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華汪俊剛:先做到「好」,再做「規模」

2021-01-10 紅星新聞網

麓湖生態城實景圖

麓湖藝展中心實景圖

成都萬華投資集團董事長汪俊剛

我們相信,簡單的規模化效應和依賴土地投資獲取效益的時代必將過去,而專注未來新城建設,致力高尚人居發展的公司會獲得更廣闊的前景。

2004年

萬華旗下4300畝大盤麓山國際社區與眾多千畝大盤一道,第一次開啟了成都樓市的「大盤時代」

2011年

城市級項目麓湖入市,以未來的理想水城為目標,經過多年的打造,再次成為成都面向全國樓市的一張名片

從麓山到麓湖,十幾年的時間裡,萬華集團親歷了住房制度改革的絕大多數過程,這家民營企業在回顧改革開放40年有關住房制度改革時,獨具話語權。圍繞改革開放40年,成都萬華投資集團董事長汪俊剛近日接受了《成都商報》記者的獨家專訪。

從「製造」走向「智造」

成都商報: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在您看來,改革開放對您個人有什麼影響?對您所在的行業帶來了怎樣的機遇和變化?

汪俊剛:如果沒有改革開放,我現在或許還是農民(笑)。當年大學畢業後,我先是被分配到機關單位,後來追隨改革開放的浪潮下海(海南)經商,與海南一同經歷了第一次房地產開發的熱潮。後來回到四川創建了萬華,開始了在家鄉成都的房地產開發之路,並在此後的十餘年時間裡,有幸經歷了成都房地產行業的變遷歷程。

對行業而言,是改革開放讓中國房地產走向了全面商業化,並深度參與到城市化進程中。於我而言,在這個過程中,見證了成都從區域中心城市到國家中心城市的跨越,更親歷了成都房地產從「製造」走向「智造」,人們的居住生活水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一切都得益於改革開放。

從「不夠住」到「住得更好」

成都商報:您認為住房體制改革對普通老百姓居住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現如今中國的房地產發展又有怎樣的新使命呢?

汪俊剛:改革開放40年,從居住層面來講,人們的需求已經從「不夠住」轉化為「住得更好」。因此我認為,全面提升人們的「居住體驗」將成為房地產行業的發展新目標與新要求。

目前,萬華在產品規劃、建築設計等方面已經廣泛獲得購房客戶的認可,但這顯然還不夠,我們還需要研究和發展包括物業管理、 社區服務、養老服務、文化藝術配套等一系列與居住、家庭相關的服務, 讓住房成為一種長期性、綜合性的消費行為,讓房地產真正圍繞客戶需求而展開。

同時我們也需要增強對於城市規劃和產業發展的研究與實踐能力,成為城市空間的運營者和城市產業發展的探索者。

從「同步城市」到「未來城市」

成都商報:麓山、麓湖是成都城市化進程中的代表作,您如何看待它們對城市和行業的影響?

汪俊剛:早在2000年,我們就對城市發展趨勢進行了預判,決定在位於天府廣場以南16km的地方規劃麓山國際社區。這在當時雖然頗具挑戰意味,但卻是非常正確的選擇。麓山不僅成為那個時代的大盤標杆,更重要的是,它具備非常強的前瞻性——嚴密契合了城市向南發展的戰略規劃思路,並在此後的十餘年間促成了麓山板塊的成熟,加快了成都樓市向南發展格局的形成,在行業發展進程中具備一定的裡程碑意義。

與麓山「國際社區」的定位不同,麓湖則是一個城市級項目。不僅在於其8300畝的超級體量,更在於這個項目涵蓋了一整套的城市系統:從城市整體的功能規劃到生態系統的重構,從創新型的居住及公共建築的打造,再到各種城市產業研究與發展。我認為,麓湖完全具備一個城市的多元性與複雜性,於萬華而言,也更具挑戰性。

我們常常會說,麓湖的終極理想是成功構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城市生態系統」, 並保持其長久魅力, 成為成都的寶貴城市遺產,甚至成為中國新城發展的一種樣本和理想實踐,為未來的城市發展提供參考。

從「公園」到「生態」

成都商報:2018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明確提出「要突出公園城市特點,把生態價值考慮進去」。麓湖正好與該規劃理念相契合,您是如何理解「公園城市」,又是如何理解這種「契合」的?

汪俊剛:我理解公園城市並不僅僅是「公園」和「城市」的簡單疊加,而是在一開始就將生態的元素作為城市發展、生活方式構建的重要因子,持續提升一座新城的城市價值和人居幸福指數,讓城市具備更長久的生命力。

實際上,我們早期規劃麓湖時,在建設理念上就與「公園城市」不謀而合。當時我們最優先強調的就是尊重原生地貌和自然環境條件,在進行城市設計時,也是首先搭建水系和公園這樣的生態功能及景觀架構,再發展其他城市功能板塊與建築設計。

現在大家看到的紅石公園、雲朵樂園、麓客島,以及麓湖所有的濱湖岸線,不僅是優美的城市景觀,也是人們開展日常生活的重要場所。我們希望在這裡,讓公園、城市與人們的生活能夠真正融為一體,也使麓湖能成為天府新區公園城市建設的一種模式範本和價值範本。

專注新城建設實現居住升級

成都商報:對中國持續的改革開放,站在行業與萬華的角度,您有怎樣的憧憬?

汪俊剛:改革開放40年,中國經濟已經取得相當大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準也極大地提升。從房地產行業來看,我認為我們要推動房地產從金融屬性回歸到最本質的居住屬性。這就要求我們要更加深入地剖析住房的本質和客戶的真實需求。

萬華對未來充滿信心,因為我們相信,簡單的規模化效應和依賴土地投資獲取效益的時代必將過去,而專注未來新城建設,致力高尚人居發展的公司會獲得更廣闊的前景。在未來的拓展中,我們也會堅持先做到「好」,再做到「規模」,因為客戶價值與社會價值才是企業的核心價值所系,也是確保企業能保有長期穩定的生命力的最重要基礎。

成都商報記者 符小曉

原標題:萬華汪俊剛:先做到「好」,再做「規模」

相關焦點

  • 傳郎酒董事長汪俊林被調查 其弟汪俊剛滯留境外
    該項目以萬華地產拿地,對外稱總面積達4000畝以上,建築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至今仍有建設餘地。  汪氏產業不乏地產基因。萬華其時汪俊剛任成都同樂房屋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稱「同樂房屋」)法定代表人,該司1995年由三位自然人出資註冊,汪俊剛系第二大股東,但其出資款來自海南一家地產公司的銀行存款。  同樂成立前三年,僅與四川省委招待所聯合開發「同順公寓」項目。
  • 汪俊剛仍停留境外 十年操盤萬畝土地:郎酒系地產隱秘鏈條
    本報記者了解到,自12月初從北京離境,至26日尚沒有汪俊剛的入境記錄。  汪俊剛是汪俊林的弟弟。汪俊林10年前收購郎酒,並以此為依託,在四川省成都市大量投資地產項目。這些項目涉及成都市郊近萬畝土地開發權益,兩年前兩兄弟掌控的萬華地產內部資料估計,其總資產已超過40億。
  • 郎酒IPO來了,汪氏兄弟浮現,揭秘發起人「萬華系」神盤帝國
    外界猜測:郎酒此番新產品營銷攻勢,或許是向消費市場乃至資本市場傳遞一個「做大做強」的積極信號。讓外界頗為疑惑的是,2016年11月10日,萬華投資、寶光集團、郎酒集團分別與汪俊剛、汪俊林籤訂《股權轉讓協議》,萬華投資將所持郎酒股份2500萬股以2500萬元賣給汪俊剛;寶光集團將所持郎酒股份2500萬股以2500萬元賣給汪俊林;郎酒集團將所持郎酒股份5000萬股以5000萬元賣給汪俊林。也就是說,上述股權轉讓,屬於原價轉讓,每股只需1元錢。
  • 郎酒地產:汪俊林棄房保酒|汪俊剛|郎酒集團|汪俊林|房地產公司|...
    豪宅大玩家往事  早在十幾年前,汪俊林、汪俊剛兄弟,便已是成渝地產圈業內蜚聲的行家裡手。位於成都城南的麓山和麓湖大盤,被譽為成都最成功的地產項目之一,風靡業界。這些項目均出自汪氏兄弟之手。  據了解,汪俊林最早於2003年涉足成都房地產市場。
  • PNP中國與成都萬華投資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PNP中國與成都萬華投資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文/Lisa2017-11-23 14:35:15來源:womeng--人物頻道   2017年11月13日,Plug and Play與成都萬華投資集團共同主辦的「創智未來跨境峰會•成都站」在成都天府國際基金小鎮召開,16
  • 萬華化學:化工茅臺,給周期股長臉了!
    除了技術領先外,萬華化學還具有:規模優勢、一體化優勢、國際化優勢、股權結構優勢、研發體制優勢。(1)規模優勢。隨著反應釜半徑增長,設備投資金額呈現平方增加(設備殼的製造成本),而反應釜產能則呈現立方增加(與體積相關)。因此單套設備規模越大,單噸的生產成本越低。
  • 萬華化學:打破周期 產品制勝
    本期主角是萬華化學,講萬華化學之前,先和大家講一樣東西。叫MDI,中文名很長叫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 。它的用途和它的名字一樣奇長無比。它可以用在家具、建築、製鞋、製革、交通運輸、汽車工業、體育、醫療器械等等行業。
  • 央企董事長宋志平解析國企萬華成長的DNA
    要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不動搖,堅持建強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不放鬆,為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10月12日,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在煙臺萬華公司召開工業類「雙百企業」現場交流會。會議強調要進一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煙臺萬華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對標先進,加強改革,自主創新,紮實推進工業類「雙百企業」綜合性改革取得實效。
  • 煙臺萬華丁建生:自主創新是萬華生存DNA
    煙臺萬華丁建生:自主創新是萬華生存DNA 2013-02-18 09:01:17 來源:網上輕紡城 如果你不了解MDI,我可以告訴你,這是生產聚氨酯的主要原料。
  • 萬華化學:從煙臺走向世界的行業翹楚
    從煙臺合成革廠起步,隨著改革開放和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如今,萬華化學已成為全球技術領先、產能最大、最具綜合競爭力的MDI供應商,擁有世界級規模、工藝先進、配套完整的C3/C4石化產業鏈,是全球產業鏈完整、品種齊全的脂肪族二異氰酸酯(ADI)製造商,國內最大的PUD製造商,國內最大聚醚多元醇與聚氨酯系統料製造商……  從2001年上市以來,萬華化學營業收入從5.7億元增長到
  • 成都萬華投資集團董事、總裁羅立平:萬畝土地謀「承接城市功能外延...
    距離「麓鎮」百米之外,成都萬華正主導另一場「造城」運動。與公司此前開發的麓山相比,新項目麓湖的規模是前者的幾倍、甚至十倍。公開信息顯示,麓湖總佔地達11平方公裡。自萬華於2000年開始打造的麓山進入銷售期後,麓湖便進入前期運作階段,項目於2006年立項籌備,2009年破土動工,2011年投入銷售。
  • 與萬華照相館的情結
    我想起了在家馬路對面的轉彎角上曾有一家名為「萬華」的照相館。海倫路460號萬華照相館舊址(作者提供)孩童時期,母親教我識字,說我名字中的「華」字同萬華照相館的「華」字一樣。因而「華」字也就成了我認識的第一個字。萬華照相館門面不大。僅一開間。樓下營業櫃檯服務開票。
  • 萬華投資集團總裁羅立平:不「隨波逐流」,追求「長期主義」小步快跑
    房地產行業催生了很多細分領域,這些領域同時也存在缺乏主流開發商、缺乏好的開發商的情況。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萬華因為它本身是一個最不像開發商,最「不務正業」的開發商,從本質上來說,一開始就沒有走常規的發展之路。我們是另外一種物種,不去追求規模,不去追求高周轉,但是仍然能夠生存得很好,而且未來會生存得越來越好。它會證明未來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其實是由一個良好生態,由各種不一樣的生物構成的。
  • 麒麟薈研發回顧 - 萬華產品研發中心總經理楊亞平先生專訪
    麒麟會MRY合作研發階段參與設計師:胡騰 LUXEARC:關於核心創意和玻璃盒子概念是如何而來? 楊:戶型,我們一直在努力實現把別墅的生活體驗移植到高層住宅這個目標,麒麟薈的戶型現在看來基本實現了這個想法,畢竟是4-5年前對產品的定位。市場在這幾年間發生了變化,有些小瑕疵可以接受。如果現在要再做一次的話,相信可以做得更好。
  • 萬華化學「兇猛」:去年四季度淨利預增100%,總市值已超越萬科
    或受此影響,1月7日,萬華化學股價一度漲停,截至收盤上漲8.71%,收於106.99元/股,最新市值3359億元,超過地產龍頭萬科(3345億元)。2020年全年,萬華化學股價累計漲逾140%。萬華化學是一家全球化運營的化工新材料公司,是全球產量規模最大的MDI生產企業,所服務的行業包括生活家居、運動休閒、汽車交通、建築工業、電子電器、個人護理和綠色能源等。
  • 這就是山東|煙臺「萬華造」流動防疫站紮營湖北
    記者日前從煙臺市開發區經發科創局獲悉,該「流動防疫站」由萬華節能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提供。採訪中,公司技術負責人告訴記者,2月3日,10套箱變式房屋組裝件從煙臺開發區發車,驅車1400餘公裡,5日上午抵達十堰經濟技術開發區,7日組裝完成並投入使用。「本次捐贈的箱變式房屋,每套房屋使用面積為18㎡,房屋均為模塊化設計。
  • 萬華公館怎麼樣 萬華公館地址
    六盤水萬華公館是六盤水紅橋新區的新樓盤, 開發商暫無資料, 萬華公館住宅底商產權為40年,商住公寓產權為40年, 開盤時間待定, 價格待定。該樓盤位於紅橋新區涼都大道與青山路交匯處, 小區規劃佔地面積97000 ㎡, 建築面積260000 ㎡, 容積率, 綠化率。
  • 萬華生態科技平輿廠區投產儀式圓滿舉行
    領導嘉賓參觀新廠區平輿縣縣委副書記、縣長趙峰先生、萬華禾香生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李建平先生、一鎮一品管理中心康興福先生、廣東省衣櫃定製協會秘書長曾勇先生、司空新家裝有限公司總經理題建軍先生、萬華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宋仁松先生及萬華生態科技的合作夥伴、嘉賓及媒體各位領導、嘉賓一同參觀了新廠區的生產車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