關志願軍的故事。

一位年過六旬的老人,從小就沒有見過父親。他剛出生時,父親就去打仗了,戰爭過後又奔赴朝鮮戰場,最後戰死在朝鮮戰場上。母親含辛茹苦把他養大,90多歲的母親臨終前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他找到父親的遺骨。帶著母親的囑託,他去了東北,後來又到了朝鮮,遺憾的是,都沒能找到父親。最後,他帶著從朝鮮志願軍墓地挖來的泥土來到已經昏迷五天的母親床前,令人吃驚的是,母親聽完他的話後居然又有了意識,雙手緊緊握住那個裝滿泥土的罐子。

聽同事講述採訪時聽到的這個故事的時候,秦晴沒有哭,只是覺得心裡很受觸動。但是,當她又把這個故事轉述給韓國文化中心的負責人聽時,話沒說兩句,眼淚就止不住地掉下來。

韓國文化中心的兩位男士看到她這個樣子,於是連忙安慰她,讓她放心,他們一定會盡全力推動秦晴的採訪。

秦晴和攝製組一起反覆交涉,歷經周折,終於來到安葬志願軍烈士的坡州墓地。

按照韓國的傳統,墓地一般面向南方,但秦晴發現這裡的志願軍墓碑全部面向北方。她想,這是為了讓死者可以面向家鄉的方向,遙望家鄉。(本文節選自《黨史博覽》)來源:人民網

相關焦點

  • 抗美援朝:19餘萬志願軍烈士尋蹤|抗美援朝戰爭|韓戰|中國人民...
    據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戰史》公布的數字:韓戰,中朝人民軍隊共殲滅敵軍109萬餘人(朝鮮人民軍殲敵13萬餘人),其中美軍39萬多人,擊落擊傷敵機1萬餘架,擊毀擊傷和繳獲敵軍坦克3064多輛,擊沉擊傷敵軍艦艇257艘,擊毀擊傷和繳獲敵軍各種炮7695門。1953年10月23日,美聯社發表的17國軍隊在韓戰中的損失數字為1474269人。
  • 獨家解密:第七批在韓志願軍烈士回家之路
    曹舒昊 攝這是自2014年3月28日第一批437位烈士遺骸回家之後單年度移交人數最多的一次關鍵詞 尋找117名烈士全部是打過「三八線」的英雄目前只有三位找到親人9月27日上午10:00,第七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交接儀式在韓國仁川國際機場舉行
  • 第七批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歸來,抗美援朝戰爭70周年祖國以最高禮儀...
    新華社 運-20「鯤鵬」送忠魂歸國 當地時間9月27日上午10時(北京時間9時),中韓雙方在韓國仁川國際機場舉行隆重的志願軍遺骸交接儀式,此次移交的志願軍遺骸達117具。
  • 中韓舉行第七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裝殮儀式
    中韓舉行第七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裝殮儀式 (1/7) "← →"翻頁
  • 小銳說 | 今天,我們應對韓國說聲:謝謝!
    ▲1月23日,直升機將中國研究人員送上「全洋」號破冰船。(韓聯社)巧合的是,預計抵達的日子是2月4日,這一天也是中國的大年三十。想必對於中國的研究人員來說,沒有什麼比平安歸來更值得慶祝的了。2016年2月,中國第32次南極科考隊部分隊員就訪問了位於南極羅斯海地區的韓國張保皋站,並受到韓國科考隊員的熱烈歡迎。
  • 第七批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今日回國;名創優品指甲油致癌物超標1400...
    第七批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今日回國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9月27日,第七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及相關遺物將從韓國回到祖國,此次從韓國共迎回117位志願軍烈士遺骸。 當地時間26日中午,第七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及相關遺物裝殮儀式在韓國仁川舉行。27日,中國空軍專機將搭載此次交接的烈士遺骸返回中國。
  • 第七批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今天歸國
    今天  第七批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歸國  編號01運-20接志願軍烈士回家  殲-11B戰機護航伴飛  瀋陽桃仙機場以」過水門「的    當日上午,韓國仁川國際機場  中韓雙方共同舉行  第七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  交接儀式
  • 墨西哥最血腥殘酷販毒集團治下,又挖出50具遺骸
    亞太日報綜合 黃爾上個月,墨西哥中西部哈利斯科州當局報導了一樁驚悚案件:瓜達拉哈拉市郊某農場內發現了大量人體殘骸,已有跡象表明這些遺骸至少來自
  • 在韓國尋覓韓戰的遺蹟
    華人對這裡最大的貢獻是炸醬麵,經過改良的中式炸醬麵已成為韓國的又一張舶來名片。炸醬麵的韓語發音與中文無異,顯示了其正統的來源。炸醬麵分量不大,比起京味炸醬麵,菜碼品種略顯單一,炸醬更加濃稠,還略帶幾絲甜味,再搭配上當地特有的泡菜,味道實在不敢恭維,倒也算新鮮。
  • 韓戰,被韓國政府隱瞞57年的真相,白馬部隊不為人知的歷史
    韓戰的韓國軍隊中,韓軍第9師團因為在白馬山戰役中小挫志願軍第38軍,而獲得「白馬師團」、「白馬部隊」的稱號。但是除了第9師團外,韓國另外還有一支「白馬部隊」,不過這支「白馬部隊」就連韓國人自己都很少有人知道,因為韓國政府根本不承認,並隱瞞這段歷史達57年之久。
  • 1954年,曾任美第8集團軍司令的範弗裡特中將這樣評價志願軍……
    時任美第8集團軍司令範弗裡特中將曾想不明白,美軍怎麼就是拿不下那兩個由中國士兵把守的小山頭?上甘嶺是這個美軍司令永遠的痛,永遠的傷心嶺。後來,1954年範弗裡特在接受電視採訪時這樣談及志願軍:「他們是好樣的,很了不起的軍人。他們勇敢、紀律性強、視死如歸。」一支軍隊能夠贏得敵軍司令官的高度讚揚,不能不說志願軍深入骨髓的血性戰鬥意志世所罕見、令人欽佩。
  • 志願軍老兵遠走阿根廷成總統妹夫 坐擁60萬畝地
    當新聞裡,437具中國志願軍士兵遺骸被韓國送回中國國內,一位兒子手捧父親的遺像失聲痛哭時,81歲的中國人民志願軍180師老兵童志安說,那個人的父親就是他埋的。  60年前,活著的人已經向死去的人告別。那是停戰後三個月,首長讓童志安去部隊戰鬥過的地方掃墓,在一個個以數字為代號的戰地山腳,有著一叢叢的墳墓,童志安給它們添上新土,脫帽鞠躬,向他們告別。
  • 美軍解密檔案:韓戰美軍的損失,共計77萬人
    沒有住院且沒有被美國國防部公布的傷員,僅美國陸軍就有1萬9千餘人,加上其他軍兵種大約2萬5千餘人。這裡要指出的是,這些人並不是受了輕傷不影響戰鬥。中美兩軍的統計中都不包括受了輕傷,現場包紮的傷員。 3、忽視了KATUSA的傷亡。KATUSA,也就是美軍中韓國附編人員,這些人也是美軍。美國國防部公布的韓戰美軍傷亡,指的是美軍中的美國人。
  • 加拿大發現距今5.7萬年前狼崽完整遺骸
    來源:央視網據多家外媒報導,近日《當代生物學》發表一項研究報告顯示,在加拿大育空地區融化的凍土中,科研人員發現一隻大約5.7萬年前的狼崽遺骸。得益於凍土覆蓋,遺骸的皮膚和皮毛在被發現時都保存完好。報導稱,這隻狼崽遺骸是一名礦工於2016年在加拿大育空地區偶然發現的,科研人員隨即對其展開相關研究。報導稱,這一狼崽為雌性,科研人員預計它只存活了6到7周左右的時間,死因或為洞穴發生坍塌。報導稱,這一研究進一步揭示了5.7萬年前,加拿大育空地區環境的更多信息。
  • 中國粉絲給韓軍送禮:該部綽號「猛虎」,曾被志願軍暴揍
    韓軍的前身是1946年1月15日成立的國防警備隊,1948年8月15日韓國政府成立後,正式成軍,其自稱為「國軍」。在韓國政府成立之前,其基幹武裝最初只有8個聯隊,到其政府成立時發展到了5個旅團15個聯隊。後來旅團擴編為師團,又相繼成立一些新的師團。
  • 敘利亞發現2個墳坑,找到幾十具遺骸,大部分被恐怖分子屠殺而死
    據介紹,死者都是敘利亞軍人,其中一些在2014年與「伊斯蘭國」極端組織的戰鬥中陣亡,而大多數人是被俘虜後遭到殺害。由於「伊斯蘭國」極端組織禁止當地人對這些陣亡者進行安葬,為避免被報復當地人是收集了遇難者的屍體並將其秘密掩埋。
  • 為了祖國和人民,70年前19萬中國年輕人戰死他鄉!
    已經80多歲的王清珍老人,當年曾親手為黃繼光整理遺體,作為上甘嶺戰役中的衛生員,黃繼光的遺體令她永生難忘: 「他那個兩個手還是抓著的動作,頭上戴的軍帽也染黑了,身上血幹了,後背都被打空了,這個腿也負傷了……」
  • 偉大人物遺體遺骸奇葩收藏,及其背後的精神圖騰
    對於我們這些普普通通的凡人來說,歷經幾十年、幾百年,在我們擺脫了這垂死皮囊後,遺骸的零星部件又會接受怎樣的待遇呢?毫無疑問,(在火葬普及之前)絕大多數人紋絲不動地躺在棺木之下,屍骨完好無損,唯有蠕蟲會光顧探訪。但並不是人人都有此等的幸運安寧。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狂放不羈的歷史直到現在仍舊諱莫如深。
  • 我們為什麼力主遺骸回家
    那刻骨的飢餓,那山洪的衝擊,那毒蟲的齧咬和痛楚的夜晚,你們受不了要向人講述,如今卻是欣欣的樹木把一切遺忘。 過去的是你們對死的抗爭,你們死去為了要活的人們的生存,那白熱的紛爭還沒有停止,你們卻在森林的周期內,不再聽聞。
  • 韓國女星具荷拉遺體告別儀式非公開舉行 家人及生前好友送別
    封面新聞記者 燕磊 編譯11月27日,韓國女星具荷拉出殯儀式在江南延世大學醫療院殯儀館舉行,出殯儀式全程沒有對外公開。據韓聯社報導,按照遺屬希望低調舉行葬禮的意願,弔唁場所另設在首爾聖母醫院。當天,遺屬和具荷拉生前關係密切的同事、朋友等參加遺體告別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