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謝振宇 發自成都
每經記者 謝振宇 發自成都
「其實我們現在是在小康時代做富裕時代的產品,雖然富裕時代還沒到來。」日前,成都萬華投資集團董事、總裁羅立平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如是說。
這一理念在成都萬華的開發路徑中得以體現:10多年前,萬華在成都近郊開始打造4000畝的「麓山國際社區」(以下簡稱麓山),公司得以聲名鵲起;目前,萬華2006年立項開發的佔地達11平方公裡的「麓湖生態城」(以下簡稱麓湖)前期總投入已達上百億元。
羅立平視這一轉變為從「近郊住宅」向「承接城市功能外延」的房地產開發。如今,萬華布局海南,又把目標「瞄準」了養老地產和度假地產。
但他也坦言,這種押注「富裕時代」行業發展趨勢的地產開發「很累」,過程中也感受到較大的壓力。目前,受制於所在區域規劃的變動和未確定,麓湖項目的產業打造尚處起步階段。
萬畝造城/
地處成都南面華陽 「麓鎮」的A4藝術館,在當地文藝圈內已小有名氣。日前,羅立平在這裡接受了記者的專訪,侃談公司的運營和發展、項目開發的獨特理念等。
距離「麓鎮」百米之外,成都萬華正主導另一場「造城」運動。與公司此前開發的麓山相比,新項目麓湖的規模是前者的幾倍、甚至十倍。
公開信息顯示,麓湖總佔地達11平方公裡。自萬華於2000年開始打造的麓山進入銷售期後,麓湖便進入前期運作階段,項目於2006年立項籌備,2009年破土動工,2011年投入銷售。
成都萬華表示,麓湖將是一座以高端居住、高端商務、高端商業為核心,集休閒娛樂等其他城市配套為一體的新型城市,規劃居住、產業人口約30萬人。
羅立平說,麓山雖然配套很豐富,但畢竟只是一個社區級別的項目,在於「當初成功抓住了近郊住宅漸成主流的生活方式」,而目前「麓湖就是城市的功能往外遷出來」,麓湖擔綱「小型城市」功能的房地產開發。
前期,麓湖也多以高端物業的銷售為主。未來,將更多打造包括配套商業在內的產業項目。
「這種大盤的發展,銷售物業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開發商還需要有一些配套物業、綜合物業、持有物業、商業等等,這些非常重要。它是支撐這個區域發展的關鍵所在。」羅立平說,由於受制於整個區域規劃的調整和不確定,目前尚在等待相應結果。
近幾年,麓湖開始有了更多產出。在成都媒體的相應報導中,2011年~2012年,麓湖的銷售收入在10億元以上。羅立平表示,去年麓湖的籤約銷售額在23億元左右。
「從目前的對外宣傳來看,麓湖更多給人以生態宜居的面貌,銷售物業也多以高端住宅為主,暫時還停留在房地產開發的層面。」對於麓湖的開發情況,一位成都地產人士評價道。在他看來,產業項目或許是麓湖的遠景規劃,而從項目開發的安全角度考量,「從整個盤的去化安排來看,是先做住宅,從而撬動項目運作」。
那麼,關於麓湖未來的產業打造,萬華方面有著怎樣的規劃呢?日前,成都萬華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書面回復稱,項目由三大產業體系組成:EOD(綠色生態辦公區)生態總部辦公、創意產業、城市休閒旅遊產業。
「在麓湖涉及的產業中,公司已基本實現戰略合作框架的有創意文化、教育、醫療、酒店、城市綜合體等幾個方面,均為行業中的高端資源。」成都萬華方面表示。
羅立平透露,一旦規劃能夠快速敲定,公司的這些產業項目就會很快啟動,公司也在考慮與這些專業領域裡有影響力的公司合作,比如做商業的,「我們會搭建平臺,引入一些戰略合作夥伴來一起開發」。
押注「富裕時代」/
「除了產品,麓山的成功,一定程度上還跟成都城市發展向南有關。類似的項目,放在其他區域最後或難有這樣的效果。」一位熟悉成都地產狀況的業內人士日前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如今萬華打造麓湖項目,仍契合了成都向南發展的總體規劃。
談及對麓湖的投資情況,羅立平透露,若按房地產業慣常的前期總投入計算,包括銀行貸款等投入,「我們現在大概在這個項目(指麓湖)裡面投了約120億元的資金。」
不過截至目前,麓湖仍未進入大量產出階段。「將來(銷售額)到四五十億元的時候,我可以拿錢去投別的項目,不過現在還不是時候。」羅立平預計,明、後年將步入這一階段。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如今萬華已經布局全國,公司在海南的兩個項目,分別以養老地產和度假物業為主。
公開信息顯示,海南萬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由成都萬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三亞碩成房屋建設開發有限公司共同投資組建,註冊成立於2010年8月。萬華在海南的地產項目分別位於三亞和萬寧市,其中三亞的項目規模達萬畝。
不追求複製此前的地產開發模式,卻選擇有些「另類」的發展路徑,羅立平將其歸結於打造面向「富裕時代」的產品。「我們現在是在小康時代做富裕時代的產品,雖然富裕時代還沒到來。」羅立平表示。
「對於海南項目,我們目前主要在做前期戰略性的考慮。比如養老物業,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將會成為(地產開發)主流的一個發展方向。」羅立平表示,雖然「養老物業最佳的時候還未到來」,但出於市場考慮,未來萬華或將率先推出海南的度假物業項目。
「萬華的開發都是長線項目,特點是項目周期長、規模比較大。其優勢在於,雖然去化率相對慢,但獲取土地的成本較低。」全經聯四川分盟秘書長何良栩分析認為,雖然旅遊、養老地產項目是未來地產的大趨勢,但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國內對養老地產的開發都還在探索階段,尚無完善的開發模式」。
何良栩認為,萬華做這些項目,需要以短線產品來保證現金流,前期通過住宅等短線產品來「以短養長」,「在資金方面,可通過資金的內循環。另外,就需要其他融資渠道來解決」。
「對房地產市場,從長遠來看,我還是一個悲觀主義者。」當被問及為何不像大多開發商一樣,在房地產開發上進行規模性複製時,羅立平給出了這樣的答覆。他認為,這種戰略性的項目,其中有很強的機遇性的機會,「從未來戰略的角度來說是安全,是有前途的藍海領域」。
「每次做開拓者,不是簡單複製和拷貝。會覺得比別人走得累一點,比別人辛苦一點。但從商業模式上來說其實不是,我認為是更加長遠的思維方式。」羅立平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然而,麓湖項目的開發、以及全國布局的萬華,未來勢必會面臨不小的挑戰,或將考驗羅立平對富裕時代的「押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