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很守時。日本電視臺的攝製組約好在2008年9月4日上午9點到我家拍攝。8點50分門鈴響了。一進門。僅僅是因為早到十分鐘。他們就連聲說抱歉,說來早了。
我家是記者們經常光顧的地方。通常,電視臺的攝製組最少兩人。即一位編導、一位攝像,多的也不過四五個人。即再加上節目主持人以及照明人員。這一回。日本電視臺的攝製組顯得有點龐大,開了兩輛商務車,來了十多個人。幸虧我家的兩個客廳都很大。所以容納十來個人不在話下。
日本人似乎對江青特別感興趣。記得在1995年10月。日本NHK電視臺就派攝製組來到我家,拍攝一小時的專題片《江青》。
這次來訪首先進門的是編導友利榮太郎和翻譯張曉黎。他倆在8月25日曾經來訪,打前站。當時,他們手中拿著我不久前在香港出版的《江青畫傳》一書。編導友利榮太郎先生很認真地向我提出關於江青的種種問題。回到東京之後,友利榮太郎先生寫成專題片《江青》採訪提綱,請張曉黎先生譯成中文,用電子郵件發給我。
友利榮太郎向我介紹了節目主持人草野滿代小姐。她原本是理科出身。畢業於日本津田塾大學學藝係數學科。畢業之後卻進入日本放送協會。從1991年起擔任東京播音室「NHK早晨綜合節目」主持人。她曾先後主持過亞特蘭大奧運會、雅典世界田徑錦標賽、長野冬奧會等體育盛會的現場直播。也主持過「日本唱片大獎頒獎晚會」等大型晚會。
此外,一起來訪的還有製片人渡邊滿子、太田由貴,翻譯吳惠琳以及攝影師、照明人員等。
友利榮太郎先生以為在書房裡拍攝比較合適。可以體現作家的特色。趁著攝影和照明在書房布光的時候。友利榮太郎先生把我的《江青傳》、《江青畫傳》等書從書櫃裡取出,放在電腦桌子上。我穿白色短袖襯衫。打了一條灰色的領帶。而草野滿代小姐則穿了一件絳紅和灰色相間的碎花上衣,細細一看。那不是碎花,竟然是一個個的元寶圖案。
草野滿代小姐是一位經驗豐富的節目主持人。她從日本人的角度來看江青。因此她提問的切入點跟國內媒體有著明顯的不同。我發現她著重於江青作為一個女人的奮鬥歷程。著重於從毛澤東與江青的夫婦感情來看江青。很少提到跟江青有關的政治鬥爭。我的談話也就從諸多細節說起。便於日本普通觀眾接受。這樣的講述使草野滿代小姐深感滿意,不住地點頭。
張曉黎先生擔任現場翻譯。他很仔細地作速記,然後進行翻譯。
我說,江青是20世紀中國的一位富有傳奇色彩的女子。也是一位個性極強、自我奮鬥的女性。她本名李雲鶴。生於山東的一個木匠之家。憑藉其爭強好勝的個性和工於心計的天賦,闖蕩上海灘而成為風流浪漫的影星藍蘋。「進軍」延安而成為「第一夫人」江青。她與毛澤東結婚之後,曾經是賢妻良母。然而,她在「雲霧」中生活了多年。終於在「文革」中「露崢嶸」。心狠手辣的她使多少無辜蒙難!最終她淪為階下囚,以自殺畫上人生的句號。所以她的一生走過了五個階段:窮孩子--影劇明星--第一夫人一「紅都女皇」--階下囚。這是一條大起大落的曲折的人生道路。
我回答說。江青的母親是山東諸城木匠李德文的小老婆。李木匠經常打罵江青的母親。江青的童年生活在恐懼的陰影裡,使她養成了倔強、反抗的性格。江青由於家庭貧困。只讀到小學五年級就休學了。但是她聰明而能幹。十九歲加入中國共產黨。像她這樣毫無背景的山東姑娘。居然敢於闖蕩名流薈萃的上海灘。二十一歲在上海主演話劇。然後打人電影界。二十三歲時就已經先後有過三次婚姻,並因種種緋聞而轟動了上海。她主演挪威19世紀著名劇作家易卜生的代表作《娜拉》那麼成功,因為她本人就是追求婦女解放、擺脫家庭束縛的女人。可以說是「本色演員」。我回答說,江青當時是一位左翼文化工作者。江青先後嫁過的四位丈夫,即黃敬(俞啟威)、唐納、章泯、毛澤東,都是中國共產黨黨員(其中唐納是後來加入中國共產黨)。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江青的左翼情結。她在上海演出的話劇、電影,也都是左翼的。她參加魯迅先生的葬禮,還發表文章紀念魯迅。都表明她思想「左傾」、激進。所以她才會從上海去投奔延安。應當說。當時的延安是窮山溝,江青能夠從十裡洋場、燈紅酒綠的上海到延安去,是很不容易的。尤其她是一位女性,是下了很大的決心的。有人說她是「混入」延安、「投機」革命。那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什麼事情都不能以後來論當初。我作了解答:當時,江青只有二十四歲,年輕而又漂亮。眼睛大而亮。眉毛彎彎的,鼻子挺秀。江青頭髮烏黑濃密。皮膚白皙。而且又擅長打扮。即便在延安那樣艱苦的環境中。她也會把肥大的軍裝改一下。顯出腰身。凸顯自己的好身材。
江青雖說連高小都沒有畢業。但是在上海演藝圈裡刻苦學習,懂得文學。有文化修養。她跟毛澤東的共同愛好是京劇。她當時在延安演《打漁殺家》中的蕭桂英。深得毛澤東喜歡。江青的字也寫得不錯。當年她在青島大學圖書館當管理員。要用楷體字在卡片上登錄圖書。所以她能寫一手漂亮的正楷。在空閒的時候。江青會跟毛澤東一起打撲克牌。江青洗牌很快。分牌也很快。出牌也很刁。毛澤東常常玩得哈哈大笑。
至於江青為什麼要嫁給毛澤東,那可以從她的一句話找到答案:「英雄人物創造歷史,我如果不能成為英雄,也要成為英雄的終身伴侶。」在江青的眼裡,毛澤東就是「英雄人物」。
草野滿代小姐說,您剛才說過,江青初嫁毛澤東時,曾經是一位賢妻良母。能否請您談一些具體的事例?
於是我說起了諸多細節:江青初嫁毛澤東時。可以用「善解人意」這四個字來形容。她給毛澤東沏茶之後。總是把茶杯的柄朝著毛澤東。便於他一伸手就能拿起茶杯。毛澤東想抽菸。她馬上去拿香菸。點燃之後遞給毛澤東(江青在上海的時候就已經會抽菸。只是沒有成癮。她從來不在人前抽菸)。毛澤東要看書,江青會迅速找到毛澤東要看的書,放在他的面前。江青總是把毛澤東的辦公室整理得井然有序,乾乾淨淨。
那時候,江青很低調。毛澤東的窯洞裡客人很多。她給客人沏了茶,就退出了,絕不在旁邊插嘴。來了外國記者或者國民黨統治區的客人,江青規避不露面。有的時候,毛澤東也要她出來一下,亮個相。她也只是握個手,點個頭,遞上一盤花生米或者陝北紅棗,就走開了。她顯得很靦腆。如同一個大姑娘。
其實,江青的本性是很張揚的。那時候她格外收斂,是因為她心中明白,自己革命資歷的淺薄。無法跟延安的高幹夫人們相比。例如,周恩來夫人鄧穎超是資深革命家。朱德夫人康克清是井岡山的女英雄。任弼時夫人在上海做過多年地下工作。博古夫人劉群先曾經在蘇聯工作。張聞天夫人劉英在長徵中是中央隊的秘書長……她們差不多都經歷過長徵的艱苦考驗。在這樣的夫人群中,只有像賀子珍那樣的革命資歷才能與毛澤東匹配。正因為如此,江青初入毛澤東的窯洞,不能不小心翼翼,見到誰都微微一笑,點一點頭,極少言語。當時人們這麼形容江青:「口還沒開就先笑。」意即說話前先是滿臉堆笑。這時的她,尚是「新媳婦」、「小媳婦」。
新婚之初的日子是平靜的。她跟毛澤東相處得不錯。她給毛澤東織了新毛衣。給他做了充滿辣味的菜。閒暇時,那架老式的留聲機就在窯洞裡唱了起來。這架留聲機是美國記者史沫特萊來延安時送給毛澤東的。江青動作熟練地給留聲機換上一張張七十八轉的唱片。知道毛澤東喜歡京劇。投其所好。她在延安搜集一批京劇唱片。毛澤東聽得入神。有時用腳拍打著地磚,打著節拍。有時嘴裡也哼哼幾句。江青在這時候也就唱起京劇來。
1940年8月,江青分娩。生下女兒李訥。這時,她二十六歲。毛澤東四十七歲。女兒的降生。使毛澤東異常高興。對於毛澤東來說。雖說這個女兒已是他的第十個孩子--楊開慧生了三子。即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龍,其中毛岸龍早夭;賀子珍先後生了六個孩子。存活的只有一個女孩嬌嬌(李敏)。但是,當時毛岸英、毛岸青和李敏都不在毛澤東身邊。所以李訥的降生。使窯洞裡充滿家庭的溫馨。草野滿代小姐問:據說,毛和江青從工作到個人愛好,興趣都很一致。您如何認為?
我回答說,不盡然。應當說,江青與毛澤東有很大的差異。就拿生活習慣來說,毛澤東晝夜顛倒。江青的作息時間則是正常的。毛澤東嗜辣,江青喜歡清淡。不過,當時的毛澤東和江青又有許多共同的興趣。諸如愛好京劇、喜歡古典文學、喜歡書法,等等。江青也會儘量去適應毛澤東。比如,江青知道毛澤東喜歡讀《紅樓夢》,她也就鑽研《紅樓夢》,到了後來能夠對《紅樓夢》進行種種評論。甚至自稱是「半個紅學家」。
草野滿代小姐問,你說江青是一個聰明的女人,表現在哪裡?
我隨手舉了幾個例子:比如,江青本來不會騎馬。她跟毛澤東談戀愛的時候,倘若晚上回去很晚,毛澤東會讓她騎在馬上,叫警衛員牽著馬送她回去。最初,她不敢上馬。但是,她很快就學會了騎馬,再也用不著警衛員為她牽著馬。到了後來,她專門挑戰烈馬。越是「兇」的馬。她越喜歡騎。以能夠降伏烈馬而自豪。這也反映出她的強悍的性格。所以在當時的延安。如果見到一個女人騎著馬飛馳而過。人們就知道那一定是江青。剛才說過,江青的正楷不錯。在毛澤東身邊,她開始模仿「毛體」。毛澤東寫文章、寫信,寫畢之後總要修改。文章圈圈改改沒什麼,反正最後是以印刷體印出來。信件則不同。倘若圈圈改改太多,未免有不恭之嫌。毛澤東需要重抄一遍發出。在事務繁忙的時候。毛澤東無暇重抄。便叫江青代勞。江青模仿「毛體」。幾乎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毛澤東在1949年4月2日寫給傅作義的信,便是江青用「毛體」抄寫的。這封信後來被當做「毛澤東手稿」收藏。在「文革」後,北京軍事博物館舉辦「毛澤東事跡展覽」時,還曾經把這份江青的抄件誤作「毛澤東手稿」公開展出。
江青愛好攝影。1961年9月9日,毛澤東曾經為江青拍攝的廬山仙人洞照片寫下了一首七絕。題為《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這「李進同志」也就是江青。
江青本來是電影演員。20世紀30年代在水銀燈下工作。對攝影有了許多了解。不過,那時她只是被攝對象。自己並不會拍照。嫁給毛澤東之後,毛澤東身邊有攝影師,也用不著她拍照。在20世紀50年代。她幾度生病。到蘇聯治病。在那裡沒有人給她拍照,而她又喜歡到處留影。於是買了一架德國生產的照相機,開始學習攝影。那時的照相機要靠人工對焦點。定光圈和速度。對於初學者來說。不是那麼容易掌握。回國之後,她請教攝影記者,漸漸掌握了攝影的初步技術。到了後來,拍攝了不少好照片。甚至還打算舉辦個人的攝影作品展覽。
從馴馬、書法、攝影這三件小事上。都反映了江青的聰明。
我在1935年8月28日至9月1日連載於上海《民報》的《藍蘋訪問記》中,查到年僅二十一歲的藍蘋對記者李成所談的「婚姻觀」:「我根本是反對結婚的,我主張只要彼此的愛情達到了沸點成熟了的時候,不必經過結婚的儀式,盡可實行同居。不過我現在雖然已有了愛人,但我以為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我始終是沒有把戀愛看做比事業還重要。」
那時候她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短短幾年裡,她先後跟三個男人同居。到了延安之後。她跟毛澤東結合。毛澤東畢竟是中共最高領袖。她在延安已經不能像在上海那樣浪漫不羈了。從此,她跟毛澤東結為長達三十八年的夫妻。直至1976年9月9日毛澤東去世。我以為,江青跟毛澤東漫長的三十八年的婚姻中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時期是「賢妻良母」期。從1938年11月到1955年。如前所說這一時期江青是扮演著「賢妻良母」的角色。雖說在1951年批判電影《武訓傳》以及在1954年批判俞平伯的《紅樓夢研究》中她曾經嘗試嶄露頭角。
第二個時期是「分居休養」期。那是1955年江青查出可能患子宮頸癌腫。她幾次去蘇聯治病。並開始與毛澤東分居。他們的分居不僅是因為江青患病。而且也由於彼此生活上的分歧逐漸擴大。江青稱毛澤東是「土包子」。毛澤東則指責江青是「資產階級生活方式」。
第三個時期是「政治野心膨脹」期。那是從1963年開始。江青得到中共上海市委第一書記柯慶施的支持。開始以上海作為「基地」進行「文藝革命」。她在張春橋、姚文元的協助下,抓八個樣板戲,批判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成為「無產階級文藝革命」的「旗手」。此後,在「文革」中成為「中央文革小組」第一副組長,直至成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登上權力的頂峰。人稱「紅都女皇」。江青能夠在政治上登峰造極是因為她藉助毛澤東夫人之名來實現其政治野心。隨著江青權力的極度膨脹,政治野心越來越大。她跟王洪文、張春橋、姚文元結成「四人幫」。毛澤東曾經多次批評過江青,約束她的政治權力。
草野滿代小姐問。據說,江青在批判王光美之前,曾指示紅衛兵以其出訪印尼時的服裝作為批鬥的藉口,這種說法是否屬實?
我即答覆說,這個傳說有兩點差錯。一是在紅衛兵批判王光美之前,江青曾經就王光美問題作過講話。但是並未就如何批鬥王光美作出具體指示:二是「以其出訪印尼時的服裝作為批鬥的藉口」有誤,應是王光美訪問緬甸時所佩戴的金項鍊。
江青與王光美的出身、經歷、素質全然不同。1991年7月7日。我在採訪王光美的時候。桌上放著她正在看的美國記者索爾茲伯裡的英文原版《長徵--前所未聞的故事》一書。表明她英語嫻熟。
王光美乃大家閨秀,名門之女。王光美不僅從輔仁大學畢業,而且獲得碩士學位。就在她準備前往美國攻讀博士學位前,到北平的美國軍調處執行部做翻譯。原本是為了提高英語口語能力。卻在那裡跟中共代表有了諸多接觸。受到很大影響。在1946年8月美國的軍調處宣告失敗之後,王光美不去美國而是去了延安。後來在那裡跟劉少奇認識並結婚。
劉少奇在1959年接替毛澤東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之後。中國有了兩個主席。兩個主席夫人。毛澤東除去了兩趟蘇聯之外。沒有出訪過別的國家。而且毛澤東去蘇聯,江青也未能以夫人身份一起前往。劉少奇則不同,他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訪問印尼、緬甸、柬埔寨、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國,王光美都以主席夫人的身份陪同出訪。這六次出訪,使王光美名聲大振。拍電影,上電視。各報、各電臺競相報導。尤其是印尼街頭,出現巨幅王光美畫像……江青的心中不是個滋味兒。中國的「第一夫人」明明是她。可是王光美卻四面風光。在海外出盡「第一夫人」的風頭。尤其是王光美英語精熟,又擅長交際,海外聲譽頗佳。
還有,就連遊泳這樣的小事。她也不如王光美。炎暑,江青來到北戴河。下榻於中浴場一號平房。她去遊泳。與他人不同的是,江青總是穿一雙薄薄的軟底鞋。一直走到海水跟前,才把軟底鞋脫下。這是因為她的右腳比普通人多長了一個腳趾。她不願意給別人看到。她只會「狗刨」式遊泳。有一回,她在那裡見到王光美遊泳。王光美時而側泳,時而仰泳、蛙泳,如同「浪裏白條」。好勝的江青深為慚愧。遊泳的興趣頓減。便把更多的時間消磨在打撲克牌上。
毛澤東發動「文革」。第一個鬥爭對象就是劉少奇。王光美也連遭批鬥。1967年4月10日,清華大學舉行了三十萬人批鬥王光美的大會。且不提批鬥會上那荒唐的種種批判。王光美在萬目睽睽下,最為招人注意的是被紅衛兵戴上一長串用桌球穿成的項鍊!
其中的起因,是王光美在隨劉少奇訪問緬甸時,在晚宴上戴了一條金項鍊。戴條金項鍊,本是不足大驚小怪的。何況那是緬甸聯邦革命委員會主席、革命政府部長會議主席奈溫將軍贈送的。王光美戴上它也是表示禮貌。
江青在看電視新聞時,居然注意到王光美脖子上細小的項鍊。她大為不悅。因為她在王光美出國時關照過:「依我看,有時不戴首飾效果反而好。你穿一身黑絲絨。就像安娜·卡列尼娜那樣。顯得別致、出眾!」她,連王光美戴不戴首飾都作了「規定」!當她見到王光美違反了她的「規定」,就記在了心中。這本是芝麻綠豆之類小事,她在接見紅衛兵的領袖們時卻說:「王光美出國訪問時戴項鍊,完全是資產階級的作風,我本來不讓她戴,她也答應我不戴了,後來,在看電視時,我卻見她戴了項鍊!」江青的這番話。充分顯示了「紅都女皇」的霸氣。她的幾句話,便給紅衛兵們以啟發。想出了奇招:給王光美戴上用桌球串成的大項鍊,對她進行羞辱!草野滿代小姐接著問。江青曾經做過演員。演員本身就是受人矚目的職業。而政治舞臺同樣受人矚目。因此,從政對她來說是否如魚得水?即她適合這一職業?
我回答說,作為影劇演員的江青在戲劇舞臺上可以說是如魚得水,但是在政治舞臺上就未必如此。江青的政治野心是在毛澤東病故之後成為中國共產黨主席。我曾經採訪毛澤東的兒媳劉松林。她說自己去看望毛澤東的時候就問起江青會不會成為中國共產黨主席。毛澤東回答說:「不會的,她不行。」毛澤東所說「不會的」的根據是「她不行」。江青為什麼不行呢?毛澤東深知。江青缺乏駕馭整個政局的能力。正因為這樣。毛澤東從來沒有把江青列為接班人。
毛澤東最初確定的接班人是劉少奇,後來是林彪。在林彪摔死在蒙古溫都爾汗之後,毛澤東從上海調來王洪文,從湖南調來華國鋒,從江西調來鄧小平。毛澤東先是選定王洪文為接班人。很快又否定了這個「工人造反派」。他讓鄧小平主持全面工作。又發現鄧小平否定「文革」。就發動「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在最後的日子裡。他選擇了華國鋒。毛澤東以為,華國鋒是一個老實人,他上來的好處是既不會左、也不會右,容易被各方面接受。
毛澤東還指出,江青這個人得罪人太多。容易把人推到牆角裡去,逼得人家造反。我看,我要不在了,她是不好辦的。人家現在都是敷衍她,我走了就不買她的帳。我教育她要團結大多數,她不聽。尼克森奉承我,說我改變了世界。我說就改變了北京附近的幾個地方。現在連自己的老婆都沒有改變,還談什麼改變世界呢?她也不是一無是處,優點是反潮流。敢想敢幹。
在「文革」中,我由於在電影系統工作。經常要聽江青關於文藝工作的講話錄音。由於出身演員的緣故,江青的講話口齒清楚,標準的普通話。不像姚文元講話帶有濃重的上海口音。而且老是「這個就……這個就……」。她講話從來不要秘書代勞寫講話稿。但是講話有時候很瑣碎。不像張春橋講話那樣思路清晰。江青講話的時候,不知道什麼原因,她總是把「比較」說成「較比」。
江青最後一次在政治舞臺上的表演,是在1976年9月18日。北京百萬群眾在天安門廣場舉行追悼毛澤東主席大會。江青站在臨時搭成的主席臺上,在萬眾矚目之下,穿一身黑衫。頭披長長的黑紗,顯得非常突出。據說,她這一襲打扮,是學庇隆夫人。阿根廷總統庇隆(1895-1974)死於任內,庇隆夫人以一襲黑衣出席追悼會。並繼承了庇隆總統的最高權力。江青以她特殊的形象出現在成千上萬的螢光屏上。仿佛也將像庇隆夫人那樣繼承丈夫的最高權力。
毛澤東對江青的分析也非常精確。果真如同毛澤東所預料的那樣,在他離世之後,人家就「不買她的帳」。把她從政治舞臺上趕下去了。草野滿代小姐告訴我,她前幾天是從東京先到北京,然後來上海。在北京,她特意住在釣魚臺國賓館。因為聽說江青在「文革」中就住在那裡。她讓我談談江青在釣魚臺當年是怎樣生活的?
「金主鑾輿幾度來。釣魚高欲比金臺」。八百年前。金代章宗皇帝看中此地。前來垂釣。開始在此建園林。從此人稱「釣魚臺」。1958年,釣魚臺大興土木。因為此處被選定為國賓館。以高標準建造了十六幢別墅式的新樓。以接待外國貴賓--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十周年大慶即將來臨,大批國家元首要前來北……
在「文革」中,江青看中了這豪華、幽雅、秀麗的國賓館。「中央文革」先是「進駐」此地的十四號樓作為辦公樓。陳伯達住在那裡。江青看中了乳白色的十一號樓,住了進來。享受著國賓的待遇。從此,江青的代號為「十一樓」。康生也佔了一座樓。後來,張春橋、姚文元也來此「佔樓為王」。這樣「中央文革」佔領了釣魚臺南半部的五座樓。形成一個「獨立王國」。一時間,「釣魚臺」成了「中央文革」的代稱。那時候,釣魚臺和中南海的毛澤東與周恩來、毛家灣的林彪。形成了中國政局的「三角中心」。
江青怕聲響。她的下榻之處要絕對的安靜。甚至連席夢思床上的彈簧在她翻身時也不能發出半點聲音!當然,在夏日,她的住處四周的樹上。更是絕不允許有蟬鳴聲!釣魚臺的工作人員走路必須躡手躡腳。小心翼翼。不能發出聲音。江青為了表示「和群眾打成一片」。一度要跟身邊的工作人員一起吃飯。可是,誰在吃飯時發出咀嚼聲,江青就會罵「你是豬」。同桌的人怕吃菜會發出聲響,於是專揀豆腐吃。江青覺得奇怪,你們怎麼老是吃豆腐?他們只好無奈地回答說,我們喜歡吃豆腐!
江青對住處的溫度要求頗為苛刻。她的住室裡,不論春、夏、秋、冬,一律要保持二十二攝氏度。不能高一度。也不能低一度!
江青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喜歡綠色。賓館裡的一切都要綠色的。她最初喜歡藍色。20世紀30年代她在上海當演員的時候。最喜歡穿陰丹士林藍的旗袍。她的藝名叫「藍蘋」。也表明她對藍色的偏愛。後來。到了延安改名江青。也隱含著對於藍色的偏愛。在五、六十年代。她看了大量的外國電影。知道當時外國電影很在意「出綠」。即在電影畫面中要突出綠色。然而。江青容易走極端,她把「出綠」推而廣之。用到賓館之中。我在中南海採訪陳雲夫人于若木時,她回憶起在1962年隨同陳雲來到上海。被安排住進太原路上海交際處管理的一幢房子。剛進門。就覺得很奇特:綠色的地毯、綠色的沙發、綠色的窗簾,就連桌子、馬桶圈、馬桶蓋,也鋪著綠色的絲絨!陳雲覺得奇怪,這房子他曾住過。那時候室內並沒有這等特殊的裝飾。一問,才知後來江青住過。她說她喜歡綠色,綠色使人心情愉悅。她要求上海交際處照她的意見。對屋裡裝飾進行一番「改造」。據說,僅上海一地,按照江青吩咐做如此特殊裝飾的房子,還有三處!
草野滿代小姐聽罷大笑。又問,江青知道自己會被抓起來嗎?
我的答覆是:江青的自我感覺很好。1976年l0月6日下午,她還在北京景山摘蘋果呢。她做夢也沒想到幾小時之後就成了階下囚。倒是張春橋早就有預感,說自己遲早會被殺頭。「赤條條來,赤條條去」。
接受草野滿代小姐的採訪,如同跟朋友聊天一般輕鬆。結束時,攝製組全體鼓掌,表示感謝。臨走,編導友利榮太郎先生告訴我,關於江青的專題節目會在日本播出。在播出前,日本《讀賣新聞》的記者還將前來上海對我進行專訪,以擴大這個節目在日本的影響。翻譯張曉黎先生則告訴我,他準備把我在香港出版的《江青畫傳》翻譯成日文。並在日本出版,因為許多日本讀者希望了解毛澤東夫人——江青。——無所不侃
推薦一個與戲曲有關的公眾號——北方戲曲傳媒——搜索或者直接長按二維碼關注。
該公眾平臺主要傳播京劇、河北梆子、評劇、豫劇、老調等北方百姓喜歡樂見的劇種,當然也會涉及全國其他劇種,只要你喜歡、只要你點播!北方戲曲傳媒願做您和藝術家、名票之間的橋梁,希望與您合作,把戲曲藝術帶給熱愛它的朋友們!
您想買到更真實、更便宜的商品嗎?請進入我的商場!便宜的讓你無法想像——長按二維碼即可進入!
點擊圖片,獲取您的專屬海報!
21世紀最好的工作是啥?
不用投資也能賺錢,不用承擔任何風險,
不壓貨不囤貨不發貨,還可以在家操作,
帶娃工作兩不誤,賺的也不比上班族少,
說的就是芬香呀!
版權歸原創者.如有侵權請聯繫
長按二維碼.識別二維碼
請關注——我要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