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型思維決定你的人生能走多遠

2021-03-01 慧雅生活

       慧 雅 生 活       

關注微信號每天收聽我們的消息

《慧雅生活》為您開啟智慧的心門

固定型思維模式

認為人的才能一成不變。這讓人們時刻想證明自己的智力、個性和特徵。他們會把發生的事當作衡量能力和價值的直接標尺。

成長型思維模式

認為人的能力可以努力培養。雖然人的先天才能、資質、性格各有不同,但都可以通過努力和經歷來改變。

對自身評價的準確度不同

固定型思維模式者。對自己能力的評估非好即壞,所以難免失真,他們的評估結果有些被誇大,有些很模糊。成長型思維模式者,相信能力可以培養,所以對自己的現有水平,他們能以開放的心態評估。同時,由於以學習為目標,他們也需要對自己的現有水平有一個準確的評估,這樣才能更好的學習和成長。

對成功的看法不同

固定型思維模式者,希望確保自己的成功。他們認為聰明人應該永遠是成功的。這讓他們極力掩飾不足,最後變成不愛學習的人。對成長型思維模式者來說,成功意味著拓展自己的能力。而這需要通過不斷學習才能實現。

對失敗的看法不同

在固定思維模式者看來,如果他在某件事中失敗了,那就成了失敗者。在這裡,他們的失敗從一種行為轉變成了一種身份。在成長型思維模式者看來,即便失敗是痛苦的,但它不能對你下定義。它只是一個需要面對解決的問題。而且,我們還能從中學習和受益。所以說從失敗和挫折裡受益,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對努力的看法不同

固定思維模式則認為,只有無能的人才需要努力。如果你需要那為某件事付出努力,說明你不擅長做這件事。成長型思維模式者覺得,天才也需要努力才能成功,他們欣賞天賦,更崇尚努力。


腦波不同

在哥倫比亞大學的腦波研究室,兩種思維模式的人進行了一項測試。他們在回答問題,並得到反饋時,腦波顯示出不同的反映。固定型思維模式者。只對反映其能力高低的反饋有興趣。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在答案的對錯上,他們對幫助學習的信息沒有興趣。成長型思維模式者,則高度關注提高知識水平信息。對他們來說,學習才是第一要務。

固定型思維模式,限制人的成就。

固定型思維模式者不屑於努力,不注重學習方法,把他人當成審判者,而不是同伴,這將阻礙他們取得成就和獲得成長。


成長型思維模式幫助人們發展能力、取得成就。

成長型思維模式者能明確目標,不斷優化學習方法,並樂於向同伴學習。這將幫助他們提升能力和取得成績。

體育:冠軍的思維模式。

在體育界,很多人都相信天賦,他們會說某某天生就是個運動員,所以他才能取得輝煌,但事實並非如此。身高僅有1.6米的蒂尼•博格斯在NBA打球;獨臂棒球運動員皮特格•雷打入了大聯盟。姿勢不夠協調的本•霍根,成了最優秀的高爾夫運動員之一。威爾瑪•魯道夫,這個被稱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女人」,她的一條腿曾經接近癱瘓…這些運動員都以出色的表現打破了天才的神話。

成長型思維模式者認為,成功來源於學習,努力和自我提高,這也是冠軍動員的共性,成長型思維者認為挫折能給人以動力,經驗和教訓,讓你變得更好。在體育界,成長型思維掌控著自己走向成功和保持成功的過程。

商業:思維模式和領導力

具有固定思維模式的領導者,有著強烈的自我意識,只關心個人是否偉大。在管理上,他們無心建立卓越的團隊,固執地認為天才不需要好團隊。在地位上,他們想成為企業中唯一重要的人,這樣才能凸顯自己高人一等。在表現上,他們急於展示自己的優越,甚至利用下屬來證明。如果他們在團隊中無路可走,就容易陷入這樣的心態:有什麼比你離開公司後,公司就四分五裂更能證明你的偉大呢?

具有成長型思維的領導者,美國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說過,他希望自己的墓志銘是:長眠於此的人,能把比他更優秀的人才招至麾下。

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領導者,他們的世界裡充滿了明亮、包容和正能量。無論看待自己和他人,他們都相信人具有發展潛能。對他們而言,帶領團隊不是為了凸顯優越,而是為了促進自己、隊員和整個團隊的成長。具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領導者,總是追求證明自己,強調「我」。而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領導者則更重視「我們」。

1980年,傑克韋爾奇接管通用電氣。當時這家公司價值140億美元,20年後,通用電氣估值高達4900億美元,成為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公司。韋爾奇的經營之道隨處可見成長型思維的表現。比如他會主動接觸一線工作的員工,向他們了解公司狀況;他會到流水線上聽取人民的意見。韋爾奇認為,這些工人是他應該尊重和學習的對象。另外,他十分重視團隊協作,在韋爾奇的自傳裡,他說,我不喜歡第一人稱,我人生中幾乎所有的事都是和別人一起完成的…你在書中看到的「我」,指的都是我所有的同事、朋友,和一些可能被我漏掉的人。

改變是不易的,有些想法,觀念認知已在我們的大腦中運行了很多年。改變是痛苦的,我們得和自己的局限、脆弱、恐懼,以及未知作鬥爭。改變也許艱難,但從未有人說過不值得。何況,你我都是對自己有要求的人,不是嗎?

相關焦點

  • 思維模式決定你人生的高度-《終身成長》
    這就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典型的固定型思維: 固定型思維滿足現有的成果、避免失敗的可能,成長型以努力為自豪、尋求挑戰機會。這兩者之間的區別決定了你在成功的路上能走多遠。
  • 人生有四張底牌,決定你能走多遠的,是最後一張王牌
    文|純香風雨人生路上,每個人都會面臨許多的關卡。我們也在一路的升級打怪中,不斷成長。以下這四張底牌,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能走多遠。01學歷是銅牌近些年來,「學歷無用論」的論調,似乎頗有市場。當你擁有了高於90%的人的學歷,你就擁有了更多選擇權,至少你不會倒在簡歷這關。」學歷是一張名片,是一個人初出社會的敲門磚,也是我們人生的第一張底牌。或許只有在學歷上吃過虧的人,才能切實地感受到,不吃讀書的苦,就得吃生活的苦。02能力是銀牌表哥在一家知名雜誌擔任副主編,前兩年隨著紙媒的沒落,這家雜誌也逐漸停刊了。
  • 一個人的眼界,決定了他能走多遠
    而有的朋友,懂得「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道理,在人生的前半場,能夠低調的提升自己,不斷豐富閱歷、開拓眼界。雖然說,成功對於這部分人來說,時常姍姍來遲,但是因為他們做足了準備,所以既能充分把握機遇,也能在穩打穩紮中,比別人走得更遠,獲得更多。
  • 如果你是成長型思維,請持續學習,保持《終身成長》
    讓我們跟隨《終身成長》的作者卡羅爾一同探索,學習如何保持終身成長。本書作者簡介:坐鎮美國亞馬遜心理類暢銷榜10年,累計發行180萬冊。比爾蓋茨撰文推薦,僅僅對成長型思維進行深入了解,就能讓自己的生活和思想徹底改變。現在,三分鐘為您拆解這本書。先奉上本人製作的全書框架導圖。本書主要觀點:能力和天賦並不能決定成功。
  • 《風雨哈佛路》:從成長型的思維模式分析女主角的成功
    比起說莉絲的成功只是特例,我更想從她的成長型思維來分析她的成功。 莉絲在美國的一個貧民窟中長大,父母是癮君子,沒有工作,一家人靠救濟金維持生計。莉絲15歲的時候,母親因為愛滋病去世,父親因為吸毒而關進了收容所。在經歷一系列的磨難之後,莉絲決定通過學習來改變命運。在一番努力和堅持後,她考上了哈佛大學,獲得了成功。
  • 爸爸》中的「成長型思維」,4步實現逆襲人生
    美國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在《終身成長》一書中把人的思維模式,分為固定性思維和成長型思維。在這個艱難的過程中,就看我們的父母是否能有成長型思維,助力孩子捅破原有的天花板。03如何完善家長的成長型思維,4個步驟,打破束縛,邁向成功深入學習馬哈維亞的成長型思維,將其應用在自家孩子的培養中,我們也能帶領孩子衝破人生的重重關卡,逆襲登頂。
  • 周震南父母欠債風波:果然,父母的修行能決定孩子走多遠
    其實,自出道後走富二代人設的周震南也吃了一波「有顏有才也有錢」的紅利,一把吉他十萬,一塊表六十萬,家境優渥出入豪宅,卻不成想,如今這些都成了即將壓倒他的稻草。 02 6年努力一朝廢父母的修行,決定了孩子走多遠
  • 王陽明:決定你人生走多遠、飛多高的,不是能力,而是這兩個字
    王陽明:決定你人生走多遠、飛多高的,不是能力,而是這兩個字王陽明(1472-1529),明朝人,名守仁,字伯安,浙江餘姚人,年輕時築室習靜于越之陽明洞,遂號陽明。王陽明是明代心學的集大成者,他的智慧和才能在明朝那個年代達到了別人難以及其的高度。
  • 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有多可怕
    他們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也能推動自己的終身成長。因此,性別不是我們不去提升的理由和藉口,我們完全可以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因上努力,果上隨緣,你走的每一步,都有可能邁向你最精彩的人生。小露正是被固定型思維框柱,她自認為一個人毫無壓力不需要追求上進,殊不知自己給公司拖了後腿。而新來的實習生有著成長型思維,保持持續性增值的競爭力。由此可見,擁有成長型思維是多麼的重要。成長型思維和固定型思維兩個概念最早來源於斯坦福的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的著作《終身成長》,他認為成功最重要的是思維模式,你怎麼思考一件事,決定你的人生軌跡。
  • 當一個人擁有了成長型思維,苦難對他來說只是人生的一個片段而已
    麗絲在開始思考自己人生的那一瞬間,她就已經開始學著接受苦難了,她開始在心裡接受母親死去的事實,開始接受父親被關進瘋人院的事實,開始接受從此自己孤單一人的事實。只有接受了這些苦難,她才能從苦難的悲痛裡走出來尋找新的出路,她才能夠讓自己有精力去思考以後的路。
  • 《天道》思維決定出路,格局造就人生,不走尋常路
    毫無疑問的生產力發展促使著文化和制度的完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甚至制度也是為了社會存在而存在的上層建築,蘇聯的戰時共產主義,日本的軍國主義,甚至是希特勒的納粹主義,說到底是一種經濟制度,也是軍事制度,在前期因為要解決問題不得已而為之,後期積重難返,尾大不掉,都是因為不相適應的問題,讓意識反作用存在的「樣板工程」,如果解決這一類問題,那麼歷史走向也會發生變化。
  • 思路決定出路,格局決定結局!敢於亮劍你就是王者,人生成功格言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如果父母沒有樹立好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那又談何教育好孩子。父母有什麼信念,孩子就會有什麼思想觀念。父母播下一個行動,孩子收穫一種習慣;父母播下一種習慣,孩子收穫一種性格;父母留下一種性格,孩子收穫一種命運。父母的思想,語言,行動,影響孩子的性格,思維,習慣。好的性格可以帶給你好的收穫,而不良的習慣則會改變你人生的方向。
  • 另類解讀《龍嶺迷窟》:保持好奇心,練就成長型思維探索未知世界
    本文將以此三人為分析對象,由淺入深、從問題到方法,分析如何改進學習,保持好奇心,培養成長型思維,助力我們的人生與事業。促進人的求知慾,成長型思維的表現。,探索更多未知世界,那麼如何練就「成長型」思維時刻保持好奇心呢?
  • 《春夜》:一個人能走多遠,看看這3點就知道了
    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問題:決定一個人能走多遠的,到底是什麼?有回答思維格局的,你的格局越大,站得越高,自然走得越遠。有回答取決於和誰同行,和正能量的人在一起,你會變得進取、樂觀;和負能量的人在一起,整日唉聲嘆氣,你也會變得頹廢、沉悶起來。也有回答獨立思考能力的,這會讓你脫穎而出。
  • 稻盛和夫:決定你人生走多遠、飛多高的,並非能力,而是這2個字
    沒有自己所堅持的信念,就算你再有能力、再能吃苦也總會有不耐煩的那天。信念,讓我們去除浮躁,堅定出發的方向。日本的經營之聖稻盛和夫把信念發揮到了極致,影響了他一生的成就。信念決定你的上限稻盛和夫認為:執著而強烈的信念才是成功的基石, 心不喚,則物不至。一個人的智商決定一個人的下線,而你內心深處的信念可以決定你的上限,決定了你的人生可以走多遠、飛多高。
  • 讀吳軍的《見識》命運由什麼決定的呢?我們能走多遠,取決於見識
    而這個態度不僅映射了你的人生態度,還映射孩子的人生態度,你的人生態度決定你的命運,也影響你孩子的命運。第一種好比我們讀書的時候考試沒有考好,乾脆把卷子撕了,還怪卷子太難了,這樣的態度,思維方式明顯不夠正端,比較偏激。
  • 「我和你,疫路同行」|心課堂②:利用成長型思維培養孩子的自信力
    「我和你,疫路同行」|心課堂②:利用成長型思維培養孩子的自信力 2020-03-10 20: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智幫諮詢 你的思維模式,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每個人,都在以他的理解和經歷,構建自己的思維模式,然後再用這個思維模式,去理解世界,面對人生。因為思維模式的不同,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做,結果也會截然不同。在這篇文章裡,我將跟大家分享五個思維模式,讓你在漫長的人生路上走得更遠,也更從容。
  • 沒有初心的你,還能走多遠
    職場不僅不能讓你成長進步,還毀掉了你賴以生存的初心,那你為何又要進這修羅場呢。不如退去的要好。而那些在職場能夠堅守初心走下去的,也必將一路收穫喜悅和靈魂深處的幸福。和一個畢業沒多久的朋友聊天,銷售月入5萬的他跟我吐槽說沒有生活。我一聽立即炸毛。你讓我們這些月入徘徊在一線城市生死線的人怎麼辦,還竟然敢來吐槽沒有生活。
  • 夢幻西餐廳2:初期餐桌擺放的水平,決定了你在遊戲中能走多遠
    夢幻西餐廳2:初期餐桌擺放的水平,決定了你在遊戲中能走多遠首先我們要說明的是在這款遊戲中,引導服務員把客人引導到餐桌上時候是根據你布局的餐桌來進行的,比如說你先安排上一個六人的餐桌。那麼當來了第一個客人時候,哪怕是只有一個人,服務員也會把他安排到六人餐桌那裡去造成了餐桌的浪費。因此我們必須先布置人數少的餐桌,只有這樣才不會造成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