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演員天價片酬已經是一個屢見不鮮的問題了,雖然現在的輿論很大,但是這個問題依舊是無法得到相應的解決。
那麼,內地演員的片酬水平到底有多高呢?香港影帝馬國明,曾經在一檔談話節目中說出了答案,結果讓人很吃驚。
演員馬國明很早就加入了無線電臺,在演員的道路上走了也有將近二十年了,可以說是一位老前輩、老戲骨了。
早前,他拍攝的許多電影、電視劇,無論是配角,還是主角都給人留下了不錯的印象,憑實力摘得了「影帝」的桂冠。
然而,在一檔談話節目中,他卻說:不論你在香港取得多大的成績,也無法獲得高額的工資,因為老闆選人都靠自己喜好的,並不是根據演員是否受歡迎。換句話說,即使馬國明是影帝,也有可能面臨無戲可拍的窘境。
面對這樣「不公平」的情況,馬國明像其它許多影星一樣,選擇了來內地發展演藝事業。結果,內地拍戲的片酬,讓他自己都感覺意料之外。
他曾說:在香港那邊工作半年(拍戲),在這裡只需要一個月,就可以拿到相應的片酬。甚至還直言:我跑過來就是為了賺錢的,畢竟一個人再高尚,養活自己和家人才是最重要的。
從這件事情上,也可以看出來,內地演員的片酬要比香港高出許多,似乎五六倍的樣子。這樣就是為何很多老一輩的香港演員,要來內地發展的原因之一。
對於這個問題,演員高亞麟(夏東海)也曾在一檔訪談節目中,做過一些評價。《人民的名義》這部電視劇想必大家都看過吧,此劇就是高亞麟投資的,大概花費在1.2億元左右。
其中,演員的總片酬只有4800萬元,也就是總投資的四成。在現在單人片酬就過千萬的時代,4800萬的總片酬,拍攝出這樣一部好劇實在是不敢相信。
高亞麟還說:《人民的名義》給演員的片酬,也就是「市場價」的四分之一。換而言之,現在很多明星的片酬,是不是相當於正常標準上浮了3倍呢?拍一部影視劇就可以吃一輩子,誰還會努力去拍戲,難怪會出現那麼多的「數字姐姐」、「替身」、「摳圖」的事情。
在其它國家也曾出現過類似的問題,比如早年的韓國娛樂圈!它們在2009年提出了限制演員高片酬的事情,實踐表明這一做法推動了它們娛樂產業積極的發展。
就拿《Running Man》來說,它們的常駐嘉賓玩的非常happy,沒有一點偶像包袱,在國內都擁有著一大批的粉絲。
再來看看好萊塢,它們的演員工會大概有十幾萬人,但是片酬過千萬的也就幾十人。他們的片酬都是由上一部電影的票房所決定的,在拍攝每一部片子的時候都非常努力,因為一旦出現了幾部爛片,那麼你的身價就會大跌,而且資源也會變少。
美國演員工會的負責人奧爾加·羅德裡格斯·阿吉雷曾說過:演員總片酬的區間一般在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三十左右,這才是最為合理的。
由此來看,內地的片酬還是很高的。難怪一些韓國的明星,有事沒事就來內地撈一波錢。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