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短語:Go Dutch。我們知道,英語俚語有相關的文化背景和故事,如果事先不知道,很可能會搞錯鬧尷尬。Go Dutch字面翻譯是「去荷蘭」,你能猜到是什麼意思嗎?下面先來看一個例子吧!
In China, boys usually pay for dates rather than go Dutch. 在中國,男生通常為約會付錢,而不是各付各的。想必大家猜到go Dutch的意思了,就是to agree to share the cost of something, especially a meal,即「各付各的」。 為什麼go Dutch會被用來表示「各付各的」呢?據說是因為幾個世紀前,荷蘭商人吃飯從來不請客,而是各付各的,後來go Dutch就被用來指「各付各的」。順便提個小知識,go在這裡是系動詞,表示「變成、變得」,而不是「去」的意思哦!下面再來看一個例子吧。
Chinese people feel quite embarrassed when they go Dutch. They'd like to treat or split the bill. 中國人吃飯各付各的會覺得有點尷尬。他們喜歡請客或者平攤費用。
上面的例子裡說到了split the bill,也就是我們常說的「AA制」,需要注意的是,「AA制」和「各付各的」有些不一樣,「各付各的」指的是每個人為自己點的菜付錢,而「AA制」指的是所有費用平攤。
Go Dutch是一種非正式的說法,有時候荷蘭人聽了也不開心(感覺有點歧視),那麼,我們可以換種說法,如pay separately,即「分開付帳」,或者pay for one's own share,即「為自己那一份付錢」。例如:1. You have grown up. You need to pay for your own share. 你長大了,你要為自己買單。2. "We pay separately, or split the bill?" "This is my treat." 「我們分開買單還是均攤?」 「這次我請客。」
以上就是關於go Dutch的相關內容啦,你學會了嗎?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點用,歡迎關注和點讚哦!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