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萬華投資集團董事、總裁羅立平:萬畝土地謀「承接城市功能外延...

2021-01-17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謝振宇 發自成都    

每經記者 謝振宇 發自成都

「其實我們現在是在小康時代做富裕時代的產品,雖然富裕時代還沒到來。」日前,成都萬華投資集團董事、總裁羅立平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如是說。

這一理念在成都萬華的開發路徑中得以體現:10多年前,萬華在成都近郊開始打造4000畝的「麓山國際社區」(以下簡稱麓山),公司得以聲名鵲起;目前,萬華2006年立項開發的佔地達11平方公裡的「麓湖生態城」(以下簡稱麓湖)前期總投入已達上百億元。

羅立平視這一轉變為從「近郊住宅」向「承接城市功能外延」的房地產開發。如今,萬華布局海南,又把目標「瞄準」了養老地產和度假地產。

但他也坦言,這種押注「富裕時代」行業發展趨勢的地產開發「很累」,過程中也感受到較大的壓力。目前,受制於所在區域規劃的變動和未確定,麓湖項目的產業打造尚處起步階段。

萬畝造城/

地處成都南面華陽 「麓鎮」的A4藝術館,在當地文藝圈內已小有名氣。日前,羅立平在這裡接受了記者的專訪,侃談公司的運營和發展、項目開發的獨特理念等。

距離「麓鎮」百米之外,成都萬華正主導另一場「造城」運動。與公司此前開發的麓山相比,新項目麓湖的規模是前者的幾倍、甚至十倍。

公開信息顯示,麓湖總佔地達11平方公裡。自萬華於2000年開始打造的麓山進入銷售期後,麓湖便進入前期運作階段,項目於2006年立項籌備,2009年破土動工,2011年投入銷售。

成都萬華表示,麓湖將是一座以高端居住、高端商務、高端商業為核心,集休閒娛樂等其他城市配套為一體的新型城市,規劃居住、產業人口約30萬人。

羅立平說,麓山雖然配套很豐富,但畢竟只是一個社區級別的項目,在於「當初成功抓住了近郊住宅漸成主流的生活方式」,而目前「麓湖就是城市的功能往外遷出來」,麓湖擔綱「小型城市」功能的房地產開發。

前期,麓湖也多以高端物業的銷售為主。未來,將更多打造包括配套商業在內的產業項目。

「這種大盤的發展,銷售物業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開發商還需要有一些配套物業、綜合物業、持有物業、商業等等,這些非常重要。它是支撐這個區域發展的關鍵所在。」羅立平說,由於受制於整個區域規劃的調整和不確定,目前尚在等待相應結果。

近幾年,麓湖開始有了更多產出。在成都媒體的相應報導中,2011年~2012年,麓湖的銷售收入在10億元以上。羅立平表示,去年麓湖的籤約銷售額在23億元左右。

「從目前的對外宣傳來看,麓湖更多給人以生態宜居的面貌,銷售物業也多以高端住宅為主,暫時還停留在房地產開發的層面。」對於麓湖的開發情況,一位成都地產人士評價道。在他看來,產業項目或許是麓湖的遠景規劃,而從項目開發的安全角度考量,「從整個盤的去化安排來看,是先做住宅,從而撬動項目運作」。

那麼,關於麓湖未來的產業打造,萬華方面有著怎樣的規劃呢?日前,成都萬華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書面回復稱,項目由三大產業體系組成:EOD(綠色生態辦公區)生態總部辦公、創意產業、城市休閒旅遊產業。

「在麓湖涉及的產業中,公司已基本實現戰略合作框架的有創意文化、教育、醫療、酒店、城市綜合體等幾個方面,均為行業中的高端資源。」成都萬華方面表示。

羅立平透露,一旦規劃能夠快速敲定,公司的這些產業項目就會很快啟動,公司也在考慮與這些專業領域裡有影響力的公司合作,比如做商業的,「我們會搭建平臺,引入一些戰略合作夥伴來一起開發」。

押注「富裕時代」/

「除了產品,麓山的成功,一定程度上還跟成都城市發展向南有關。類似的項目,放在其他區域最後或難有這樣的效果。」一位熟悉成都地產狀況的業內人士日前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如今萬華打造麓湖項目,仍契合了成都向南發展的總體規劃。

談及對麓湖的投資情況,羅立平透露,若按房地產業慣常的前期總投入計算,包括銀行貸款等投入,「我們現在大概在這個項目(指麓湖)裡面投了約120億元的資金。」

不過截至目前,麓湖仍未進入大量產出階段。「將來(銷售額)到四五十億元的時候,我可以拿錢去投別的項目,不過現在還不是時候。」羅立平預計,明、後年將步入這一階段。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如今萬華已經布局全國,公司在海南的兩個項目,分別以養老地產和度假物業為主。

公開信息顯示,海南萬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由成都萬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三亞碩成房屋建設開發有限公司共同投資組建,註冊成立於2010年8月。萬華在海南的地產項目分別位於三亞和萬寧市,其中三亞的項目規模達萬畝。

不追求複製此前的地產開發模式,卻選擇有些「另類」的發展路徑,羅立平將其歸結於打造面向「富裕時代」的產品。「我們現在是在小康時代做富裕時代的產品,雖然富裕時代還沒到來。」羅立平表示。

「對於海南項目,我們目前主要在做前期戰略性的考慮。比如養老物業,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將會成為(地產開發)主流的一個發展方向。」羅立平表示,雖然「養老物業最佳的時候還未到來」,但出於市場考慮,未來萬華或將率先推出海南的度假物業項目。

「萬華的開發都是長線項目,特點是項目周期長、規模比較大。其優勢在於,雖然去化率相對慢,但獲取土地的成本較低。」全經聯四川分盟秘書長何良栩分析認為,雖然旅遊、養老地產項目是未來地產的大趨勢,但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國內對養老地產的開發都還在探索階段,尚無完善的開發模式」。

何良栩認為,萬華做這些項目,需要以短線產品來保證現金流,前期通過住宅等短線產品來「以短養長」,「在資金方面,可通過資金的內循環。另外,就需要其他融資渠道來解決」。

「對房地產市場,從長遠來看,我還是一個悲觀主義者。」當被問及為何不像大多開發商一樣,在房地產開發上進行規模性複製時,羅立平給出了這樣的答覆。他認為,這種戰略性的項目,其中有很強的機遇性的機會,「從未來戰略的角度來說是安全,是有前途的藍海領域」。

「每次做開拓者,不是簡單複製和拷貝。會覺得比別人走得累一點,比別人辛苦一點。但從商業模式上來說其實不是,我認為是更加長遠的思維方式。」羅立平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然而,麓湖項目的開發、以及全國布局的萬華,未來勢必會面臨不小的挑戰,或將考驗羅立平對富裕時代的「押注」。

相關焦點

  • 萬華投資集團總裁羅立平:不「隨波逐流」,追求「長期主義」小步快跑
    這與新一輪城市品質升級、消費升級存在怎樣的關係?  羅立平:房地產行業已經到了一個的分水嶺,它的背後其實是跟城市的發展有關。隨著人口結構的巨大變化,由於發展與需求兩個之間本身有內在關係,導致整個對房地產市場的需求不會像以前那樣野蠻生長。目前,中國房地產企業,尤其是快周轉企業都在積極尋找轉型發展的機遇。
  • PNP中國與成都萬華投資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同時,Plug and Play與成都萬華投資集團在此次峰會上,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此次戰略合作協議的籤署,標誌著萬華投資集團正式成為PNP地產科技版塊的中國第三位、西南地區首位全球基石合作夥伴。未來,雙方將攜手,以地產科技為圓心,打破地理維度的限制,將科技領域的合作擴散至智慧城市服務的方方面面,助力全球創新科技企業的發展。
  • 當56歲的羅立平重談野心 是把麓湖水鎮建成城市商業地標
    趕在2017年底翻年之前,我們在萬華辦公區見到了羅立平。窗外是麓山國際社區洋房的屋頂,零星散落在豐富的植被中。屋內一面牆大大的書架,整齊擺放著很多書,全部是建築設計著作。這位一身暗色調休閒打扮的萬華總裁,就坐在我們的對面。對過去二十年成都地產變遷浪潮,他更願意形容自己與萬華扮演了時代先行者和弄潮兒的角色。
  • 郎酒IPO來了,汪氏兄弟浮現,揭秘發起人「萬華系」神盤帝國
    讓外界頗為疑惑的是,2016年11月10日,萬華投資、寶光集團、郎酒集團分別與汪俊剛、汪俊林籤訂《股權轉讓協議》,萬華投資將所持郎酒股份2500萬股以2500萬元賣給汪俊剛;寶光集團將所持郎酒股份2500萬股以2500萬元賣給汪俊林;郎酒集團將所持郎酒股份5000萬股以5000萬元賣給汪俊林。也就是說,上述股權轉讓,屬於原價轉讓,每股只需1元錢。
  • 《過場》回訪vol.10|羅立平:在艱難的一年裡,「理想主義者」的理想...
    去年,《過場》對話麓湖生態城總設計師、成都萬華投資集團總裁羅立平,探討了麓湖之所以成為麓湖的原因,首次揭秘了這位偏執又兼具理想主義的麓湖操盤手在麓湖之外的故事。疫情發生後,「宅家避疫」成為了很多人的生活主題。
  • 羅立平:期待在重慶麓悅江城開啟麓客精神的新篇章
    人民網重慶9月28日電 近日,成都萬華投資集團總裁、麓湖生態城總設計師羅立平在混沌重慶「未來城市構想」的演講中,分享了《城市未來的麓客藍圖》,從精神和情感的角度探尋城市與人的關係。2020「未來城市構想」現場。 萬華 供圖一個理想的未來城市應該是怎麼樣的?
  • 羅立平:重慶·麓悅江城,一個全新的開始
    以下是《麓客》對萬華集團總裁羅立平的專訪內容,籍此慢慢掀開重慶之麓的面紗。羅立平:說起來,萬華其實有很深的重慶情節。我們的董事長汪俊剛先生就畢業於重慶大學,在這個城市度過了4年的青春時光。私人情感上,我太太也是重慶人。她一直都很好奇,為什麼萬華這麼多年深耕成都,卻始終不涉足地理上最相鄰的重慶?
  • 來自成都的不速之客,重慶的「地頭蛇」們如何接招?
    沒錯,它就是來自隔壁成都的萬華!萬華似乎從3年前就已開始預謀在悅來的這盤大棋。它在悅來拿第一塊地的時間是2017年,兩年後的2019年再次加倉,2020年完成第三次布局。目前,萬華在悅來的土儲已達到822畝。在2019年最大出讓地塊只有38萬平方米的背景下,萬華新項目預計是2020年重慶樓市的巨無霸。
  • 汪俊剛仍停留境外 十年操盤萬畝土地:郎酒系地產隱秘鏈條
    這些項目涉及成都市郊近萬畝土地開發權益,兩年前兩兄弟掌控的萬華地產內部資料估計,其總資產已超過40億。  在汪氏產業版圖中,該地產投融資體系以成都萬華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稱「萬華投資」)、成都萬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稱「萬華地產」)等近十家公司為實體,在業內被稱為「萬華系」。汪俊剛系主要運營者和最大幾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 羅立平:「每個項目都是孩子,得『優生優育』」
    中新網重慶新聞9月23日電 (彭國威 李星) 作為新進重慶的外地房企,萬華集團入渝首個地產項目——麓悅江城落子悅來,有什麼樣的戰略布局和規劃?   近日,萬華集團總裁羅立平在接受中新網專訪時表示,萬華不是一個將簡單擴張作為發展戰略的公司,實行的是「優生優育」,就是每把每一個「孩子」養好了,然後再說下一個「孩子」的事。
  • 郎酒地產:汪俊林棄房保酒|汪俊剛|郎酒集團|汪俊林|房地產公司|...
    位於成都城南的麓山和麓湖大盤,被譽為成都最成功的地產項目之一,風靡業界。這些項目均出自汪氏兄弟之手。  據了解,汪俊林最早於2003年涉足成都房地產市場。當年,汪氏兄弟名下萬華房地產公司,先是在雙流縣萬安鎮麓山片區拿地4300畝,用於開發高端別墅區。  彼時,萬華拿地成本為25萬元/畝,建成後的別墅則以1.5萬元/平出售。
  • 萬華汪俊剛:先做到「好」,再做「規模」
    成都萬華投資集團董事長汪俊剛我們相信,簡單的規模化效應和依賴土地投資獲取效益的時代必將過去,而專注未來新城建設,致力高尚人居發展的公司會獲得更廣闊的前景。2004年萬華旗下4300畝大盤麓山國際社區與眾多千畝大盤一道,第一次開啟了成都樓市的「大盤時代」2011年城市級項目麓湖入市,以未來的理想水城為目標,經過多年的打造,再次成為成都面向全國樓市的一張名片從麓山到麓湖,十幾年的時間裡,萬華集團親歷了住房制度改革的絕大多數過程,這家民營企業在回顧改革開放40年有關住房制度改革時,獨具話語權
  • 地塊解析:萬華布局重慶水土 能否再造神盤「麓湖」?
    昨日,成都萬華地產(以下簡稱「萬華」)以5.28億元掛牌價摘得水土116畝,成交樓面價5691元/平方米。萬華,便是成功開發麓湖生態城項目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在中國房地產行業名聲大噪。其實,這是萬華在重慶的第二次拿地。早在2017年,重慶土地市場中便出現過萬華的身影。當時,萬華聯合兩江置業、藍城三家房企聯合拿下兩江新區水土154.94畝地。
  • 30億獨攬2宗商住地 萬華地產來渝「搞事情」?
    萬華地產確定要來重慶市場大幹一場! 1月21日,重慶主城區土地市場3宗宅地公告到期出讓。其中,位於渝北悅來板塊的2宗商住綜合用地,均被成都萬華地產拿下,耗資30億元。 此次同萬華地產競拍的房企是本土大佬金科,最終,兩塊土地均被萬華摘得。
  • 【萬華化學】選舉產生第八屆董事會董事長
    寇光武,男,1966年2月出生,碩士、正高級會計師;曾任煙臺萬華合成革集團公司財務部成本科副科長、科長、財務部部長助理、副部長,煙臺萬華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總會計師、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常務副總裁。現任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裁。
  • 張巧龍任彰泰事業合伙人兼集團執行董事
    12月26日上午,在彰泰常規兩周舉行一次的集團全員例會上,老闆黃海濤宣布了張巧龍在彰泰的職位新變化,張巧龍由職業經理人轉為事業合伙人,張巧龍和彰泰將以更緊密的方式繼續合作。據記者了解,張巧龍因個人事業發展原因和家庭的需要作出職務調整,升格為彰泰事業合伙人同時兼任集團執行董事。
  • 萬華集團總裁丁建生訪問大連化物所
    8月25日,萬華集團有限公司總裁、煙臺萬華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丁建生一行3人到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訪問。座談會上,副所長劉中民對丁建生的到訪表示歡迎,並介紹了研究所在相關領域的科技進展。丁建生介紹了萬華集團的主營業務、發展戰略和此行來訪的目的,表達了在化工、新材料及資源環境等領域與大連化物所開展合作的迫切願望。
  • 麒麟薈研發回顧 - 萬華產品研發中心總經理楊亞平先生專訪
  • 姜天波會見翔美教育投資集團執行董事兼執行總裁李茂君
    1月8日,區委副書記、區長姜天波會見翔美教育投資集團執行董事兼執行總裁李茂君一行。區領導施崇剛、王守華參加。姜天波向李茂君一行來綦深化合作表示歡迎。綦江也將一如既往提供優質政務服務,支持企業在綦投資興業。李茂君表示,綦江區位優勢明顯、發展勁頭強勁,近年來推進科教興區和人才強區取得積極成效,特別是一流的政務服務、良好的營商環境讓企業充滿信心。翔美教育投資集團自2007年3月創立以來,深耕教育事業發展,目前在重慶、山西、山東均舉辦有信息類院校。接下來,將全力推動合作事項落地落實,助力綦江高質量發展。
  • 投資60億!大觀沉香公司 「10萬畝沉香產業園區」亮相海南自貿港...
    在此次集中開工的項目中,產業發展項目有33個,投資共160億元,佔全部項目投資的38%。海南大觀沉香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總裁楊子文先生,副總裁黎雲先生和羅振董事也受邀出席了瓊中分會場的開工儀式。楊子文總裁代表當地的集中開工企業發言,對政府各部門為企業的良好服務表示感謝,為能與眾多優秀公司齊步同行感到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