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愛人》影評:婚姻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2021-01-08 騰訊網

[摘要]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婚姻是圍城,我們耳邊充斥著許多關於婚姻的陳詞濫調。婚姻作為一種契約保護在極端情況下雙方不離不棄,而更核心的則是子嗣繼承權利以及確認私域的疆界。

作者:張冠仁,作家編劇。

2014年,51歲的姜文在大銀幕上用「我還是孩子」為理由拒絕舒淇的求婚,不願意告別青春期進入婚姻;與此同時,大洋彼岸的52歲導演大衛·芬奇用一部《消失的愛人》探討究竟什麼才是婚姻的本質。

這部電影改編自暢銷書《消失的愛人》:一個完美女性在進入婚姻第五年發現婚姻開始失控了,丈夫拒絕生孩子還有了外遇。她會怎麼辦?

這個強控制欲的女人做出了一系列出格行為,偽造自己懷孕被殺以此來警告她所愛的男人回到她的領域來。甚至為此不惜殺人,最後在全國公眾面前,那個迷途知返的「男孩」回到了妻子的懷抱,當眾宣布妻子懷孕了,儘管所有人都知道那並不是他的孩子。

資料圖:電影《消失的愛人》劇照

《一步之遙》和《消失的愛人》兩部電影長度都是140分鐘,並不符合主流院線電影標準,長度彰顯著導演意圖,排片經理喜歡的是90分鐘長度的標準電影,這意味著在星期五晚上的影院黃金六小時裡他們可以連續排四場電影;而140分鐘?抱歉,大概只能安排2場。2場半?你開玩笑嘛?難道還有影迷會買只能看半場的電影票?

一向暗黑陰暗的大衛·芬奇繼在《十二宮》裡宣布惡是無法終結的和在《紙牌屋》裡表達政治就是利己主義之後,又用《消失的愛人》表達了一個觀點:「控制才是婚姻的本質。」

芬奇的觀點並不新,生物基因學上,英國作家理察·道金斯認為婚姻的本質就是保護基因更有利的傳承。他的代表作是《自私的基因》。

而恩格斯,他在《私有制、家庭、國家的起源》裡說:「對於資產階級而言,婚姻和賣淫的區別不過是批發和零售。」

是的,愛情和婚姻是兩個概念,我們必須撇清,此文不談論愛情,只談論婚姻。

(以下觀點可能冒犯部分有愛心已婚人士,請持磚繞行)

可能和我們設想的不同:從社會學意義而言,政府和婚姻都是伴隨社會發展後天發明的產物,是一種補足語,亞當夏娃那時候是沒有這玩意兒的,對,女媧那時候也沒有,無論你選擇相信哪種宗教,婚姻的概念都不是與生俱來的,不像日月星辰山河大地。

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婚姻是圍城,婚姻是責任,婚姻是天長地久,我們耳邊充斥著許多關於婚姻的陳詞濫調。

但婚姻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呢?就像道金斯所說,婚姻的本質是保護親子鑑定。是一份關於基因繼承權的合同。真的很抱歉,婚姻的最重要目的並不是保護愛情的,真的不是。

發明婚姻目的是一種保護措施。從這個意義上說,發明監獄的目的也是一種保護措施。婚姻作為一種契約保護在極端情況下雙方不離不棄,而更核心的則是子嗣繼承權利以及確認私域的疆界。因為只有父母健全的家庭才是對於孩子成長最有利的環境,因此通姦和不忠會成為婚姻最大的敵人,因為可能導致子嗣繼承權的紊亂。

而監獄的保護措施是保護好人不受罪人騷擾,當然發明監獄更大的目的是為了懲罰,保證善良成為主流法則。

所以毫無疑問,婚姻總是比監獄要幸福的。只要簡單統計一下已婚人口和在獄人口數量就可以一目了然。

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闡述:「人類一切看似利他的行為,比如母愛父愛背後都是基因傳承在控制。」

因此大衛·芬奇深深領會此中真意,在電影最後一定要安排女主角懷孕的戲,這看似和主幹情節毫無關係,但這是電影主旨所在。

你真的以為這種超越普遍性的荒誕戲劇是一個瘋女人對愛情的控制欲麼?不,換個角度,這只是基因的自私選擇罷了。

在電影結尾,芬奇用這場安排挑明:婚姻實質就是為了延續子嗣而存在的,而婚姻關係就是妻子和丈夫兩人對峙的戰場,失敗的人一敗塗地,並需要低頭完全按照對方意志行事。當然首先失敗的那個人也是勢利無能的男性。而最糟糕的是這個男人必須完成基因傳承的使命,無論他願意與否,他只是一個精子提供器。這是一個漂亮的報復,以及完美的反諷。

(剛才那些拿著磚塊的已婚人士可以回來了)

偉大導師恩格斯曾經大聲宣布:「一夫一妻制家庭產生的唯一目的是為了保護私有財產的社會延續。」

好吧,私有財產?那麼,孩子就是婚姻這場活動中最大的私有財產。很快,我們的春運即將開始,「家」作為目前中國最大體量的俗世「宗教」,是以婚姻為一切前提的。對於未婚未生的打拼遊子們,歸家第一件事就是面對長輩壓力,娶妻生子成為了一宗長輩們「宗教信仰」,不娶妻,「家」宗教如何延續?不生子,基因如何傳承?

那麼在西方文明是不是更自由一些?其實也一樣,婚禮之所以要在教堂舉行?因為和弱勢的俗世政權相比,在牧師主持之下,這份與神達成的關係契約要遠遠超過和流動性大政府籤訂的婚姻證書更為持久永恆。所以你會發現牧師誓詞如下:

「你是否願意娶某某成為你的合法妻子,按照上帝的法令與她同住,在婚約中共同生活。並承諾從今之後始終愛她,尊重她,安慰她,珍愛她,保護她,無論生病還是健康,富有或者貧窮,始終忠於她,直到離開世界,至死不渝?」

這是一份契約,裡面的情感需求已經超越了簡單的愛情。

正是因為考慮到了人類愛情的脆弱性,所以這份宗教契約中,還夾雜著對信仰操守,對神靈的膜拜,對責任感的堅持以及道德原罪感,以及等孩子出世之後,身份的轉化的力量。

大概只有這些力量加在一起之後,才能勉強封印住人類對婚姻逃逸的天性。

所以,只有當我們真正明白婚姻的本質之後,也許才有勇氣肩負起這份承諾和責任。婚姻保護的是親子繼承權,而不是愛情,婚姻真的不是保護愛情的,它可以保護兩性關係中的弱勢群體,但是抱歉,婚姻絕對不是保護愛情的。保護愛情的東西有許多種,大概包括愛情電影,格裡高利·派克,高匹配度的性生活,馬爾地夫旅行券,愛人偶爾的浪漫,紅燒帶魚的香氣,凌晨起床為愛人買碗熱餛飩,兒孫滿堂,這些也許都是,這些都和感情相關,也可以走向婚姻,但是反推並不成立,不是結婚了就自動擁有了這一切,因為不結婚也可以擁有這一切,也可以兒孫滿堂。

但是婚姻,僅僅依靠這份契約真無法保護脆弱的愛情。就像一份勞務合同是無法保護工作熱情的,自我價值的實現,升遷,賞罰公平,良好的工作氛圍,老闆每天打雞血,團隊協作,為了夢想拼搏才是工作熱情的源泉。

所以並非為了闡述不婚主義的要義,所以當我們明白了這些,才會更有動力和勇氣去民政局領結婚證呢,而不是痛苦地驕傲幾年又去辦理離婚證。就像當我們終於明白生命的本質是死亡,才會越發熱情努力地投入生活呢。

想到這裡,就會明白那些向死而生的人們總是要比貪生怕死的傢伙更顯得可愛一些呢。

本文系騰訊《大家》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電影】《消失的愛人》:婚姻的本質就是殺死你
    這是一部或許不需要寫多長篇幅影評、作多大規模推薦你也會去找來看的影片——如果你看到了導演的名字了的話——在《七宗罪》、《搏擊俱樂部》、《返老還童》後,處女座的大衛·芬奇大師這次依然用他星座學上的強迫症和天馬行空的腦洞思維借《消失的愛人》向我們呈現了又一出驚豔的故事。
  • 《消失的愛人》:好的婚姻是做真實的自己,共同成長
    《消失的愛人》是由大衛·芬奇導演的一部陰暗糾結、懸疑、驚悚的婚姻愛情故事。它改編自吉莉安弗琳的同名小說。影片獲得第18屆好萊塢電影獎最佳影片、最佳編劇獎。影片講述了2010年經濟大危機時期,一對眾人眼中恩愛的夫妻,在第五周年結婚紀念日這一天,妻子突然消失了。丈夫通過各種大眾媒體深情表白,呼籲大家幫助他一起尋找回來消失的愛人。
  • 《消失的愛人》,到底是婚姻終結者,還是婚姻啟示錄?
    美國著名導演大衛·芬奇在2014年給,我們帶來了一部精彩絕倫的愛情懸疑電影——《消失的愛人》,豆瓣評分8.7。這是一部關於你對另一半到底有多了解的電影。」難道這部電影是婚姻終結者嗎?一部好的電影,總會讓人情不自禁地深陷其中。看《消失的愛人》就會不禁讓人聯想到我們自己的愛情,我們自己的婚姻。我們看著屏幕,時不時,會不禁唏噓「哦,那不正是我們嗎?原來我們的感情正經歷這樣的磨難。」
  • 影評 | 《消失的愛人》:天才與凡人的婚姻悲劇
    七夕節剛剛過,小加君為大家送上一部關於愛情和婚姻的佳片——《消失的愛人》。
  • 影評▌大衛·芬奇《消失的愛人》:像尖刀一樣解剖婚姻
    但是故事的走向遠不是觀眾所想的那樣簡單,仿佛被一根看不見頭的繩索牽引著,觀眾永遠無法想像消失的愛人下一步還會做出何等驚人之舉。 《消失的愛人》絕對是一部會讓人產生高度投入感的影片。大衛·芬奇似乎是極少失手的。
  • 《消失的愛人》|「這就是婚姻」
    引子:「你做這些到底是為了什麼?我是愛過你,可後來我們只剩下互相怨 恨,互相試圖控制對方,還給對方造成了痛苦。」「這就是婚姻。」《消失的愛人》改編自吉莉安·弗琳的同名小說,由大衛·芬奇執導,本·阿弗萊克 、羅莎曼德·派克、尼爾·派屈克·哈裡斯等主演的懸疑驚悚電影。影片講述了女主角艾米為懲罰出軌的丈夫設計了一場被丈夫「謀殺」的陰謀,不禁讓人思考,在所有激情退卻之後,婚姻又將立足何處?整部影片結構為雙線敘事。
  • 《消失的愛人》:兩個人互相折磨,這就是婚姻
    而本次要講到的電影,相對於上面的幾部來說要「冷門」一些,也是大衛·芬奇少見的描寫婚姻題材的電影——《消失的愛人》。講到婚姻電影,要麼表現夫婦二人之間至死不渝的愛情,亦或是婚後的雞毛蒜皮,再或者文藝點的,剖析中年夫妻的婚姻危機、心理狀態。
  • 《消失的愛人》:婚姻愛情與現代媒體
    《消失的愛人》電影的開場和結尾的鏡頭幾乎一模一樣,艾米抬頭看著尼克,也抬頭看著我們觀眾。在大衛·芬奇的職業生涯中,他在電影的每一個方面都表現得很出色,《消失的愛人》這部電影也不例外。今天讓我們一起分析《消失的愛人》電影中兩個最重要的方面——愛情和現代媒體。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我們先分析尼克和艾米之間的夫妻關係。愛情當我們第一次看到艾米抬頭望著觀眾時,她的臉上顯出一副天真無邪的樣子。
  • 《消失的愛人》:戲劇的故事下,是對婚姻和人性的深度剖析
    如果艱難維繫的婚姻最後成為了愛情的墳墓,到底還會不會再有真正的愛情?姻會不會殺人?又是誰謀殺了婚姻?電影《消失的愛人》給了我們答案,改編自吉莉安·弗琳的小說,由大衛·芬奇執導,本·阿弗萊克 、羅莎曼德·派克主演,本片會帶我們一步步揭開婚姻偽善的面紗,直擊人性的黑暗面。大衛·芬奇手下的影像帝國《消失的愛人》是一部小說改編的電影。
  • 《消失的愛人》:面對婚姻,你選擇挽救還是放手?
    《消失的愛人》是由大衛·芬奇執導,是2014年最受矚目的電影之一。初見時,覺得這個消失的愛人指的就是失蹤的艾米,結局時,才知道芬奇是在描述一種狀態,即是相愛的兩個人步入婚姻後,對彼此來說就是已然消失了的愛人,不再存在。最後只剩下最虛偽的部分,留存在婚姻牢籠裡掙扎,不得救贖。
  • 《消失的愛人》:一部內藏鋒芒氣場的冷豔婚姻片
    《消失的愛人》原著是一把刺入普天下疲倦夫妻的利刃,入口深,還要用力的在裡面攪動一下,解剖一下,讓這種鮮血淋漓的現實來警醒全天下在婚姻生活裡不甘平庸又不敢脫離的中庸人士!好導演能夠駕馭劇情,更能夠駕馭演員。本·阿弗萊克長得帥而且確實能演會寫還會拍,所以骨子裡透著一股子不服任何人的傲氣。要想把他規整成自己想要的樣子,需要一個足夠的對手,更需要一個強有力能夠掌控演員的導演。
  • 《消失的愛人》:一個精於算計,一個步步為營,婚姻要何去何從
    最近讀完了《消失的愛人》的英文版書籍,感觸很多。從你儂我儂到相愛相殺,從反目成仇到握手言和,兩位主人公複雜的情感糾葛和微妙的心理變化一直牽動著我的心緒。《消失的愛人》這些天我一直在思索:婚姻到底是什麼?是情到深處自然濃之後的水到渠成?還是一日三餐柴米油鹽醬醋茶,自帶的煙火氣息?又或者是在尋尋覓覓中惺惺相惜,找到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 《消失的愛人》:懸疑驚悚敘事風格下,其內核是婚姻生活的真相
    影片講述了尼克和艾米這對外人看來「完美夫妻」之間發生的故事,兩人結婚5周年紀念日當天,尼克意外發現愛人艾米失蹤了,且大門敞開,家裡凌亂,尼克開始通過各種方式尋找自己消失的愛人,由此發生了一系列光怪離奇的故事。
  • 《消失的愛人》:細思極恐的愛情
    Amy原本一直背向鏡頭的臉突然轉過來,笑容冰冷,讓人呼吸一窒——有什麼東西不對勁了,可我們還不知道那是什麼。2014年上映的《Gone girl》改編自美國女作家吉莉安·弗琳的同名作品,中文譯名《消失的愛人》。這個雙關的名字很是巧妙,既意味著妻子Amy在結婚五周年紀念日當天的消失,也意味著從此男女主人公雖還是夫妻,但不再是愛人的糾結關係。
  • 12部電影揭示婚姻的本質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但最近大火的影片《消失的愛人》生動形象地告訴了我們恆久忍耐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
  • 《消失的愛人》:絕望主婦的婚姻遊戲
    本周,借大衛·芬奇的《消失的愛人》(《Gone Girl》),揭秘一段精心編織的愛情陰謀。人必活著,愛才有所附麗土生土長的「紐約客」艾米,擁有姣好的面容和冷豔的氣質,父母是暢銷書作家,身家頗豐,她還是畢業於哈佛的高材生。尼克,家庭不幸,父親有暴力傾向,從小與妹妹跟著母親生活。
  • 《消失的愛人》個人觀後感
    辭別忙碌的一月,終於有暇寫影評了。這裡仍然同大家分享一部影片,是一位同事推薦我看的,《消失的愛人》(《GoneGirl》)。他說是大衛·芬奇導演的。我欣慰一笑,認為這位同事在年會上必中大獎,因為我相信推薦芬奇的人運氣一般都不會差到哪兒去。
  • 《消失的愛人》:相愛相殺,一場愛恨情仇的婚姻悲喜劇
    「你在想什麼呢,艾米?」自結婚以來,這是我問得最多的問題。《消失的愛人》 影片《消失的愛人》於2014年10月在美國上演,這部片子是根據吉莉.弗琳的同名小說改編,大衛.芬奇執導,一眾實力派演員傾情出演,影片定性為懸疑驚悚片,但是在我看來更像是一部婚姻悲喜劇。
  • 《消失的愛人》:另一種相愛相殺的婚姻
    【內含劇透】一樁接一樁,殺妻殺女友的新聞連續不斷,生氣憤懣中,卻總想起一部多年前曾經看過並且至今不敢忘的電影,《消失的愛人》。有人說,《消失的愛人》遠不如《革命之路》,動刀動槍地來表示婚姻的破碎未免太過低劣。
  • 《消失的愛人》:在未來無數的日子裡,你再也找不到可以在乎的人
    《消失的愛人》是一部關於愛情懸疑小說。看到書名,讓我們不禁思考:到底是愛人消失了?還是愛情消失了?《消失的愛人》作者是吉莉安·弗琳,她是美國女編劇,作家和製片人。2006年,她出版了自己第一本小說《利器》,該小說獲得伊恩·佛萊明鋼匕首獎、英國匕首獎年度新人獎。2012年,出版愛情懸疑小說《消失的愛人》。同名電影於2014年《消失的愛人》在美國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