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森槐生物質能源林可為可持續資源供給提供有力保障

2020-12-27 林業致富經

泓森槐生物質能源林可為可持續資源供給提供有力保障

開發利用林業生物質能,不僅要利用好現有的林業生物質能資源,而且要有針對性的發展林業生物質能源林,大規模建設能源林基地,為林業生物質能的持續開發利用做好資源保障。這將會顯著增加森林資源,有效帶動以資源培育為基礎的造林綠化活動。

大力培育和開發利用林業生物質能可有效促進生態治理和恢復、防治土地退化,利用不適宜發展農業的邊際土地資源和大量的荒山荒沙以及礦山、油田廢棄地培育能源林,這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我國造林綠化的步伐,提高森林覆蓋率,對改善項目建設區的生態環境發揮積極作用。

林木生物質能源作為生物質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開發利用日益受到政府與企業界的重視,並呈現出快速發展態勢。林木生物質能源終端產品按利用屬性可分為生物柴油、林木質發電、成型燃料、燃料乙醇四類。 目前,林木生物質能源在美國、歐盟等- -些發達地區已較為成熟,尤其在燃料乙醇、生物柴油方面多實現了產業化,與之相比,我國林木生物質能源開發利用仍然處於起步階段。

用泓森槐建設生物質能源林可以為實現可持續資源供給提供有力保障。生物質能源是化石能源的重要替代,而林業是生物質能源的重要來源。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發布的《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2016-2030)》,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發電量佔比要達到50%以上,擴大生物質能利用規模。泓森槐生長迅速,萌櫱力強,燃燒熱值高,生物量產值遠大於其他樹種,木質纖維素含量較高,非常適合作為第二代燃料乙醇的原料,是營造短周期能源林的優良樹種。

相關焦點

  • 引領我國生物質能源產業發展――記生物質熱解氣化多聯產團隊
    說起生物質熱解氣化多聯產利用技術,南京林業大學教授、生物質熱解氣化多聯產團隊帶頭人周建斌十分自豪。  我國農林生物質資源豐富,每年有秸稈8.5億噸、稻殼0.4億噸,還有森林撫育剩餘物、果樹修枝、木竹加工廢料、果殼等森林「三剩物」及蘆葦等數十億噸。如何讓農林生物質廢棄物變廢為寶?
  • IBS2020第八屆中國國際生物質能源高峰論壇圓滿結束!
    2020年8月10日,IBS2020第八屆中國國際生物質能源高峰論壇在上海隆重開幕!現場匯集來自國內外權威專家、政府領導、先進技術和設備提供商、業內專業高校及研究所等負責人共500+人,近50位專家學者、企業負責人發表了精彩的演講,共同圍繞」探索生物質能源的轉型升級之路「主題,探討生物質能源業未來發展之路。
  • 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落戶江蘇徐礦 為長三角能源保障提供科技...
    徐礦集團將依託科研工作站平臺,吸引更多高層次人才走進徐礦,聚焦能源技術革命,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破解安全生產難題,持續發揮「引進一名科技人才、突破一項科研難題、培養一批人才骨幹」的鏈式效應,開闢產學研有機融合的新通道,全面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 國務院新聞辦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1日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  白皮書說,中國堅定不移推進能源革命,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發生重大變革,能源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不斷優化,能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生產生活用能條件明顯改善,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持續增強,為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重要支撐。
  • 中國能源扶貧40年及效果評價
    早期我國能源扶貧政策是「能源可及」,解決農村地區最基本的生活用能問題,隨著用能緊張的初步緩解,能源扶貧政策轉向「用得上電」,在能源供給不足問題得到基本緩解後,能源政策目標拓展為提高用能水平和用能結構並舉,即「用得起電」「用上好電」,隨著電力不可及問題的根本解決,能源(特別是新能源)自身的產業功能被進一步挖掘和利用,能源扶貧政策轉向依託開發利用新能源帶動經濟環境可持續發展拓展,即「利用好電」。
  • 青海清潔能源從「風生水起」 走向「風光無限」
    青海清潔能源資源豐富。水力資源是西北最富集的資源,理論蘊藏量2187萬千瓦;太陽能可開發量超過30億千瓦,相當於134個三峽電站;風能可開發量超過7500萬千瓦,且有近10萬平方公裡荒漠戈壁可供裝機,綜合開發條件居全國首位。
  • 2020年全國兩會能源輿情報告
    疫情期間,作為國民經濟基礎性行業,能源行業秉持人民至上,全力以赴保障穩定供應,積極推進企業復工復產,為全面恢復生產生活秩序提供堅強能源保障。二是做好能源安全穩定供應。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保障能源安全。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發展可再生能源,完善石油、天然氣、電力產供銷體系,提升能源儲備能力。」三是助力企業紓困,降低用能成本。
  • 為教育現代化提供有力經費保障
    全面依法治國體現在教育領域,就是要堅持全面依法治教,堅決維護教育法律的權威,堅決維護財政性教育經費體制機制建設的法律權威,為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和教育的長遠發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和經費保障。這是服務《中國製造:2025》戰略目標的迫切需要,也是在「二胎」人力資源效果尚待來日的情況下,以勞動者素質提高來繼續形成新的人口紅利的關鍵戰略之一。率先從建檔立卡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施普通高中免除學雜費,不僅有利於提高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而且有利於暢通社會階層的向上遷移,促進社會穩定和公平。這些都需要長期、穩定的財政性教育經費保障。
  • 普光氣田全力保障冬季天然氣市場供給
    針對冬季天然氣市場需求的高峰期,中國石化普光氣田以保障民生為重點,全面啟動冬季安全生產運行模式,認真做好氣井增產與節能降耗的「加減法」,多措並舉保障天然氣市場充足供給。普光氣田,是國家川氣東送的主氣源地。
  • 藍天保衛戰典型案例 | 嘉興新嘉愛斯秸稈類生物質高效熱電聯產與超...
    秸稈直燃循環流化床鍋爐2、基於深度學習的秸稈類生物質燃料在線熱值分析系統為解決常規DCS系統無法應用於創新點一提出的自動在線熱值檢測的難題,通過研發深度學習的秸稈類生物質燃料在線熱值分析系統,為自動控制系統提供了核心技術。
  • ...嘉興新嘉愛斯秸稈類生物質高效熱電聯產與超低排放系統關鍵技術...
    秸稈直燃循環流化床鍋爐2、基於深度學習的秸稈類生物質燃料在線熱值分析系統為解決常規DCS系統無法應用於創新點一提出的自動在線熱值檢測的難題,通過研發深度學習的秸稈類生物質燃料在線熱值分析系統,為自動控制系統提供了核心技術。
  • 託普索HydroFlex™可再生燃料和H2bridge™生物質氫技術可實現...
    北極星大氣網訊:Grön Fuels可再生柴油及航煤項目位於美國路易斯安那州Greater Baton Rouge港口。該項目日前宣布選擇託普索專有的HydroFlex™加氫處理和H2bridge™制氫技術,以實現其低碳排放指標。此專有技術可使該項目每年捕集約100萬噸生物質二氧化碳,並封存於地下深水層中。
  • 建設我國能源網際網路 推進綠色低碳轉型(上)(暢想能源)
    2019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達到25.3億千瓦,佔總裝機比重34.7%,新增裝機1.8億千瓦,佔全球新增發電容量的72%;可再生能源投資達到2800億美元,連續5年超過2500億美元,是化石能源發電投資的3倍。當前,受疫情影響,化石能源產業遭受嚴重衝擊,這也為能源轉型提供了契機。發展清潔能源將成為「後疫情時期」最具效益的綠色投資,為促進各國加快經濟轉型升級,實現更高質量復甦發揮重要作用。
  • 鄒才能等:論中國「能源獨立」戰略的內涵、挑戰及意義
    第1次拿起火種之後,能源、水、糧食構人類賴以生存的3大物質要素。能源是自然界中能為人類生存及社會進步提供能量的資源,可分為傳統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新能源是指在新技術基礎上加以開發利用,接替傳統能源的可再生清潔能源,主要類型有太陽能、水能、風能、氫能、地熱能、海洋能、生物質能、核能等[4]。與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傳統含碳化石能源相比,在理論技術、利用成本、環境影響、管理方式等方面有顯著不同[4]。
  • ...工作室發展基於動力學補償效應的生物質烘焙動力學及熱力學分析...
    開發利用生物質資源對於環境我國能源短缺矛盾,減少化石能源消耗,有效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推動作用。生物質原料具有含水量和含氧高、能量密度低、吸溼性強、難於粉碎、流動性差等確定,給生物質的收集、處理、儲存、運輸及轉化帶來問題。作為生物質預處理技術的一種,烘焙能有效改善生物質燃料特性,提升其熱化學轉化性能。生物質烘培動力學及熱力學分析是生物質烘焙機理探究、系統設計、工藝優化及工業化應用的基礎。生物質烘焙動力學參數(尤其活化能和指前因子)是解析生物質烘焙動力學機理的關鍵。
  • 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
    面對氣候變化、環境風險挑戰、能源資源約束等日益嚴峻的全球問題,中國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在努力推動本國能源清潔低碳發展的同時,積極參與全球能源治理,與各國一道尋求加快推進全球能源可持續發展新道路。
  • 何良年|面向可持續發展的二氧化碳化學
    編者按:面向可持續發展的二氧化碳化學(I) 從事綠色化學、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生物質高值化等領域的研究工作。在二氧化碳化學及可再生碳基能源化學領域取得了系列創新成果, 編著了《二氧化碳化學》與《綠色化學基本原理》, 推動了二氧化碳化學領域的發展。 有效利用資源、保護環境、發展綠色化學已成為大勢所趨。二氧化碳過度排放是全球變暖、極端天氣和荒漠化等全球環境變化的主要誘導因素。
  • 國務院新聞辦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全文)
    白皮書說,中國堅定不移推進能源革命,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發生重大變革,能源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不斷優化,能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生產生活用能條件明顯改善,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持續增強,為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重要支撐。
  • 《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發布
    面對氣候變化、環境風險挑戰、能源資源約束等日益嚴峻的全球問題,中國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在努力推動本國能源清潔低碳發展的同時,積極參與全球能源治理,與各國一道尋求加快推進全球能源可持續發展新道路。
  • 國雄資本姚尚坤:大力發展新能源是實現能源可持續的必由之路
    中證網訊(記者 董添)1月5日,國雄資本有限公司創始人姚尚坤對外表示,世界能源正處在從化石能源向新能源發展的「第3次重大轉換期」,在化石能源儲量和新能源潛力上,中國具備資源基礎條件和發展潛力,在新科技與工業革命大背景下,依靠「潔煤穩油增氣」和「大力發展新能源」兩條路徑,是實現能源可持續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