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跟著趙本山亮相春晚,從《牛大叔提幹》到《功夫》,與趙本山同臺10年的範偉,如今也已經58歲了。
在不久前的《劉老根4》的開機發布會上,他缺席了,不過後來「劉老根舞臺」的官方還是宣布了他會繼續出演第四部。
曾經與他一路同行的趙本山說,「範偉從來不參加關機儀式,也不參加開機儀式,聚餐他都不去」。
這句話裡是真誠的解釋,沒有不滿。
趙本山已經不是當年公開對範偉表達不滿的趙本山,範偉也已經不是那個在影視圈裡坎坷闖蕩身不由己的範偉。
當年範偉和趙本山在春晚上合作了10年後。
範偉選擇了另一個方向,離開了一直扶持他的趙本山後,他們昔日好友之間就豎起了一道高牆。
雖然後來因為合作《劉老根3》,他們之間的關係緩和了不少,但是人生的火車開向不同方向的他們,一個有了本山商業帝國,一個成了手舉金杯的影帝。
他們註定了不再是最初相互扶持的兄弟。
01
2016年時,範偉投身演藝界又十年後,終於站上了金馬獎的舞臺,捧著他心心念念了許久的獎盃說:
站在臺上哽咽的他,不知是否想起了時光再倒退10年,他和趙本山還沒有分道揚鑣的時候。
1978年這一年,是無數人人生中的重大轉折年。
這一年,16歲的範偉在相聲演員陳連仲的面前跪了下去,磕了頭,從此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他跟著師傅進了相聲門。
也是這一年,曲藝團重組,21歲的趙本山靠著曲藝終於又能混上一口飯吃。
1982年時,鐵嶺藝術團的演出上,一出《摔三弦》贏得滿堂彩,出演盲人主角的趙本山以「東北第一瞎」開啟了在東北小品界乘風破浪的日子。
而此時的範偉還只是在臺下為他鼓掌的小小相聲演員,他其實一直都覺得自己不適合說相聲,可是他想不出自己還能做什麼。
1993年時,已經31歲的他終於在相聲節上獲得了一等獎,可是等他覺得自己終於要熬出頭的時候。
相聲界開始遇上瓶頸,走向衰落。
而小品卻是正在紅火的時候。
生不逢時說的就是他。
但是峰迴路轉也是他。
當他想著不如像許多同行一樣,去開計程車時,看過他的相聲《無事生非》的趙本山給他打了一個電話。
那時候已經亮相春晚,一炮而紅的趙本山為新一年的春晚準備的小品作品正好有一個配角想要換人,並且很適合範偉。
他興衝衝的就加入了排練,每天起早貪黑的琢磨劇本,到臘月二十七的那天,他早已把整個劇本都爛熟於心。
可是在他對首次上春晚感到又激動又緊張的時候,春晚的導演卻通知不許臨陣換人。
面對這種情況,當趙本山還不知道該如何對已經辛苦排練了許久的範偉解釋時,他已經悄悄踏上了回家的火車,只為了不讓給自己機會的趙本山為難。
也是因為這樣的舉措,他被趙本山徹底放在了心上。
「看一個人,就要看他大喜大悲時的表現,他就是我要的搭檔」。
1993年的時候,趙本山拉上了範偉一起出演小品《走毛道》,開始了第一次的真正合作。
1995年的春晚上,範偉跟著趙本山上了春晚,上演了一出《牛大叔提幹》的小品劇。
這可以看作範偉真正轉型成小品演員的裡程碑。
只是這是他成功轉型的開始,也是他之後坎坷成名路的開始。
他從踏入小品界開始,就一路跟著趙本山走,從《牛大叔》裡的秘書,《三鞭子》裡的司機,再到後來的洋專家。
他什麼角色都試過了,也上過了多次許多演員夢想的春晚,可是他卻一直是趙本山身後沒有名字的跟班。
不能說他是扶不起的阿鬥,只能說趙本山天生就是吃小品這口飯的,他身上的光芒太盛,只要他一出現,大家的目光就都投聚在他身上,舞臺上的其他人都只是微弱的配角。
面對這樣的情況,其實不僅範偉自己壓力大,趙本山也一樣。
一直到1998年,他們拉上高秀敏,一起演了一出《拜年》,才終於有了轉機。
之後趙本山和宋丹丹一起合作了《昨天今天明天》,「山丹丹」組合給無數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繼續合作了《鐘點工》。
而範偉成了被遺忘的角色。
一直到2001年的《賣拐》,他才終於有了名字,觀眾終於發現,「哦,這個叫範偉啊」。
這是他小品路上的高光時刻,可是也成了他的瓶頸。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春晚是直播,沒有重來。
在這樣的情況下,精確到每一秒他們都要跟著節奏走,壓力也隨之而來。
2005年時,表演完《功夫》,把「一雙慧眼」說成了「一眼慧眼」的範偉,下了臺就跟趙本山說了再見,他不再上春晚的舞臺。
當然了,不再上春晚,也是因為他有了另一條退路。
早在他還緊跟本山大哥的步伐的時候,他就在熱播的《馬大帥》中出演了「範德彪」這個角色。
2004年時,他又受邀在《天下無賊》中飾演配角。
有了演戲的經驗,他發現比起小品,在演戲的時候他更能遊刃有餘,於是他開始開拓他的演藝事業。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他在北京拍戲,又要到瀋陽和趙本山排小品,兩地來回跑。
2004年他更是獲得了蒙特婁電影節影帝,在影視圈混出了點名頭。
而這樣的他,在當時的趙本山看來就是背叛。
2005年時,趙本山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對此耿耿於懷「以前只要我找他,他把事情推掉都會來,現在不一樣了,他可是大忙人」。
從這裡開始他們的關係日益緊張,不過趙本山口上不滿,心中仍有餘地。
2006年時,《鄉村愛情》在央視熱播,2008年的第二集收視率直追《新聞聯播》。
收視率屢創新績的情況下,範偉也收穫了高人氣。
只是2009年的春晚,讓他們之間的關係徹底降到冰點。
能上春晚是光榮,但其中的壓力也是巨大的。
2008年的春晚一下臺,趙本山就哭了,壓力太大,劇本也不出彩,他和宋丹丹的組合到了瓶頸。
於是2009年時,趙本山又找上了範偉,結果範偉拒絕了,無奈之下,他只好拉著小瀋陽硬啃。
雖然後來《不差錢》大獲成功,可是範偉的拒絕還是成了趙本山心中的疙瘩。
不久後的《關東大先生》的發布會上,範偉沒到,趙本山徹底忍不住。
當時其實趙本山已經在努力克制自己了,只是仍然壓制不住心中對範偉的不滿和失望。
「他已經不是當年了」,一句話道出趙本山的介懷。
確實,範偉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跟在趙本山身後的小跟班了,他有了屬於他的不一樣的舞臺。
但是是他忘本嗎,也不是。
他不過是發現,比起小品,演戲更能讓他找到自己。
而且自從2005年的那一次春晚失誤後,他就再難面對直播。
而他在影視之路上,也並非一開始就一路無阻。
從《芳香之旅》到《耳朵大有福》,其實他演的都是底層小人物的悲歡離合,而且都是低票房的文藝片,片酬並不高。
他在影視路上也是一步一個腳印才能在2016年憑藉著《不成問題的問題》成為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他所走的每一步,其實都能被人看到。
而他和趙本山之間,也終於因為《劉老根3》又有了聯繫。
2019年,在觀眾的呼籲中,趙本山給他打電話:
行,範偉來了,十年前的恩怨,曾經二十年前開始的舊情,總要有一個交代。
在《劉老根3》的大結局中,劉老根瘋了,流落街頭身邊無一人在左右,曾經的藥匣子千裡迢迢回來,用一段數來寶喚醒了劉老根的神志。
劉老根流著淚「你咋回來了?」
藥匣子同樣帶著淚「這不就你一句話,我就回來了嘛。」
殺青時,範偉和趙本山時隔多年再次相擁,全了觀眾的念想,也給了他們之間數十年的交情一個交代。
他們雖然不再如同從前那樣,一直互相扶持,已經在各自的路上,走出了好遠。
但是,「再見」,總有一天會再見。
2020年,58歲的範偉繼續出演趙本山的《劉老根4》就是他們的再見。
大家都是聰明人,過去是是非非,早已過去。
他們如今一個有劉老根大舞臺,一個有影帝頭銜,他們的合作是二十年來恩怨隨風去的結果,也是他們兩人雙贏的最好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