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立平:「每個項目都是孩子,得『優生優育』」

2020-12-22 重慶新聞網

   中新網重慶新聞9月23日電 (彭國威 李星) 作為新進重慶的外地房企,萬華集團入渝首個地產項目——麓悅江城落子悅來,有什麼樣的戰略布局和規劃?

   近日,萬華集團總裁羅立平在接受中新網專訪時表示,萬華不是一個將簡單擴張作為發展戰略的公司,實行的是「優生優育」,就是每把每一個「孩子」養好了,然後再說下一個「孩子」的事。

談基因

這裡有母親河嘉陵江的孕育

   中新網:萬華在成都已經深耕多年,為何現在才入渝?第一個項目落戶悅來,這裡有怎樣的先天優勢?

   羅立平:萬華很早前就在重慶尋找機遇,現在才來,本身說明了我們的認真和謹慎。

   成渝兩地是「兄弟城市」,血脈相連。萬華董事長汪俊剛先生就畢業於重慶大學,在這個城市度過了4年的青春時光,我太太也是重慶人,我們一直希望在重慶找到一個好項目,能出好佳作。

大山大水中的重慶

   從2017年開始,我們就受邀參與了悅來智慧城和毗鄰的兩江健康城片區的規劃研究,我們選擇悅來區域持續、聚焦地進行戰略投資,非常類似於當年我們在成都麓之山湖片區所做的長期投資行為和策略,我們期待能在重慶打造一個全新的公園城市樣板。

公園城市的樣板麓湖生態城

   悅來這個板塊,剛好在嘉陵江邊,有著很好的「山水基因」。我覺得跟長江相比,嘉陵江更像是重慶人的母親河,溫柔、秀麗,也給我們創造了一個構築優越人居環境的機會。

   同時,因為地處兩江新區、重慶臨空經濟示範區、悅來會展城核心區域,經過多年的發展,悅來已經形成較為完善的交通路網,基礎設施配套日漸完善。

   多種先天優勢疊加,讓我們在渝的首個地產項目麓悅江城不會輸在「起跑線」上。

談環境

我們選擇了一個有「潛力」的區域

   中新網:我們都知道孟母三遷的故事,要想每個「孩子」健康成長,離不開好的發展環境,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羅立平:我們在選擇一個區域進行戰略投資時,並不願意去擠破頭搶有限的資源,我們往往喜歡選擇一個特別有潛力的區域,或者相對邊緣的區域進行發展,前提是我們看好這個區域的巨大發展空間,悅來智慧城板塊正是這樣的存在。

悅來區位位置示意圖

   當初這個板塊的區域規劃,我們也參與其中,所以對這個區域有很深刻的了解,在我看來,悅來片區的規劃在我們參與之下,其實已經非常有韻味了。

   雖然後來的控規落地階段,還是有很多方面跟我的想法有區別,但是它的架構,還是沿用了當初萬華規劃建議的骨架。一個好的規劃骨架決定著一個區域發展的基礎,這對項目的健康成長創造了特別好的條件。

談魅力

山城這個孩子是「慢熱型」

   中新網:據了解,麓悅江城即將在10月正式開放,萬華落子悅來的這個項目自身有哪些個性魅力?

   羅立平:我們首先必須要敬畏市場,萬華不會因為在成都的成功,就簡單把成都的模式照搬過來。

   另外,我們也不會單純跟風重慶現有的主流產品,隨波逐流不是我們想要的,萬華希望能夠先行半步,能夠看到未來的發展趨勢,比如我們需要做改善型的需求,改善需求的機會在哪裡、空間有多少,這都是我們需要考量的。

   麓悅江城主要以精裝房為主體,最近一批房源裡面有4棟全精裝,2棟非精裝。在成都,精裝房比較常見,之所以在重慶這樣布局,就是想要給雙方一個從相識到相知的過程,就像兩個人談戀愛,萬華的孩子屬於「慢熱型」的,但肯定是最穩重的。

麓悅江城首期精裝效果圖

   重慶並不缺水,只是缺少能夠直接親近的水。我們項目的首期位於整個麓悅江城的心臟位置,被一條清澈的清溪河環抱,形成了一個內在的小水繫結構,這種天然的生態底色,比當年的麓湖更有優勢。

麓湖的水、雲朵樂園和孩子的童年

   我們會通過清溪河沿岸公園的設計,改變水的阻隔,在這裡打造一個山水相連的互動生活空間。

談未來

希望和重慶「共同成長」

   中新網: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建設,重慶主城都市圈的擴圍,萬華今後會怎樣更好地參與城市建設?

   羅立平:既然看好一個區域,又來到這個區域,我們就必須發揮自己的個人魅力,通過產品吸引力、影響力,來重塑這個區域,使它成為城市最有價值的區域,從而能夠帶動這個區域的整體發展水平。

麓悅江城建築概念效果圖

   我們在成都的麓湖項目,受到很多人的關注,也有很多人前來考察、學習,大家很想了解一個問題:萬華的戰略定位,究竟是怎樣的?

   我們核心是看好一個城市最有價值的人,而在一個城市裡面,不乏有財富階層和精英階層,我們統稱他們叫財智階層,他們是這個城市最寶貴的資產。萬華的定位,就是跟著這批財智階層走,我們希望自己的產品能夠為他們所喜愛,同時吸引他們跟我們一起共同創造,共同成長,所以我們用了「麓客」這個詞,其含義便是一起共創未來。

麓湖社群會長們的合影

   我們希望在重慶能夠凝聚一批財智階層,跟我們一起共同發展,共同塑造這個區域,打造一個真正有價值和未來的核心版圖,這就是我們最大的一個願望。

(圖片由萬華提供)

相關焦點

  • 羅立平:重慶·麓悅江城,一個全新的開始
    羅立平與麓悅江城及項目周邊整體規劃圖《麓客》:麓湖和萬華經過長達10多年的單城市、單項目運作,重慶作為第一個核心外拓城市,能否介紹一下這個項目的緣起?羅立平:說起來,萬華其實有很深的重慶情節。我們的董事長汪俊剛先生就畢業於重慶大學,在這個城市度過了4年的青春時光。私人情感上,我太太也是重慶人。她一直都很好奇,為什麼萬華這麼多年深耕成都,卻始終不涉足地理上最相鄰的重慶?
  • 成都萬華投資集團董事、總裁羅立平:萬畝土地謀「承接城市功能外延...
    羅立平說,麓山雖然配套很豐富,但畢竟只是一個社區級別的項目,在於「當初成功抓住了近郊住宅漸成主流的生活方式」,而目前「麓湖就是城市的功能往外遷出來」,麓湖擔綱「小型城市」功能的房地產開發。前期,麓湖也多以高端物業的銷售為主。未來,將更多打造包括配套商業在內的產業項目。
  • 當56歲的羅立平重談野心 是把麓湖水鎮建成城市商業地標
    趕在2017年底翻年之前,我們在萬華辦公區見到了羅立平。窗外是麓山國際社區洋房的屋頂,零星散落在豐富的植被中。屋內一面牆大大的書架,整齊擺放著很多書,全部是建築設計著作。這位一身暗色調休閒打扮的萬華總裁,就坐在我們的對面。對過去二十年成都地產變遷浪潮,他更願意形容自己與萬華扮演了時代先行者和弄潮兒的角色。
  • 羅立平:期待在重慶麓悅江城開啟麓客精神的新篇章
    羅立平在演講中,而麓湖生態城也正是從這四個層面進行探索。2020「未來城市構想」現場。 萬華 供圖尤其是最高層,關於創造情感的依戀與認同方面,麓湖生態城可以說是當下社群關係的一個典範,並開始深入到公共精神與共治實踐的探索中。
  • 《過場》回訪vol.10|羅立平:在艱難的一年裡,「理想主義者」的理想...
    羅立平:我的太太和女兒在3月下旬回到中國,8月份又回到了英國,在國內的五個月裡,女兒做了一些比較有意義的事情。我舉一個例子來講,在今年第六屆iSTART兒童藝術節上,iSTART與亞洲動物基金會為隨處可見的貓貓狗狗們啟動了「愛它 · 行動學校」項目。
  • 萬華投資集團總裁羅立平:不「隨波逐流」,追求「長期主義」小步快跑
    羅立平:房地產行業已經到了一個的分水嶺,它的背後其實是跟城市的發展有關。隨著人口結構的巨大變化,由於發展與需求兩個之間本身有內在關係,導致整個對房地產市場的需求不會像以前那樣野蠻生長。目前,中國房地產企業,尤其是快周轉企業都在積極尋找轉型發展的機遇。
  • 《產科醫鴻鳥2》優生優育好!
    最後還有產前檢查,我感嘆了一下日本竟然不是每個媽媽都會做唐篩啊?!劇裡宣傳的思想竟然還是不要有產前檢查,孩子都是你的禮物,船到橋頭自然直,你要加油,堅持,接受……總結一句,片子本身沒問題,就是這個生產觀念,不敢苟同,還是我們的優生優育好啊!媽媽也是人!
  • 《發現女巫 第一季》優生優育
    男的是活了幾千年的吸血鬼,性感有品,家在法國有城堡還是七個塔樓的規模,女的是讀到博士的女巫,擁有最強悍的血統,隨便就搞出幾個世紀沒能搞出的魔法,呼風喚雨都是小case,然後他們都跑去劍橋在學術研究中搞出命中注定的相愛,然後管理邊緣人士(吸血鬼女巫精靈)的組織有規定不能跨種族搞戀愛,這部劇叫做發現女巫,又翻譯成魔法覺醒,都不能顯示出本劇有多好看,試想二者結合,後代就是長生不老吸血鬼和地表最強女巫力
  • 市計生協開展「四個一」活動推進優生優育進萬家
    今年5月份以來,為增強育齡群眾優生優育意識,有效防治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常德市計生協採取多種形式,開展優生優育進萬家活動。一、開展一次大型顯示屏知識宣傳。在常德市城區的火車站、步行街、橋南市場等人口集中路段,利用五塊面積上百平方米的大型電子顯示屏,持續滾動播放「幸福生活從優生優育開始」、「防治出生缺陷,啟航健康生命」等優生優育知識,為期1個月,以此擴大社會影響,服務市民群眾。
  • 如懿傳裡的阿哥公主,有哪些地方不符合優生優育?
    耐心看下去,如懿傳還是非常不錯的,它刻畫的是人性,很多影視劇都告訴我們——愛情大於一切、戰勝一切。但在這部戲裡,我們看到如懿雖然愛得深刻,但卻因為種種外界原因,最終蘭因絮果,讓人深思也讓人心酸。如懿一生有三個孩子,這三個孩子裡只有嫡子十二阿哥永璂活到了成年,五公主璟兕和十三阿哥永璟都早夭了。其中,五公主有先天性心臟病,被失去控制的狗活活嚇死。十三阿哥是被接生婆故意拖延時間,難產而死。
  • HRC幸孕天使:大齡男性能否通過美國試管嬰兒優生優育?
    HRC幸孕天使:大齡男性能否通過美國試管嬰兒優生優育?想當年賭王何鴻燊,雖然他65歲才與四太梁安琪相識,而在這之後他們還誕下了5個孩子,最小的女兒出生時賭王已經78歲了。  說到這裡,很多人會質疑,難道年齡只會對女性生育造成影響嗎?男性就可以如此「任性」嗎?  事實並非如此!  最近的科學研究發現,男人的年齡與生育能力正相關,而且對伴侶的懷孕機率、甚至出生寶寶的健康與否都有影響。
  • 科學合理應用女性健康檢測 助力實現優生優育
    沈浣教授指出:"隨著生殖醫學的迅速發展,女性健康檢測方法與項目也在不斷豐富與完善。其中,孕前及妊娠期檢測在評估女性生育能力及孕期風險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保障女性生殖健康,實現優生優育的關鍵。然而,目前臨床對女性健康檢測的關注與了解普遍不足,尤其是新興檢測方法的推廣與應用還有很大的空間。"
  • 日本夫妻結婚後從不避孕,20年生12個孩子,一個月吃60斤大米
    中國的傳統觀念一直主張「多子多福」,人丁興旺,以前的年代,幾乎每個家裡都有四五個孩子,多的能有七八個孩子。不過現在隨著時代的發展,「多子多福」的舊觀念已經變成了優生優育。現在人們不求孩子的數量,而是重視質量,竭盡全力養育一、兩個孩子的家庭在慢慢增多。
  • 「好老師講好故事」——吳鳳,做好孩子們的健康衛士
    這個項目的整體規劃是服務於「孕、嬰、童」群體,準確地說是為「-1—15歲」的孩子服務,真正實現「優生優育」。  「做好這個項目,專家支持是一方面,但幼兒園必須找到專業的人才,依靠專業的人才來實施!」山西省優生優育協會會長趙震寰多次強調過。  吳鳳就是在這個背景下開始承擔這個重任的。
  • 每個孩子都能好好吃飯
    每個孩子都能好好吃飯  孩子吃飯的問題,如果你去問一個沒有孩子或者沒有撫養著孩子的成年人,他一定會不以為然,覺得這算什麼事兒。同步的還有另外三本書《每個孩子都能好好睡覺》、《每個孩子都能學好規矩》、《每個孩子都能管好自己》。一說起德國這個民族,人們印象中,什麼都是槓槓的,也包括教育。但其實,每個民族,國家都會經歷一個成長的過程。德國父母們,也會經歷一個困擾、迷茫、無助期,只不過他們比我們先經歷過了。書非萬能,閱讀此書,就是在聽一位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與你分享,具體操作還是要結合自己的孩子,反覆練習。
  • 女性懷孕後,「大姨媽」都去了哪?醫生一般不說,女性心裡要有數
    女性懷孕後,"大姨媽"都去了哪?醫生一般不說,女性心裡要有數。案例橙橙交了一個以結婚為目的的男朋友,原本也已經是要接近談婚論嫁的階段了。他們兩個畢竟年紀還小,對於要孩子還是想等結婚後過段時間再計劃,並不著急,但是有時候往往事與願違。
  • 39歲安以軒宣布二胎喜訊,家境好基因強大,優生優育才有資本
    早在去年7月份的時候,安以軒就宣布了誕下一子的喜訊,升級為寶媽的安以軒也是身份不同了,但是在保養這塊還是做得非常好的。而誕下66沒多久後,現在又宣布懷上二胎了,可能是安以軒覺得大兒子一個人實在太孤單,想在未來路上有一個可以相互依靠的兄弟姐妹,不過沒想到兩夫妻居然這麼積極。
  • 建築檔案對話羅立平丨折騰出精品,不折騰一定是凡品
    規劃,本質上是一個開發戰略技術表達,現在大多數項目的規劃做得不好的原因,某種意義上是規劃與戰略之間沒有整合在一起。戰略的缺失,就導致了在城市規劃尺度上也無法展開操作執行,最後造成項目面目全非亦或是千城一面的結果。麓湖早期城市規劃手繪麓湖起步區規劃圖規劃離不開戰略的指導,規劃前期需要把戰略思考充分體現在規劃裡面。另外,規劃一定是可執行的。
  • 深圳市幸福工程獨生子女家庭再生育扶助項目正式啟動!
    12月23日,市計生協、市人口基金會、市醫院管理者協會和深圳怡康婦產醫院在深圳怡康婦產醫院聯合舉辦獨生子女家庭再生育扶助項目啟動會暨愛心基地揭牌儀式。首先,洪旺全會長、李紅聯專職副會長、莊俊漢會長、劉穎院長四個單位的領導進行籤訂「獨生子女家庭再生育扶助項目合作協議」和為「幸福工程獨生子女家庭再生育愛心基地」 揭牌。
  • 符合這個數,婚姻幸福度高,孩子養得好
    男比女小3歲,甜蜜並沒有持續多久,婚後直言:不要找比自己大的男人 同學瑤瑤找了個比她小3歲的老公,大家都感到很驚訝,畢竟印象中瑤瑤自己都是個長不大的小姑娘。不過戀愛期間,倆人一直甜甜蜜蜜,老公把瑤瑤寵得不行,最後也順利成家生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