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人物丨把脈時代郭敬明

2021-02-08 鳳凰新聞客戶端



【導語】「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你會忘記這個時代,但你,會永遠記住我們。」《小時代3》的預告片裡,郭敬明用這句話宣告小時代的歸來。


首日票房過億,上映一周斬獲4億票房,《小時代3》以摧古拉朽之勢讓傳統電影人再次瞪圓了眼。再加上《小時代》前兩部的7.69億票房,《小時代》已經成為中國電影史票房最高的系列電影。


如今,在中國的電影市場上,郭敬明和《小時代》已經無法讓人忽視了。作為一個精明的商人,郭敬明似乎總能清楚地感覺到時代的轉變。那麼,紙醉金迷的《小時代》,在中國電影史上擁有何種地位和意義?風口浪尖之上的小時代,到底是最好的時代,還是最壞的時代?





●郭敬明的《小時代》比女人更懂女人


「《小時代》是一個粉絲電影,奔的就是粉絲的錢袋子」,說這話的人一定沒有見過電影院裡拉著老公去看《小時代》的大媽。如今,越來越多喜歡《小時代》的人並不認為自己是郭敬明的擁躉,但她們願意說自己是小時代的「腦殘粉」。


愛情、友情、紙醉金迷的生活,再加一點可有可無的職場商戰,從十幾歲的青春小女生到六十歲的風韻大媽,都可能被《小時代》徵服。


你可能嘴上說著不要,身體卻很老實地想要偷偷看一眼。那是個只有在雲端的命運寵兒才能生活的世界:錦衣華服,醇酒豪宅,晃瞎眼的奢侈品,刷不爆的信用卡,帥氣值爆表的男朋友,霸道的英俊總裁,還有無數小鮮肉供你流口水。《小時代1》裡,飄著雪的平安夜,四姐妹一身名牌在顧裡(劇中人物)豪宅的天台上放肆喝酒。那個天台幾乎是欲望都市的最高點,璀璨夜景一覽無餘,一抬頭似乎就能觸摸到天穹。戲劇是療愈慘澹現實的興奮劑,即使是最厭惡小時代的人,在那一刻恐怕也是看醉了。


滿足觀眾夢幻的層面全部由男性角色和紙醉金迷的生活去完成,滿足觀眾真實情感體驗全部由女性角色去完成。郭敬明說:「痛苦和哭,都由女孩來完成。你折磨女孩子,就是折磨觀眾。觀眾大多是女孩,你只有打女孩的軟肋,她才能感同身受。」


所以你真得理解那些看《小時代》痛哭流涕的女孩子們,在一無所有的日子裡,只有少年時代的友誼才是她們的精神圖騰。於是你看到電影中的四朵姐妹花在天台喝酒、公路奔跑、服裝秀熱淚盈眶。儘管她們輕易背叛、輕易和好,莫名其妙的「撕逼大戰」之後又莫名其妙地親密無間,但無數少女還是對電影中那句「男人有可能會背叛你,但是閨蜜還是好閨蜜」心領神會。


《小時代》是郭敬明奉獻給女性的與青春、友誼、愛情、夢想有關的超值套餐。這份超值套餐並不是一錘子買賣,它常做常新,也總有人願意為它買單。如果某天郭敬明如果說要拍小時代5,千萬別驚訝得把下巴掉地上。



●就是要簡單粗暴砸你臉上,商人郭敬明知道這樣才夠爽


郭敬明是個成功的,乃至天才的商人,這已無需多言。


商人做事有商人的邏輯。所以《小時代3》和兩部前作一樣,從製作到包裝,每個環節都嚴格依照商品定律——你喜歡什麼,我就給你什麼。


《小時代3》的開頭,就有四姐妹穿著東北婦女最愛的貂,腳踩恨天高在羅馬街頭狂奔的鏡頭。稍有審美的人都會皺眉,這就像一個沒文化的暴發戶急於證明自己兜裡有錢,但又不會優雅地露富,所以身上都是扎眼的名牌logo,脖子上再配一條金晃晃的鏈子,讓人難為情。不像英劇裡那些含而不露的貴族世家,於細微之處體現出修養和高貴。


你大可以批電影的拜金主義取向,罵郭敬明糟糕的審美和暴發戶般的手筆,但觀眾偏偏就愛《小時代》的簡單粗暴,就喜歡被名牌砸臉,因為這樣夠爽,夠刺激。觀眾不願意想像,她們就想知道這個世界上如果有錢你該具體擁有點什麼:住進思南公館,開上賓利跑車,穿著名貴禮服,坐頭等艙去羅馬看秀,走到哪裡都像走一場盛大的T臺秀一樣,禮服,高跟鞋和頭飾……就連在家都是穿著帶防水臺的高跟鞋「噔噔噔」走來走去。


既然觀眾好這口,《小時代》就毫不吝嗇地給,這是郭敬明作為商人的精明。「我們會能看出大家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比如誰出場得到的尖叫聲最多,哪個鏡頭被討論最多,你就知道原來觀眾喜歡這個。比如被大家詬病的名牌服裝,反倒粉絲們喜歡。大家抱怨女孩子之間卿卿我我的戲太多,好像很無聊,反倒是女性觀眾最感動的,比如《小時代Ⅰ》,她們在天台上喝醉酒,其實是大家最喜歡的。在後面的電影裡,你就會把觀眾喜歡的部分保留下來,再拼命強化它,不喜歡的部分你就去改掉它。」


郭敬明還總結了中國觀眾的笑點:短句子更好笑,而不是高智商式的幽默;誇張的動作更好笑,畫面感要強。


你也許能理解小時代裡刻薄幼稚的臺詞和浮誇的演技了。觀眾愛看,郭敬明就迎合。每個人聲音都高八度的時代裡,含蓄、克制似乎是過時的信條,簡單粗暴才能讓人爽。曾有段子調侃說:看《小時代》遇到熟人,好像嫖娼遇到熟人一樣。郭敬明回應道:「去嫖娼不就是為了爽嗎?所以來看《小時代》的都是為了爽吧,都是為了爽,有什麼不好意思的。」



●新消費主力浮出水面,郭敬明掐準了時代的跳轉


小時代的到來,郭敬明感知到了。


2013年的上海電影節論壇,郭敬明這樣解釋那些著名導演反而拍不出賣座電影的原因:「中國電影市場觀影群體已從上一代變到下一代。2009年的時候觀影的平均年齡是25.7歲,但是到了2013年的時候已經變成21.7歲。如果還用上一代的想法拍電影,那會出現問題的。」


2014年似乎就是這麼個分水嶺。幾部不像電影的電影都勢如破竹,賺錢跟玩兒似的。春節檔的《爸爸去哪兒》大電影,6月檔的《分手大師》、7月檔的《老男孩之猛龍過江》、《小時代3》。對了,還有如今火地一塌糊塗的《後會無期》。


你無法用傳統的電影理論解釋這樣的現象。網際網路時代導致很多陳舊的經驗沒有意義,這個時代是美國社會學家米德言稱的「後喻時代」。——孫子懂的比爺爺多。既然傳統經驗毫無意義,不活在未來,不追蹤年輕人,也許就意味著失敗。


年輕人在關注什麼?年輕人的high點在哪裡?如今手握話語權的人不清楚,傳統電影人也不知道。崔永元曾發過這樣一條微博:「問女兒現在年輕人喜歡什麼?她說你上bilibili(彈幕網站)逛一圈吧,三觀都會被刷新的。設計的父親節促膝長談於是戛然而止」。


曾經像崔永元這樣手握話語權的人可以稱之為主流,但這樣的主流正在被消解。2014年的夏天,主宰銀幕的是兩個80後年輕人,他們的作品正在被熱烈地討論,乃至成為一種時尚,你不關注,你就落伍了。比如《羅輯思維》的主講人羅振宇,為了追蹤年輕人的趣味,他會去特別鑽研《小時代》。當一幫老人怒斥電影時,他為之憤然:不懂年輕人的東西,你應該恐懼,為什麼還能洋洋得意。


也有人詬病這是如今觀眾的鑑賞口味出了問題,但或許是因為新一代有消費力的觀眾人群已經出現在中國電影人的面前,中國電影市場卻對他們的口味和審美還一無所知,因此他們的需求越來越變得像個黑洞,完全不知道怎麼去滿足。給什麼,就拿什麼。即使是一部根本不配稱之為電影的電影,也照樣可以賣個幾億。


而郭敬明的超人之處在於,他敏銳地感覺到了電影消費人群的更新換代,掐準了某個類型觀眾的需求,然後用自己精明的頭腦和執行力,從《時代1》到《小時代3》,開發出了一個強體驗的電影模型,搶在所有人前面做出了中國最成功的系列電影產品,甚至可能定義了類型電影。


這也給所有電影人以警示:既然《小時代》已經把新一代具有消費力的觀眾人群帶到了中國電影人的面前,那麼接下來,電影人就該好好想想,該給他們看點什麼了。



●黃金小時代,錢是最大的安全感


今天的中國電影,跟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一樣,瘋狂且有趣。


《小時代》的價值觀從一而終:有錢真好,奢侈無罪。有姿態的人當然會不屑,但對大多數人來說,「錢才能帶來安全感」於我心有戚戚焉。


有錢真好。電影市場裡,大家都毫不掩飾地直奔同一個終極目的——套現的今時今日。放眼望去,各行各業似乎都瀰漫著相同的焦灼的氣息。創新工場投資總監「@張亮」說:「2014年,2014年大概是過去十年裡我見過的最浮躁的創業環境,年初以來,太多人跟我聊過太多公司的估值的狂飆突進,大家不能理解,但心態多多少少都受了影響。也許世界的確在變,但還是先堅持做自己有信仰的事情吧。」


紙醉金迷和文藝情懷都能拿來賣,這就是小時代的絕佳註腳。當錢成為這個時代人們最大的安全感,這到底是最好的時代?還是最壞的時代?


鳳凰新聞客戶端撰稿人 王月兵


喜歡本文,就分享吧:)----

點擊頁底「閱讀原文」↓↓↓,移步鳳凰新聞客戶端,樂享更多精彩!

相關焦點

  • 揭秘郭敬明成名發家史,見證我們時代的奇特人物
    以上種種,我們看見了一個奇特的人物郭敬明,下面我就帶著各位朋友步入郭敬明大師的「藝術人生」。 2007年5月,郭敬明出版了另一部他重要的小說《悲傷逆流成河》,一周破百萬冊,這在小說市場上是極其少見的。 2007年底,郭敬明加入中國作協。
  • 洞見丨韓寒與郭敬明:時代寵兒的兩張臉
    無論韓寒還是郭敬明,兩人皆是新媒介時代的巨大獲益者。人們談起韓寒,必然要談到郭敬明,談到郭敬明,必然要談起韓寒,仿佛他們是差異性很大的對照體,是磁性的南北兩極。但事實上,這兩個人的小說與電影,皆無多大藝術含金量。在人們談論他們相異性的同時,恰恰忘掉的是他們的同一性:他們是時代的寵兒,是這個半威權半消費社會,三十餘年來同一個經濟之軀上並蒂蓮般盛放的兩張臉。
  • 郭敬明從未進入現實世界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丨首席人物觀,作者丨殷萬妮,編輯丨江嶽01、遇冷「《晴雅集》的第二部已經和第一部一起套拍完成02、資源「香港有林夕,臺灣有方文山,我希望成為內地詞壇標誌性的人物。」這是2008年郭敬明在籤約天娛,成為文字總監時說的話。當時,天娛計劃在2009年投拍劇版《小時代》,郭敬明將參與到這個項目中。影視方向以外,幫天娛旗下藝人作詞,也是他其中一項工作。這是他開頭說那句話的背景。
  • 人物|80後作家郭敬明
    那怕最後只有1%甚至0.1%會認同他們,就已經足夠讓他們獲得資本的青睞,形成一股巨大的能量。所以我說這個道理是告訴你們也學郭敬明或陳安妮那樣,去當一個為了理想不擇手段去賺錢的人?當然要學!只不過大家要學的是怎樣聚集起另外1%乃至10%具有正直夢想的人!就像上圖裡主角說的那樣,可怕的是什麼都不去做,可怕的是越來越多的投機者已經學會了郭敬明的手法而我們卻無動於衷。
  • 誰能想到,郭敬明的《小時代》成了經典
    這可能是郭敬明和他的《小時代》最有排面的一次。在電影結束的五年後,網際網路上掀起了一陣為「顧裡慶祝生日」的狂歡,「顧裡生日」衝上微博熱搜第五位。她是郭敬明的小說《小時代》中的人物,一個除了有錢、有錢、還是有錢的角色。關於顧裡生日,原著裡林蕭是這樣描述的,「一年一次的重大防空警報,又一次在上海上空響起」。其實不止上海,現在人盡皆知。
  • 趙薇版《小時代》讓郭敬明哭了
    趙薇改編的《小時代》雖然服化道和原本的相差太大,但是劇情比原版卻有大幅度的提升,讓原著的導演郭敬明都留下來淚,稱自己的青春不在了,懷念和楊冪一起拍《小時代》的日子……《小時代》是郭敬明由作家變導演的處女作,結果碰到了楊冪,雙方合作得很是愉快,特別是楊冪那種快速進入哭戲的狀態, 讓郭敬明一直念念不忘,甚至是在教其他演員拍哭戲的時候,還會把楊冪拿出來。
  • 郭敬明,一個小時代的終結
    我想起好幾年前看《鏘鏘三人行》,某集剛好採訪郭敬明,當時是竇文濤和許子東兩個主持。言談間,可以看到兩位大腕以一種精英知識分子姿態表達的對另一位大腕的不信任和挑戰——竇文濤雖然插科打諢,但基本價值觀還是很精英的。 那時候我還沒有看過《小時代》的書和電影,對郭敬明一無所知,我的價值觀無疑和主持人一樣——你是一個流行作家,可能還是三流的,你憑什麼這樣成功?
  • 《小時代》的爛到底是誰的錯?郭敬明嗎?《小時代》更像一種記憶
    當時有有人說:「《小時代》是郭敬明拍給粉絲的意淫劇。但是,讓我一直疑惑的是為什麼質量如此搞笑的《小時代》能收穫如此可觀的票房收入?《小時代》的票房是粉絲經濟第一部《小時代》上映前,郭敬明還是風頭無兩的青春文學作家,《最小說》的主編。那時候高中生沒讀過郭敬明的書,大概就是跟不上潮流。
  • 郭敬明的文娛帝國和他的「小時代」
    女作家莊羽以《夢裡花落知多少》一書在故事情節、人物特徵、語言風格等方面抄襲其作品《圈裡圈外》為由,於2003年12月將作者郭敬明、出版發行單位春風文藝出版社及銷售商北京圖書大廈訴上法庭。在寫作積攢了足夠了經濟資本、文化資本和社會資本之後,郭敬明水到渠成地進入了影視行業,將自己銷量巨大的作品改編成電影電視,最大化地開發和賺取IP價值。電影《小時代》(2013)宣傳海報。2013年6月,郭敬明的處女座《小時代》上映,創造了國內電影市場2D影片首日票房新紀錄,首日票房7300萬元。
  • 郭敬明 你的《小時代》美好了我們那一代人的盛夏
    《小時代》這本書我早在高中就看過,那時候的故事每個月都會連載在《最小說》這本刊物上,而若干年後連這本當時初、高少女幾乎人手一本的「時尚」雜誌也已經停刊多年了。為什麼會喜歡「小時代」?公眾人物怎麼了?公眾人物的本質也是人,是人都有自我實現的一面。更何況,那個年代,本就是這個樣子。後來郭敬明成立了《島》工作室,逐漸演變成柯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並出版刊物《最小說》。而封神製作《小時代1.0 摺紙時代》在2008年出版。
  • 《演員請就位》翻拍小時代,郭敬明說自己的青春沒有了
    《演員請就位》最新一期翻拍小時代,在面對的是否還會在拍小時代時候,郭敬明表示,看到翻拍版的小時代,感覺自己的青春沒有了~~這種矛盾感還發生在宮洺和周崇光這兩個角色身上,我相信大部分讀過《小時代》原著的人都能感覺到,這兩個角色真的都很像是郭敬明。
  • 「最佳辯手」郭敬明,屬於你的「小時代」早就過去了
    趙薇在投票前說明是給開朗的鼓勵,而後郭敬明也投給了賀開朗。維持住成年人之間最後一絲體面。《小時代》裡每一句話都恨不得堆砌三個以上意象。從《小時代》到《爵跡》,都由一眾流量撐起票房,惡評如潮。最新作品《晴雅集》預告一出就遭到質疑:劇情沒有、特效不用錢,似乎又是一出華而不實的鬧劇
  • 從《小時代》到《晴雅集》郭敬明為何飽受爭議
    從綜藝節目《演員請就位》到後續《如果聲音不記得》《冷血狂宴》《晴雅集》等電影,郭敬明任意一句話語,就會成為熱搜話題。我們無法否認的是,「郭敬明」已經是有特殊意義的時代符號,以及他所創建的青春文娛宇宙,正影響了一批批年輕人。就如同《小時代》中的臺詞,「沒有人能夠永遠年輕,但永遠有人正年輕著」,似乎也暗含了郭敬明背後的商業經。
  • 影視業領軍人物為內蒙古民族電影把脈獻策
    新報訊(北方新報融媒體記者  張巧珍)  7月13日下午,「2019內蒙古民族電影產業前瞻研討會」在內蒙古飯店舉行,來自國家民委文宣司、中國電影家協會民族電影工作委員會、定軍山影業、泰和傳播等影視行業領軍人物齊聚一堂
  • 「嘴」強王者郭敬明:文化人是如何耍流氓?降維打擊娛樂圈的大佬
    文丨文娛有料題丨嘴強王者郭敬明:文化人是如何耍流氓的?怎麼樣都是他有理歡迎大家留評交流,對於郭敬明的看法!通常,大家對於郭敬明的第一個印象就是中國大陸「八零後」作家群代表人物之一,然後就是各類的代表作,如《幻城》、《悲傷逆流成河》、《小時代》等,橫跨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兩大領域,一時間風頭之盛,無人能敵。
  • 《小時代》之後郭敬明或加盟阿迪王任品牌顧問
    《小時代》之後郭敬明或加盟阿迪王任品牌顧問 2013-06-25 10:01:47 來源:中國時尚品牌網 從各方面的消息,我們了解到,阿迪王品牌是本次《小時代》嘉年華活動首席贊助商
  • 《小時代》系列電影,其實是郭敬明的男寵審美手冊...
    ▲性轉版《畫皮》在這個舞臺上,郭一如既往地堅守自己的「男色審美」,對男演員的篩選、妝飾與表達都滲透出濃重的「小時代」特色。他鏡頭裡的「角兒」無一例外都是他所喜愛的一類型。▲郭敬明「男寵」審美他曾直言:「我在《小時代》中開發蠻多花美男,望各位享用愉快。」郭敬明也因此被戲稱為「最會選男人的男人」。
  • 喜脈懷孕多久能把出來 中醫把脈看男女到底準嗎
    雖然我們現在診斷懷孕的方法都十分先進和準確,但也有部分女性想通過把脈的方式知道。這篇文章講述了喜脈多久能把出來。喜脈多久能把出來喜脈一般在停經後4-6周(四五十天)後就可以把出來。把脈診斷懷孕要經驗比較豐富的中醫才能做到,一般在停經後4-6周(四五十天)後就可以把出來,但個人體質不同,把到喜脈的時間不一樣,有些早些,有的會晚些,主要還是看把脈醫生的經驗。把脈時間最好是早晨,還沒吃飯,還沒運動,並且在安靜的環境進行,脈象能更好反映身體的狀況,有利於診斷。
  • 這個時代不需要大師,但這個時代需要郭敬明
    的《小時代》系列也將成為經典按照我的推算,再過3年,《小時代》就會成為經典得到人們的普遍認可和接納,再過50年,等我們這波人都死光了,郭敬明將成為比肩曹禺、老舍、田漢、夏衍的著名劇作家,他將被評選為21世紀上半夜我國最偉大的導演、作家之一,配上他拿破崙般的身高,這一殊榮將極具說服力
  • 《小時代4》:郭敬明最好的一部電影,結局你真的看懂了嗎?
    其實,郭敬明真的是生意人裡最會寫書的了。《小時代》系列不知道影響了多少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它無區別地向所有人投放了愛馬仕、古馳、路易威登等奢侈品初啟蒙,也把叛逆、鬥毆、拜金、炫富、墮胎等等所有青春的可能性都囊括進了「小時代」三個字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