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和韓語在書寫和發音等方面有著各自明顯的特點,但從整體上看日語和韓語是非常相似的。只要掌握了他們的異同點,學好其中一門之後,再去學另外一門就簡單多了。
很多學習日語和韓語過來人都感覺到的一點。但是在還沒有學習這兩門語言之前,很多零基礎學者都會做一番比較,哪個學了更有用,哪個更容易學。接下來我們 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對這兩種語言進行一個比較說明,相信看過之後大家心裡就應該會有個大概的了解了。
聽
韓語很多單詞後面都有收音(韻尾),而又有很多單詞是以元音開頭的,當它們放在一起時,就會發生連讀,韓語的連讀連得有點誇張,所以在聽方面需要較長一段時間的適應,在這方面日語就好多了。
很多人都說日語比韓語好聽,柔一些,其實那只是因為沒聽習慣罷了。有人一開始在抗日劇裡聽到日語的時候就覺得好聽嗎?相信很多人都遇到過類似的情況,聽韓劇說的韓語很好聽,跟老師學又覺得完全不一樣,學久了自己說的也順溜了之後又覺著好像是那麼回事了。當然要是一直發音不標準的話難聽是必然的。
語音語調
在語音方面,韓語相比日語會要複雜一點。日語入門雖說是「五十音」但其實並沒有那麼多,有一些是重複的,再加上一些濁音、拗音之類的,但是日語的音變不會像韓語那樣複雜。而韓語雖然在發音入門的時候學的是四十個音節,但是發音規則確要複雜的多,不光是有難發的韻尾,而且根據發音規則的不同,又會有很多不同的發音出來。所以同樣在剛開始學的階段,很多人會覺得日語比韓語好學,容易入門一些。
語法
1.語序:都是SOV結構,也就是「主+賓+謂」型,謂語在最後(中文是主賓謂)。
2.助詞:都是通過助詞來表現句子中的各種格,格也就是句子成分。韓語中的主格(??),賓格(???)之類的,其實也就是主語,賓語。
3.通過一些附屬結構來增添各種語法意義.
在分析句子結構這點上韓語相對來說較便利,但是因為這種便利也帶來了一些麻煩。日語的句子中,所有詞都是連在一起的,初學時很難判斷哪幾個音是連在一起的組成詞的。而韓語則因為有不少空格存在,這些空格的出現有一定的規律,為我們分析句子帶來了便利。當然,韓語中原本也有挺多本身就帶有空格的句型,當這類情況在句子中出現的時候,要是沒有學過產生誤解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從附屬結構上來看,日語的詞彙本身就有多種變形,變形後接助動詞或助詞或者直接使用,後接的助動詞還可以繼續變形繼續接...而韓語詞彙就沒有變形了,只要把詞的詞尾去掉就可以了,雖然有定語型詞尾的存在,不過和日語比較來就少多了。但在表示句子完結方面,韓語的情況較複雜,因為韓語的終結詞尾比較多,這也是因為韓國人注重禮儀,對不同身份的人講話用語不一。
日語的詞彙與附屬結構相連時,大部分都是單純地放在一起,不會有什麼變化.而韓語的詞彙與附屬結構相連時,由於韓語語音本身的特點,很多時候不會是單純地放在一起,而是發生簡略現象.如果不懂語法的話,對這些簡略現象是會束手無策的.
詞彙
日語和韓語詞彙的構成和由來上也有很多相似之處
1,主要都分為漢語詞,固有詞,外來詞三大類,其中固有詞在句子中最為重要,表達句子最核心的意思.
2,漢語詞在日語和韓語中都佔了相當大的一部分。
韓語中漢字詞佔到60%左右,而且發音和意思幾乎都跟韓語差不多,這也是中國人學韓語的一大優勢吧。但日語的漢語詞還有訓讀的,所謂訓讀只指借用漢字的形和義,不採用漢語的音。韓語不使用漢字,所以不存在這個問題。
兩者曾經都是深受中華文化影響,所以漢語詞都來自中國,但韓語中還有一部分漢語詞是來自日本。所以,學了日語後,在學韓語時,會發現一些日語中才有的詞。
鍵盤打字
韓語的單詞其實也同時是它們的「拼音」。在輸入的時候,韓語由於形態單一,所以只要記住「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的原則,看著文字的樣子都可以打字,只是如果是電腦鍵盤的話,哪個鍵對應哪個字母就得花點時間記下來了,勤加練習就沒什麼問題。
而日語書寫由漢字、有平假名和片假名,聽上去感覺要複雜其實不是的。日語打字來可以跟漢語拼音類似的用羅馬音打字。例如,おはよう(早上好)哪怕不知道這個字母在哪個鍵,只要知道讀,在鍵盤上輸入「ohayou」一樣可以。
所以總結下來就是各有難易,不能單純地說韓語簡單或者日語容易學。每一門語言都有它的精髓在其中,如果真的只是我們平常都能接觸到的皮毛那些的的話,估計是離消失不遠了。關鍵還是在於我們自身對於這門語言的求知慾望,
漢語是我們日常每天都要用到的,所以每個人都會也是必須要學的,如果在學韓語的時候也帶著這份求知慾相信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