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華裔疫情期間為弱勢群體提供食宿照顧

2021-01-12 中國僑網

中國僑網7月24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在疫情居家避疫期間,紐約當地的護理與社工人員大減,但紐約華策會所屬的殘障之家仍照常服務,經理鄭秀鶯與她的團隊為這些住戶提供24小時的食宿照顧,讓弱勢群體健康度過疫情高峰期。

來自中國福建省福州市的鄭秀鶯(Susan Zheng),1996年11歲時與家人移民美國,高中時一份精神科康復中心的暑期義工經歷,讓她立志成為一名社工,並在大學主修社會學,近期獲得社工專業的碩士學位。

七年前加入華策會的鄭秀鶯,兩年前成為獨立之家經理,管理18名員工,為六名30歲到65歲的女性智力發展遲緩人士,提供24小時的食宿服務;她說,這些住戶的智力發展遲緩程度不同,有的只有兩到三歲智力,還有人的智力相當於青少年,她們的監護人因年邁或其他原因,將其轉送到中心生活。

鄭秀鶯在疫情期間為智力發展遲緩人士提供服務。(圖片由鄭秀鶯提供)

由於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鄭秀鶯在餐飲業與美甲業工作的父母與兄弟姊妹,相繼失去工作,她成為家中唯一的經濟來源。雖然知道新冠肺炎來勢洶洶,但她依然和團隊堅守崗位,將兩人分成一組,每組工作12小時,輪流服務這些智力發展遲緩的住戶。

鄭秀鶯表示,公司每天都會為員工提供「專車」接送,並提供手套與口罩等防疫物資,讓她們安心工作,同時也確保住客不會感染病毒。

疫情突然改變了這些住戶的生活作息,鄭秀鶯說,由於部分住戶為自閉症患者或有其他智力發展遲緩問題,她最大的工作挑戰是在不違背住戶意願的基礎上,反覆向她們解釋居家避疫的新規,「她們也想念同學,很多人每天依然背著書包等待校車,但現在活動都取消了,但她們不理解為什麼」。

為了度過疫情,鄭秀鶯在獨立之家開展新計劃,她為住客提供桌遊與紙牌遊戲,並在每周三舉辦在線健身課程,充實住客生活,「我不知道她們是否理解,但她們接受了新生活」。

值得慶幸的是,鄭秀鶯說,獨立之家的員工與住戶都沒有在疫情高峰期被病毒傳染,她希望所有人保持健康,順利度過這一艱難時刻。(牟蘭)

相關焦點

  • 通訊:疫情下,希臘政府上門幫扶弱勢群體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雅典4月15日電 通訊:疫情下,希臘政府上門幫扶弱勢群體新華社記者于帥帥王亞哲4月14日這天,新冠疫情期間接受政府「上門幫扶」計劃的希臘老人阿斯帕西婭·塔慕普拉基坐在家中,急切地等待雅典市新伊茲密爾區市政人員的到來。
  • 數據顯示紐約華裔群體人口普查參與率低 僅45.5%
    ,為參與率最低的族裔群體。其中,華裔參與率僅達到45.5%。亞美聯盟指出,以曼哈頓華埠為例,來自「census 2020 hard to count maps」的數據顯示,截止5月6日,紐約市亞裔群體的人口普查參與率以達到50.7%的韓裔居首,為唯一超過50%的亞裔群體。其後依次為巴基斯坦裔48.9%、華裔45.5%、菲律賓裔43.4%、孟加拉裔39.2%、印度裔38.8%。
  • 羅馬明愛會:關注疫情之下的弱勢群體
    羅馬有約300萬左右人口,目前無家可歸者約8000人,明愛會的食堂每日需要提供3000-4000份餐食,但由於新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的肆虐,這些終年處於被漠視境地的弱勢族群,每日都處於生命的危急狀態中,他們是最容易受感染族群,也很可能是無症狀病患,因此需要我們特別的關注。
  • 華裔名廚疫情下紐約「賣盒飯」:售出17000份,養活30家NYC餐廳
    和Little Tong Shop的合伙人,華裔廚師Winston Chiu本來的計劃,或許是穿梭在廚房或加工廠,為自己的餐飲帝國,添磚加瓦,或是陪伴自己的兒子,共享成長點滴,歲月靜好。廣而告之餐飲業朋友,他們將成為「散財童子」,為停擺的餐廳,送來重啟的動力,也為一線人員和低收入群體,送去暖胃更暖心的餐食。
  • 美籍華人楊安澤參選紐約市長,疫情期間曾發文:為我是亞裔而羞恥
    但在這個過程中,也有不少人因為參加美國大選而名聲大噪,就比如美國華裔企業家楊安澤。在大選期間,他的表現雖然不亮眼,但也得到了不少人的關注,與大選失之交臂後,他打算參選紐約市長。 可以說楊安澤是目前的一個黑馬,根據最近提供的民調來看,他也是目前最受歡迎的紐約市長候選人。如果他真的能成功當選,也將會是紐約市首位亞裔市長。
  • 數據顯示紐約市華裔群體人口普查參與率低 僅45.5%
    ,2020年人口普查正在進行當中,根據2020年人口普查實時追蹤資料庫「census 2020 hard to count maps」的數據,紐約市亞裔參與率不足50%,為參與率最低的族裔群體。  其中,華裔參與率僅達到45.5%。亞美聯盟指出,以曼哈頓華埠為例,來自「census 2020 hard to count maps」的數據顯示,截止5月6日,紐約市亞裔群體的人口普查參與率以達到50.7%的韓裔居首,為唯一超過50%的亞裔群體。其後依次為巴基斯坦裔48.9%、華裔45.5%、菲律賓裔43.4%、孟加拉裔39.2%、印度裔38.8%。
  • 紐約華裔瀰漫恐慌氛圍,新冠死亡率第一超黑人,調查發現殘酷真相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27日報導,紐約的華裔中間瀰漫著恐慌的氛圍,其新冠死亡率已經超過了黑人成為了第一,經過調查才發現了殘酷真相。今年12月以來,美國頂級企業家和金融機構的最新動向,開始讓逃離加州和逃離紐約成為熱議話題。這些給疫情之下的紐約又帶來了一層經濟陰影。紐約的疫情如此之嚴重,在此背景下,一份發表於醫學論文網站的報告顯示,根據今年3月1日至5月31日紐約市公立醫院內COVID19患者的數據,華裔患者的死亡率是所有族裔中最高的,死亡率是白人的近1.5倍,甚至比黑人還要高。
  • 助弱勢群體抗擊疫情 墨爾本一中餐廳發放免費飯菜和愛心包裹
    在過去的幾個月裡,Flinders巷的Tian38一直在為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最大的群體發放熱騰騰的飯菜和愛心包裹,其中包括失業者、留學生和前醫院工作人員。 第七新聞10月1日報導,這項慈善活動從8周前開始,每周三晚5時30分左右就有人在外面排隊。這家餐廳在8月排隊的照片旁寫道,「這不是排隊等著吃飯,坦白地說,我們的外賣沒那麼受歡迎(儘管我希望如此)。
  • 關愛弱勢群體 法國生物梅裡埃公司進博會捐款200萬元
    此次兩場捐贈儀式均由法國生物梅裡埃公司主辦,分別為「滬青慈善牽手果洛行·梅裡埃新冠特別慈善項目」及「2020年梅裡埃·蘇州高新區新冠特別慈善項目」,均針對受新冠疫情影響的社會弱勢群體進行。上海市合作交流辦公室、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委州政府、上海市慈善基金會、蘇州高新區社會事業局、蘇州高新區慈善基金會及相關部門領導參加了捐贈儀式。
  • 美國七萬醫護人員志願增援紐約,食宿怎麼辦,還要自帶乾糧?
    中國能夠迅速撲滅疫情,一個很重要的經驗就在於,中國能夠從全國各地不斷的抽調醫護人員增援湖北和武漢市,也就是醫療資源的投入速度跑在疫情傳播的速度前面。歐美國家目前面臨的制度性約束也在於,其他國家普遍無法像中國這樣,從其他地區大量抽調醫護人員增援疫情中心地區,只能依賴於志願者或者行業協會等機構來協調。美國現在就只能依賴於全國各地的醫生,自願報名增援紐約。
  • 「律政佳人」為弱勢群體撐起公平正義的晴空
    央視網消息 在現實生活中,有一些婦女、兒童、工人、農民等弱勢群體在受到侵害時,由於經濟條件等因素的限制,他們大多會很無助。幸好,還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伸出法律援助之手,為弱勢群體送去溫暖。程紅霞就是一名來自湖北武漢的法援律師,她不計報酬,努力維護弱勢群體利益。
  • 紐約皇后區區長華裔候選人為小區民眾捐贈口罩
    中新網6月10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紐約於當地時間6月8日全面復工。參選皇后區區長補選的華裔候選人尹導呼籲商家、民眾做好防護、注意安全。由於復工後需要許多口罩,尹導與競選團隊在疫情期間,率北美華裔救災物資援助工作組探訪遠離華人街區的南皇后區(靠近機場方向)西語裔居民聚集的公寓群,進行口罩捐贈活動。尹導表示,紐約州長科莫宣布6月8日開始第一階段復工,由於皇后區是紐約疫情最嚴重的地區之一,抗病毒疫苗也還沒有面世,他希望大家能認真做到每個人都戴口罩出門。
  • 因欺詐華裔顧客 紐約貝賽一車行遭受調查並被重罰
    中新網11月19日電 據美國僑報網報導,日前,一家位於紐約皇后區貝賽的車行,由於欺詐華裔顧客遭到紐約州總檢察長辦公室的調查,並被勒令繳納約30萬美元的罰款和賠償金。
  • 為弱勢群體提供健康篩查 滬上企業向上海宋慶齡基金會捐贈善款
    美年健康董事長俞熔以糖尿病為例,指出在廣大農村地區,因缺乏必要的體檢,很多民眾患病而不自知,直到高血糖引起不適症狀,甚至產生了嚴重的併發症的才去醫院就診,因此,早發現早預防就顯得尤為重要。 美年健康董事長俞熔致辭 此外,一些特殊的群體,包括長期下礦井的煤礦工人、在馬路執勤的交警以及辛勞的環衛工人等弱勢群體,由於平時缺乏系統性的健康照顧及長期暴露在風險之下的場景,需要及時關注並進行職業病的篩查,
  • 紐約華裔新冠死亡率被曝高居第一,甚至比拉美、黑人還高…
    耶魯大學的醫學網站medRxiv於10月份公布了一份調查報告,這份報告由九人合作撰寫,而這些人大部分是華裔,全部來自於紐約大學的醫學健康研究部門。  研究課題是亞裔美國人的新冠陽性率、住院率和死亡率,和美國其他種族相比的數據。
  • 尼泊爾決定為被困外國人提供免費食宿,重開吉隆和樟木口岸及...
    這一決定是在尼泊爾正在進行全國大封鎖,禁止居民外出的防疫緊要關頭所做出的,也表明了尼方對中國疫情防控的肯定與信心。尼官方還決定為被困的外國遊客提供免費食宿。樟木口岸的友誼橋中國與尼泊爾之間一共有6個陸路口岸,其中有三個為國際性口岸,分別為:樟木口岸、吉隆口岸與普蘭口岸。新冠疫情爆發以後,上述口岸早已實質性關閉。
  • 酉州最美巾幗奮鬥者|朱翊:做困難弱勢群體的「娘家人」
    她,心懷信念,肩負責任,仗義執言,用法律的武器為困難弱勢群體維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讓黨徽熠熠生輝。她就是酉陽縣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朱翊。初識朱翊,個子不高,戴一副眼睛,說起話來「不溫不火」,常常給人留下一副外表柔弱的印象,笑容裡略帶一絲靦腆。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骨子裡是個地地道道的「女漢子」,作風硬朗,雷厲風行。
  • 《緋聞女孩》華裔女星送盒飯,背後的故事很溫暖
    記得把我設為星標哦,不然就看不到我了她們為生活在紐約的華裔老人做飯送飯在特殊的時期裡給老人們家一樣的溫暖如果你看過《緋聞女孩》,可能會記得裡面 Blair 身邊有個日裔小跟班 Yuki。今年年初爆發的疫情,讓紐約的種族主義者更加猖狂。許多亞裔無故遭到攻擊謾罵,令人恐慌的不只是病毒,還有人心。許多人不再光顧中餐廳,華人超市也因為沒有生意而關門,這給居住在紐約亞洲人社區,習慣了每天出門買菜的華裔老人們帶來了極大不便。他們大多是早年移民到美國的華僑,許多人不懂英文也不會在手機上點外賣,疫情期間最基本的吃飯問題都無法保證。
  • 加州恐有6萬流浪漢受新冠疫情影響!災難襲來,誰為弱勢群體點燈?
    「如果我大限將至,我會坦然離開」,舊金山街頭流浪者,62歲的邁克·麥克裡(Mike McLee)在被問到疫情肆虐下是否擔心自己的身體健康時表示。 加州疫情每況日下,3月13日宣布了「禁足令」,要求所有人疫情期間都呆在家中。然而對於有些人來說,他們本來就無家可歸。
  • 紐約八旬華裔老人手工藝品義賣 關愛失智症家庭
    中國僑網12月21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阿茲海默症關愛服務日前舉行在線「慈善手工藝品義賣日」,售賣義工手作工藝品,為該中心籌募服務經費;其中一名八旬華裔長者義工分享自己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製作手工藝品的心路歷程,表示對病毒的恐懼在接觸手工後逐漸消散,內心也變得安定,並希望為失智症家庭獻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