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八佰》你不能這樣消費國人的愛國情緒,薅抗戰英雄的羊毛

2020-09-03 河狸政治

八百壯士的決死意志,孤勇奮戰的精神值得每一個中國人敬仰!

文︱雨山吉安

8月14號,一部抗日題材電影《八佰》點映。這部電影從剛開始宣傳時,我非常感興趣,我好奇這部影片將會如何講述這一段歷史——四行倉庫保衛戰。

四行倉庫

四行倉庫是一座位於上海市原閘北區南部、蘇州河北岸、西藏路橋西北角的倉庫建築。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在這裡發生的四行倉庫保衛戰重新振奮了因淞滬會戰受挫而下降的中國軍民的士氣。它的結束標誌著中國抗日戰爭中的一場重大戰役淞滬會戰的結束。參加這場保衛戰的中國士兵被稱為「八百壯士」。

F1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緬懷抗戰英雄,拒絕商業蹭情懷


當我看完這部電影後,感覺很彆扭!

我悲憤於國難國恥、感動於「八佰壯士」的孤勇、我敬佩與感恩先烈的前僕後繼,我珍惜當下的美好生活。但可惜這部電影並未完整的展現真實歷史。對一些極為重要的內容進行了迴避與扭曲。


雖然從電影宣傳上、拍攝技術上以及演員演技上來講,這部商業戰爭片有很多看點,是值得一看的;

可從正確的歷史觀出發,尤其是用真人真事,是決不允許違背基本史實,更不能出錯。從這方面講,電影《八佰》並不過關。

為達商業目的,為了更好的蹭大眾的愛國情懷,只選取了最燃最熱血的一段,卻不講背景,不講結果,只顧碎片化、誇大片面傳遞歷史,不完整呈現歷史,是對觀眾不負責、也是對歷史的不尊重,更是對參與保衛戰的抗日英雄的不尊重。

謝晉元(中)

利用人們的愛國主義情感,騙取人們對抗戰英雄的真感情,這不正是消費國人愛國情緒,薅抗戰英雄羊毛麼?

商業片情懷賣完了,觀眾稀裡譁啦被感動完了,走出電影院,發條朋友圈,然後呢?這一段歷史就這樣被片面印刻下了?我認為,觀眾不僅要記住「八佰壯士」的孤勇抗戰精神,更需要記住這背後的原因與結果。

有人說:電影是電影,歷史是歷史!不能混為一談,別當真!

這是什麼邏輯?既然不當真,那還拍啥真實歷史題材的影片呢?歷史題材影片,不尊重歷史背景,一般情況下,就是耍流氓。電影作為文化宣傳的媒介,有著獨特的宣傳教育價值,尤其是歷史片,是需要對歷史、對觀眾負責的。

作為商業片,不能只在乎商業價值,更需要兼顧社會效益。作為觀眾,我們也應該具備正確的歷史觀。

F2

為什麼說《八佰》不完整呈現歷史


電影沒有完整交代背景:為什麼是在上海?為什麼是在「四行倉庫」?

因為在當時,英國、法國、美國等西方列強在上海都有租界,蔣介石希望在列強眼皮底下打一場仗,讓這場戰爭引發國際關注,用底層將士的血作為籌碼去換取國際列強勢力介入調停,同時博取西方國家對中國抗戰的同情和援助。


於是,1937年8月13日,中國軍隊主動進攻,震驚世界的淞滬會戰爆發。

中國軍隊在戰場上總數接近八十萬人,日軍累計參戰兵力超過三十萬人。


日本人豪言「三天佔領上海,三個月滅亡全中國」。


在上海,這樣一個開闊地帶,中國軍隊沒有制空權、沒有制海權,陸軍沒有絕對優勢的坦克裝甲,再加上指揮不佳,光靠人肉堆,一個個師衝上去沒幾下就耗光了。


最終10月26日,中國軍隊在上海的大場防線被突破,中國軍隊全軍撤退。

遠拍四行倉庫

最後,這個四行倉庫成為了在上海最後的中國地,也是中國大軍陸續撤退之後的最後一塊中國堡壘。選擇在此,一方面是該建築樓高、堅固,還有就是它靠近租界。


四行倉庫位於蘇州河北岸。倉庫的西面和北面都被日軍佔領,南面是蘇州河,過了河就是公共租界。

四行倉庫區位圖

選擇四行倉庫最便於租界列強圍觀。便於陣地全球媒體記者、情報員與外交官在河畔觀戰。


F3

為什麼只有他們被留下來了?那「八佰」將士!


為了在九國公約開會之際,「喚起友邦同情」。蔣介石決定讓第88師守閘北,要求全師在國際媒體鏡頭前戰死,以感動洋人。

第88師師長孫元良認為留下來是白白犧牲,毫無意義。他為了保存實力,討價還價,才將死守閘北的部隊由1個師減為1個營,而自己則撤退了。孫把任務交給了謝晉元,只留五二四團一個加強營,總共官兵452人,堅守四行倉庫。

452名守衛四行倉庫的將士


F4

為什麼撤退?撤退後發生了什麼?


上海公共租界的列強害怕炮彈引起四行倉庫附近的煤氣貯存罐爆炸,尤其害怕日本將戰火引向公共租界,再三要求國民政府下令將「八百壯士」撤離四行倉庫。


然而,當「八百壯士」進入公共租界後,立即被英軍繳械,所有官兵均被送往新加坡路的「孤軍營」予以拘禁,拘禁長達4年之久。

「八佰壯士」撤入租界被英方繳械拘禁

後來太平洋戰爭開始,日軍佔領了上海公共租界,他們接管了中國「孤軍營」,「孤軍」軍官26名,士兵307名全部被日軍押走。「八百壯士」從此淪為日軍的階下囚。這多麼諷刺!


後來在營中謝晉元被日軍安排的漢奸刺殺,其餘多名抗戰英雄沒能回到部隊,沒得到民國政府優待而相繼淪為苦力、勞工。

四行倉庫戰鬥的結局,體現了蔣介石選擇性賣國的本質。這是一個能完美展現國民黨政治黑暗腐敗無能的題材,中國軍人打出血性,卻被一群政客給賣了。


視死如歸抗戰,卻被民國政府拋棄,淪為政治談判的犧牲品。不悲憤嗎?不可惜嗎?


F5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88師師長孫元良人稱「飛將軍」「長腿將軍」,任職期間5次臨陣脫逃,坑害無數軍人,是民族罪人。除此之外孫貪汙公款、強姦慰問女學生、藏妓院,惡行不少。

1937年10月上旬企圖qJ上海學生慰問團女學生只留下一個加強營。

嚴令謝晉元死守,自己撤退。

1937年南京保衛戰,臨陣逃脫,混入妓院,致使軍隊無人指揮,大量軍人被日寇俘虜慘遭屠殺。


八百壯士的決死意志,孤勇奮戰的精神值得每一個中國人敬仰。

同時也不能忘記國民政府的黑暗與腐敗無能。

相關焦點

  • 通過電影《八佰》,可以看到國人的愛國情懷嗎?
    前段時間,一部還未上映就被炒的熱火朝天的電影《八佰》,在上映後也引發了激烈的爭論,大家討論的大多集中在對電影的吐槽和感觸上,有的人吐槽影片劇本「很爛」;也有的人看過影片後大抒愛國情懷。那麼這樣一部戰爭題材的電影,究竟憑藉什麼能夠引發如此強烈的討論呢?
  • 抗戰片《八佰》,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在疫情的影響下,戰爭題材的影片《八佰》還能有如此高的票房不是奇蹟,而是這部影片打動了眾多國人的內心。蘇州河就好比是一條分界線,河的兩邊是兩個極端,對比可以帶給人震撼,可這不是一種戲劇化的表現,而是真實的歷史,真是&34;二、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有國才有家,國與家永不能分離,管虎導演的《八佰》是一部難得一見的史詩級戰爭片,這部站在英雄角度詮釋的影片並沒有從技巧上去升華主題,而是從一個個小人物的蛻變上來講述戰爭帶來的創傷。
  • 《八佰》:國人在自己的土地上,何以淪落到要外國人保護
    《八佰》正在電影院熱播,國人的愛國主義熱情即上一部愛國主義電影《戰狼》之後,再一次被徹底點燃。每一個看完電影的人都會被慘烈的戰爭場面所震撼,被英勇的抗戰英雄所感動。銘記歷史我們才能不忘國恥,英雄的犧牲才會發揮出它應有的價值。
  • 《八佰》:「若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這是電影《八佰》中第一個讓我落淚的情節和臺詞。電影《八佰》不同於別的戰爭片視角,片中固然有著英雄般的史詩豐功偉績,但如果一來就按照這樣的傳統模板拍攝,反而會給觀眾一種審美疲勞的感覺。《八佰》的優勢在於,影片開頭是以逃兵視角為主題展開切入的。
  • 電影《八佰》又一部震撼國人抗戰力作
    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在偉大的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筆者慕名觀看了《八佰》這部長達150分鐘的電影,看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不僅深深敬佩劇中無數英雄面對倭寇入侵,不怕犧牲、視死如歸的英雄壯舉,更被他們抵禦外侮爭取民族解放慷慨赴死的情懷完全折服......。
  • 《八佰》裡面最可惡的,是在河對岸那邊假裝愛國的人
    》已經是八月二十一日的事情了,但沒想到《八佰》火是在七夕之後,靠著觀眾的口口相傳,靠著七夕節的浪漫熱度,才讓《八佰》在復工之後扛起了影院的大旗。關於《八佰》,人們討論的話題有很多很多觀眾想要表達的情緒也有很多。每一位觀眾能夠在看完電影《八佰》之後,迸發如此的愛國情緒,《八佰》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
  • 抗日電影《八佰》——讓我們銘記那些抗戰中陣亡的英雄
    抗日電影《八佰》是華誼影業拍攝的電影,是一部抗戰紀實電影。除了投入大量資金製作成了背景和特效外,影片自然少不了明星大腕 。這部電影拍攝的目的是為了渲染愛國主義情懷,讓現代群眾的內心達到同國軍將士相呼應的效果,從而引起跨越時代的共鳴。
  • 《八佰》是如何做到爭議越大票房越穩的?
    《八佰》是一部由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故事原型是十四年抗戰中一段悲壯的英雄史。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團副謝晉元率領麾下400餘名壯士,孤軍奮戰四天四夜,死守上海四行倉庫。記者前來採訪時,謝晉元虛報人數800名,以達到威懾敵軍的作用,也就有了&34;的美名。
  • 《八佰》的英雄悲歌,有情緒無高潮
    但是這部抗戰題材聚焦正面戰場的《八佰》卻讓人眼前一亮,雖然沒有如媒體誇張到哭溼口罩,但是內心的情緒久久不能平復。影片上映後的口碑分化,爭論不斷,作為一部商業片,顯然已經賺足了流量,可以說成功了一半。很多質疑者認為這部電影並不是真實的歷史,有過分美化國軍之嫌。
  • 硬漢必看電影——《八佰》
    但是因為刪減,電影的完整度還是受到了影響,尤其是電影存在畫面情節不連貫的情況,應該確實是有一些改動。電影美中不足的是缺少了對於戰爭的思考與對於人性的審視,但是這樣就有點為難劇組了,原因顯而易見,抗戰畢竟跟太平洋戰場與歐洲戰場還是有區別的,面前的敵人是自己最恨的人,如何放過他們?
  • 「八佰」,又是一部消費愛國情的透支消費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電影院看「八佰」,反正我是親自去了一趟。說實話,並沒有自己期待中那樣的美好。電影如果打分的話但維持在七點幾分這樣的。至於為什麼網絡上那麼多好評,可能製作商也採取了一些手段。感覺自己又當了一波韭菜,一波愛國情懷的韭菜。
  • 《八佰》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八佰》差點被遺忘的戰爭如果沒有《八佰》這部電影,除了歷史學家、軍事學家、學者等很多人不會知道淞滬會戰中的最後一戰——四行倉庫保衛戰。準備在去年上映的《八佰》因為技術原因推遲到今年上映,因為新冠疫情的原因2020年電影行業受到了沉重的打擊,這部電影在票房上的表現可以視作影院復甦的風向標
  • 《八佰》中你不知道的事:「八百壯士」現實結局比電影更令人唏噓
    電影《八佰》上映兩個多月,三十多億票房一掃疫情陰霾,更讓我們了解到那個年代,先輩們守護河山的慘烈和悲壯。全世界的圍觀電影《八佰》取材於「八百壯士」於上海四行倉庫狙擊日軍的史實。淞滬會戰末期,這場持續數月的大會戰讓中國軍隊損失慘重,當局決定戰略性退出,以保障南京安全。
  • 電影《八佰》:好一部熱血沸騰的愛國教育片
    但沒想到,《八佰》的場在一人一座,一座一隔的原則下,竟然有序的坐滿了。電影開頭、場景恢宏、情節平淡無奇,影院中略有騷動「不會又是一部抗日神劇吧?」可隨著故事情節的展開,周圍便不時地傳來抽泣聲和擤鼻涕的聲音。當然我也不例外~可以說,電影的真正靈魂直擊中華兒女的心窩。難怪工作人員檢票時,提醒著:「理智觀影,帶好紙巾。」
  • 《八佰》再也不是八佰,而是十四萬萬
    抗戰題材的大製作電影,已經很久沒有出現在國人面前了。《八佰》的全國上映,點燃了中國民眾潛藏在血脈裡的深深愛國思潮,再一次將人們的記憶拉入那個戰火紛飛、強敵環伺、舉族有亡國滅種之險的時候。作為主旋律電影,《八佰》把幾代中國人歷來裹藏胸間的一腔憤懣之氣、一股豪氣、萬千志氣強烈地激發出來。因恨寇敵殘虐我國人而憤,因恨蔣之當局無能而懣。為國人捨生取義、堅決不做亡國奴前僕後繼浴血奮戰、為身為中國人而自豪。
  • 同是戰爭題材,管虎《八佰》和吳京《戰狼2》對比怎麼樣呢?
    因此,《八佰》敢啟用全場IMAX數字拍攝,IMAX拍攝和IMAX版本是不同的概念,目前我們在影院觀看的絕大部分IMAX影片都是後期轉制IMAX格式的,這如同你拿一部已經完成製作的2D影片去轉製成3D格式,然後告訴大家這是3D影片一樣。
  • 電影《八佰》上映四天票房破十億,再燃民眾愛國熱情
    #八佰這兩天一部正在影院上映的電影引起了大家的討論並帶動了觀影熱潮。它就是由管虎導演的電影《八佰》該影片以1937年8月13日爆發的淞滬戰役為背景,講述了淞滬戰爭後期國軍第88師524團團副謝晉元率四百餘官兵(對外號稱800人)駐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與日軍進行四天四夜的血戰,以這幾百人的孤軍之力成功阻擊了號稱日軍王牌軍的第三師團,振奮了中國軍民的抗戰士氣。
  • 電影《八佰》上映四天票房破十億,再燃民眾愛國熱情
    、盪氣迴腸的故事,也因為電影《八佰》的上映,這幾天去上海四行倉庫舊址參觀和緬懷的人非常多。電影《八佰》為什麼能引起這樣大的反響,我想是因為它足夠真實足夠悲壯,引起了國人心中的共鳴。因為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不屈不撓,奮發向上的民族。
  • 八佰票房竟破三十億?
    想必大家對管虎執導的抗戰電影《八佰》已經已經關注有一段時間了吧,早在上映之初,《八佰》就爭議巨大,許多網友表示看《八佰》就跟當初看吳京的《戰狼2》是一個感覺,都是被愛國情懷強行拉著走的。但總的來說這部場景宏大、劇情悲壯的電影作品中,眾多演員,尤其是如魏晨、俞灝明、鄭愷
  • 《八佰》一夜之間口碑下滑,國內抗戰電影真的是禁區?
    但是這也並不意味著《八佰》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因為《八佰》還是沒能擺脫國產抗戰電影名利不能雙收的魔咒,當然這也並不能說《八佰》就真的像評論說的那麼不堪,而是抗戰電影獨有的票房口碑不能雙豐收的一個怪圈在起作用。