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書|《近代中國:風雲時代與風雲人物(1840—1919)》

2021-03-05 文匯讀書周報

★承繼文匯傳統  秉持讀書品質  ★文匯讀書周報 ID: whdszb


《文匯讀書周報》第1634號第一版「特稿」版

(2016年9月26日發行)


《近代中國:風雲時代與風雲人物》

楊天石 著

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

定價:45.8元

《近代中國:風雲時代

風雲人物(1840-1919)》

  本書為歷史學家、民國史研究專家楊天石先生關於中國近代史(1840-1919)方面的新作。在書中,作者既用生動筆法描寫了大變局面前清政府「五虎」制敵的荒誕,又用紮實的史料澄清了維新變法中康有為等人的密謀和史實;既闡述了辛亥革命時「頭顱熱血拼一擲」的萬丈豪情,也論述了辛亥革命成功後革命黨人面對的艱辛時局;既描繪了慈禧、光緒、魯迅、錢玄同等近代人物的不同畫像,又深入闡述了儒學、國粹主義、無政府主義等思潮對近代中國的不同影響。總之,這是一部值得一讀的中國近代史研究專著,一部用史實檢驗既往的原則、分析和判斷的力作,更是一部透過史料用心與歷史交流的誠摯之作。

中國第一家由媒體創辦的讀書類專業報紙

《文匯讀書周報》

WENHUI  BOOK REVIEW SINCE 1985

《文匯讀書周報》採編團隊

舒  也 xjz@whb.cn

蔣楚婷 jct@whb.cn 朱自奮 zzf@whb.cn

薛偉平 xuewp@whb.cn   金久超 jinjc@whb.cn

《文匯讀書周報》官方微信郵箱:whdszbwx@whb.cn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推薦給他人或在【朋友圈】轉發

點擊標題下方【文匯讀書周報】字樣,關注我們的動態

請搜索並添加《文匯讀書周報》官方微信公眾號:

文匯讀書周報

whdszb

We  Have the Divine Scholarly Zest Blessed

相關焦點

  • 我的1919——電影《我的1919》觀後感
    誰是救世主誰是神仙弱國無外交列強們狼狽為奸把不平等強加在我們面前 我們何處訴說我們向誰祈願五四運動的火種星火燎原四萬萬同胞齊聲吶喊我以我血薦軒轅 我們高昂的頭顱怎能低下中國的主權豈容侵犯山東有孔子孟子自古以來是中國的先賢我們拒絕在不平等的條約上簽字第一次向列強說不他們的陰謀不能兌現 歷史的坐標定格在1919那銘記史冊的一年巴黎和會記住了顧維鈞的慷慨陳詞凡爾賽宮見證了熊熊燃燒的火焰 一百年過去了歷史記住了這個瞬間
  • 從授受不親到男女同校——近代中國女性教育紀事
    對於今天的人們來說,男性和女性同上一所學校,是稀鬆平常的事。其實仔細算來,在中國,女性擁有受教育的權利才不過短短一百年。1840年,西方人用鴉片和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封鎖已久的大門,大批西方傳教士湧入中國的同時,將西方的教育制度也帶到中國。直到近半個世紀後,中國才出現第一所由中國人創辦的女學堂——經正女學堂,這為近代中國的女子教育大開風氣。
  • 都說近代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中國是四大古國之一,在古代曾創造出璀璨的文明,令世界為之驚嘆,然而大航海時代後,中國卻沒有跟上世界的步伐,而是落後了。最後被列強打開了大門,陷入了1840-1945這個「恥辱世紀」。這段時間,現在被定義為「近代史」(1840年-1919年),對於中華民族來說,這是最為恥辱的血淚史,至今令人憤恨,而關於這段時期的歷史定位,即使是小學上過社會課的人都清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但是,對這個詞比較熟悉,並不代表著對這個詞本身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這麼拗口的一個詞到底指的是什麼?
  • 1840年鴉片戰爭前後的世界格局——中國近代史開端
    她即位的時候,正是英國最好的時代、工業革命剛剛完成、英國開始在世界各地建立起殖民地和自治領,1840年佔領了紐西蘭,從此英國在全世界的殖民體系形成,一個繼西班牙之後,嶄新的、更加強大、殖民地更加遼闊的「日不落帝國」誕生
  • 黃修志《中國研究朝鮮王朝史一百年(1919-2019)》
    中國人對朝鮮王朝的歷史記憶和學術研究影響了從1919到2019一百年來中國對朝鮮半島的外交思想和戰略決策。一百年來,中國對朝鮮王朝史的研究是「內部史」和「外部史」的結合,共經歷了救亡奠基、艱難探索、熱烈開發、走向世界等四個階段,每個階段皆有一些起承轉合的標誌性事件和峰迴路轉的內外契機。
  • 香港江湖風雲錄一:潮起潮落,浪奔浪流
    300多年前,滿清席捲天下、兵荒馬亂,史可法幕僚、山西人洪英攜滿腔熱血,為興復大明奔走呼號,洪英戰死、門下子弟投靠福建人陳近南,尊鄭成功為龍頭大哥,創立洪門天地會,成為近代香港黑幫源頭。
  • 近代傳奇電視劇《龍鼎風雲》殺青
    《龍鼎風雲》殺青   新浪娛樂訊由中央新影集團、時代華龍江蘇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攝製的大型近代傳奇電視劇《龍鼎風雲》歷時85天拍攝,日內在江蘇窯灣古鎮順利殺青。在《龍鼎風雲》中,二人「梅開二度」再次合作飾演夫妻。  此外著名演員田小潔[微博]、趙正陽、王黎雯[微博]、薛山等都在劇中有精彩的演出。
  • 《四洲志》:近代中國最早的百科全書
    這些都是原書中沒有的內容。《四洲志》不譯原書專講中國的近三章,僅摘譯原著的其他章節。原著對中國疆域有刻意歪曲,《四洲志》首譯美國版原著的Further India這一章,林則徐既不知此名在原著英國版中作Indo-Chinese Countries(印支國家),也不知美國版改用新概念的用意,但林則徐對「中國與西藏」這一居心險惡的提法是看得很清楚的。
  • 春帆樓1919-北洋水師場景
    《甲午風雲》裡鄧世昌那一句:追上吉野打沉它!成為中國電影歷史上經典的絕唱。這場戰爭的失敗,導致了西方列強眼中的中國,從東亞狗大戶的形象徹底淪落,強盜們迅速調整了對華政策,參考殖民非洲土著的歷史經驗,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 近代中國情境下的概念史研究
    從事近代中國概念史研究者,大都知道或使用過金觀濤、劉青峰創建的中國近現代思想史專業資料庫(1830-1930),他們以此為基礎,提出以關鍵詞為核心分析對象、以句子為基本分析單位、以統計分析來揭示概念內涵及其歷史變遷的「資料庫研究方法」(11),並撰成《觀念史研究——近代中國重要政治術語的形成》一書(12),在學界引起了極大反響。
  • 鴉片戰爭,中國近代屈辱史的開端!
    1840年6月,英國侵略者為保護所謂的鴉片貿易,依仗其船堅炮利,發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 1842年,在英國的軍事威脅下,清政府被迫在南京城外長江江面上的英國軍艦上同英國籤訂了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 2019中考歷史專題——中國近代經濟、社會生活、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
    中國近代經濟、社會生活、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1.下表反映了1911—1919年我國麵粉業生產的狀況,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是①帝國主義暫時放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②「實業救國」思想的鼓舞③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鼓勵工商業發展
  • 《我的1919》︱把歷史講給你聽
    與此同時,中國在外交上的失敗引起了國內人民和國外華僑轟轟烈烈的抗議遊行示威運動。國內爆發了「五四運動」,國外工人組織集會遊行示威,工人代表以死抗議。但是中國政府卻要求中國代表在和會上簽字,在諸多壓力之下,顧維鈞深感擔負責任之重,於是在巴黎和會上拒絕籤字,說出了「請你們記住,中國人民不會忘記這一天」,1919年6月28日,中國人第一次向西方列強說不。
  • 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講座(戲劇) 第六講:中國近代戲曲與日本——京劇走向海外和京劇史研究的開端(上)
    一、戲曲的概念和中國近代戲曲的發展  在進入正題之前,我想首先明確一下所謂「戲曲」的概念,再介紹一下中國近代戲曲發展的狀況。  今天我們一般用「戲曲」(戱曲,ぎきょく)這個詞來指傳統戲劇,比如崑曲、京劇、粵劇等等。但這個稱謂其實是一個「出口轉內銷」的詞彙。據文獻可知,「戲曲」這個詞,在元初就已經有人使用了,但並不常用。
  • 1919年的一個年輕女孩,她想到廣闊的世界裡去
    一鄧春蘭絕對是1919年的一個代表人物。在這年的5月19日,她給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寫了一份公開信,申述婦女與男子應該在職業和政權上一切平等,為此,「應以教育平等為基礎」,從而要求國立大學增女生席,實行男女同班。可以說,近代以前,女性鮮少獲得教育機會,只有少數士大夫家庭的女孩,可以接受一些家庭教育。
  • 中國近代公共衛生學建制化起源
    方益昉教授方益昉教授近年來致力於西醫東漸與中國現代化起源的關係研究,擅長運用西方近代醫學史料與中國醫學典籍,研究中西醫在中國近代的交流碰撞,提出了「醫源性現代化」的學術觀點。以下獲準轉載的這篇刊載於《科學》雜誌2020年第2期的《中國公共衛生學建制化起源芻議——始於認知致病微生物的顯微鏡時代》,有助於公眾了解公共衛生事業在中國的產生與早期實踐。在方益昉教授即將出版的新著《西醫東漸中的社會密碼:從牛痘接種到醫政啟動》中,也敘述了近代中國公共衛生教育的起源及早期公共衛生建設和防疫實踐。疫情肆虐,除了鼓勁加油,以史為鑑也是一味百年不變的苦口良藥。
  • 魏源與林則徐:一對生死不渝的知己,開啟近代中國思想啟蒙的閘門
    他迫切想見一個人,一個生死不渝的知己,期望他寫一部大書,讓國人認清世界形勢,主動向西方國家學習,保家衛國。 這個人就是比他小9歲,時年47歲的湖南邵陽縣人魏源(今隆回縣司門前鎮人)。 林則徐和魏源,如今都馳名天下,一個是虎門銷煙、奮力抗英的民族英雄;一個是中國最早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家。
  • 2014年度中國內衣十大風雲人物
    內衣雲網一年一度的「中國內衣十大風雲人物」正式登場。本次為首屆,由內衣雲網內部專家組評審,限於認知所限,難免掛一漏萬,敬請諒解。一、都市麗人鄭耀南:締造內衣連鎖和資本神話【綜合評價】:英雄莫問出處,但問夢想幾何?
  • 【歷史視角】高華:近代中國社會轉型的歷史教訓
    一.新式學校、報館、譯書館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近代國家觀念和以英、法經驗為依歸的民主主義思想以通商口岸為中心,把推動變革的意識逐漸散播於社會,形成一股要求徹底變革社會的強大思潮。作為這種思潮與新社會力量互動的合乎邏輯的發展,中國的變革終於走向制度的層次,1911年10月10日,爆發了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創立了亞洲第一個以美國制度為樣板的共和國,即中華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