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獵人》是2015年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裡多執導的劇情電影,由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湯姆·哈迪、威爾·保爾特 、多姆納爾·格利森、保羅·安德森等主演。
《荒野獵人》根據麥可·彭克同名長篇小說改編,故事講述19世紀一名皮草獵人休·格拉斯被熊所傷並被其他獵人搶走財物拋棄荒野,獵人經歷痛苦奇蹟存活後開始復仇的故事
該片在2016年1月獲得第73屆金球獎劇情類最佳電影獎、最佳男主角獎和最佳導演獎。2016年2月29日,該片在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同時獲得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攝影獎
該片於2016年3月18日在中國大陸以2D、IMAX、中國巨幕格式上映
一、格拉斯出現
格拉斯是以一個家庭的成員出現在片頭的,冷色調充滿愛意的片頭,一家三口側臥在一起,畫外音描述著生存與愛主題(印第安語)。
格拉斯是以一個印第安族家人的白種人身份出現在一個白種人隊伍當中的,且帶著自己的印第安後代在河邊打獵。
開場的拍攝,基本是以描寫白人隊伍受襲的場面為主進行的,其中銜帶著格拉斯一些戰鬥中的動作描寫,而省略描寫了格拉斯登船的過程,更說明了該場的拍攝重點——受難而逃,表現格拉斯在這族群戰鬥中的被動逃生狀態和打鬥中本能的不同於其他白種人的求生表現。
二、格拉斯遇難
逃亡的白人隊伍登陸後,一行人在山路上休息的對話重點交代了四個重要角色的關係。
1、格拉斯和兒子是異族父子關係,且格拉斯具有強烈印第安人特質(父子用印第安語對話),
2、菲茨傑拉德是極度個人主義者,私慾重。
3、隊長年輕、具有絕對領導權,壓制著以上兩者的矛盾關係。接下來便是格拉斯獨自打獵,遭到棕熊襲擊的動作場面。極強的生存欲望在格拉斯與棕熊的打鬥過程中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個人覺得還是有些僥倖)。為了體現人熊搏鬥場面的兇殘激烈,該場的最後鏡頭,被棕熊壓在身下的格拉斯生死未卜。
三、 格拉斯結仇
隊伍無法搬運受傷的格拉斯,在懸賞前提下菲茨傑拉德與一白人男孩還有格拉斯的兒子留下,負責照顧生死一線且無法動彈的格拉斯,心懷詭意的菲茨傑拉德手起刀落,格拉斯的兒子死在了血泊中。目睹全部過程的格拉斯掙扎嘶吼、不能動彈,傑拉德一系列動作巧妙的躲過了在湖邊打水的白人小男孩。一系列矇騙之後,傑拉德帶著白人男孩留下了格拉斯一人半埋在人造土穴當中,格拉斯同時產生復仇的欲望。
四、格拉斯生存
身懷強烈印第安特質的格拉斯掙扎著從土穴中甦醒、尋找兒子、哀嚎、站立、吃肉、飲水、修復喉嚨、重拾獵心、刻字(復仇信念),躲避(印第安族群)追殺、交友(偶遇印第安相同遭遇者)並獲救、友人被白人獵殺、拯救印第安女孩、逃亡、逃離偶遇印第安追殺、躲在馬屍裡求生。
負傷的格拉斯徘徊在印第安族群和白種人兩方的矛盾追殺之中,這一系列動作極強的展現了他近似於印第安人的極強生存能力同時也展現了他內心超人般的毅力、信念(復仇)和正義的一面(從白人手中拯救印第安女孩)。
五、格拉斯獲救
主要場景——營地,雪地裡一個回歸的倖存者將營地引入影片,營地裡的隊長獲得了格拉斯生還的線索(刻有印記的水壺)。午夜,隊長帶領馬群在叢林裡營救了格拉斯。眾人歸營後,發現傑拉德攜帶隊長錢款逃離,次日隊長應格拉斯要求二人出發追蹤傑拉德。
六、格拉斯復仇
一路追殺,隊長被傑拉德殺死(矛盾升級),格拉斯設計獲得與傑拉德面對面的機會,最後搏鬥方式戰勝了傑拉德(殺死傑拉德的方式可以有很多,一對一搏鬥的方式比較傳統而有力,並且能夠釋放積累已久的觀眾情感)。
傑拉德死亡的方式:兩敗俱傷的打法使得傑拉德背負了更多的死亡期待,最後格拉斯將傑拉德的生死交給了河對面救得女兒的印第安人(神聖的印第安話語此時從格拉斯口中說出「復仇在上帝手中而不是在我手中」,信仰是格拉斯的所有動力,復仇欲望與求生本能是格拉斯印第安信仰的外化表現,最後格拉斯將奄奄一息的傑拉德送入河中飄到河對岸,印第安信仰在復仇之路的高潮處得到了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